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南方医科大学肠源性肺损伤发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肠道菌群代谢物琥珀酸作用其受体SUCNR1促进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加重肠缺血再灌注后的急性肺损伤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730058、82172141、82002088)等资助下,南方医科大学刘克玄教授团队在肠源性肺损伤发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肠道菌群代谢物琥珀酸加重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急性肺损伤(Gut microbiota-derived succinate aggravatesacute lung injury after intestinalischemia/reperfusion in mice)”为题,于2022年10月1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10-26

  • 第三附属医院黄彬团队在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方网站报道了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二科黄彬团队在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方面取得的进展。研究成果以“衰老皮肤胱抑素-A分泌减少导致增龄性骨丢失(Skin chronological aging drives age-related bone loss via secretion of cystatin-A)”为题,于2022年10月6日发表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期刊上。皮肤角质细胞分泌胱抑素-A(Csta)调控骨代谢的作用模式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引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2-10-26

  • 垂直梯度微气候是附生苔藓群落β多样性格局形...

       物种共存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论题,同时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确定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关键。林冠被称为“最后的生物学前沿”,蕴含了全球40%~50%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它是生物圈中物种丰富却最鲜为人知的生境之一。林冠附生植物群落因其极高的多样性以及特有的生存策略可能为物种共存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和证据。森林中的宿主树彼此独立,在功能上类似于“生境岛”,每株宿主树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附生植物群落,而不同宿主个体上的附生植物群落共同组合形成群落集合,附生植物群落为生物多样性格局与共存机制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模式系统。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进入到树冠,目前关于附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10-26

  • 纳米医学领域顶级期刊《ACS Nano》发表邵龙泉团队研究成果

    近日,口腔医院邵龙泉团队在纳米医学领域顶级期刊《ACS Nano》上在线发表题为“How Nanoparticles Open the Paracellular Route of Biological Barriers: Mechanisms,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的综述文章。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血脑、胎盘等生物屏障是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及有害物质侵害的重要防线,但同时也成为人体吸收亲水性大分子药物的最大阻碍。随着纳米医学的发展,纳米材料与生物屏障的相互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在纳米材料通过穿细胞途径跨越生物屏障,关于纳米材料是如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2-10-26

  • 崔庆华团队在谷歌通用图像嵌入研究竞赛中获得冠军

            近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信息学系崔庆华教授与博士生邵世豪同学在刚刚结束的Google Universal Image Embedding Competition(谷歌通用图像嵌入研究竞赛)中获得冠军。本次大赛是国际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之一的欧洲计算机视觉会议(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ECCV)的指定竞赛,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1022支队伍参赛,参赛成员以与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机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2-10-26

  • Nature杂志发表姜长涛教授团队重要研究成果

    肠道菌群通过降解尼古丁,改善吸烟加重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烟草的使用是全球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可预防性因素。我国直接吸烟人口超过3亿,被动暴露于烟雾环境中的人数更是难以统计。众所周知,吸烟不仅是肺癌重要的致病因素,更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息息相关。近年来多项流行病学证据显示,长期吸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进程密切相关,但其分子机制和干预策略研究仍为空白。因此,解析吸烟加重NASH的主要成分、作用部位、分子机制及潜在调控方式,对于加深理解吸烟危害、开发相应靶向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链接:https://d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2-10-26

  • Nature杂志发表姜长涛教授团队重要研究成果 —— 肠道菌群通过降解尼古丁,改善吸烟加重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烟草的使用是全球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可预防性因素。我国直接吸烟人口超过3亿,被动暴露于烟雾环境中的人数更是难以统计。众所周知,吸烟不仅是肺癌重要的致病因素,更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息息相关。近年来多项流行病学证据显示,长期吸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进程密切相关,但其分子机制和干预策略研究仍为空白。因此,解析吸烟加重NASH的主要成分、作用部位、分子机制及潜在调控方式,对于加深理解吸烟危害、开发相应靶向干预措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2-10-2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海峰课题组在液晶嵌段共聚物方面取得进展

    人体皮肤同时具有柔软弹性和延展性的独特特性。最近,开发模仿人体皮肤的软弹性体在可穿戴电子设备、柔性电子包装和皮肤传感器中带来了新的应用。软弹性体是一类交联材料,其杨氏模量(0.1—1.0 MPa)比传统弹性体(1.0—100 MPa)要小得多。这种机械特性可以匹配人体皮肤的杨氏模量(以KPa为数量级),可以与人体皮肤无缝贴合,适用于可穿戴应用。近年研究表明,与温度、湿度、电场和磁场等其他刺激相比,软材料机械性能的光控刺激响应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将橡胶弹性和光响应特性相结合可以提供新的机会来获得类似于人类皮肤的柔软弹性体。工业上广泛使用的SBS是一类苯乙烯(PS)-丁二烯(PB)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10-26

  • 李义明研究团队揭示外来哺乳动物入侵的全球货币成本

      外来入侵种不仅危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也会影响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导致高额的货币损失。了解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代价可以优化入侵种的管理方案,增强公众的生物安全意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义明研究团队利用全球入侵种经济成本数据库(InvaCost),评估了外来入侵哺乳动物对全球造成的经济代价。他们发现,1960年至2021年间,全球外来入侵哺乳动物导致的经济成本总额为4620亿美元(以2017年美元汇率统计)。他们还发现,哺乳动物入侵的经济成本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以及在不同地理区域、类群、成本类型和受影响部门间的分布模式。   对成本随时间积累的分析表明,随着全球生物入侵频次的增加,哺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2-10-26

  • 我国学者在燃料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 燃料电池中Pt/C@COF-Nafion催化层及其作用机理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171022、21922502、21971017、21805292、21625102)等资助下,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王博教授和冯霄教授团队在燃料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多孔离聚物的高性能燃料电池(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based por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10-26

  • ac4C调控EV71复制的重要功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关武祥研究员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N4-acetylcytidine regulates the replica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enterovirus 71”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细胞质内复制的RNA病毒基因组中N4-acetylcytidine(ac4C)修饰的功能,揭示了ac4C通过调节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功能调控病毒RNA翻译及稳定性的新机制,对研究病毒与宿主在表观遗传层面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时间:2022-10-25

  • 植物原基早期形态建立机制

    形态建成(morphogenesis)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植物器官的最终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早期原基形态的影响。因此,理解原基形态的发育机制对理解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至关重要。然而,虽然多年来的研究已经发现了诸多调控原基发育的因子,但这些因子影响的具体生物过程以及最终决定原基形态的机制仍不甚明了。针对这一问题,2022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科院汪颖课题组、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Krzysztof Wabnik课题组与北京大学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焦雨铃课题组合作在Current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Differential growth dy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2-10-25

  • 南京土壤所在基于非线性光学物质制备高效去除汞的修复材料方面取得进展

    汞是一种不可降解的毒性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自然和人为污染。其以多种形态赋存,尤其甲基汞的毒性最强,甲基汞具有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特性,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而厌氧环境下,汞离子被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汞离子污染的治理,有利于减少甲基汞的形成,并实现汞污染的修复。汞离子的修复主要包括吸附固定和还原去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蒋新研究员团队近日选用非线性光学物质DMABR(对二甲氨基亚苄罗丹宁),以硅酸盐矿物海泡石作为载体,溴代丁烷和溴代癸烷为季铵盐修饰原材料,经一步水热合成的绿色方法,成功制备出了高效去除汞污染的硅基底材料(SD、SD-BB和SD-DB),实现有机源电子供体对汞离子的吸附固定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时间:2022-10-25

  • 新疆生地所在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根际菌群和土壤功能的影响研究中获进展

      覆膜滴灌是新疆常用的农业节水方法,然而与传统覆膜漫灌相比,这种方法限制了棉花的根系发育,并可能导致棉花早衰。栖息于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在生态过程中发挥作用,例如养分循环,竞争或者共生;而植物根系结构和形态能够显著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我们知道膜下滴灌改变棉花根系特征,但根系如何选择和过滤土壤微生物、是否对微生物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尚不清楚。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田长彦研究员团队基于大田试验,利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和共现网络分析方法,探索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及其潜在功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覆膜漫灌,为期2年的覆膜滴灌可以降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2-10-25

  • 昆明植物所在羊肚菌真菌性病害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羊肚菌是举世闻名的珍稀食用菌,市场需求旺盛。自2012年以来,中国实现了羊肚菌的人工大田栽培,并在2021至2022年间发展为具有25万亩年种植规模的新兴食用菌种类。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有近25%种植面积的羊肚菌遭受病害侵袭,其中以真菌性病害尤为突出,但其治病类群与基本特征尚不清楚。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收集了中国18个省(直辖市)32个羊肚菌栽培基地的病害子囊果,结合ITS扩增子测序分析、显微镜检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对羊肚菌真菌性病害的流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Diplo?sporalongispora(75.48%),Clonostachyssolani(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10-25

  • 走出非洲,拓展全球 ——昆明植物所在鹅膏属鞘托鹅膏组生物地理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物种的现代分布格局成因是重要的进化生物学问题。针对动植物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许多成果,但关于真菌的研究却很少。鹅膏属鞘托鹅膏组(Amanita sect. Vaginatae)真菌为外生菌根菌,与豆科、龙脑香科、桃金娘科、壳斗科和松科等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不但具有重要生态价值,而且对于揭示物种的起源演化和传播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大型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研究。在广泛采样及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基础上,杨祝良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研究生Jean Evans I. Codjia等人员利用来自非洲、大洋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南美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10-25

  •  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土壤养分化学计量对干旱河谷石砾含量变化的响应及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土壤C、N和P化学计量常用于揭示土壤C,N和P之间的平衡与交互作用。解耦的养分化学计量不仅造成养分限制,还会抑制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性。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下养分化学计量表现出较大变异。石砾在全球具有广泛分布,尤其在山地生态系统中。石砾的存在促进石砾-石砾和石砾-细土表面形成大孔隙,从而影响土壤水文过程,包括增加水分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等。此外,石砾作为土壤中潜在的营养源,其风化过程会释放有效养分。然而,目前对多石地区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的认识尚不清楚,关于石砾含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石砾梯度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调控及机理性研究。因此,开展干旱河谷土壤养分化学计量对石砾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10-25

  • 【科研动态】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郭安源教授团队发布动物转录因子数据库第四版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是DNA转录成RNA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控因子,参与并影响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过程。对转录因子进行准确识别、分类和注释是研究转录因子功能和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郭安源教授团队自2010年构建了动物转录因子数据库(AnimalTFDB),至今持续维护和更新了10多年。持续的更新、准确完善的数据和方便易用的界面使得AnimalTFDB成为国际上转录因子研究领域的权威资源,年访问量上百万次,总引用近700次。 2022年10月21日, 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生命学院郭安源教授团队的动物转录因子数据库第四版(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2-10-25

  • 浙大药学院顾臻团队发明“喷药打印机”:以药当墨打印个性化贴剂

    近日,浙江大学顾臻教授团队与深圳大学黄鹏教授等人合作开发了一款“喷药打印机”,以药当墨打印个性化给药贴片,用于皮肤疾病的局部治疗。相关论文“Printable personalized drug delivery patch for the topical therapy of skin diseases”在线发表在Matter上。皮肤病是是所有人类健康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发生在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的所有疾病的统称,目前已知的皮肤病多达上千种,严重影响全球数十亿人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局部疗法即将药物局部递送到皮肤的作用部位一直是皮肤病治疗的首选途径,并因其便利性、低副作

    来源:浙江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2-10-25

  • 浙大药学院朱峰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文报道了冠状病毒RNA...

    过去20年中,冠状病毒(coronavirus)已经引起了三次全球性的大流行,其生命周期的每个步骤都依赖于病毒与宿主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其中,冠状病毒RNA与宿主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IVRHP)相对于其它分子互作来说,具有十分显著的独特性,是病毒学家近期研究的前沿热点(Cell. 184: 2394-2411.e16, 2021;Cell Res. 32: 9-23, 2022)。这些研究为深入理解冠状病毒的翻译复制过程,帮助宿主构建抵抗病毒感染的防御体系提供了关键信息,迫切需要进一步构建能用于辅助抗冠状病毒新药开发的“病毒RNA与宿主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全景图”。2022年10月,浙江大学朱峰教

    来源:浙江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2-10-25


页次:281/1559  共31166篇文章  
分页:[<<][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