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运用 SERVQUAL 与 Kano 模型优化骨科创伤患者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的新探索

    在医疗领域,骨科创伤患者数量众多,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和复杂。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创伤每年在全球导致超 580 万人死亡,在我国安徽省,2008 - 2017 年创伤占全死因的 9.44%,是第五大死因3。对于骨科创伤患者而言,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其治疗和康复效果至关重要。然而,传统评估护理服务质量的方式,如通过患者满意度和服务需求进行评估,存在明显局限性,只能单方面了解患者的感知或需求,无法明确指出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以及改进的先后顺序,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4。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将 SERVQUAL 模型和 Kano 模型相结合,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HIV/AIDS 老年患者社会衰弱风险因素剖析:为健康老龄化 “保驾护航”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当下,艾滋病已从致命疾病转变为可控的慢性病,但 HIV/AIDS 老年患者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社会衰弱在老年人群中本就有一定比例,它指个体长期缺乏维持健康的关键社会资源,会增加老年人残疾、死亡等风险 。另一方面,HIV/AIDS 老年患者因疾病污名化、并发症多、治疗费用高等问题,心理和社会资源加速损耗,社会参与度降低,孤独感增强,可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他们的生理衰弱,对社会衰弱关注甚少。所以,探究这一群体社会衰弱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迫在眉睫。为解决上述问题,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为后续干预措施的制定提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循环柠檬酸:HMGCR 抑制剂治疗慢性乙肝潜在新靶点 ——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在全球范围内,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犹如一颗 “健康炸弹”,威胁着约 2.96 亿人的生命健康 。它不仅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诱因,而且其发病机制复杂,现有治疗手段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Hydroxy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 - CoA Reductase,HMGCR)抑制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表现出色。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它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方面也有潜力,能降低肝癌、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风险,与其他抗病毒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365 护眼”:以人为主的综合护眼模式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新突破

    近视,这个如今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健康问题,正逐渐成为困扰儿童青少年的一大难题。在现代社会,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让孩子们花在屏幕前的时间越来越多,而户外活动的时间却大幅减少。这一变化导致近视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愈发普遍,甚至高近视还会引发视网膜脱离、近视性黄斑变性等严重并发症,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严重影响孩子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探索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变得至关重要。以往的研究发现,低剂量阿托品、角膜塑形镜(ortho - k)、双焦点软镜(DIMS - like spectacles)等对减缓近视进展有一定效果,但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因素的研究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瑞马唑仑联合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研究:优化镇静方案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胃肠镜检查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其"无痛化"需求正随着医疗舒适化理念的普及而激增。然而,当前主流的丙泊酚(propofol)联合阿片类药物方案却暗藏危机——约73.7%的单纯瑞马唑仑组患者出现低血压(表5),而丙泊酚更易引发呼吸抑制和注射痛。这些"麻醉副作用"不仅威胁患者安全,还可能中断检查导致漏诊。更棘手的是,老年患者和心血管疾病人群对传统麻醉药的耐受性更差,亟需一种既能维持足够镇静深度(MOAA/S≤1),又能减少循环波动的"聪明麻醉"方案。面对这一临床困境,来自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两种新型药物:短效苯二氮䓬类药物瑞马唑仑(代谢快、认知影响小)和艾司氯胺酮(镇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院内血红蛋白无显性出血性下降与1年不良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管理始终面临"双刃剑"困境——强化抗栓治疗虽能改善缺血预后,却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传统研究多聚焦于显性出血事件,而对临床上更为常见的"无显性出血的院内血红蛋白(Hb)下降"现象关注不足。这种隐匿性Hb下降是否影响预后?其临界值如何界定?这些问题成为临床决策的盲区。中国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团队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的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非显性Hb下降与AMI患者PCI术后1年预后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设计,通过CVNET电子数据系统收集2016-2019年间5036例接受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基于机器学习的胃癌术后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XGBoost与逻辑回归的比较研究

    胃癌作为全球发病率第五、死亡率第四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管理一直是临床难题。其中,肌少症(Sarcopenia)——以进行性骨骼肌质量和功能丧失为特征的综合征,影响着20-40%的胃切除术患者,与住院时间延长、化疗耐受性降低和死亡率升高显著相关。尽管既往研究关注了年龄、肿瘤分期等静态因素,但对术后营养状况、炎症指标等动态变化的影响缺乏系统评估。更棘手的是,53%患者术后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10%,加剧肌少症进展,但现有预测工具难以捕捉这些动态风险。针对这一临床痛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团队开展了一项创新研究。他们收集了2022-2023年间231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巧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中国H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中CDK4/6抑制剂的经济学评价:基于成本-效果分析的决策依据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在中国,HR阳性/HER2阴性(HR+/HER2-)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60-70%。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其发病率持续攀升。尽管内分泌治疗曾是这类患者的主要手段,但约25%的患者会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导致疾病进展为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ABC/MBC)。CDK4/6抑制剂的出现为这一困境带来转机,它们通过阻断细胞周期G1/S期转换,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然而,这类创新药物高昂的价格给中国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特别是在医保覆盖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亟需本土化的经济学评估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临床药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1 - 乙酰 - 5 - 苯基 - 1H- 吡咯 - 3 - 乙酸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新希望

    在全球老龄化加速的当下,白内障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导致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糖尿病性白内障作为白内障的主要类型,更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出现的眼部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攀升,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但手术存在诸多并发症风险,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加重医疗负担。因此,寻找能够延缓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的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吉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1 - 乙酰 - 5 - 苯基 - 1H- 吡咯 - 3 - 乙酸酯(APPA)对半乳糖诱导的白内障影响的研究。他们发现,APPA 在体外实验中能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一种结合渐进式调整大小和主成分分析的混合学习网络用于宫颈癌症全切片图像(WSI)诊断

    宫颈癌,这个隐匿在全球女性健康背后的 “杀手”,近年来愈发猖獗。据 2022 年 Globo can 数据,全球新增约 661,021 例宫颈癌患者,348,189 人因此失去生命。它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致使异常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引发的。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给当地的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宫颈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传统的宫颈癌诊断方法,像巴氏涂片检测和 HPV 检测,虽然有一定作用,但存在明显缺陷。巴氏涂片检测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准确性和精确性欠佳;HPV 检测虽能诊断感染情况,却无法预测病情是否会发展成恶性肿瘤。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富血小板血浆(PRP)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机制研究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尤为普遍,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疼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常常遭受关节疼痛、僵硬以及功能丧失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KOA 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疼痛为目标,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却存在诸多问题。口服药物虽为常用选择,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较大副作用且效果不佳;关节置换手术适用于晚期患者,却伴随着感染、功能不满意等并发症风险。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 KOA 疼痛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 K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基于TOPSIS模型的黑土区水稻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热环境及产量的差异化影响研究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双重挑战下,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成为关键科学问题。尤其在黑龙江这样的粮食主产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灌溉供需矛盾突出,传统大水漫灌方式造成严重浪费。与此同时,田间水热环境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如何通过灌溉模式优化实现"节水"与"增产"双赢,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这一科学问题,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联合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在标准黑土区水稻田开展了为期两年(2023-2024)的田间试验。研究团队设计了三种差异化灌溉模式:浅湿灌溉(QS)、浅湿干灌溉(QSG)和深湿干灌溉(SSG),系统监测了不同模式下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RBM10 调控 LncRNA SNHG17 可变剪接抑制结直肠癌侵袭的关键机制及潜在价值

    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已然成为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每年新增病例约 190 万,死亡人数近 96 万 。在中国,其发病率持续攀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尽管医学不断进步,但由于 CRC 具有高侵袭性和高转移率,晚期患者的生存率仍低于 50%。因此,深入探究 CRC 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迫在眉睫。近年来,RNA 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s,RBPs)在肿瘤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其中 RBM10 被发现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与 CRC 的转移密切相关 。同时,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后基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源自人脐带血清的新型肽 RR-171:胰腺癌治疗的新希望

    胰腺癌,一直是医学领域的一块 “硬骨头”,它如同隐藏在身体里的 “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众多癌症中,胰腺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七大主因,其发病率在 36 种癌症里位居第 12 位 。目前,手术虽为胰腺癌治疗的基石,但由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失手术良机,且术后复发率高,即便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患者 5 年生存率仍不足 10%。此外,胰腺癌属于免疫 “冷” 癌,免疫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寻找治疗胰腺癌的新型药物迫在眉睫。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将目光聚焦于一种源自人脐带血清的新型肽 RR-171,深入探究其对胰腺癌细胞的作用及潜在机制,相关研究成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68Ga-DOTA-IBA与18F-FDG PET/CT在骨转移瘤检测中的对比研究:一项基于病灶的精准诊断突破

    骨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尤其在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中发生率高达65%-75%。当前临床常用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虽广泛应用,却存在显著局限:其对成骨性病灶的检出率不足55%,且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假阴性率高。更棘手的是,生理性骨髓摄取和血液系统疾病常干扰诊断准确性。这些缺陷直接影响了临床决策的精准性,亟需开发更具靶向性的新型分子探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团队将目光投向第三代双膦酸盐药物——伊班膦酸(IBA)。这种临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化合物,因其与羟基磷灰石的高亲和力,成为理想的骨靶向分子。研究人员创新性地将IBA与螯合剂DOTA偶联,并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重大发现!LY6H 和 GRM3—— 胶质瘤相关癫痫(GRE)的潜在关键生物标志物

    在人体这个复杂的 “小宇宙” 里,大脑堪称最为神秘的 “星系”。胶质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常常伴随着癫痫这一 “捣乱分子” 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目前,虽然知道谷氨酸代谢失调、GABA 能神经元减少、离子通道异常激活等与 GRE 有关,但对于引发 GRE 的胶质瘤内部分子特征,科学界还知之甚少。以往研究多聚焦于少数蛋白质的机制,缺乏对蛋白质组全景的综合分析,这就好比在黑暗中摸索,只看到了零星几点光亮,而周围的世界依旧模糊不清。因此,深入探究 GRE 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迫在眉睫。为了揭开 GRE 的神秘面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等研究机构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5

  • 初级纤毛通过抑制cGAS-STING通路调控小鼠蜕膜化的新机制

    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是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涉及复杂的细胞形态重塑和信号传导,其中初级纤毛作为细胞"天线"感知微环境信号的功能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纤毛结构缺陷如何导致妊娠失败的具体机制仍是未解之谜。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的重要研究,首次阐明初级纤毛通过机械力调控网络维持核基因组稳定性,从而保障正常蜕膜化的全新机制。研究采用子宫基质细胞体外蜕膜化模型,结合基因干扰(siRNA敲低TMEM67/IFT88)和药理学干预(Ciliobrevin A抑制纤毛发生,Tubastatin A延长纤毛寿命),通过免疫荧光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时间:2025-04-15

  • 放疗对前 B 细胞级骨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生存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

    在血液肿瘤的世界里,浆细胞瘤作为一种由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引发的疾病,一直备受关注。它包含了多种类型,其中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较为特殊,它表现为单个溶骨性骨病变,由单克隆浆细胞浸润引起 ,在所有浆细胞肿瘤中占比约 3 - 7%。目前针对 SPB 的治疗,放疗(RT)虽被视为重要手段,但关于其对患者总生存(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CSS)影响的大规模人群研究却较为匮乏。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基于 SEER 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人员从 SEER 数据库中筛选出 2010 - 2017 年诊断为前 B 细胞级 SPB 的患者数据。在剔除了外

    来源:Annals of Hematology

    时间:2025-04-15

  • 小麦抗锈病遗传图谱LWRR:整合GWAS与多组学数据助力抗病育种设计

    小麦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安全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条锈病威胁。这种由专性寄生真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Pst)引起的病害,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病原菌生理小种频繁变异,传统化学防治已难以应对。尽管过去几十年通过双亲本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定了大量抗性位点,但分散在数百篇文献中的1,125个QTL/基因信息犹如"信息孤岛",加上抗性基因与不同Pst小种互作的复杂性,严重阻碍了育种应用。更关键的是,大多数育种项目缺乏解析QTL区域内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能力,形成从基础研究到田间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瓶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抗

    来源:Stress Biology

    时间:2025-04-15

  • 直觉引导的深度强化学习框架:突破未知约束下软组织自主操控的难题

    在机器人辅助手术领域,软组织操控始终是制约手术自主化的关键瓶颈。传统手术机器人依赖医生手动操控,而复杂的体内环境和软组织非线性特性使得自主决策面临巨大挑战。现有研究往往假设抓取点已知且组织约束恒定,这与真实手术场景中动态变化的解剖环境相去甚远。当遇到突发性外力干扰或器械碰撞时,传统控制算法极易失效。更棘手的是,软组织具有无限自由度,基于精确建模的控制策略在真实手术中难以实现,而纯数据驱动的学习方法又面临样本不足的困境。针对这些挑战,国内某研究机构团队在《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发表创新研究,提出直觉引导的深度强化学习框架(ID-SAC)。该研究突破性地整合了医生的操

    来源: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

    时间:2025-04-15


页次:26/2167  共43335篇文章  
分页:[<<][21][22][23][24][25][26][27][28][29][3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