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中国超级麦”呼之欲出

    我国正在着手研究大面积种植亩产超过1200斤的超级麦新品种,在未来5年内,“中国超级麦”将开始应用于生产。中国农科院副研究员肖世和说,“中国超级麦”是指在优质、高效综合目标基础上,产量有突破性增长的小麦品种。超级麦的产量指标是,在大面积生产条件下,亩产达到1200斤。超级麦的品质指标为达到国家一级粮食标准,主要指标为角质率大于70%,不完善率低于6%等。在加工品质标准方面属中强筋优质类型,可与强筋和弱筋类型的优质麦组成所需要的品质系列。与过去育种和栽培上提到的“超高产”小麦相比,超级麦不但在产量指标上有所增加,而且追求产量、品质与环境的和谐提高。据介绍,超级麦的研究将充分利用国内外基因资料和育

    来源:

    时间:2000-11-04

  • 法国首创心脏病细胞疗法

      华声报讯:法国外科医生日前宣布,他们成功地进行了一项将大腿肌肉细胞移植到心脏的手术,为无法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人带来了希望。  据外电介绍,患者是一名不宜接受心脏手术的72岁男士。今年5月,医生从病人大腿上取下一小片四头肌,主要是要取得可以使肌肉复生的肌肉细胞。医生取得这些细胞在实验室培养,等到细胞的数目达到8亿个时,医生就为病人进行一般的冠状动脉绕道手术,然后把这些细胞注射到细胞已经坏死的心肌组织内。手术后的测试显示,移植的细胞仍然存活,病人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改善,病人呼吸困难的情形已经有所改善。目前仍未发现副作用。这是迄今心脏首次直接接受细胞疗法的病例,接受治疗的病人过去曾多次心脏病发作

    来源:

    时间:2000-11-02

  • 基因疫苗应用于鱼类获得成功

    一种新型疫苗为抗体的产生提供了蓝图,而不需要传统疫苗所需的步骤。到目前为止这种技术还只被用于保护鱼类,但是可能将来某一天,这种技术将被改造为可用于人类的基因疫苗。传统的疫苗是将病原体灭活制造而成。尽管这类疫苗对人体无害,人体可以产生保护自身不被真正的病原体感染的抗体。但是这些疫苗有可能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较新的DNA疫苗将编码正常情况下感染性病原体的蛋白的基因转移到被接种的机体内。机体可以产生抗这些蛋白的抗体,而这些抗体之后可以抵抗携带这些蛋白的病原体的袭击。然而DNA疫苗,通常产生的抗体没有传统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高。为了寻找更好的抗病途径,丹麦Danish Veterinary实验室的Nie

    来源:

    时间:2000-11-02

  • 基因治疗可能防止动脉瘤并发症

    路透社 纽约消息:新的研究表明,一个实验性基因治疗表现出防止一种致死性的并发症的希望,这种并发症通常在大脑血管破裂后发生。蛛网膜下出血是一种当一个大脑动脉瘤(血管中的一个弱点)爆裂之后发生的中风。为了治疗中风,外科医生通常通过手术移走动脉瘤。然而这样大约有30%到40%的患者会出现大脑动脉收缩,这种并发症会导致后来引起另一种中风。早期的研究表明一种名为降血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分子可以对抗发生在蛛网膜下出血过程中血管的收缩。因此爱荷华州大学的Donald D. Heistad博士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兔子中进行了这种物质的研究。在10月27日出版的《Journal of the Amer

    来源:

    时间:2000-11-01

  • Schering-Plough和Roche在治疗丙性肝炎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路透社 达拉斯消息:竞相希望在美国市场上推出新的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的,药物制造商Schering-Plough和Roche在周一都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他们的新药物在治疗危险的肝脏疾病方面比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更有效。两家公司在达拉斯召开的美国肝脏疾病研究联合会年会上公布了新的数据。他们都希望他们的新药——peginterferon——能够获得批准在美国市场上市,这种新药通过在构成干扰素的分子上化学合成一个长的发丝状合成底物链,干扰素是目前丙型肝炎标准治疗的一个关键角色。位于新则西州麦迪逊的Schering-Plough公司已经在今年一月向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局(FDA)提出申请,希望能够批准

    来源:

    时间:2000-11-01

  • 免除打针之苦 美国发明涂抹疫苗

      凤凰网30日消息:据报导,美国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防疫方法,只要将疫苗涂抹在皮肤上,疫苗便会自动渗入人体内,产生免疫效果,这种方法不但让人免受皮肉之痛,还有助于防止通过针头传染艾滋病。  医学界一直以为把疫苗直接注射入人体内是最有效的防疫方法,但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皮肤病学家汤德楚发现,原来阻碍细菌进入是皮肤的主要功能之一,所以将疫苗直接涂抹在皮肤上,才是更有效的防疫方法。这位教授指出,皮肤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病菌进入人体,所以皮肤表面有无数的防疫细胞,能够更迅速地对疫苗生产反应。由于皮肤排斥外物的能力极强,这位教授利用一种轻易穿过皮肤的病毒混入这种疫苗涂在皮肤上,让疫苗在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

    来源:

    时间:2000-10-31

  • 科学家们可以预测乳腺癌发展趋势

    科学家进行蛋白检测可以预测乳腺癌的发病过程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在乳腺癌发病早期进行预测的方法。通常乳腺癌治疗在进行手术切除之后进行化疗。这一突破可以帮助许多病人免除进行不必要的化疗带来的伤害。通过对肿瘤样本中一种名为E-钙粘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研究人员可以将那些有90%的长期成活率的病人与那些只有44%几率成活可能性的病人区分开来。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对有早期小肿瘤的妇女进行的研究。他们发现那些有不正常的低水平的E-钙粘蛋白的病人最有可能发展为侵润性乳腺癌。领导这项研究的,芝加哥大学放射和细胞癌症助理教授Ruth Heimann说:“我们发现在那些淋巴结没有受到影响的妇女当中,E-改粘蛋白是

    来源:

    时间:2000-10-31

  • 研究表明免疫促进剂可以帮助艾滋病病人

    路透社 华盛顿消息:美国的研究人员周三宣称,在标准的HIV治疗中加入一个免疫促进剂可以较单使用药物更好地帮助病人对抗艾滋病。研究人员称,这种免疫促进剂,白介素-2可以增加免疫系统中被HIV袭击的帮助性T细胞,CD4 T细胞。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艾滋病研究与教育中心的Ronald Mitsuyasu博士说:“我们相信我们的发现为帮助T细胞数少的人们对抗艾滋病指出了新的攻略。”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召开的第五届HIV感染药物治疗国际大会上,Mitsuyasu说他的研究组在164名接受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病人的治疗中增加白介素-2。大多数病人接受白介素-2免疫促进剂治疗,另55人只接受鸡尾酒药物治疗。艾滋病

    来源:

    时间:2000-10-30

  • 美公司研制出可加速伤口愈合的新型凝胶

      据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目前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家名为Confluent的外科用药公司正在研制一种新型药用凝胶体,这种凝胶体敷到手术后病人的伤口处后可以有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并防止伤口因感染而引起并发症。  据称,这种凝胶体呈亮蓝色,使用时可以直接敷在伤口外部,其使伤口愈合的能力对于那些刚刚接受过小范围外科手术的病人尤其有效。目前医院普遍使用的伤口愈合药物是一种可以进行生物分解的薄片敷料,但这种敷料只适合于标准外科手术,而且有时无法固定在伤口处,  《新科学家》杂志称,这种凝胶体由两种不同液体混合制成,在被敷到伤口处后,两种液体就会凝结成一种明蓝色的胶体,并牢牢地贴在伤口外部。一周之后

    来源:

    时间:2000-10-28

  • 清华大学基因组研究所成立

    北京晚报10月24日讯  仅仅在几个月前,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曾经让全世界为之振奋。今天,科学家们却指出,这只不过是基因组研究的开始,而如何利用测序所产生的大量基因讯息开展深入的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的研究及开展生物科技开发,已经成为后基因组生命科学中的真正主题。为了应对后基因组时代的挑战,今天上午由多位国际著名科学家加盟的清华大学基因组研究所宣布成立。  清华大学出资1100万元人民币创建的基因组研究所,是由从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杜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教授回到清华所创立的一所国际型研究中心。中心第一任所长傅新元博士是我国第一届中美分子生物学交换计划的学者,1982年赴美

    来源:

    时间:2000-10-26

  • 研究者找到一种进行癌症基因治疗的基因突变的腺病毒

    美国加州Chiron公司的Carla Heise和Berlex Biosciences的Terry Hermiston在2000年第6卷,第10期的《Nature Medicine》上介绍了一种可以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腺病毒突变。复制选择性的肿瘤裂解病毒为癌症治疗带来了迅速发展的,全新的治疗平台。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构建了基因缺失的病毒以使它们具有肿瘤选择性。但是这些基因缺失也会造成病毒抗癌能力的降低。他们在研究中鉴定了一种E1A突变的腺病毒,dl922-947,这种腺病毒在细胞周期检查点不正常的多种癌症细胞中,复制并裂解这些细胞。实验证明这种病毒突变较其它基因缺失的腺病毒,减少了在非扩增的正常

    来源:

    时间:2000-10-26

  • 光学细胞操作可能带来新的生物传感器

    哈佛大学的化学家使用一种光学镊子将红细胞组装成三维结构。这项成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带来新型的生物传感设备。光学镊子可以固定,抓住位于两个激光光柱交点上的微型物体,但不能直接夹起红细胞。但是由George M. Whitesides领导的,哈佛大学的这个研究组发现,他们可以通过将红细胞附着在可以被这种光学镊子操作的聚苯乙烯微珠上而实现对红细胞的移动。同时,他们将一个麦芽中的蛋白固定到含有红细胞的微珠表面。这种蛋白可以识别红细胞和其它细胞的表面,并且与它们强结合。因此通过使用光学镊子移动数组包被蛋白的微珠,研究者们发现他们可以将这种圆盘状的细胞连接成环状,链状和最终的三维结构,如金字塔

    来源:

    时间:2000-10-25

  • 肿瘤专家预测我国癌症瘤谱将出现变化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生存环境的演变及老年人口逐渐增多,我国癌症的瘤谱将出现逐渐西方化的变化:在今后二三十年里,食管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下降;胃癌及肝癌的发病率虽会缓慢下降,但仍将维持较高水平;肺癌的发病率则将继续急剧上升,并在近期内成为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乳腺癌及结肠癌也会大幅度增加,成为当地的主要肿瘤;胰腺癌及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将出现上升趋势。这是我国肿瘤专家在日前召开的2000年全国肿瘤学术会议上作出的预测。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华医学会联合主办的。它是在即将迈进21世纪的时刻我国肿瘤学界一次承前启后的盛会,也是迄今我国

    来源:

    时间:2000-10-24

  • 第三届HUGO亚太会议暨第四届亚太人类遗传学会议昨天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胜利闭幕

        第三届HUGO亚太会议暨第四届亚太人类遗传学会议昨天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胜利闭幕。这次会议受到了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它是由HUGO亚太地区组织和亚太人类遗传学会联合主办的,也不仅是因为这次会议是在人类基因组遗传信息解读取得重大突破的时刻召开的,而是因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疾病基因组学”---它反映了当前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分析向功能基因组学转变的发展趋势,也是将人类基因组的研究真正向征服疾病、促进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个议题不仅吸引了现任HUGO国际主席、著名华裔加籍遗传学家徐励志教授,

    来源:

    时间:2000-10-23

  • 基因重组HIV疫苗

    一种新的的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疫苗能产生增强的免疫反应从而保护恒河猴(rhesus macaques)免受这种病毒的感染。Barouch 等人(Science P486)构建了一个包含该种病毒gag和env基因以及白介素2和免疫球蛋白融合蛋白的DNA疫苗。该疫苗可以使实验恒河猴成功抵御一种猿—人嵌合的病毒株感染,在染毒140天后没有出现发病或死亡,疫苗引发强烈的淋巴细胞毒T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并且在猴体内检测不到病毒。

    来源:

    时间:2000-10-22

  • 牺牲的细胞

    大多数治病微生物感染都会引发细胞死亡。在部分病例中细菌本身可以直接诱导细胞凋亡,而这个过程的对感染本身产生怎样的影响还不清楚。Grassme等人提出了有力的数据证明在细菌感染时某些宿主细胞的应激性死亡对于宿主的生存来说是必须的。一种导致易感人群出现肺炎和脓毒症的肺炎球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可以诱导肺表皮细胞广泛性凋亡。这种特定的细胞死亡对于感染了这种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小鼠的生存至关重要,并且凋亡的产生依赖于细胞死亡受体Fas(CD95)和其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来源:

    时间:2000-10-21

  • 黑死病的传染机制

        中世纪曾发生过黑死病疫情,其结果是灾难性的。然而,即使今天,全世界仍有数以千计的黑死病病例,而且发病人数还在增加,这一事实是不容忽视的。造成该疾病的是一种细菌,名叫耶尔森氏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该细菌有一种可抵抗抗生素的菌种,它的发现使人们对这一古老的疾病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关于黑死病疫情动态的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疾病传播的关键是,它能在啮齿类动物身上持久存在,即使少量野生老鼠也能在人群中造成疫情。而且该疾病可通过野鼠传到家鼠身上,其传播并不需要其他动物来引进病原体。 [Letters, p. 903 / Abstract ]

    来源:

    时间:2000-10-20

  • GHS可诱导体重增加

        被称为生长激素促分泌素(GHS)的小的合成分子可刺激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它们是通过一种名为GHS-R的G-蛋白耦合受体发生作用的。去年,科学家识别出了GHS-R的内生配体。现在,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缩氨酸激素(ghrelin)可通过减少脂肪利用来诱导实验鼠增加体重。所以,除了其在调节生长激素分泌中所起的作用外,当胃中空虚、需要增加代谢效率时,ghrelin似乎还会向视丘下部和垂体发出信号。[Letters, p. 908 / Abstract ]

    来源:

    时间:2000-10-20

  • 褪黑激素可解决睡觉问题

    一项新的研究证明,对于体内生物钟不能有效地调节而引起的失眠,褪黑激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时,对于肓人,褪黑激素也能调节他们的生物钟与每日的生理节奏同步运转。尽管这几年西方社会对褪黑激素吹捧备至,但这项新研究第一次证实,褪黑激素可以作为一种睡眠的辅助物,因为研究人员已经摸清了褪黑激素在体内所起的作用。研究人员在7名生物钟与日常周期不同步的肓人身上试验,每天在他们选择的睡觉时间,发10毫克褪黑激素,连续用药达3至9周。试验结束时,7人中的6人生物钟被调整为与24小时周期同步。

    来源:

    时间:2000-10-18

  • 一种新型抗癌药前景看好

    【路透社HAMBURG消息】美国Home Products公司的Wyeth-Ayerst研究组开发的一种新型抗癌药,以全新的方式阻止肿瘤的生长,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大好前景。科学家们在周五发布了这一消息。一系列最初的一期试验证明CCI-779有效地针对非正常的细胞生长发挥作用,并且几乎没有其它副作用。在欧洲医学癌症学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公布了该结果。法国Gustave Roussy研究所的Jean-Pierre Armand博士在周五时说:“我们的数据表明CCI-779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且在大范围的服用剂量情况下,仅有轻微的到中等程度的副作用产生。”“这些结果,尽管仍然是初步的,却表明CCI-7

    来源:

    时间:2000-10-17


页次:1547/1558  共31149篇文章  
分页:[<<][1541][1542][1543][1544][1545][1546][1547][1548][1549][15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