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香港浸会大学Nature子刊发文:一种蛋白水解酶 可调控饱腹感

    中新网5月30日电 据香港星岛网报道,香港浸会大学(下称浸大)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名为“膜1型基质金属蛋白酶” (MT1-MMP)的蛋白水解酶,在饱腹感的调节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研发治疗肥胖症的创新药物,提供一个极具潜力的标靶。研究结果已刊登于国际知名科学期刊《Nature Metabolism》。应对肥胖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进食,但肥胖的人往往因为失去饱腹感而难以调节饮食习惯。由浸大中医药学院教学研究部助理教授王凯亮,以及临床部主任、曾肇添中医药临床研究教授卞兆祥领导的研究团队,识别出一种名为MT1-MMP的水解蛋白酶,它在人类大脑发出饱腹感讯号的机制中,发挥调节作用。“生长及分化因子1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22-06-01

  • 于湘晖教授、于彬教授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连续取得进展

        近期,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湘晖教授、于彬教授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连续取得重要进展,两项相关研究成果连续被国际生物医学重要学术期刊《Cancer Letters》和《Acta Biomaterialia》接收发表。     于湘晖教授、于彬教授团队利用前期设计的靶向型溶瘤腺病毒(CRAd5-TRAIL)与表达CD40L的基因治疗载体联用,通过对肿瘤微环境进行免疫调节,增强了抗肿瘤活性,为溶瘤腺病毒介导的实体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策略。研究成果被肿瘤学专业期刊《Cancer Letters》接收,并将于2022年6月1日发表(Oncolyt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6-01

  • 农学院棉花精准育种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文揭示棉花纤维品质提升的分子机制

        近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棉花精准育种团队系统分析了四倍体主栽棉种陆地棉和海岛棉在多倍体化与种间分化过程中的基因丢失事件。该研究找回了一个在陆地棉中丢失的磷脂酶A编码基因GhNPLA1,并对其提升棉花纤维长度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成果不仅阐明了海岛棉和陆地棉纤维长度差异的机制,也为棉花性状改良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基因组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通过全基因组加倍,在扩增遗传物质的总量,产生大量的新基因和适应性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冗余序列。这些冗余的序列即使包含有基因

    来源:浙江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

    时间:2022-06-01

  • 苏州医工所宋一之团队在细菌感染快速诊断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宋一之团队联合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共同开展了基于重水标记的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的伊丽莎白菌属细菌快速药敏检测,相关研究文章发表于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5.64,JCR 1区,中科院 2区 TOP)。    伊丽莎白菌属细菌(Elizabethkingia spp.)是一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该菌可引起脑膜炎、菌血症、肺部感染等疾病,易感对象为患基础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及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等人群,其呈多重耐药,是一种目前较为罕见但极具临床挑战的感染。因此,快速、准确的分析伊丽莎白菌

    来源: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时间:2022-06-01

  • 屠鹏飞/曾克武团队揭示天然产物纳米酶促肿瘤铁死亡机制

    近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屠鹏飞/曾克武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ACS Nano上发表了题为“Carbon quantum dots-based nanozyme from coffee induces cancer cell ferroptosis to activate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深入揭示了天然活性分子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所形成的碳量子点以纳米酶的独特作用方式促进肿瘤细胞铁死亡的分子机制。长期以来,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2-06-01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揭示混交森林的增产效应方面取得进展

    图 混交林在三个生长指标(树高、胸径和生物量)上的混交效应(其中正值表示混交林的生长指标高于纯林)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1988102、32122053)等的资助下,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方精云院士团队与瑞士苏黎世大学Bernhard Schmid教授、法国国家科学院Michel Loreau教授、澳大利亚CSIRO水土资源研究所David I. Forrester研究员和美国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6-01

  • GSK3β棕榈酰化对胶质母细胞瘤的促进作用

                   ZDHHC4介导的GSK3β棕榈酰化促进GBM TMZ抗性的机制示意图。根据最近发表在《Oncogenesi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由中科院合肥物理研究所Fang Zhiyou教授和Chen Xueran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棕榈酰化可调节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活性,激活EZH2–STAT3通路,促进胶质母细胞瘤(GBM)替莫唑胺(TMZ)耐药性和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自我更新。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TMZ是目前临床治疗GBM最常用的化疗药物。然而,TMZ耐药的机制

    来源:Oncogenesis

    时间:2022-05-31

  • 环状RNA circCCNB1抑制鼻咽癌的迁移和侵袭 通过结合和稳定TJP1 mRNA

            图片:有两种形式的环状RNA (circCCNB1和circCcnb1)由CCNB1前体mRNA衍生。circCcnb1(342 nt)由外显子4和5组成,circCCNB1 (378 nt)由外显子6和7组成。Sanger测序证实circCCNB1是CCNB1基因的主要环状转录本。鼻咽癌(NPC)是东南亚和中国南部地区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癌的上皮组织。大多数鼻咽癌为非角化癌,易发生迁移和侵袭。由于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大多数患者是在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后确诊的。晚期患者预后较差。因此,探索鼻咽癌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识别

    来源: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时间:2022-05-31

  • Cell Discov:五羟色胺5A受体配体识别选择性和激活的分子机制

      五羟色胺受体广泛表达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神经行为。该家族受体与神经系统病理学密切相关,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重要的一类药物靶点。5-HT受体家族由7种不同的亚型(5-HT1-7),共14种亚型组成,其中13种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s),通过偶联下游Gs、Gi/o和Gq三条主要的信号通路发挥生理功能(图1a)。作为5-HT受体家族中的重要成员,5-HT5A参与记忆、学习和食物摄入的调节,其特异性配体在治疗精神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神经性疼痛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5-HT5A选择性药物的开发将为这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契机。  2022年5月2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轶和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2-05-31

  • 新发现:“脂滴涅槃”启动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全新模式

      5月25日,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Plin2-mediated lipid droplet mobilization accelerates exit from pluripotency by lipidomic remodeling and histone acetylation”(Plin2介导的脂滴动员通过脂质组重塑及组蛋白乙酰化加速多能性退出)。该研究发现多能干细胞分化伴随着脂滴消失,过高的脂质水解引起脂质组重塑,从而调控线粒体关键磷脂及内嵴结构,进一步通过降低乙酰辅酶A及组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2-05-31

  • 研究发现:植物的花寿命可能呈现缩短趋势

    中新网昆明5月28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在花寿命生物地理格局及进化适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以及极端高温事件频繁发生的背景下,植物的花寿命可能呈现出缩短的趋势,进而加剧植物传粉不足,引起植物种群或地理分布的变化。花,自古以来就是唯美爱情的传递者;于植物而言,花更是种群延续的必需器官。一朵花从开放到调谢的持续时间,被称为花寿命,是植物重要的繁殖性状。植物的花寿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有的“昙花一现”几小时,有的却能徐徐绽放数十日之久。即便是同一科、同一属或同一物种的不同居群间,花寿命都表现出多样的变化。自植物学家Kerner vo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2-05-31

  • 水生所研究揭示我国海洋渔业功能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和捕捞强度的响应

      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捕捞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但仍不清楚这些驱动因素如何塑造海洋鱼类的功能多样性。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生态化学计量学学科组组织研究团队对我国四大海区近30年的捕捞数据和气候变化数据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我国海洋商业鱼类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和捕捞压力,并在生态学经典期刊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发表(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geb.13534)。  近30年来中国海域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05-31

  • 新疆生地所研究揭示人类活动对极端降水长期变化的影响

      在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的频率、持续性和极端降水事件等都呈现明显变化。其中,极端降水事件深刻影响着水文循环,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因此,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评估、检测和归因是当前水文气象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极端降水事件的归因研究往往集中在趋势变化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在时间分布的变化特点上相对较少,且定量评估的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   针对上述问题,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研究员团队结合降水观测数据和CMIP5/6数据(HIS、ALL、NAT模拟),综合采用基尼系数和极端降水指标,发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极端降水变化检测和归因方法(RAI和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2-05-31

  • 新疆生地所在中国蒙古野驴保护现状与未来挑战评估方面取得进展

      蒙古野驴是亚洲内陆荒漠、半荒漠及荒漠草原地区旗舰物种,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近危级(NT)物种。历史上该物种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至西伯利亚南部的广大地区;由于人类活动扰动,目前蒙古野驴分布区已退缩至中国和蒙古国边境附近的戈壁地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维康研究员团队基于近20年的野外调查以及对国内外各类文献资料的整理,评估了自1950年以来中国蒙古野驴的分布状况、种群动态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中国蒙古野驴的分布区急剧地缩小和碎片化,现存种群数量为4000匹左右,其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2-05-31

  • 昆明植物所在凯特芒果实成熟的分子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果实不仅在植物繁殖扩散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果实成熟伴随着风味物质(酸、甜、香等)、果实硬度和外观颜色等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过程。这些生理生化过程通常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调控。解析果实成熟过程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理对提高果实品质和培育不同成熟期品种(如早熟或晚熟)、以及不同类型果实的贮藏保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芒果是世界最受欢迎的热带水果之一,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由于芒果果实成熟后期乙烯含量显著累积,长期以来芒果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跃变型果实。然而,研究人员在调查芒果成熟过程的生理变化时,发现芒果成熟期经历的时间差异很大、早熟和晚熟现象很明显,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05-31

  • 中科院重大任务监理组赴亚热带生态所监理先导专项子课题

      5月28日,中科院重大任务监理组对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种子精准设计与创造”的子课题“生猪减投提效品种精准设计”进行现场监理。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玉科研究员任监理组组长。亚热带生态所所长谭支良、子课题负责人印遇龙院士、科技管理与规划处处长刘守龙和相关科研人员出席会议,中科院重大任务监理部主任段维新、专项监理部主管王晓康通过线上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晓康主持。   会上,段维新介绍了专项监理的目的和要求。谭支良代表承担单位欢迎专项监理组指导工作,希望专家组对子课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先导项目顺利实施。印遇龙汇报了生猪减投提效品种精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2-05-31

  • Angew Chemie Int Ed | 刘涛团队在组蛋白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2年5月30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涛团队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罗小舟团队、北大基础医学院刘小云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Creation of a Yeast Strain with Co-translationally Acylated Nucleosomes”。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例如HDAC抑制剂的开发。随着蛋白质谱技术的发展,许多组蛋白赖氨酸残基的酰化修饰被鉴定出来,其中组

    来源:北京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2-05-31

  • 浙江大学浙大药学院高建青和韩旻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响应...

    2022年5月25日,浙江大学药学院高建青教授、韩旻副教授团队通过构建体内响应性后组装“多肽纳米毯”在肿瘤转移的防治方面提出新策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Peptide nano-blanket impedes fibroblasts activation and subsequent formation of pre-metastatic niche”的研究论文。在循环肿瘤细胞真正抵达并定植于潜在转移风险的远端脏器组织之前,原位肿瘤分泌肿瘤相关分泌因子(TDSF)诱导转移前微环境的发展形成。转移前微环境对于肿瘤转移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假若能阻止转移前微环

    来源:浙江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2-05-31

  • 上海交大赵一新团队绿电催化升级回收PET废塑料最近研究进展

    2021年以来,上海交大赵一新教授研究团队率先开展了绿电催化重整PET废塑料联产甲酸和氢气的研究。相应研究成果以“Electro-Reformin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lastic to Co-Produce Valued Chemicals and Green Hydrogen”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DOI: 10.1021/acs.jpclett.1c03658.)。上海交通大学赵一新教授和王天富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5-31

  • 上海交大材料学院郭益平教授课题组在柔性压电传感器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郭益平教授课题组在柔性压电传感器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Self-powered flexible Piezoelectric Sensors based on Self-assembled 10 nm BaTiO3 Nanocubes on Glass Fiber Fabric”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Energy上。物联网(IoT)新时代的推进离不开各种新型柔性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发明和制造。具有自供电、可识别压力方向、低成本、响应速度高等诸多优势的压电传感器将非常适用于低功率电子设备。然而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5-31


页次:339/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