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台湾医学院研发子宫颈癌疫苗

    [AD340X300]台湾地区台大医学院和“国防医学院”正在研发子宫颈癌疫苗。据介绍,子宫颈癌病人几乎全都感染人类乳突病毒。台湾有一半以上的子宫颈癌病人,是在感染人类乳突病毒第十六型(HPV16)10到20年后发生癌变。因此,清除病毒,就是切断病根。目前台大医院已完成子宫颈免疫疗法的老鼠动物试验,台湾有关方面正在审查他们的人体试验计划,估计最快明年春天就可招收受试病人。试验表明,老鼠在接种两剂疫苗后两周,即可对HPV16感染完全免疫;癌细胞扩散到肺脏的老鼠接受疫苗注射后,肺脏的癌细胞减少了95%。“国防医学院”的子宫颈癌疫苗分为预防和治疗两种,预防性疫苗让受试者在感染到AAV病毒的同时,接受A

    来源:

    时间:2004-02-03

  • 美科学家发现能遏制SARS感染力的抗体

    [AD340X300][生物通讯]SARS可能马上就要遭遇一个强有力的敌手了。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能阻断SARS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这次的实验室研究结果非常喜人,Wayne A. Marasco 博士称他的研究小组已经开始第一轮的动物实验,查看这种抗体是否能阻止SARS病毒感染细胞。迄今为止,研究结果“大有希望”,他说。他的研究小组将有关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网络版上。研究人员在文章中指出,SARS冠状病毒表面的S1蛋白与宿主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受体结合,从而进入宿主细胞。波士顿Dana-

    来源:

    时间:2004-02-03

  • 美科学家采用GM病毒研制禽流感疫苗

    [AD340X300][生物通讯]虽然肆虐亚洲的禽流感目前主要是感染禽类,但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制预防人类感染的疫苗了。由于传统方法对这次引发禽流感的病毒无效,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用一种新技术培养“驯化”病毒。但用这种经过遗传改造的病毒研制出来的流感疫苗从未用于人类,因此引发了人们对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质疑。自去年12月以来,H5N1禽流感毒株已至少在8个亚洲国家出现。人感染的病例还很罕见,目前看来似乎只有与病禽直接接触的人才可能感染上H5N1病毒。但研究人员担心如果H5N1感染上一名已经携带人流感病毒的人,就有可能重组出一种能轻易在人类间传播的新病毒。WHO希望能尽快研制出预防罕见的人感染禽流感的

    来源:

    时间:2004-02-03

  • 中国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再获成功

    [AD340X300]新华网南宁2月1日电(记者 张周来) 一名肌萎缩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近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现在病人造血、免疫系统恢复正常,预计不久即可康复出院。        据介绍,这是截至目前中国成功利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第二例手术。2003年 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国内首次用这一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手术取得了成功。        今年39岁的黄某是广西武宣县人,她因四肢乏力两年前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

    来源:

    时间:2004-02-03

  • 亨廷顿氏症的甜蜜疗法(图)

    [生物通讯]是否曾有用一勺糖帮助咽下苦口良药的经历?根据日本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糖本身或许就是控制亨廷氏症所需的药物。亨廷氏症是一种由于肌肉控制力丧失而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口服海藻糖能提高亨廷氏症小鼠的协调能力,延长小鼠寿命。亨廷顿氏症是一种多谷胺酸疾病,--即谷氨酸氨基酸在某些蛋白内异常重复引起的疾病。亨廷顿蛋白中的长谷氨酸链使蛋白结构改变,在大脑中形成破坏性的团簇。研究人员正在寻找稳定亨廷顿蛋白的方法以便使蛋白正确折叠。虽然在实验室培养皿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要找到适用于活体动物的治疗药物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现在,日本RIKEN脑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Nobuyuki

    来源:

    时间:2004-02-03

  • 世界最大疫苗研究机构将在上海设研究中心

    [AD340X300]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29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世界最大的疫苗研究机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不久将在上海设立大型研究中心。届时中法两国科学家将共同研究如何应对正在亚洲肆虐的各类病毒。         中科院副院长陈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去年中国非典流行时,巴斯德研究所是欧洲最早向中国派出专家组的研究机构。目前亚洲多国正遭受禽流感的袭击。中科院和巴斯德研究所已经开始进行有关研究。中科院与法方共同在上海设立研究中心,有助于双方加强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有助于提高中国应对各类病毒的能力、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

    来源:

    时间:2004-02-02

  • 跳跃基因:果蝇的救星

    [AD340X300][生物通讯]大多数生物学家可能都认为转座子,即象病毒一样在基因组内转移跳跃的DNA片段,对宿主是有害的。但一项新研究表明,有时这些遗传败类也能促进毒素分解基因的表达,从而成为宿主的朋友。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进化遗传学家Todd Schlenke承认,这些友善的转座子是他和他的同事David Begun研究加州一种果蝇Drosophila simulans的免疫系统基因时偶然被发现的,当时他们被一个奇怪的现象难住了。正常情况下,基因存在几个略微不同的版本,称作等位基因。但所有加州果蝇一个长约100,000碱基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都完全一致。“这简直是奇迹。”Schlenke

    来源:

    时间:2004-02-02

  • 中国科学家揭示SARS病毒进化历程(图)

    [生物通讯]中国科学家追溯了去年SARS疫情爆发的早期阶段SARS冠状病毒的进化历程,从而为揭示病毒是如何适应人类宿主的提供了新线索。研究结果还为寻找研制SARS疫苗的最佳途径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帮助政府卫生部门预测疫情再次爆发的时间和地点。全世界共有774人感染SARS,在2003年2月份疫情的高峰期,每天都有超过50个新确诊病例。在几个月内,研究人员就确定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并测序了病毒的基因组,即时遏制了疫情的蔓延。SARS可能是从果子狸传递给人类的,但没人知道SARS病毒究竟是如何磨砺出攻击人类的武器的。为探个究竟,中国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微生物学家赵国屏和他的54名同事追溯

    来源:

    时间:2004-02-02

  • 能及早诊断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物质被发现

    [AD340X300]瑞典和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可以“追踪”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物质,为人们及早发现诊断这种病症带来了希望。         据《瑞典日报》近日报道,瑞典乌普萨拉教学医院PET中心、斯德哥尔摩胡丁厄大学医院和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10多年的努力,对16名瑞典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受损大脑和9名健康人大脑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一种名为“PIB”的物质能够依附在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由“贝塔淀粉样蛋白”积聚所形成的斑上,而这种斑正是该疾病患者受损大脑的显著特征之一。此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本周出版的《神经病学》年报上。 &

    来源:

    时间:2004-02-02

  • 研究显示医疗用X射线可能会导致癌症

    [AD340X300]根据一项最新病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每年都有上千名病人因医疗用X射线而身患癌症。医学专家强调尽管X射线以及CT检查非常有益于体检,可以进行早期癌症检测等,但人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少用它们。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将医疗用X射线检查作为放射探查的主要手段,也成为了人们接触辐射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美国,自1980年以来使用X射线的比例已经增长了20%,使用CT检查同时也使用X-射线的比例也在大幅度增长。德国慕尼黑的路德维格-马克西米利安斯大学的彼德-赫佐格(Peter Herzog)指出,人们没有必要做很多的X

    来源:

    时间:2004-02-02

  • 新科学家发现:嗅觉退化与视觉进化同步

    [AD340X300]人们都知道,人的感觉器官如听觉或视觉,当其中一个存在缺陷时,另一个就会变得更加敏锐,这种变化在人的一生中始终存在。实际上,人类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类似的变化或调整也始终没有间断过。德国和以色列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在灵长类动物中,嗅觉感受基因(OR)的缺失和完全视觉的获得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也就是说,它们的嗅觉退化与视觉进化是同步进行的。         嗅觉感受基因是嗅觉的分子基础,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及老鼠都有相同数量的嗅觉感受基因。人类的嗅觉感受基因中60%都不具有活性,这些基因也被称为假基因,无尾猿的这种假

    来源:

    时间:2004-02-02

  • 日本发现抑制肝脏合成糖分物质

    [AD340X300]新华社讯:日本神户大学医学系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一种称为“STAT-3”的分子能够抑制肝脏合成糖分的过程,这将对糖尿病治疗新药的开发大有帮助。研究人员运用基因技术,培育出肝脏内缺少“STAT-3”分子的老鼠。结果发现,这种老鼠肝脏中由乳酸、氨基酸合成糖分的反应变得异常活跃。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又给老鼠喂高脂肪食物,结果老鼠很快出现了糖尿病症状。此后,研究人员又利用基因技术让患糖尿病的老鼠肝脏内合成“STAT-3”分子,其糖尿病症状有了明显改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开发出一种能使肝脏中“STAT-3”分子增加的药品,将有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摘自 新华网

    来源:

    时间:2004-02-01

  • 国首台“DNA计算机”问世 可用于基因治疗

    [AD340X300]据新华社上海1月28日电 (记者 刘军)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经过两年多协作攻关,最近已在试管中完成了DNA计算机的雏形研制工作,在实验上把自动机与表面DNA计算结合到了一起。这在中国属首次,相关论文已发表在中国《科学通报》49卷第1期的英文版上。  近几年来,利用遗传物质DNA分子中蕴含的计算能力,开发具有强大功能的DNA计算机,成为计算机科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梦想。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贺林教授说:“在不久的将来,DNA计算机可被用来开发新一代的基因分型技术,处理基因组的信息,或用注入到人体内的DNA计算机进行基因治疗

    来源:

    时间:2004-02-01

  • 俄罗斯专家发现能杀死癌细胞的抗生素

    [AD340X300]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在试验中发现,用于抑制细胞呼吸的抗生素寡霉素能在低浓度的情况下导致血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而且对健康细胞无害。         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理论和实验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在实验中发现,把浓度仅为10-12克/毫升的寡霉素溶液倒入混有淋巴性血癌细胞及健康淋巴细胞的培养液中,血癌细胞的细胞核会遭到破坏并出现大量死亡。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血癌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物质发生了凝结并分裂成碎片,这是血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表现。与此同时,寡霉素并没有杀死健康淋巴细胞,反而使其免受阻碍

    来源:

    时间:2004-02-01

  • 俄专家研究发现:美沙酮依赖性比毒瘾更难根除

    [AD340X300]新华社莫斯科1月28日电(记者魏忠杰)俄专家最近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一些吸毒者在接受美沙酮戒毒疗法后产生的美沙酮依赖性,比吸食海洛因等毒品而产生的依赖性更加难以根除。           美沙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由于与吗啡和海洛因等毒品一样,作用于阿片受体,而其毒性相对较弱,它常被当作毒品替代物而用于戒毒治疗。美沙酮维持疗法实际上是一种替代和递减法的综合脱毒疗法,该方法能有效防止戒毒者重新吸食海洛因等毒品,从而防止吸毒者感染艾滋病及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但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该疗法产生的美沙酮依赖性比吸食

    来源:

    时间:2004-02-01

  •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与麻疯病相关的遗传基因

    [AD340X300]恶名远扬的麻疯病能损毁患者的外貌,但其更深层的机理在于神经的退化。加拿大麦吉大学人类遗传学家艾温-舒尔等在1月25日《自然》发表在线文章,报告通过研究使某些人罹患麻疯病的DNA片段,发现了麻疯病和另外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潜在联系。结果表明,这种包含两个基因的DNA片段与帕金森氏病相联系,提示麻疯病和帕金森氏病两者之间具有一些共同的生化通路。            在印度、巴西、和至少其它16个国家,有大约70万麻疯病患者。当一种名为麻疯分枝杆菌的微生物感染雪旺氏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时,便会引起麻疯病。雪旺

    来源:

    时间:2004-02-01

  • 日本研制成可应用于人体的人工血液

    [AD340X300]日本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和熊本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成功开发出可大量生产和长期保存的人工血液。使用这种人工血液输血不必担心病毒感染和血型不符。         人的生命离不开氧,而氧是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在一起输送到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美国研究人员曾通过加工处理血红蛋白,成功地制造出人工血液。但是,这种人工血液易使被输血者血压升高,因而无法用于输血。         据《读卖新闻》报道,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土田英俊领导的研究小组把目光转向血液中可维持血压不变

    来源:

    时间:2004-02-01

  • 科学家发现缓解高血压激素 疗效好无副作用

    [AD340X300]新浪科技讯 荷兰和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一种可以调节人体生物钟的激素同时具有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功能。研究者指出,人们一般通过补充这种名为褪黑激素的物质缓解时差反应,而一小部分经常服用这种激素的男性高血压病人都出现了血压下降的现象。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神经学专家弗兰克-舒尔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和荷兰大脑研究所的同仁们一起对16名男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在每晚临睡前给他们服用了褪黑激素补充剂或是安慰剂。经过三个星期的治疗,服用褪黑激素的病人血压有所降低,心脏收缩血压平均下降6毫米汞柱,心脏舒张血压平均下降4毫米汞柱;服用安慰剂的病人血压没有变化。弗兰克称:“这一发现为高血压的治

    来源:

    时间:2004-02-01

  • 中国专家揭示艾滋病发病机理 提出防治策略

    [AD340X300] 一篇揭示艾滋病发病新机理的科学论文最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全球艾滋病防治领域科学家的关注。  提出了新的HIV防治策略  由中国科学家于晓方教授领衔的科研小组通过多年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一组 使HIV(艾滋病毒)避过人体细胞天然防御系统而在人体细胞内大量复制的蛋白,阐明了HIV突破宿主细胞防御系统分子机制,并提出了新的HIV防治策略。这组蛋白的发现对于了解HIV如何战胜宿主防御系统至为关键,有望成为HIV治疗的新靶点,从而为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途径,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

    来源:

    时间:2004-02-01

  • 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可能有多种宿主

    [AD340X300][生物通讯]自1995年埃博拉病首次在扎伊尔爆发以来,中非国家已共爆发埃博拉出血热近12次。最近的一次爆发至少导致刚果29人死亡。不仅如此,过去5年里,埃博拉病毒还导致数千只灵长类动物死亡。现在,一项新研究表明埃博拉的爆发有多个源头,可能有多种宿主。公共卫生部门和环境保护学家们都在昼夜奋战寻找持续不断且严重程度明显升高的埃博拉病流行的源头。他们怀疑,埃博拉病毒可能是潜伏在一种动物体内,该动物不知何故对埃博拉病毒的致命性作用不敏感但又能传染给其它易感动物。一个重要的谜题就是最近一次埃博拉病是否是一次蔓延到热带雨林的更大规模的大流行的全部源头?还是此次大流行的每个部分都有其自

    来源:

    时间:2004-01-17


页次:1394/1639  共32775篇文章  
分页:[<<][1391][1392][1393][1394][1395][1396][1397][1398][1399][14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