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生命科学学院焦雨铃组与数学中心张磊组合作提出维持表达斑图稳态的跷跷板模型

    形态建成(morphogenesis)首先需要关键基因和蛋白分布斑图(patterning)的建立。器官形态建成过程中经常需要维持相互拮抗的基因同时表达。相邻分布的基因之间经常存在相互抑制的拮抗作用,维持二者表达区域的互斥。二者又需要共同存在,不能由一方完全抑制对方。例如,植物叶片原基和花原基都划分为近轴面和远轴面,二者相互拮抗但同时稳定存在。2022年6月8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焦雨铃教授课题组与国际数学中心/定量生物学中心张磊副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合作发表了题为“Coactivation of antagonistic genes stabiliz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6-11

  • 我国学者在二维材料磁电耦合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1 范德瓦尔斯多铁体系中的室温电控磁效应   图2 二硫化铼铁电性质的理论预言与实验验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125004、12004182、11774173、11674295)的资助下,南京理工大学阚二军教授课题组在二维材料磁电耦合理论研究方面,揭示了二维范德瓦尔斯体系中室温下铁电序对磁序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范德瓦尔斯多铁体系中的室温电控磁序(Toward Ro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6-11

  • 我国学者在手性自发拆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a)乙酰丙氨酸及其酰胺基硫脲衍生物的分子结构;(b)酰胺基硫脲折叠短肽外消旋体的手性自发拆分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20102006、91856118、21521004、21435003、22101240)等资助下,厦门大学江云宝团队在手性自发拆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二维同手性螺旋促进螺旋构筑基元的手性自发拆分(Spontaneous Resolution of He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6-11

  • 中国学者背靠背发表两篇Nature文章:泛基因组与植物育种

    6月8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基因组所黄三文团队在植物基因组学领域的两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实现泛基因组在作物育种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野生与栽培马铃薯的基因组进化与多样性马铃薯种质资源丰富,自然界中70%的马铃薯是二倍体,其中大部分是野生材料,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中的优异性状,有利于加快马铃薯的遗传改良。2017年,黄三文团队联合国内外优势单位发起了“优薯计划”,旨在用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指导马铃薯产业的绿色革命,即用二倍体替代四倍体,并用杂交种子替代薯块,变革马铃薯的育种和繁殖方式。然而,目前已有马铃薯的基因组序列不足以全面了解马铃薯的多样性,并依此指导育种。6月8日,《自然

    来源: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时间:2022-06-10

  • 北大团队发现糖脂代谢调控的新体系

    糖尿病影响全球超过 4 亿人,是一个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肥胖是糖尿病患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会导致通常在糖尿病之前出现的胰岛素抵抗。目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已经确定了 80 多个糖尿病易感位点, 而且已经在单基因形式的糖尿病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突变和变体,例如,青年成人型糖尿病 (MODY) 样糖尿病等。确定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有助于增进对这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可以对早期预防及对症干预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泛素-蛋白酶体依赖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是调控细胞内蛋白质水平的主要途径。 该过程由泛素连接酶介导的底物蛋白泛素化和去泛素化酶介导的底物蛋白去泛素化调控,蛋白质的泛素化和去泛素化过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2-06-10

  • 构建仿自然森林群落-木本幼苗对减光和补水的响...

      森林消失后的自然恢复需要很长时间,既能缩短时间又能获得多物种组成的仿自然森林群落构建理论与技术受到高度关注。    石漠化(失去自然植被后、地表露石占比≥30%的岩溶区域)是南方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治理难度高而被类比为“人类癌症”。版纳植物园恢复生态研究组沈有信研究员带领其学生,以亚热带现存的岩溶森林为参照,迁植其表土及土壤种子库到石漠化区域,设置并实施了减光和补水饱和设计试验,于2017年成功构建了90小区的仿森林幼苗群落(Wang et al., 2019),通过持续五年的观测发现,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幼苗密度与减光的关系由第二年的线性关系已经转变为抛物线关系,减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6-10

  • 种质资源库参与的全球禾本科系统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专辑出版

      禾本科(Poaceae)是被子植物的第五大科,常被称作禾草(grasses),包括了众多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麦、小米、燕麦),牧草(如羊茅、早熟禾),经济作物(如甘蔗),生物燃料(如芒),以及建筑、编织和造纸植物(如竹类和芦苇)。禾本科有着悠久的驯化历史,是植物界经济价值最大的科。该科有近42%的物种利用了C4光合途径,占据C4植物约60%的物种。因此,C4途径在禾草中的起源和演化一直备受关注。该科植物也是草原、湿地、稀树草原等多种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分布范围广泛、适应性强,覆盖了从热带到寒带乃至极地、从荒漠到沼泽湿地等多样的生境,这可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06-10

  • 天南星科系统发育及全基因组复制事件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天南星科,约144 属,3645个物种,是最多样化的单子叶植物类群之一,具有丰富的形态和生态特性。仅少数物种分布在温带,90%的属和95%的物种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核心天南星科分支(True-Araceae)占所有属的94%和所有物种的98.7%,以热带雨林为多样化中心,大多数物种具有陆地和附生习性。先前,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已被用于研究天南星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传粉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结果表明天南星科的祖先栖息地与水生或湿地有关。但科内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没有完全解析,其性状的演化和适应性与全基因组演化的关系也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员领导的“植物多样性与基因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06-10

  • 【科研动态】华中科技大学薛宇教授团队开发热图绘制及富集分析在线服务平台

    2022年6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薛宇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题为“HemI 2.0: an online service for heatmap illustration”的研究论文。 HemI 2.0是一款超级简单实用的热图绘制工具,同时支持富集分析及其结果可视化,与其他软件相比,它界面化的操作只需要点击鼠标就能完成,即使不会生信也可以自己绘制高大上的热图。在HemI 2.0中,实现了7种聚类方法和22种距离度量,并且可以直接导出聚类结果和热图。为了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该网页还提供了对12种模式物种的多种富集分析,包括Gene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2-06-10

  • 刘亮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文揭示四膜虫DNA 6m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

    2022年6月7日,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亮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MTA1c-mediated DNA N6-adenine methy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揭示了嗜热四膜虫来源的DNA甲基转移酶复合体MTA1c催化DNA 6m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DNA甲基化在生物生长发育乃至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5起,多个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存在有很低峰度的DNA 6mA甲基化修饰,研究发现其在基因表达调控和人类疾病中发挥了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6-10

  •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尹玉新等团队发现糖脂代谢调控的新体系

    糖尿病影响全球超过 4 亿人,是一个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肥胖是糖尿病患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会导致通常在糖尿病之前出现的胰岛素抵抗。目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已经确定了 80 多个糖尿病易感位点, 而且已经在单基因形式的糖尿病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突变和变体,例如,青年成人型糖尿病 (MODY) 样糖尿病等。确定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有助于增进对这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可以对早期预防及对症干预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泛素-蛋白酶体依赖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是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2-06-10

  • 泛基因组与植物育种—黄三文团队同期发表2篇Nature论文

      6月8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基因组所黄三文团队在植物基因组学领域的两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实现泛基因组在作物育种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野生与栽培马铃薯的基因组进化与多样性 马铃薯种质资源丰富,自然界中70%的马铃薯是二倍体,其中大部分是野生材料,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中的优异性状,有利于加快马铃薯的遗传改良。2017年,黄三文团队联合国内外优势单位发起了“优薯计划”,旨在用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指导马铃薯产业的绿色革命,即用二倍体替代四倍体,并用杂交种子替代薯块,变革马铃薯的育种和繁殖方式。然而,目前已有马铃薯的基因组序列不足以全面了解马铃薯的多样性,并依此指

    来源: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

    时间:2022-06-10

  • 刘志博课题组报道“与逻辑门“调控的双重控制剪切化学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刘志博研究员课题组在ACS Centr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 Molecular Logic Gate for Developing “AND” Logic Probe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Hepatopathy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DOI: 10.1021/acscentsci.2c00387)。该研究报道了一类新型分子“与逻辑门”分子开关,能够调控功能分子的双重可控释放。得益于此,作者构建了成像特异性更高的“与”门探针,并成功应用于不同小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6-10

  • 我国学者在微塑料自净化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图 微塑料在冰中的加速降解效应及其冷冻浓缩降解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36002)等资助下,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林璋教授课题组报道了新型固废-微塑料在冰中的反常加速降解机制。该研究以“微塑料在冰晶界过冷液态水中的加速降解(Accelerated Degradation of Microplastics at the Liquid Interface of Ice Crystals i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6-10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探索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1 北京谱仪III探测器   图2 正反科西超子级联衰变演示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935018、12075107、12005113)等的资助下,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III国际合作组利用量子干涉效应和级联衰变与自旋极化信息,实现了正反科西超子的不对称参数和弱相互作用与强相互作用相因子的测量,为研究物质和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极其灵敏的实验探针。相关成果以“量子纠缠的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6-10

  • 去泛素化酶OTUD3在分别调控抗RNA病毒和抗DNA病毒先天免疫信号通路中发挥完全相反的作用

         先天免疫(Innate immunity)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都非常保守。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如Toll样受体、RIG-I样受体、细胞质DNA传感器等,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即病毒感染或复制过程中产生的RNA和DNA,启动机体免疫反应,诱导I型干扰素、炎症因子和其他下游抗病毒效应蛋白的产生。鱼类隶属于原始有颌类脊椎动物,其获得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相对欠发达,免疫记忆相对较弱,因此,先天免疫对于鱼类抗病毒感染尤为重要。阐明鱼类抗病毒先天免疫的遗传机制,对培育抗病毒鱼类新品种具有重要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06-09

  • 重点实验室在利用海洋生物大分子改造铜制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5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刊登了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鹏程课题组关于吡啶羰基壳寡糖铜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缓释性能及抗真菌活性的研究。该研究为绿色海洋生物源铜制剂的深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范例。   铜制剂是一类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农用保护性杀菌剂,波尔多液则是其典型代表。铜制剂具有杀菌谱广、成本低廉、耐药性低等优点,在葡萄霜霉病、辣椒疫病等病害的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有铜制剂存在药害、污染等问题,如何降低其毒性,制备安全的缓释铜制剂,是当今铜制剂研发的热点与难点。   李鹏程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海洋生物资源在农业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2-06-09

  • [学院新闻] 拟南芥高质量参考基因组Col-PEK发布

    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作为被广泛应用的模式植物,其基因组序列极大地加快了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首个基因组 (Arabidopsis Genome Initiative, 2000) 发布二十多年后,仍存在大量有待填补的缺口区域。在常用的TAIR10/Araport11版本的基因组序列中,存在165个缺口。这些缺失区域可能由高度重复的序列组成,包括端粒、着丝粒、5S rDNA 簇和含有45S rDNA的核仁组织区(NORs)。近年来 ONT 和 PacBio 等长读段测序技术的发展为组装高复杂度序列提供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6-09

  • 过渡区受威胁树种的多样性分布格局与保护研究

      生物地理过渡区是不同生物地理区域之间交汇的狭窄地区,通常具有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更高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独特而多样的进化历史。过渡区对相邻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早期预警”探测器;然而,狭窄的过渡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经常被忽略,研究其多维度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缘,是热带区系向亚热带区系的过渡地带,区系成分复杂,具有丰富且独特的植被类型和生物多样性。然而,由于橡胶等经济作物种植大面积增加,致使该地区的森林面积减少,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2013年中国植物园联盟启动实施了西双版纳地区“零灭绝”保护计划,旨在通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6-09

  • 华南植物园“类胡萝卜素酯化酶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获发明专利

        6月8日获悉,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王瑛等科研人员完成的“类胡萝卜素酯化酶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所述类胡萝卜素酯化酶的编码基因包括:LbZAT1 基因、LbZAT2 基因、LbZAT3 基因。该发明的LbZAT1、LbZAT2 和LbZAT3 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具有催化含游离羟基的类胡萝卜素与脂肪酸酰基供体发生酯化反应的功能。类胡萝卜素酯化酶及其编码基因在酯化类胡萝卜素的体外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间:2022-06-09


页次:335/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