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徐力教授团队在小分子生物活性肽调节胰岛素分泌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2年6月2日,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力教授团队在《Antioxidants》发表小分子生物活性肽调节胰岛素分泌研究成果(Antioxidant Effect of Tyr-Ala Extracted from Zein on INS-1 Cells and Type 2 Diabetes High-Fat-Diet-Induced Mice, Antioxidants 2022, 11(6), 1111)。     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衰竭导致肌肉、肝脏和脂肪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使得线粒体氧化水平升高增加葡萄糖代谢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6-16

  • 黄涛团队采用药物靶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揭示脂质、载脂蛋白、他汀与自发性脑出血发生…

    2022年6月2日,临床神经病学顶级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IF:10.42)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公众健康研究中心、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黄涛研究员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论文题为 “Lipids, apolipoproteins, statins and ICH: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脂质、载脂蛋白与自发性脑出血—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研究利用全球自发性脑出血遗传学数据,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设计,揭示了载脂蛋白(ApoB)可能在自发性脑出血风险中发挥着保护作用

    来源: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时间:2022-06-16

  • 陈卫教授团队在Redox Biology发文揭示发酵食品中潜在危害物-氨基甲酸乙酯的毒性机制

    近日,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陈卫教授团队在国际自由基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Redox Biology》(IF5 12.038)上发表研究论文“Ethyl carbamate triggers ferroptosis in liver through inhibiting GSH synthesis and suppressing Nrf2 activation”。该研究揭示了发酵食品中潜在危害物-氨基甲酸乙酯激活铁死亡途径诱发肝脏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氨基甲酸乙酯引发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和可能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靶标。

    来源: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时间:2022-06-16

  • 平建峰、应义斌教授团队(IBE)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在线发表

    6月9日,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平建峰、应义斌教授团队(IBE)联合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和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合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Room-temperature high-precision printing of flexible wireless electronics based on MXene inks”(图1)。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MXene水性墨汁的室温直接打印技术,可在多种柔性基底上实现无线可穿戴电子器件的直接适形打印,且无需印后退火等繁琐处理工序。

    来源: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时间:2022-06-16

  • 密西根学院教师薄首行团队实现固态电池三维应力成像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教师薄首行团队在国际著名的学术出版机构Cell Press旗下的《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3D Stress Mapping Reveals the Origin of Lithium-Deposition Heterogeneity in Solid-State Lithium-Metal Batteries”(固态电池三维应力成像揭示锂金属非均匀沉积的本因)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为厘清固态电池电化学-力学耦合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为充分释放固态电池的应用潜力奠定了坚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6-16

  • 上海交大徐恒课题组揭示早期果蝇胚胎hunchback基因的多启动子差异性调控和信号整合的动力学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徐恒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为“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alternative promoters emerges from unified kinetics of enhancer-promoter interaction”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早期果蝇胚胎hunchback基因的多个启动子实现差异性转录调控和信号整合的一般动力学机制。基因的转录调控是一种基本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体实现各种行为和功能的重要基础。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基本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6-16

  • 上海交大邓刘福教授团队在Immunity发表雄激素“侵蚀”T细胞干性影响肿瘤免疫治疗新成果

    癌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健康发展的首要致死性疾病,男性和女性在非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和死亡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偏倚现象,然而背后的免疫学机制仍不明晰。肿瘤的发生发展与高度异质的肿瘤免疫微环境密不可分,阐明雄性发生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将为肿瘤性别差异提供新观点,同时为优化临床癌症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策略。2022年6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邓刘福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Immunity发表了题为Androgen receptor-mediated CD8+ T cell stemness programs drive sex differences in antit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6-16

  • 环境学院宋宇和朱彤研究团队揭示我国东部近些年大气氮沉降量并未随氮氧化物减排而同步降低的原因

    2022年6月6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宋宇教授和朱彤院士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题为“Unexpected response of nitrogen deposition to nitrogen oxide controls and implications for land carbon sink”的研究论文,探究了我国东部氮氧化物减排和氮沉降量变化的不同步性。中国活性氮排放量大,氮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一直备受关注。通常认为,氮氧化物排放的变化会带来同等比例的氮沉降变化。然而,近期观测表明,我国东部近些年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6-16

  • 细胞器稳态与疾病研究组在肿瘤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Heterogeneity)和可塑性(Plasticity)。肿瘤中的一小群具有无限增殖潜能的、能重建肿瘤发生的细胞被称作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又称肿瘤起始细胞(Tumour initiating cell)。肿瘤干细胞通过自我更新和分化在肿瘤中维持相对稳定的比例。肿瘤干细胞通常处于相对静止的细胞周期,对放疗和化疗药物不敏感,在某些刺激因子作用下重新进入细胞周期从而快速增殖,导致肿瘤的耐药和复发。此外,肿瘤干细胞可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2-06-16

  • 季节性雾的发生提高了热带橡胶林的作物水分生产力

      中国西双版纳地区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次引入橡胶树,到2010年橡胶树的土地覆盖率已达22%,天然林土地利用模式的大规模变化影响了区域和当地森林的碳水平衡。在旱季,西双版纳与许多山地生态系统一样,雾事件频繁发生。雾的水汽输入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季低温和干旱的胁迫,从而使该地区的橡胶产量较高。对于橡胶林来说,雾期生产力和蒸散发的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仍不清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旱季对干旱胁迫的脆弱性。   版纳植物园全球变化研究组博士后Palingamoorthy Gnanamoorthy与合作导师张一平和宋清海研究员等,通过分析2014 - 2016年橡胶林的雾日数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6-15

  • 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毛琛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

    近日,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毛琛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科院SCI分区小类1区,IF=25.391)在线发表题为“Association of Sugar-Sweetene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and Unsweetened Coffee Consumption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的研究论文(https://www.acpjournals.org/doi/epdf/10.7326/M21-2977)。公共卫生学院刘丹博士后为论文第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2-06-15

  • 田新霞课题组发现新的乳腺癌易感功能性位点并揭示其分子机制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响其发生的风险因素除生殖因素、社会行为、特殊暴露史等外,遗传因素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常见疾病—常见变异(Common Disease – Common Variants,CDCV)”假说,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常见低外显率遗传变异在决定疾病易感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球多项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s)已经鉴定出200多个与乳腺癌风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2-06-15

  • 苏州医工所宋一之课题组和董文飞课题组在纳米抗菌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感染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700万受害者。全世界范围内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许多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了空前的耐药性,“超级细菌”的出现和广泛流行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再次成为世界性难题。尽管科学家仍在开发新的抗生素,但开发速度远远落后于病原菌耐药发展的速度。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抗菌剂或治疗策略来对抗这些高度耐药的细菌。    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一种基于光化学反应的微创技术,通过将光能转化成热能,从而杀死细菌。其物理特性的治疗机制使它在治疗细菌感染时可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PTT的核心是强光转化效率纳米材料的开发。光热纳米材料

    来源: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时间:2022-06-15

  • 樊东升/黄涛合作团队采用药物靶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揭示脂质、载脂蛋白、他汀与自发性脑出血发生风险之间因果关联

    2022年6月2日,临床神经病学顶级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IF:10.42)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黄涛研究员的研究成果,论文题为 “Lipids, apolipoproteins, statins and ICH: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脂质、载脂蛋白与自发性脑出血—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研究利用全球自发性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2-06-15

  • 材料学院董蜀湘课题组发展出“无需高电压极化的压电有机聚合物(PVDF)纳米复合材料”并成功应用于“自供电发光...

    可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转换的压电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微电子系统中。其中,锆钛酸铅(PZT)基陶瓷以及最新的铌酸钾钠(KNN)基无铅压电陶瓷等表现出优异的压电性能,但由于陶瓷的脆性、易碎等不足,在柔性电子器件制备与应用方面遇到许多困难。此外由于压电陶瓷制备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PZT陶瓷也难以集成到硅基微系统中。在这种情况下,有机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材料更具吸引力。传统上,为了获得压电性,首先,需要对有机聚合物PVDF进行单轴拉伸,将PVDF聚合物中高分子α晶相转变为β晶相;其次,需要通过每毫米10万伏(105 V/mm)的强电场对PVDF聚合物进行极化,使随机取向的分子偶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6-15

  • 我国学者在饮食干预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饮食干预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模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722012、81670740、82070805、81870535)等资助下,浙江大学孟卓贤研究员团队和国防科技大学朱凌云教授团队在饮食干预改善胰岛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饮食干预通过CTCF介导的转录重编程蛋白保护小鼠β细胞功能(Dietary Intervention Preserves β-cell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6-15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伊克研究员获得SEG学会Reginald Fessenden奖

      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SEG)于2022年4月27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22年全球荣誉和奖项名单(https://seg.org/News-Resources/News/page/society-of-exploration-geophysicists-announces-2022-honors-and-awards-recipi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6-15

  • 我国学者在可视化原子尺度制造方面取得进展

    图 液体环境中纳米气泡加速金刻蚀的示意图a、透射电镜实验图b和反应机理图c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420105003、11327901、1525415)等资助下,东南大学孙立涛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可视化原子尺度制造原理及工艺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 “气体类遂穿效应加速固-液-气三相反应(Solid-liquid-gas reaction accelerated by gas molecu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6-15

  • 中国科大在听力系统耳毛细胞静纤毛发育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细胞骨架的动态组装在神经系统发育和信号转导中发挥关键作用。作为听觉神经系统重要的机械感受元件,静纤毛(stereocilia)是耳毛细胞(hair cell)顶端特化的富含F-actin的毛状结构,在机械力电转导(mechanoelectrical transduction, MET)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熟的静纤毛呈三层阶梯状排列,较低两层的静纤毛顶端具有机械力门控离子通道(图1)。声波(机械振动)使较低层的静纤毛向较高层位移,较低层顶端的离子通道打开,产生生物电信号,进一步通过神经纤维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听觉。因此,静纤毛的细胞骨架动态组装以及阶梯状排布发育过程是听觉产生的基础。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6-14

  • 水生所探究淡水渔业捕捞对河湖生态系统的影响取得重要进展

      淡水渔业捕捞是湖泊、水库和河流等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一个主要人类活动压力,过度捕捞通常会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自然种群结构发生剧烈变化,有时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从全球范围来看,内陆水域主要存在两种渔业捕捞方式:一种是针对目标鱼类的选择性捕捞,另一种是针对整个鱼类群聚的非选择性捕捞。这种针对整个鱼类群聚的非选择性渔业捕捞方式在我国内陆水体非常普遍且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但它对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仍不清楚。    针对该问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态系统健康组以中国东部平原的淡水湖泊为例(图1),研究和比较了捕捞湖泊和非捕捞湖泊(即对照湖泊)在不同时期(捕捞前和捕捞后)的鱼类群聚结构特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06-14


页次:333/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