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科学家发现可能的脑增大基因

    [AD340X300][生物通讯]我们人类素以脑容量大而骄傲。人头骨的平均容积为1350cc,相对于身体大小而言,比任何其它动物的头骨都要大。现在,一名分子生物学家认为最近识别出的一个叫做ASPM 的基因可能与过去两百万年里原始人大脑所经历的剧烈增大有关。这个发现基于对一种叫做常染色体隐性小脑畸形(autosomal recessive primary microcephaly ,MCPH)的罕见疾病的研究。这种遗传病中,大脑通常只有400cc的容量,--大略与原始人中的南方古猿的脑容量相同。早先曾有研究得出结论:ASPM 基因的一个突变是导致该病的最常见原因。密歇根大学的Jianzhi Zh

    来源:

    时间:2003-12-18

  • 研究发现珊瑚竟拥有“脊椎动物”基因(图)

    [生物通讯]古老的珊瑚礁与我们人类的共同之处远比我们预想的要多。色彩艳丽的珊瑚与人类所共有的基因正是两种著名的进化中间产物--果蝇和线虫所缺失的。这一发现推翻了科学家早先认为的脊椎动物是在与无脊椎动物分化之后的很长时间里逐渐进化出独有的基因来应付复杂的身体系统的假说。由于许多哺乳动物基因在果蝇和线虫中都没有对应的副本,因此科学家认为这些特殊的DNA密码首次出现是在脊椎动物中。为验证这个假说澳大利亚吉姆斯库克大学的遗传学家David Miller的他的同事比较了原始的轴孔珊瑚珊瑚(Acropora [AD340X300]millepora)与人类、果蝇和线虫的DNA小片段。出乎他们的预料,珊瑚

    来源:

    时间:2003-12-17

  • 破解产生光合作用的蛋白质分子结构

    [AD340X300]特拉维夫12月15日电 植物体中有两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制造出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和氧气。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成功地破译出其中一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整个过程有两种反应同时进行,分别是光系统I和光系统II。光系统I蛋白质分子负责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变成碳和氧气,光系统II蛋白质分子则利用光能把水分解为氢和氧。由这两种蛋白质驱动的含氧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氧气和绿色有

    来源:

    时间:2003-12-17

  • 研究发现麻风杆菌进化中丢失大量基因

    [AD340X300]英法科学家发现,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的麻风杆菌,有大量基因由于再也派不上用场而变成了丧失功能的假基因,或者干脆被丢弃。由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和英国桑格中心的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已完成了麻风杆菌基因图谱的测序工作。科学家们对麻风杆菌基因图谱进行分析后认为,麻风杆菌可能已经在一种“简化性进化”的过程中丢失了2000多个基因,是迄今研究过的生物中失去基因最多的。据科技日报报道,麻风杆菌基因组约含有327万个碱基对,与它亲缘关系较近的结核杆菌则有441万个。英法科学家对这两种病菌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后发现,结核杆菌有将近4000个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而

    来源:

    时间:2003-12-17

  •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翘臀基因

    [AD340X300]据日经BP社报道,人的臀部千差万别,个性不一,比如,苗条柳腰型、顺利分娩型。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基因研究》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说:“翘臀”取决于遗传基因。 不过,这是关于绵羊的一项研究结果。美国北卡罗米纳州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农学院的研究人员很早以前就注意到,有的绵羊臀部都是瘦肉质,而且异常丰满发达。这很显然是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因此,研究人员就使用这些“翘臀”绵羊相互交配,对其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翘臀”是位于第18个染色体的遗传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所致。研究人员给这种遗传基因起名叫做“callipyge”,callipyge是希腊语,意思是“

    来源:

    时间:2003-12-17

  •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与长个儿相关的蛋白质

    [AD340X300]新华网东京12月15日电(记者何德功)软骨发育不全是侏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专业的中尾一和教授发现通过增加大脑和血管存在的蛋白质“CNP”可以改善软骨发育不全症状,为侏儒症患者带来福音...据时事社15日报道,中尾教授在此之前发现体内含某种蛋白质多的老鼠,骨头明显发育较快,然而缺少这种蛋白质以后老鼠也不会出现软骨发育不全症状,因此,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把目光转向与这种蛋白质结构极其相似、存在于大脑和血管壁的蛋白质“CNP”,利用基因技术培育出缺少“CNP”蛋白质的老鼠,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老鼠出现了软骨发育不全症状;而后研究人员又进行了给患软骨发育

    来源:

    时间:2003-12-17

  • 猩猩为什么不说话?在于缺失听力基因分化过程

    [AD340X300]新华网华盛顿12月12日电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对比人和猩猩的基因后发现,人类有自己的语言是得益于与听力有关的基因分化,而猩猩则因这一过程的缺失至今处于“咿呀无语”的状态。         报道说,研究人员对7000多个猩猩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并将它们与人和猴子的基因相比较。结果发现,一些与内耳和听力发育有关的基因在人类中出现了遗传选择,也就是说,人类的听觉能力进化较快,并能够将这种进化优势遗传给下一代,但猩猩却没有。       

    来源:

    时间:2003-12-17

  •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用处极大的细菌

    [AD340X300]纽约12月15日电 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科学家今天宣布,他们发现一种存在于泥土中的细菌能够帮助清理含放射性元素的废料,而且还可能用来发电,制成生物电池。            科研人员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说,这种具有异常功能的细菌名为减硫性土壤类细菌。通过破译与分析细菌的基因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细菌内的基因可使它们将很多不同的金属和放射性元素从地下水中沉淀出来,并将放射性元素转化成便于分离的固体。这些放射性元素包括铀、锝和铬等。科学家认为,该细菌这一功能可以用来清除核废料与清洁环境,防止上述放射性元素流入水

    来源:

    时间:2003-12-17

  • 研究用干细胞治愈耳聋小鼠

    [AD340X300][生物通讯]欧洲委员会上周五宣布,科学家发现小鼠耳朵中的某些细胞可以逆转人类的听力丧失。欧盟有10%的人口由于受伤或衰老导致的内耳中耳毛的丧失而遭受着失聪之苦。耳毛细胞将空气中的振动转化为电信号,由大脑翻译为声音,耳毛一旦丧失无法由机体其它细胞替代。但法国和瑞典科学家发现,成年小鼠耳朵中的干细胞有发育为耳毛细胞替代物的潜力,该研究的资助单位欧洲委员会声称。这个“方胜耳”的发现前途无量,欧盟研究委员会的委员Philippe Busquin认为。“但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炎症这些新分化的耳毛细胞是否能有效替代人内耳细胞中三受损部分。”欧盟首席研究官Busquin表示。科学家希

    来源:

    时间:2003-12-15

  • 英国研制出新药物 对癌症疗效提高1倍

    [AD340X300]英国一家制药公司近日在抗体工程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制出了一种可以对癌症和关节炎等病症进行双重攻击的药物。         抗体是可以对病毒等目标发动攻击的蛋白质,它们的这种特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以风湿性关节炎为例,这种病现在可以通过抗体进行治疗,这些抗体可以攻击或中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这种因子是造成炎症恶化的主要原因。不过制造上述药品的英国Domantis公司科研主管伊安-托林森指出,这些抗体目前只对一半病人有效,因为还有其它因子在起作用。他说:“即使起了作用,也不能完全治愈病症”。  &

    来源:

    时间:2003-12-15

  • 非典可能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病毒重组产物

    [AD340X300]华盛顿12月13日消息,导致非典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来自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病毒的重组产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在提前出版的2004年1月号美国《病毒学杂志》上公布了他们就此找到的新证据。         该校格特曼教授和博士生斯塔夫里尼德什在研究中采用种系发生学计算分析方法,对非典病毒基因组进行解构,并将其与相关的冠状病毒等的基因构造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非典病毒的复制酶蛋白来源于哺乳动物病毒,基质蛋白和核衣壳蛋白来自鸟类或禽类,而非典病毒的表面刺突蛋白可能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病毒成分拼凑成的混合体。分析还发现,编

    来源:

    时间:2003-12-15

  • 日本首次用牙齿干细胞成功生成狗的牙齿

    [AD340X300]日本专家近日通过动物实验,首次用牙齿干细胞成功生成狗的完整牙齿,这一成果若用于再生医疗领域,有可能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据日本《读卖新闻》14日报道,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上田实教授等人从狗的腭骨中取出牙胚,然后又从牙胚中成功提取了干细胞。他们将干细胞和胶原纤维一起培养之后,再植入狗的腭骨。经过20周以后,狗长出有釉质、象牙质、齿髓等组织的完整牙齿,经过检查确认,牙齿内部还存在血管和神经。       东京大学教授、日本炎症—再生医学学会会

    来源:

    时间:2003-12-15

  • 诺贝尔奖得主来华启动DNA中心 纪念自己的两位老师

    [AD340X300]新华网上海12月11日电(记者冯源)诺贝尔奖得主约翰·苏尔斯顿爵士10日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启动了“克里克-沃森DNA50”中心,纪念自己的两位老师发现DNA分子结构50周年。按照DNA分子结构的排列顺序,苏尔斯顿等多位科学家来到开幕仪式的展板前,将A、G、C、T这四个组成DNA的4种碱基的缩写字母组成了一个“生命方程式”,开启了“克里克-沃森DNA50”中心的大门。“克里克-沃森DNA50”中心由英国政府以及葛兰素史克和阿利斯康这两大跨国医药公司出资建立。中心主任由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中心乌里·施瓦茨教授兼任。目前,英国方面已经向中心提供了350本原版图书。英国驻沪总领

    来源:

    时间:2003-12-12

  • 2003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首都举行 10人获奖(附图)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市中心的音乐厅内,2003年诺贝尔 奖的获奖者(前排)齐集一堂

    来源:

    时间:2003-12-12

  • 发现艾滋病"鸡尾酒疗法"最佳配方

    [AD340X300]美国和意大利研究人员对近100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的两项大规模调查显示,在多种艾滋病“鸡尾酒疗法”配方中,混合使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和依非韦伦这三种药物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有关结果发表在11日正式出版的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迄今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完全降服艾滋病病毒,但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明的“鸡尾酒疗法”被证明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扩散、延缓病毒感染者发病时间和延长病人生命。“鸡尾酒疗法”因为将多种抗病毒药物组合在一起使用而得名。临床上早期主要选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和蛋白酶抑制剂药物

    来源:

    时间:2003-12-12

  • 揭示艾滋发病新机理 艾滋病毒研究再获重要进展

    [AD340X300]最近,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由浙江大学教授于晓方领导的科研小组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艾滋病发病的新机理,引起了全球艾滋病防治领域科学家的关注。该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一组使HIV(艾滋病毒)避过人体细胞天然防御系统而在人体细胞内大量复制的蛋白,阐明了HIV突破宿主细胞防御系统分子机制,并提出了新的HIV防治策略。这组蛋白的发现对于了解HIV如何战胜宿主防御系统至为关键,有望成为HIV治疗的新靶点,从而为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途径,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于晓方解释说,艾滋

    来源:

    时间:2003-12-12

  • 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天疱疮全球首次成功

    [AD340X300]北京12月11日电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血液科等多学科联手,对患有重症天疱疮,并出现严重并发症(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患者进行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获成功,患者于11日下午出院。经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MEDLINE数据库等国内外权威医学文献检索证实:利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天疱疮,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现年35岁的患者马先生,4年前,口腔内不明原因地长出了许多水疱,以为是口腔溃疡,并未在意。没想一个月后,全身都布满了蚕豆大小的水疱,水疱壁薄,松弛易破,破后皮肤腐烂、感染

    来源:

    时间:2003-12-12

  • 最新研究表明:胆小的老鼠死的快

    [AD340X300]最新研究表明,天生对新鲜事物感到恐惧的动物在面对新情况时将分泌更多的压力激素,从而导致死亡率显著提高。压力对健康产生的影响有很多,包括引起脑细胞活力下降,提高对炎症的免疫应答等,而要衡量伴随一生的压力对健康的影响则很困难。根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络版的消息,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分校的索尼亚?卡维格里在研究灵长类动物时发现,尽管某些动物面对同样的压力刺激,但它们的反应却有很大的不同,卡维格里因此决定用大鼠来研究害怕新鲜事物这种心态给健康带来的影响。在此之前的研究已经揭示了恐惧新鲜事物会导致多方面的不良反应,但都不是考察与实验动物寿命有关的长期研究。像其他物种一样,刚出生的小老鼠

    来源:

    时间:2003-12-12

  • 首个精确靶向转移癌细胞的基因治疗系统

    [AD340X300]德克萨斯大学M. 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一种经遗传改造的干细胞能找到肿瘤,然后在癌症位点释放生物分子消灭癌细胞。研究人员已在小鼠身上成功进行了一系列“概念认证性”实验。有关结果在美国血液学协会2003年会上公布,这可能成为首个能够定位然后攻击已发生转移的肿瘤的基因治疗“运送系统”。而且,这些干细胞不会受到机体排斥,虽然它们并非来自病人自身。研究人员已在小鼠身上对这个新疗法对各种人类癌症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包括实体肿瘤如卵巢癌、脑癌、乳腺癌、黑素瘤甚至血液癌症如白血病等。“无论处于什么形式、存在于哪里,这个药物运送系统都会被吸引到癌细胞位点。”血液与骨

    来源:

    时间:2003-12-12

  • 研究揭示人与黑猩猩基因组的关键差异(图)

    [生物通讯]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遗传学家仍然没有破解人类何以为人之谜。人类和我们的近亲黑猩猩,几乎有着完全一样的DNA。但一项新研究揭示了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组之间的关键差异。加州赛莱拉诊断公司的遗传学家Michele Cargill和他的同事检查了7600个小鼠、人类与黑猩猩共有的基因,并根据每个物种的正常突变速率筛选出碱基变异超过预想的基因。他们得出结论,有1547个人类基因和1534个黑猩猩基因经历了相对较快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赋予物种更强的生命力。小鼠的基因数据可以帮助研究小组确定这些基因随着进化时间是如何变化的。自5百万年前从最后一个共同祖先分化以来,黑猩猩和人类的许多与细胞信号传导

    来源:

    时间:2003-12-12


页次:1401/1639  共32775篇文章  
分页:[<<][1401][1402][1403][1404][1405][1406][1407][1408][1409][14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