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艾滋病急性期肠粘膜屏障损伤的新机制

      肠道含有全身约80%的淋巴细胞,其中约40%为CD4+ T细胞。这些CD4+ T细胞高表达HIV共受体CCR5,并且与肠腔中大量抗原长期接触而处于免疫活化状态,使肠道成为HIV感染时的主要靶器官和病毒库。HIV感染后肠道上皮细胞再生能力下降,粘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微生物及其产物通过粘膜屏障易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导致持续免疫活化,加速疾病进展。ART治疗后肠道粘膜免疫重建效率低,导致肠粘膜屏障损伤、微生物易位和免疫活化的持续存在。   目前研究认为CD4+ T细胞的丢失及炎症反应是诱导肠道粘膜屏障完整性损伤的主要因素。但是SIV感染急性期肠道上皮屏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调要早于Th17细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1-11-16

  • 纪力强研究团队合作揭示烟粉虱复合种生态位的复杂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生物入侵已成为国家生物安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入侵我国的众多外来有害生物中,烟粉虱(Bemisia tabaci)被称为“超级害虫”,不仅能够直接为害作物,还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最新研究表明,烟粉虱是由44个隐种(cryptic species)组成的物种复合体(species complex),包括MEAM1(之前称作B型)和MED(之前称作Q型)两种入侵隐种。这两个隐种分别于1995和2003年传入中国。此外,我国烟粉虱的本地隐种有18种,随着入侵隐种的先后传入和扩散,对它们的地理分布和生态位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入了解昆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1-11-16

  • 柯杨团队为“微创手术”治疗食管鳞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提供中国大样本真实世界证据

    2021年11月11日,外科学领域顶级期刊ANNALS OF SURGERY(IF:12.96, Ranking: 2/212 in Surgery)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柯杨教授课题组题为“Minimally invasive or open esophagectomy for treatment of resectable esophage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swer from a real-world multicenter study”的研究报告。该研究采用多中心真实世界队列研究设计,基于南、北方两家肿瘤专科医院近6000例食管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11-16

  •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BESIII实验精确测量中子内部电磁结构

    图1 观测中子电磁结构中的振荡特征(Nature Physics封面文章)   图2 (a)光子—中子和光子—质子的相互作用截面比率;(b)中子和质子电磁结构振荡现象比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035013、U1732263、U1832103)等的资助下,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III国际合作组(简称BESIII合作组)对中子的类时电磁形状因子进行了精确测量,观测到中子电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11-16

  • Nature Biotechnology:新型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内源大麻素的时空动态变化

    人类历史上,大麻已被驯化并使用了数千年。完成于汉代的中国最古老的药书《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麻蕡(即大麻果实),味辛平。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寒气。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这不仅介绍了大麻的药学功效,还描述了人摄入大麻所引发的幻觉等精神活动的变化。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古书上所记载的大麻对人精神活动的影响是由其天然成分大麻素类分子进入人体后作用在内源大麻素系统而实现的。图一:大麻形态示意内源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 eCBs),包括花生四烯酸甘油酯(2-Arachidonoylgylcerol,简称2-AG)和花生四烯酸乙醇胺(N-arachid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11-15

  • 上海交大EMBO Journal发现肾癌细胞代谢新机制

    肾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晚期肾癌患者预后较差。临床上发现,晚期肾癌患者往往营养不良,但肿瘤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甚至由于生长过快,肿瘤中心往往出现缺血、坏死病症。围绕肾癌细胞如何应对营养物质缺乏环境的问题,著名期刊EMBO Journal(IF=11.598)2021年10月刊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系肿瘤科主任王翔教授团队关于肾癌细胞代谢的最新研究,本文第一作者为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邵佳亮博士。研究团队发现,氨基酸匮乏促发的肿瘤细胞代谢重塑,在肿瘤发生进展和治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且谷氨酸脱氢酶1(GDH1)在肿瘤进展前后表达水平不一,是肿瘤细胞代谢重塑重要表现之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1-15

  • 语言学、考古学、古DNA“三驾马车”阐明史前泛欧亚语系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作农业人群

    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一直是人类学研究关心的终极命题。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仅仅通过单一学科的研究还不足以全面阐明人类及其文化的演化史。史前人类说何种语言,这些语言又如何一步一步传播、扩散?各类语言在扩散的过程中是否发生过人群的基因交流和不同文化的演替?语言扩散、人群迁徙和文化传播三者有怎样的关系?语言学、考古学和古DNA被认为是研究古代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三驾马车”。2021年11月11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Triangulation supports agricultural spread of the Transeurasianlangu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11-13

  • 纪力强研究团队合作揭示烟粉虱复合种生态位的复杂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生物入侵已成为国家生物安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入侵我国的众多外来有害生物中,烟粉虱(Bemisia tabaci)被称为“超级害虫”,不仅能够直接为害作物,还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最新研究表明,烟粉虱是由44个隐种(cryptic species)组成的物种复合体(species complex),包括MEAM1(之前称作B型)和MED(之前称作Q型)两种入侵隐种。这两个隐种分别于1995和2003年传入中国。此外,我国烟粉虱的本地隐种有18种,随着入侵隐种的先后传入和扩散,对它们的地理分布和生态位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入了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1-11-13

  • 我国学者与国外合作者在中国旱区生态系统变化、驱动机制及影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1 变化环境下的中国旱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图2 中国旱区荒漠化的三个关键过程空间分布及强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批准号:41991235)等资助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与国外合作者在中国旱区生态系统变化、驱动机制及影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中国旱区生态系统变化、驱动及影响(Drivers and impacts of changes in Chi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11-13

  • NBT | 李毓龙实验室开发新型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内源大麻素的时空动态变化

    人类历史上,大麻已被驯化并使用了数千年。完成于汉代的中国最古老的药书《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麻蕡(即大麻果实),味辛平。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寒气。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这不仅介绍了大麻的药学功效,还描述了人摄入大麻所引发的幻觉等精神活动的变化。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古书上所记载的大麻对人精神活动的影响是由其天然成分大麻素类分子进入人体后作用在内源大麻素系统而实现的。 图一:大麻形态示意 内源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 eCBs),包括花生四烯酸甘油酯(2-Arachidonoylgylc

    来源: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1-13

  • 中科院学者Nature子刊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分解代谢机制

    11月12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胡玉欣团队在《自然—植物》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拟南芥羧酸酯酶家族成员AtCXE15及其直系同源蛋白是一种独脚金内酯分解代谢的关键酶。独脚金内酯是一类由类胡萝卜素衍生的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促进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和诱导根寄生植物种子萌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独脚金内酯的代谢及其作用机制是近年来植物发育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以拟南芥、水稻等植物为研究材料,目前已鉴定到超过30种不同结构的独脚金内酯分子,并且在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合成、转运及信号传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然而由于一些独脚金内酯分子稳定性差且测定困难,植物独脚金内酯的分解代谢

    来源:

    时间:2021-11-12

  • 浙大学者发文揭示裂殖酵母中染色体倍性增加与中心体数目控制的关系

    2021年11月8日,我院何向伟课题组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Pcp1/pericentrin controls the SPB number in fission yeast meiosis and ploidy homeostasis”的研究论文。大部分真核生物主要以单倍体或者二倍体的形式生活,生物体个体的多倍体化在自然界中并不常见。研究表明,多倍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存的物种中有很多在进化过程中都曾存在过多倍体的染色体组型。大量的研究和当前的进化结果告诉我们“More is not always better”。比起染色体增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时间:2021-11-12

  • 汇丰商学院Seungjoon Oh教授合作论文在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发表

    日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教授Seungjoon Oh的合作论文“Non-recourse mortgage law and housing speculation”(《无追索权住房抵押法与房产投机》)在国际著名经济金融类期刊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发表。论文合作者为美国货币监理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U.S.)的Tong-yob Nam。该论文对美国无追索权住房抵押法在房地产繁荣周期引起的州级变化进行调查,揭示无追索权住房抵押法能够使借贷人有效地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投资者,促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11-12

  • 武大生科院Nature子刊最新发文:一个新的结直肠癌的致癌转录因子

    11月4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自然·通讯》,影响因子14.9)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最新研究成果,题目为“Genome-wide profiling in colorectal cancer identifies PHF19 and TBC1D16 as oncogenic super enhancers”(结直肠癌的全基因组图谱分析鉴定了致癌的超级增强子PHF19和TBC1D16)。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李青蓝、林翔、陈林,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余亚莉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旻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

    来源:武汉大学

    时间:2021-11-11

  • 武汉大学教授Autophagy发文,解析布尼亚病毒SFTSV致病机制

    新闻网讯(通讯员周传敏、田业胜)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学杰教授团队在布尼亚病毒SFTSV(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致病机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自噬交互模型,首次阐明了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后利用自噬进行的动态装配及释放过程,相关成果发表在生物学权威期刊Autophagy(《自噬》)。论文题目为“BunyavirusSFTSV exploits autophagic flux for viral assembly and egress”(《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利用自噬作为病毒装配及释放平台》)。于学杰教授和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周传敏为该论文通讯作者,武汉

    来源:武汉大学

    时间:2021-11-11

  • 山东大学张运院士团队心血管基础研究取得系列新成果

    近期,张运院士研究团队在心血管病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循环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细胞死亡和分化》(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治疗诊断学》(Theranostics)等国际期刊连续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首要病因。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2017年发表的CANTOS临床试验将IL-1β确立为AS抗炎治疗的关键靶点,使用IL-1β的单克隆抗体治疗心肌梗死后患者取得了成功。NLRP3炎性小体是IL-1β的上

    来源:山东大学

    时间:2021-11-11

  • 中科院学者开发出高效的双子叶植物腺嘌呤单碱基编辑器

    2021年10月25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在线发表了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郎曌博研究组题为“Efficient A·T to G·C Base Conversions in Dicots Using Adenine Base Editors Expressed under the Tomato EF1α Promot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中,研究者为了提高腺嘌呤单碱基编辑器在双子叶植物中的编辑效率,从7种不同类型的启动子驱动的腺嘌呤编辑器中筛选出由番茄pSlEF1α启动子驱动ABEs效率最高,番茄中

    来源:植生所

    时间:2021-11-11

  • 肝脏p38激活通过FGF21调控机体代谢的分子机制

      2021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应浩研究组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蒋晶晶研究团队在Diabetes期刊在线发表了标题为“Hepatic P38 Activation Modulates Systemic Metabolism Through Fgf21-Mediated Interorgan Communica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肝脏p38激活是肝脏脂肪变性的驱动因素,而肝脏FGF21表达和分泌的增加及其受体辅因子β-Klotho(KLB)表达的下调,在肝脏p38激活诱导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项研究为寻找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机制提供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1-11-11

  • 陈松蹊团队发表论文揭示气象变量对空气质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及大气边界层的作用

    近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统计科学中心陈松蹊团队的论文Relative importance of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on air quality and role of boundary layer height在大气环境权威期刊Atmospheric Environment发表。空气污染治理是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空气质量受到污染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双重影响,其中污染排放是部分可控的,气象条件是完全不可控的。为了客观地评价空气污染治理情况,我们需要剔除气象因素对观测值的影响,从而衡量污染排放水平。目前,尽管有诸多研究关心不同气象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11-11

  • 陕南镇巴县发现地球最早的苔藓动物——比澄江动物群更为古老

    图1 苔藓虫生态复原图 图2 滇东澄江动物群与陕南灯影组西蒿坪生物地层对比. 澄江动物群产出层位为Eoredlichia-Wutingaspis三叶虫化石带. 陕南苔藓虫门房原始蜂巢虫(Protomelission gatehousei)产出于Parabadiella三叶虫化石带 图3 陕南镇巴灯影组西蒿坪段赋含的三叶虫拟小阿贝德虫和舌形贝腕足动物始圆货贝(Parabadiella-Eoobolus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11-11


页次:453/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