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类遗传性失明的动物模式
康乃尔大学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发现狗身上有两处X性联染色体若发生突变会造成视网膜萎缩,这提供研究人类遗传性失明病因和治疗方法的科学家一个新的动物模式。 X性联染色体XLPRA1和XLPRA2都属于狗的遗传性视网膜退化,称为进行性视网膜萎缩(Progressive Retinal Atrophy-PRA)。狗的PRA相当于人类的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RP),而和X性联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人类视网膜引起失明的主要病因。 X性联疾病是会遗传的,从一代遗传到下一代。女性若有一个X基因有问题则被称为带原者,她可以把发生X性联疾病的潜在危险遗传到下一代,缺少正常X染色体的
-
基因突变是导致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原因
张女士一直怕自己携带乙肝病毒怀孕后影响胎儿,在医生指导下,从怀孕中期开始,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借以阻断母婴宫内传播。但没有想到,让她担心的后果还是发生了。最近有研究提示,尽管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有效,但母体内乙肝病毒(HBV)DNA的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将大大削减药物的免疫作用,乙肝病毒仍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采用免疫的方法阻断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发生母婴传播,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一种治疗对策。但仍有20%左右的新生儿免疫失败,一出生就成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最近完成一项研究发现,免疫后仍发生宫内传播的原因,与孕妇血清内乙肝病毒DNA的含量有关,也就是阻断
-
导致流产的染色体方面原因
瑞典的研究人员称,缺少一种称为SCP3的蛋白质的雌性小鼠比正常的小鼠更容易流产,并且它们的流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老鼠胚胎死亡的原因是非整数倍分裂,即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之间不能正常地分离而导致其染色体数目比正常情况下增多或减少。Li Yuan和同事们说,非整数倍分裂是人类流产的首要遗传学原因,并且发生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这表明缺失SCP3的小鼠可能成为研究人类染色体缺陷和生育关系的有效模型。在雌鼠的卵细胞生成期内,SCP3参与构成染色体重组和配对所需要的蛋白质结构。摘自 科技之光
-
哥斯达黎加科学家发现威胁人类生命的“超级大肠杆菌”
据哥斯达黎加大学最新一期《大学周报》报道,由玛丽亚·劳拉博士领导的哥斯达黎加大学微生物系水和食品实验室科研小组近日发现,在人类食用的肉类、鸡、蔬菜、苹果汁和低温灭菌奶制品等食品中存在着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O157:H7型大肠杆菌。到目前为止,哥斯达黎加已有7名儿童被确诊受到O157:H7型大肠杆菌感染,其中2人死亡。报道说,科研小组通过对150个被该细菌污染的食品样品进行检验,发现O157:H7型大肠杆菌具有耐高温、耐酸、耐油和抗湿等特点,正常的化验程序很难发现它们,因为它们在山梨糖醇或酒精的作用下并不变色;在摄氏44.5度的温度下,对普通试剂没有任何发光反应,也不繁殖增长。这种细菌只
-
拒绝错误折叠:脯氨酸可协助与囊肿性纤维化相关的离子通道进行折叠
通常认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它的三维结构及折叠方式。这个观点指引着科学家们去寻找直接参与形成蛋白质天然结构的残迹。现在,5月号《自然-结构生物学》杂志上的一份报告表明,脯氨酸在指导跨膜蛋白质进行折叠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新的角色:它能阻止错误折叠结构的形成。在导致囊肿性纤维化的众多突变中,有一种突变改变了与该病相关的名为CFTR的蛋白质中的一个特殊的脯氨酸。这些变异的CFTR不能折叠成具有功能的结构,常常在细胞内部形成聚合体。为了确定这个脯氨酸是如何指导CFTR进行折叠的,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Phil Thomas和同事们鉴定了模型多肽的特性——它与CFTR分子上包含关键脯氨酸位点
-
Tau蛋白是早老性痴呆症发生的关键蛋白
研究人员就神经原纤维Tau角体或b淀粉样小体是否是早老性痴呆症的主要病因争论了数年。尸体解剖显示这些早老性痴呆症的特点也经常在同一脑区被发现——优先分布于负责学习与记忆的区域,但是既往的研究人员未能明确两种损伤之间的联系机制。目前,由西北大学神经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首先报告了它们之间的证据,即必须有Tau蛋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使发生于早老性痴呆症的b淀粉样小体诱导脑神经细胞的变性。 Adriana Ferreira博士和来自Feinberg医学院及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公布了他们的发现,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
-
生殖性克隆的“绊脚石”敲响体外受精的警钟
[生物通讯]研究动物生殖性克隆的发育生物学家近日已经查明了导致克隆低成功率的一个基因。为反对生殖性克隆提供进一步证据的同时(详见生物通5月16日新闻:生殖性克隆的“绊脚石”),这项新研究也为包括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在内的主流生殖技术的安全性敲响了警钟。 &nbs
-
Toll受体的新功能:模式识别
[生物通讯]近年来,在对动物和人类天然免疫系统的研究中关于Toll受体的研究倍受关注。信号受体Toll最初是在研究果蝇(Drosophila)胚胎发育时发现的,但不久人们发现Toll与其配体结合可快速诱导产生多种抗微生物肽,在果蝇防御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已发现5种果蝇Toll的类似物,被称为Toll-like receptors(TLRs),尽管它们的天然配体尚不清楚,但似乎所有的TLRs均可参与天然免疫反应。TLRs符合模式识别分子的定义,所谓模式识别分子就是指允许天然免疫系统识别各种感染原的分子特征的分子。虽然天然免疫系统没有记忆能
-
美研究人员诱导成体骨髓干细胞分化成肝细胞
[生物通讯]明尼苏达大学干细胞研究院(Stem Cell Institute ,SCI)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成体骨髓干细胞具有体外分化成具有肝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细胞的能力。这项研究发表在2002年5月15日的《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 “我们看到,体外培养的人、大鼠和小鼠成体骨髓干细胞能够被诱导分化成外表和功能与肝脏细胞很像的细胞。”文章的作者、干细胞研究院的主任Catherine Verfaillie博士说道。“我们的实验室首次清楚地显示,这些骨髓干细胞功能
-
西班牙大流感的新线索?(附图)
[生物通讯]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席卷全球,夺去了4000万条生命,感染人数达到6亿。伦敦一位死于此次大流感的年轻女士的肺脏可能蕴藏着我们了解这次近代史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流感的关键。 科学家声称,20岁的菲利斯·波恩--4千万大流感牺牲者中的一员,尸体保存完好,含有可以帮助我们揭示流感病毒特征的细胞。 年代如此之久的组织样品中还保有完好无损的病毒RNA,这真是罕见。直到现在,研究人员找到的1918西班牙大流感牺牲者的肺脏组织样品也只有几个(左图:立方体中为伦敦流感牺牲者的肺脏组织样品),而其中保存的病毒RNA都已被被破
-
美专家称年内将培育出克隆人胚胎
美国生育研究专家扎沃斯15日称,他领导的小组计划在今年之内培育出克隆人胚胎。他的这番言论给美国国内有关禁止克隆人的辩论火上浇油,并很快招来了批评。扎沃斯在美国众议院一个专业委员会作证时表示,他今年就能实现通过克隆技术让妇女受孕的目标。扎沃斯说:“现在不是惊慌失措和试图拨回时钟的时候,妖怪已经跑出瓶子了。让我们设法确保它为我们服务,而不是与我们作对。”他同时预言,2002年将成为“克隆年”。扎沃斯说,虽然他目前还没有克隆出人类胚胎,但他在美国之外的两个实验室,正准备开始尝试,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让妇女怀上克隆人胚胎。他拒绝透露这两个实验室的位置,但承认已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2名夫妇同意参加实验,希
-
日本研制成功DNA晶体管
2002年5月13日,日本富士复印机公司宣布,他们利用DNA试制成功了半导体晶体管,大小只有目前最先进的硅晶体管的1/10。这一成功使计算机微型化革命迈出重要一步。富士复印机公司的研发人员从鲑鱼的精子中取出DNA,然后把链状DNA分子展平,在其两端和中央各安上极细的电极,进行了通过信号电流的实验。观察发现,只要改变中央电极的电压,经过DNA的电流就会接通或断开,完全是一个典型的晶体管。研发人员说,这种DNA半导体晶体管两端间的幅宽仅相当于头发丝的万分之一,且还可以进一步缩小到几个纳米的程度。研发人员表示,用现有的微细加工技术制造他们公司开发的DNA晶体管是十分困难的。但DNA可以人工合成,富士
-
科学家发现控制生物体积的关键
数百万年以来,各式各样的生物居住在这个星球上,从只能在显微镜底下观测的微小生命,到体积庞大的恐龙都有。究竟细胞与生物使如何控制体积的大小,到目前为止仍旧是个谜题。 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讯息传递(signaling pathways)在控制体积上的重要性,特别是胰岛素(insulin)的讯息。在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Jeffrey Settleman博士所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则描述了调控细胞与动物在发育时的体积的另一个讯息传递。Settleman博士检测称为p190-B Rho-GAP的蛋白质的功能。这个分子为Rho蛋白质家族的重要催化剂,并且与细胞的移动、
-
美国科学家发现“报警”蛋白质----DNA受损能早知道
本报纽约5月14日电(记者王俊鸣)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科研人员今天宣布,他们发现代号为ATR的蛋白质在DNA受损时具有“报警”功能,进而促进DNA自我修复。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开发针对人类疑难病症的新药物和治疗新方法。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报告称,ATR蛋白质在DNA自我修复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探测器”角色。为了了解ATR蛋白质的报警功能,研究人员对ATR蛋白质进行了标识,利用正常的DNA片段与被紫外线照射破坏的DNA片段进行试验。结果发现,ATR蛋白质总是“愿意”频繁地与受损的DNA片段结合,而且表现活跃。参与这一研究的萨松博士说,这表明ATR蛋白质探测到了DNA的受损信
-
破译痢疾病毒复制的分子“发动机”
[生物通讯]一个叫做NSP2的非结构蛋白似乎就是驱动胃肠道内壁细胞内的轮状病毒复制的分子“发动机”。轮状病毒是婴儿罹患致命的痢疾的主要祸因,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预言,这一发现有望导致抗轮状病毒疗法的产生。 在5月16日的《自然》杂志上,贝勒医学院的B.V. Venkataram Prasad博士和研究生Hariharan Jayaram以及他们的同事首次描述了这个蛋白质的原子结构,从而为我们了解该蛋白如何驱动病毒基因组复制或新病毒粒子组装提供了线索。 自首例抗轮状病毒疫苗于1999年末
-
果蝇也睡觉?--新识别两个睡眠需求基因
[生物通讯]就象小说《阿加沙·克里斯蒂》中不遗余力的侦探一样,神经科学研究院(The Neurosciences Institute)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求揭开我们为何需要睡眠之谜。现在,经过两年的研究,他们识别出两个始作俑的“嫌疑”基因,有望用于预防睡眠不足引起的症状。 这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以研究人员早先证明果蝇睡眠与哺乳动物睡眠相似的研究为基础,直击产生睡眠需要时活化的基因。他们证实,与哺乳动物一样,果蝇不睡觉也会累死。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睡眠是我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
-
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新进展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但年死亡人数却居恶性肿瘤的第四至五位,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胰腺癌早期诊断困断,一旦发生,90%已属中晚期,切除率为10%-20%。我国可切除胰腺癌总的5年生存率不到5%,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 胰腺癌的发病因素与人种及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而吸烟、慢性胰腺炎和高能量饮食,尤其是动物性饮食的过量摄入是高危因素。其次是基因突变,如k-ras激活(80%-95%)、肿瘤抑癌基因p16的失活(约75%)和p53的突变等可使胰腺导管上皮增生导致癌变。 &nb
-
科学家解开炭疽菌基因密码
科学家日前完成了佛罗里达炭疽热攻击事件中的炭疽菌和美国农业部安姆斯菌株﹝Ames strain﹞的基因体比对工作,确定攻击事件的炭疽菌是来自安姆斯菌株。这项工作的完同时也显示了目前全基因体定序技术和计算机相关技术用以分析炭疽或其它流行病菌,是一项强而有力的工具,能有效追踪出菌的来源,评估它们对抗生素的抗力和致病性。这项报告刊载于5月9日的科学快递期刊﹝Science Express﹞。 这个小组是集合美国国家过敏与感染疾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
-
双胞胎更易患孤独症
最新一期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介绍说,双胞胎出生前在子宫里受到未知环境因素影响,出生后患上孤独症的危险比普通人高。美国科学家和英国科学家独立进行两项科学研究后得出了这个结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基因学家大卫·格林伯格在研究中发现,同卵双胞胎患上孤独症的危险是普通人的12倍,而异卵双胞胎患孤独症的危险是普通人的4倍。而英国科学家在孤独症研究中的结论与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略有不同。“在79对双胞胎中,有9对同卵双胞胎有孤独症,这是普通人患上孤独症的14倍。”他们在异卵双胞胎中并没有发现其患孤独症危险比普通人高,但是他们说,也许这与他们的研究面窄有关。一些科学研究已经表明遗传与孤独症有关,但是《新科学家
-
急性白血病发病有新论
健康报5月15日报道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常见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血液科主任方美云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证明,急性白血病是多基因改变、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从而为治疗急性白血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血液细胞中的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有研究已证实端粒酶活性升高是细胞癌变的分子标志。然而,端粒酶活性为何升高?哪些细胞因子对它有调节作用?方美云教授等为了阐述端粒酶活性在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调节因素,探讨急性白血病治疗的新靶点,对148例急性白血病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