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占秀安实验室在ANTIOXIDANTS发表论文

    标题:Bacterial Metabolite Reuterin Attenuated LPS-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 HD11 Macrophages(IF=7.886)作者:  Xu, Yibin  ; Ding, Xiaoqing  ;  Wang, Yuanyuan  ;  Li, Danlei ;  Xie, Lingyu  ; Liang, Shuang  ;  Zhang, Yunfeng &nbs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2-10-10

  • 郑火青实验室在VIRUSES-BASEL发表论文

    标题:Sacbrood Virus: A Growing Threat to Honeybees and Wild Pollinators(IF=5.811)作者:  Wei, Ruike ;  Cao, Lianfei  ; Feng, Ye  ;  Chen, Yanping  ;  Chen, Gongwen  ; Zheng, Huoqing*(郑火青)来源出版物:VIRUSES-BASEL卷14   期9   文献号1871DOI10.3390/v14091871出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2-10-10

  • 黄凌霞实验室在ANTIOXIDANTS发表论文

    标题:Identification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Free and Bound Phenolics in Six Varieties of Mulberry Seeds Using UPLC-ESI-QTOF-MS/MS(IF=7.886)作者:  Gao, Huaqi  ;  Guo, Meimei ;  Wang, Liqin ;  Sun, Cui  ;  Huang, Lingxia*(黄凌霞)来源出版物:ANTIOXIDANTS卷11   期9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2-10-10

  • 冯杰实验室在ANIMALS发表论文

    标题:Dietary Garlic Powder Allevi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Oxidative Stress through Regulating the Immunity and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in Broilers(IF=3.312)作者:  Zhang, Ruiqiang  ;  Liu, Jinsong  ;  Liu, Yulan  ;  Wu, Yanping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2-10-10

  • 王起山实验室在GENES发表论文

    标题:Estimation of Complex-Trait Prediction Accuracy from the Different Holo-Omics Interaction Models(IF=4.474)作者:  Qadri, Qamar Raza ;  Zhao, Qingbo  ;  Lai, Xueshuang  ;  Zhang, Zhenyang  ; Zhao, Wei  ;  Pan, Yuchun  ;  Wang, Qishan*(王起山) 来源出版物: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2-10-10

  • 李继喜/赵国屏团队合作解析结核分枝杆菌EF-Tu的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

    李继喜/赵国屏团队合作解析结核分枝杆菌EF-Tu的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 2022年10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继喜教授课题组与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赵国屏院士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Structural insights of the elongation factor EF-Tu complexes in protein transl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研究团队首次解析了结核分枝杆菌延伸因子EF-Tu结合GDP及EF-Ts的三维结构,揭示了EF-Tu在氨基酰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10-10

  • 宗秋刚教授团队发现太空跨尺度能量传输新机制

    宇宙空间存在着多种不同尺度的物理行为,从由电子回旋运动(<0.1千米)和离子回旋运动(~1千米)表征的微观尺度,一直延伸到与行星大小相当的宏观尺度(>107千米),跨越超过8个数量级。这些不同尺度的物理过程如何耦合?能量如何在它们之间输运?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近日以“Simultaneous Macroscale and Microscale Wave-ion Interaction in near Earth Space Plasmas”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 ,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10-10

  • 园艺与城市昆虫学团队在橘小实蝇代谢稳态的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谢俊飞 张振宇)10月5日,我校张宏宇教授园艺与城市昆虫研究团队在知名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题为“miR-275/305 cluster is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energy metabolic homeostasis by the insulin signaling pathway in Bactrocera dorsalis”的文章,首次在橘小实蝇中证实了microRNA(miR-275/305簇)参与能量代谢的稳态调控,研究成果对于理解营养调控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2-10-10

  • 王琛柱研究团队揭示棉铃虫感受植物苦味物质香豆素的味觉受体

      植物次生物质是植物体内经过复杂的分支代谢途径的产物,一般没有营养价值,但构成不同植物特有的味道,在植物防御中起关键作用。植食性昆虫对植物的喜好程度往往取决于次生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我国重要农业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虽然危害很多农作物,但对不同作物的喜好程度不同,危害程度也不同,其中“苦味”的次生物质的存在是决定幼虫是否偏好取食的关键因素。   2022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琛柱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杂志上发表题为“Functional analysis of a bitter gustatory receptor h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2-10-10

  • 我国学者在长距离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研究中取得进展

    图 百公里高精度时频传递实验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125010、6182550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张强教授等与上海技物所、新疆天文台、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和宁波大学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有效验证了星地链路高精度光频标比对的可行性,向建立广域光频标网络迈出重要一步。该成果以“在超过113公里自由空间中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10-10

  • 营养与健康所胡国宏研究员受邀在Cancer Cell期刊讨论肿瘤转移研究前沿进展

       随着肿瘤治疗策略的多样化和精准化,肿瘤病人的预后得到了有效改善,可是远端器官转移依旧是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如何抑制和消除远端器官转移一直是肿瘤学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近些年,随着科学家对肿瘤细胞自身特性和远端器官转移微环境解析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肿瘤远端转移机制的认识得到了深化。但是,诸多关于肿瘤发生远端转移的生物学基础问题仍有待解决。Cancer Cell邀请相关专家讨论了近些年与肿瘤远端转移相关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于2022年8月8日发表于Voices栏目,就播散到远端器官的肿瘤细胞为什么可以进入持续多年的休眠状态、如何实现免疫逃逸、怎样获得对系统性治疗的耐受性,以及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2-10-10

  • 中科院学者Cell发文:内质网表面钙瞬变是启动自噬体在内质网上形成的关键信号

    自噬是指通过形成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包裹部分胞质并运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及回收的过程,对抵抗各种应激和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自噬体形成的关键步骤包括隔离膜(自噬体前体)的启始、成核、延伸以及闭合。人们对自噬体形成分子机制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单细胞酵母自噬的研究。多细胞生物自噬体的形成过程更加复杂,包括多个独特的步骤以及多细胞生物特有的自噬蛋白参与。多细胞生物自噬与酵母自噬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自噬体形成的位置。酵母自噬体在液泡膜上形成,而多细胞生物自噬体在内质网的多个位点同时形成。鉴定决定自噬体在内质网上形成的信号是自噬领域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  2022年10月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2-10-09

  • Science Advances:CEP78基因罕见突变为人弱畸精子症新的遗传学病因

    我国正面临人口增长降低与不孕不育率升高的双重压力。在不孕不育中,男性因素约占一半,患者常表现为少、弱、畸精子症和不明原因的不育症,涵盖了以精子数目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无精症与少精症、精子运动能力减弱的弱精症以及精子形态异常的畸形精子症。最近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表明,目前获得明确遗传学诊断的男性不育患者仅有4%左右。精子的鞭毛与运动型纤毛的结构组成非常相似。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Multipl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the sperm flagella, MMAF)指一类严重的弱畸精子症,由于精子鞭毛出现短尾、无尾、卷曲尾、折尾及不规则尾等畸形而导致精子运动能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10-09

  • 新一代肿瘤特异性anti-PD-1-IL-15免疫治疗药物

      肿瘤免疫治疗作为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肿瘤治疗新方法,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使得肿瘤治疗的局面焕然一新。特别是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造福了大量的癌症患者,其发现者们也因此于2018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尽管如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还存在着应答率低、肿瘤复发等问题,因此仍需更多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手段。  细胞因子作为机体免疫调控网路中的重要分子,在机体抗肿瘤反应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白细胞介素15(IL-15)能够有效地促进效应细胞,包括效应CD8+T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和胞毒作用,因而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IL-15在循环系统给药治疗过程中,常伴随着严重的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2-10-09

  • 陈玲玲研究员受邀在Nature Methods上发表长非编码RNA研究主题评论

      10月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员受邀在Nature Methods上发表了题为“Towards higher-resolution and in vivo understanding of lncRNA biogenesis and function”的主题评论,重点论述了新技术的应用为长非编码RNA研究带来的前沿进展以及今后研究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R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哺乳动物体内超过10万条长非编码RNA被发现,并以细胞和组织特异、时空以及亚细胞分布特异等形式存在,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研究手段和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2-10-09

  • 环状RNA在儿童哮喘中的调控新机制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国内1990-2010年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从1.09%增至3.02%,20年增加了2.8倍。目前上海市儿童的哮喘发病率已超过8%,成为国内发病率最高的城市,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哮喘是一种是由遗传、环境和表观遗传学因素等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免疫炎症性疾病。表观遗传学是不依赖于DNA序列变化而由染色质改变产生的可稳定遗传的表型,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修饰、非编码RNA等。非编码RNA是指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包括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RNA)等。既往认为非编

    来源:复旦大学

    时间:2022-10-09

  • 新一代肿瘤特异性anti-PD-1-IL-15免疫治疗药物

    肿瘤免疫治疗作为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肿瘤治疗新方法,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使得肿瘤治疗的局面焕然一新。特别是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造福了大量的癌症患者,其发现者们也因此于2018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尽管如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还存在着应答率低、肿瘤复发等问题,因此仍需更多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手段。  细胞因子作为机体免疫调控网路中的重要分子,在机体抗肿瘤反应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白细胞介素15(IL-15)能够有效地促进效应细胞,包括效应CD8+T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和胞毒作用,因而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IL-15在循环系统给药治疗过程中,常伴随着严重的毒副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2-10-09

  • 动物进化适应与濒危物种保护学科组在食草动物承载力评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草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30-40%,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栖息地,又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保障。然而,以往对草地承载力的研究大多只考虑家畜,而忽略了野生动物。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的天然牧场。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数量稳步增加,引发了人们对草地超载的担忧。草地超载会引起区域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功能下降,从而威胁区域生态安全。草畜平衡已成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三江源地区曲麻河乡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过程耦合模型对2020年草地可食牧草及其粗蛋白质

    来源:中科院高原生物所

    时间:2022-10-09

  • 张嘉漪团队揭示视皮层在时间信息预测中的重要作用

      对环境中不同时间间隔出现的各种信号的感知和预测对动物的生存和演化意义重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要及时躲避天敌,动物必须有效地对不同的时间信号作出准确的预测。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嘉漪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和陈亮团队合作,最近在时间信息预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视皮层编码时间预测信息的重要机制。论文“Visual Cortex Encodes Timing Information in Humans and Mice”(人和小鼠视皮层编码时间信息)于2022年10月3日在线发表于《Neuron》(https://doi.org/10.1016/j.

    来源: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时间:2022-10-09

  • 复旦大学麻锦彪团队和中科大张凯铭团队合作解析人源m6A甲基化酶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

    2022年9月27日,复旦大学麻锦彪团队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凯铭团队合作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ryo-EM structures of human m6A writer complexes》的文章,该研究通过冷冻电镜解析了两套分辨率在3.0Å的人源m6A甲基化酶调控亚基复合物的核心区域高分辨结构,以及整体分辨率为4.4 Å的人源m6A甲基化酶复合物整体结构。研究团队结合蛋白质-蛋白质和蛋白质-RNA交联质谱以及GST pull-down等生化实验与结构分析,提出了m6A甲基化酶复合物识别和修饰RNA底物的合理模型。图1. MAC-MACOM的活性测试及MACOM复合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10-09


页次:289/1559  共31166篇文章  
分页:[<<][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