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改写教科书,Nature发现脂肪代谢一种独一无二的调控机制

    生物通报道:脂肪对我们的身体至关重要。所有脂肪的核心成分都是脂肪酸(fatty acids),脂肪酸最初需要ACC酶催化合成。来自巴塞尔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ACC组装成不同微丝结构的分子机制,这些微丝类型控制着酶的活性,因而也控制了脂肪酸的生成。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13日的Nature杂志上。脂肪是高度多样化的分子,能被用作燃料和能量储存,它们也是构成细胞膜,激素和信号的基础元件。尽管脂肪有很多多样性,但其中所含的所有脂肪酸都来自相同的前体。只有一种酶能启动其生产:乙酰-CoA-羧化酶(acetyl-CoA-carboxylase),简称ACC。ACC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理解ACC的结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6-15

  • 华中科技大学Bioinformatics发文:癌症基因组大数据分析平台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郭安源教授团队开发了一个癌症基因组大数据分析平台。该论文题目为《GSCALite,一个基因集癌症分析的在线平台》(GSCALite: A Web Server for Gene Set Cancer Analysis)。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上,郭安源教授及其博士后张琼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生命学院博士生柳纯洁和胡斐斐为共同第一作者。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癌症研究从传统病理急速转化到分子组学方面的研究。随着癌症基因组大数据的产生,准确分析和解读海量的组学数据成为了新的挑战。癌症的发生发展通常是一组基因或者通路异常导致的,单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时间:2018-06-15

  • 胰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外泌体的特殊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裘正军教授领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日前在肿瘤转移机制上实现突破:肿瘤细胞通过携带信号分子的外泌体驯化巨噬细胞,逃脱免疫监控,实现远处转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肿瘤学杂志《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影响因子9.122)上。以胰腺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约占恶性肿瘤总量的“半壁江山”。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呼。主要原因在于其早期难诊断、易转移。因此阐明其复发转移的具体机制,寻找新的分子诊疗靶点,对临床上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首先采用电镜和NTA等技术,测定了低氧可以使得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6-14

  • 中科院,浙江大学最新发表PNAS文章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gossypol biosynthetic pathway”的文章,分离鉴定了棉酚生物合成途径中4个新的酶基因,并从基因组水平上解释了锦葵目植物中棉酚生物合成途径演化的基础,发现了中间产物的生理活性及其调控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杂志上,由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陈晓亚研究组完成,浙江大学教授张天真教授也参与了研究。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纤维是纺织工业主要的天然原料,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棉纤维(皮棉)约占籽棉重量的40%,轧花后留下的棉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是棉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06-14

  •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发表Cell子刊文章发现肠道细菌感染新机制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许丹副教授发表了题为“Human Enteric α-Defensin 5 Promotes Shigella Infection by Enhancing Bacterial Adhesion and Invasion”的文章,发现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人肠道防御素(defensin)HD5能够在体内外促进志贺菌的吸附及感染。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Immunity杂志上,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许丹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HD5促进志贺菌在肠道中感染的模型示意图志贺菌(Shigella spp.)感染引发的肠道痢疾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但其如何在缺乏吸附装置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6-13

  • Nature子刊:NMDA受体运输的调控机制

    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ostsynaptic RIM1 modulates synaptic function by facilitating membrane delivery of recycling NMDARs in hippocampal neur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骨架蛋白RIM1参与调节突触后NMDA受体运输,并进而调控突触可塑性及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11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邱爽教授,罗建红教授和空军军医大学的陈涛教授。第一作者为王洁洁博士和

    来源:浙江大学

    时间:2018-06-13

  • Stem Cell Rep:人多能干细胞肝向分化的关键调控因子

    5月31日,国际学术期刊Stem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丁秋蓉与邵振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Genetic and chemical screenings identify HDAC3 as a key regulator in hepat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该研究通过大规模遗传筛选和化合物筛选鉴定出包括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3等在内的人多能干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hPSCs)体外肝向分化关键调控因子。人多能干细胞体外定向分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06-13

  • 武汉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发表Science:调控胆固醇吸收的基因

    来自武汉大学生科院,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LIMA1 variant promotes low plasma LDL cholesterol and decreases intestinal cholesterol absorption”的文章,发现了一个家族性低LDL-C的哈萨克族人家系,并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和基因关联性分析,发现LIMA1基因罕见移码突变(K306fs)与低LDL-C显著相关。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7日的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武汉大学生科院宋保亮教授,以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依彤教授。第一作者为张莹钰博士,付真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6-12

  • CRISPR-Cas13a介导的精确定点RNA编辑的人工机器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SPR-Cas13a system in fission yeast and its repurposing for precise RNA editing”的研究论文,报导了一个利用新发现CRISPR家族中的Cas13蛋白(VI 型)、及其指导RNA(guide RNA)靶向结合特异序列单链RNA的能力,通过设计改造并与人源的RNA脱氨酶催化结构域(hADAR2d)结合,实现了精确定点RNA(A→I)编辑的人工机器。与近年来利用CRISPR家族蛋白(例如Cas9)对DNA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6-12

  • Nature子刊:细胞衰老以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调控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孙宇研究组题为The 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is potentiated by feedforward regulatory mechanisms involving Zscan4 and TAK1 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报道了由药物毒副作用引发DNA损伤效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引发体内细胞发生被动衰老,并在诱导衰老细胞出现一种强烈、持续和长期的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06-12

  • 中科院学者最新Science文章:适应自然界多变光照条件的新机制

       2018年6月8日,Science期刊发表了常文瑞/李梅研究组、章新政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Structure of the maize photosystem I supercomplex with light-harvesting complexes I and II”。该项工作首次报道了玉米光系统I-捕光复合物I-捕光复合物II(PSI-LHCI-LHCII)超级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植物适应自然界多变光照条件,对两个光系统的捕光进行调节,从而平衡能量分配的分子基础。  光合作用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生命体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放氧光合作用还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06-11

  • 南京农业大学同期刊发两篇《Science》文章

    生物通报道:6月8日Science杂志公布了多项中国学者的成果,其中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分别揭示了水稻自私基因,以及植物与真菌小RNA跨界转运的新机制。A selfish genetic element confers non-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rice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创造性地运用自私基因模型揭示了水稻的杂种不育现象。研究人员以亚洲栽培稻品种滇粳优1号和南方野生稻为研究材料,系统解析了水稻自私基因位点qHMS7的遗传构成,发现ORF2基因编码一个毒性蛋白,对全部花粉的发育有毒害作用,而ORF3基因则编码一个解毒蛋白,“选择性(配子体效应)”地保护携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6-11

  • Cell Research提出细胞衰老全新观点:衰老细胞可以重新进入周期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组的最新研究进展“Embryonic senescent cells re-enter cell cycle and contribute to tissues after birth”。此研究揭示了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衰老细胞(senescent cell)的命运,衰老细胞不会被全部清除,其中一部分可以保留到出生后,并且部分细胞会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该研究拓宽了人们对细胞衰老的认识,暗示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衰老可能是一个暂时的细胞状态,并且具有可逆性。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细胞衰老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或面临外界应激压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06-11

  • PLoS Biology:锌在精子成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苗龙组赵艳梅副研究员与美国Ronald Ellis实验室(Rowan University)、Kerry Kornfeld实验室(Washington University)和Andrew Singson实验室(Rutgers University)合作研究论文:“The zinc transporter ZIPT-7.1 regulates spermactivation in nematodes”。该研究利用模式动物秀丽线虫C. elegans鉴定了Zn2+转运蛋白ZIPT-7.1,阐述了ZIPT-7.1蛋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06-11

  • 广西大学第一单位《mBio》提出警告:狗将会带来未来致命大流感

    生物通报道:以致命流感大流行作为题材的灾难惊悚电影并不少见,说明人类其实对流感存在不小的恐惧感,这种似乎并不严重的疾病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禽流感,非典等都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未来流感可能会来自于我们人类最好的伙伴——狗,研究指出,流感病毒可以从猪跳入犬类,并且后者体内的流感日益多样化。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mBio杂志上,文章的第一单位和第一作者分别为广西大学与陈樱副教授。狗的流感传播大多数流行病与作为禽类病毒和人类宿主之间的中间宿主:猪有关。但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却发现了从猪进入狗的流感病毒。流感可以在许多不同菌株所寄居的动物池中跳跃,这些宿主可以作为菌株遗传多样性的混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6-08

  • 上海科技大学发表Nature综述介绍生物大分子纳米微纤材料

    自然界中生物大分子纳米微纤的“普适性”材料构筑策略上海科技大学凌盛杰教授与塔夫茨大学David L. Kaplan教授及麻省理工学院Markus J. Buehler教授合作,以“Nanofibrils in nature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为题,在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关于生物大分子纳米微纤材料的综述。生物大分子纳米微纤广泛存在于生物结构材料中,如由纤维素、甲壳素和丝蛋白组成的纳米微纤。虽然这些生物大分子纳米材料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但在介观尺度上,它们往往具有类似的结构组织。例如,这些生物大分子纳米组装体通

    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时间:2018-06-08

  • Oncogene:新的肿瘤免疫治疗分子标志物

    APOBEC突变模式特异出现在对免疫治疗有反应的肿瘤病人基因组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刘雪松教授课题组发现新的肿瘤免疫治疗分子标志物,近日,相关成果以“APOBEC3B and APOBEC mutational signature as potential predictive markers for immunotherapy response in non-small celllungcancer”为题,于肿瘤学权威期刊《Oncogene》上在线发表。包括放射线治疗、外科手术和化学药物治疗在内的传统肿瘤治疗手段对常见的晚期肿瘤病人效果通常很差。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

    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时间:2018-06-07

  • Nature“聚焦浙江”特刊发布温州医科大学发展新篇章

    近日,Nature主刊出版“聚焦浙江”(Spotlight on Zhejiang)特刊,重点阐述了浙江省在高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中扮演的突出角色。特刊以“锐意进取”(A strong vision for progress)为题,重点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办学资源和优势特色学科等。据悉,本期特刊仅刊载了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和温州医科大学3家单位的相关信息。  文章指出,温州医科大学在百年传承的办学进程中,坚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学科引领和带动全面发展,以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办学水平,以医疗和产学研一体化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时间:2018-06-07

  • 第二军医大,同济大学发文: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决定了肝细胞的命运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extent of liver injury determines hepatocyte fate toward senescence or cancer”的文章,发现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决定了肝细胞的命运,即走向衰老或者癌变;进一步发现肝细胞衰老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监视抑制癌变的发生。这项研究提高了我们对肝细胞命运决定的理解,并提出了一种潜在的临床策略即通过诱导衰老来治疗肝细胞癌。 这一研究成果于5月14日发表在Nature出版社旗下Cell Death & Disease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6-06

  • Nature子刊:细胞自噬的强效及特异性抑制短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王朝研究员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院士课题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张宏研究员课题组合作,首次发现了针对细胞自噬过程中Atg8家族成员的强效及特异性抑制短肽,并揭示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为细胞自噬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该研究成果以“Potent and specific Atg8-targeting autophagy inhibitory peptides from giant ankyrins”为题,于6月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权威期刊《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

    来源:中科大

    时间:2018-06-06


页次:571/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571][572][573][574][575][576][577][578][579][58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