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新冠病毒变种传播力缘何增强 | 清华大学药学院谭旭课题组及合作者揭示新冠流行变种具有逃逸人体细胞免疫的普遍特点

    新冠病毒自2019年12月以来,已经蔓延到了全球223个国家,感染人数超过2.1亿,死亡人数超过444万,成为自1918年流感大流行以来全球最大的健康危机。特别是近期受到广泛关注的德尔塔变种,平均能够传染8-9个人,传播能力大幅度提高,而且德尔塔变种的感染往往伴随更加严重的新冠肺炎临床症状,为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图1:新冠病毒特异性CD8+ 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 ​新冠病毒的变种为什么能够具有这么强的传染能力呢?为了解释这一原因,清华大学药学院谭旭实验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腾川实验室从细胞免疫的角度出发,通过高通

    来源:清华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1-12-02

  • 富脂膳食预防膀胱结石 | 清华大学药学院王钊课题组发文报导富脂饮食能够降低原发性膀胱结石发生的风险

    近日,清华大学药学院王钊课题组,在饮食中脂肪成分与原发性膀胱结石形成关系及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在原发性膀胱结石模型中,当饮食中富含脂肪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通过分泌更多的趋化因子14(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4,CXCL14),进而招募更多的巨噬细胞,使得巨噬细胞可以更好的发挥吞噬结石形成初期晶体萌芽的作用,最终降低了原发性膀胱结石的形成。   原发性膀胱结石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儿童是原发性膀胱结石主要的患病人群。   随着母乳喂养和乳制品摄入的增加,膀胱结

    来源:清华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1-12-02

  • 免疫治疗新兴靶点 I 清华大学药学院陈立功课题组应邀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溶质转运蛋白(SLCs)与肿瘤免疫治疗”

    近日,清华大学药学院陈立功研究组发表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溶质转运蛋白(SLCs)所介导的三大营养物质(糖类、氨基酸类和脂类)对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中代表性免疫细胞(T细胞、DC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代谢调控作用。同时,研究人员还提出了一些潜在的靶向免疫细胞上SLCs来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策略。 人体分别利用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来进行营养物质的摄入和代谢废物的排放,从而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和稳态,那么细胞的营养和代谢稳态又是通过什么来维持的呢?答案是:溶质转运蛋白和ABC转运蛋白。这是细胞膜上的两个转运蛋白超家族,其中SLCs转运蛋白主要介导各种溶质(如葡萄糖

    来源:清华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1-12-02

  • 清华大学药学院唐叶峰课题组应邀发表天然产物仿生合成领域综述文章

    近日,清华大学药学院唐叶峰课题组应邀发表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该课题组近十年来在天然产物仿生合成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图1)。 图1:唐叶峰课题组天然产物合成研究理念。   天然产物普遍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重要的生理功能,因而在现代化学、药学和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天然产物全合成是通过化学手段获取天然分子的有效方式之一。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天然产物合成被视为合成化学领域最具挑战性和生命力的研究方向之一,在促进合成化学发展、 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和培养尖端化学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天然产物合

    来源:清华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1-12-02

  • 超灵敏靶向代谢组学 | 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课题组及合作者揭示小鼠着床前胚胎发育过程的代谢重塑与代谢调控

    2021年10月14日,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张进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上发表题为“Metabolic remodelling during early mouse embryo 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超灵敏代谢组学及转录组学等技术描绘了小鼠着床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代谢重塑,并揭示了关键代谢物L-2-羟基戊二酸(L-2-hydroxyglutarate, L-2-HG)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参与调节早期胚胎发育和细胞命运的分子机制。   代

    来源:清华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1-12-02

  • 中药冬凌草甲素为攻克白血病提供新思路 | 清华大学药学院王建伟团队DNMT3A突变驱动衰老相关克隆性造血及小分子抑制剂

    近日,清华大学药学院王建伟团队分别在药学专业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发表题为“Aging-elevated inflammation promotes DNMT3A R878H-driven clonal hematopoiesis”的研究论文,在细胞死亡领域专业期刊《Cell Death Discovery》发表题为“Oridonin inhibits DNMT3A R882 mutation-driven clonal hematopoiesis and leukemia by induci

    来源:清华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1-12-02

  • 清华大学药学院杜娟娟和廖学斌团队合作报道基于PD-L1抗体和TLR7/8激动剂的新型免疫调节型抗体偶联药物(IM-ADC)

    清华大学药学院杜娟娟团队和廖学斌团队经过几年的探索,成功构建了一类新型的免疫调节型抗体偶联药物。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标题为“Immune Modulat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M-ADC)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众所周知,随着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CTLA-4抗体、PD-1和PD-L1抗体)被FDA批准上市,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时代。尽管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已经改善了许多癌症类型患者的

    来源:清华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1-12-02

  • 多肽测序应用新发现 | 清华大学药学院白净卫课题组 Chem Sci:巧妙控制多肽通过纳米孔道,实现多肽测序应用重要一步

    研究背景 - 作为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蛋白质是由不同氨基酸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的,氨基酸顺序不同会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结构决定功能,从而形成成千上万种具有不同功能的蛋白质,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   - 其次,某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改变——即使是单个氨基酸的突变或者修饰——会使蛋白质的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像大多数癌症都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氨基酸改变而引起的。   - 最后,某些蛋白质也可以作为药物和生物标志物,作为疾病早期检测的指标。  

    来源:清华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1-12-02

  • “小尾巴”的新抓法-医学院李海涛组揭示PHF14识别组蛋白H3新模式

    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重要机制,在复制、转录和修复等以染色质为模板的细胞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组蛋白识别的因子被形象地称作组蛋白“阅读器”(reader)。自1999年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的周明明(Ming-Ming Zhou)实验室发现第一类组蛋白阅读器—溴域(Bromodomain)以来,发现新型“组蛋白-阅读器”识别对并探究其生物功能成为表观遗传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2021年9月7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课题组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题为Molecular basis for bipartite recognition of histo

    来源:清华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2-02

  • 医学院纪家葵团队建立新型减数分裂荧光报告系统並揭示生殖细胞与性腺体细胞的互作机制

    有性繁殖物种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是体细胞的一半,并且其染色体序列与亲代细胞不完全相同,这些变化是通过减数分裂来实现的,而生殖细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经历了许多减数分裂特有的发育调控过程。细胞类型特异性或发育阶段特异性的荧光报告系统可以为目的细胞在特定发育阶段的研究提供便利,但目前已有的在小鼠减数分裂期间表达的荧光报告小鼠模型中,荧光信号的表达与减数分裂进程的一致性不高。另外,虽然哺乳动物雄性和雌性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发育依赖于性腺体细胞提供的完全不同的微环境,但减数分裂过程中生殖细胞和性腺体细胞的互作机制还不明了。 2021年9月7日,清华大学纪家葵团队在PLOS

    来源:清华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2-02

  • 医学院程功团队在Annual Review of Virology发表虫媒病毒综述论文

    2021年9月30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于Annual Reviews(年度评论)系列综述类期刊Annual Review of Virology《病毒学年度评论》发表题为Interaction of Viruses with the Insect Intestine《病毒与昆虫肠道的相互作用》的特邀综述文章(https://doi.org/10.1146/annurev-virology-091919-100543)。该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虫媒动物及植物病毒与虫媒(介体)肠道相互作用的多种机制,并对自然界中虫媒动物及植物病毒的感染传播机制提出展望。Annual Revie

    来源:清华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2-02

  • 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揭示适应性进化导致寨卡病毒流行机制

    2021年10月8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发表题目为《A mutation-mediated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of Zika virus in mosquito and mammalian host》(突变介导的寨卡病毒适应性进化促进病毒感染蚊虫和哺乳动物) 的学术论文(DOI:10.1073/pnas.2113015118)。该研究发现,寨卡病毒衣壳蛋白106位点从苏氨酸(T)到丙氨酸(A)的突变可促进寨卡病毒感染埃及伊蚊

    来源:清华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2-02

  • 医学院曾文文课题组发表题为“Neuroimmune regulation of white adipose tissues"长文综述

    2021年9月26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曾文文课题组于《The FEBS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Neuroimmune regulation of white adipose tissues”的长文综述。综述重点介绍了白色脂肪组织中免疫细胞与支配神经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白色脂肪组织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 图1. 白色脂肪组织和细胞成分 白色脂肪组织 (White adipose tissue, WAT) 作为重要的能量储存器官,通过脂肪分解为其他组织提供能量来源,同时作为内分泌器官调节系统代谢。组织活动通过脂肪细胞和其他细胞(如组织内免疫细胞和

    来源:清华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2-02

  • 医学院丁强和药学院饶燏课题组发现可高效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化合物

    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课题组与药学院饶燏课题组合作,在10月份出版的《Antivira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题为“Novel quinolone derivatives targeting human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 suppress Ebola virus infection in vitro”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评估了多种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效果,鉴定出两种高效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新型化合物,并进一步揭示其通过作用于“嘧啶从头合成通路”中关键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发挥抗病毒感染活性。该研究成果对治疗埃博拉

    来源:清华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2-02

  • 医学院向烨课题组在《自然》杂志上合作揭示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结合受体的分子机制

    2021年10月13日,《Nature》(《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向烨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Structure of 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in complex with its receptor LDLRAD3”。该工作解析了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VEEV)以及其和受体分子LDLRAD3复合物3.0埃高分辨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甲病毒中核衣壳蛋白和糖蛋白相互作用的病毒颗粒组装机制以及VEEV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

    来源:清华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2-02

  • 医学院胡小玉课题组发文揭示肠道上皮细胞转录延伸因子复合物NELF维持上皮屏障功能的新机制

    2021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胡小玉课题组在《Mucosal Immunology》(黏膜免疫)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Epithelial NELF guards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to ameliorate colitis by maintaining junctional integrity”(上皮细胞转录延伸因子复合物通过维持肠道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完整性来改善结肠炎)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转录延伸负调控因子NELF复合物(negative elongation factor complex)通过调控细胞连接基因表达和抑制

    来源:清华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2-02

  • 科研进展| 基因组所唐中林团队首次绘制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环状RNA图谱并揭...

        11月23日,基因组所猪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在《恶病质、肌少症与肌肉杂志(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IF=12.9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ircRNAome profiling reveals circFgfr2 regulates myogenesis and muscle regeneration via a feedback loop”的研究论文,系统绘制了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环状RNA图谱,并揭示了物种间高度保守环状RNA-circFgfr2调控骨骼肌生长发育的新机制。      骨骼肌是哺乳动物体内最丰富的

    来源: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

    时间:2021-12-02

  • 科研进展| 基因组所在猪的组织特异性调控元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基因组所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在《遗传学前沿(Frontiers in Gene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uper-enhancers and Broad H3K4me3 Domains in Pig, Human and Mouse Tissu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比较分析了猪、小鼠和人的6个组织中的超级增强子以及H3K4me3宽峰,对猪的组织特异性元件特征做了进一步解析,也为猪基因转录调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素材。   图| 猪、人和小鼠6个不同组织中超级增强子以及H3K4me3宽峰比较分析

    来源: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

    时间:2021-12-02

  • 量子中心杜瑞瑞、冯济教授联合研究团队在三维外尔半金属中发现一维费米弧边界态

    在砷化钽(TaAs)晶体中,由于对称性破缺会产生手征外尔点,当投影于晶面后,会形成连接不同手征外尔点且受晶体拓扑性保护的非闭合费米面——费米弧,如图(左)所示;此时的晶面具有费米弧拓扑态,例如(001)晶面,而(110)晶面上由于不同手征外尔点会投影于晶面的同一点,因此不确定是否具有这种费米弧拓扑态。实际上,TaAs晶体中还存在(112)、(114)等可能被解离或易于在晶体表面表现的晶面,但人们对这些晶面上的拓扑态信息知之甚少。TaAs外尔半金属(112)解离面上的一维边界态最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杜瑞瑞教授课题组和冯济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低温隧道显微镜及谱学测量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12-02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发现啮齿动物为油麻藤提供传粉和种子传播双重服务

      动物媒介所提供的传粉(当“红娘”)和种子传播(当“播客”)是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于花与果实(种子)在形态、结构、营养和物候等各方面所形成的巨大差异,同一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服务通常分别由不同动物类群(物种)来承担,实行“分包式服务”。然而,在自然界中,同一动物能否为同一植物既完成授粉服务,又提供种子传播服务?这种同一动物为同一植物所提供的“一条龙贴心服务”(即“双重互惠”现象),在自然界中却知之甚少。   为了证实啮齿动物作为双重互惠者在同一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服务中的有效性,对四川都江堰地区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动物传粉和种子传播进行了多年实地调查。研究结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02


页次:448/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