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以及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了PcG类似基因(PcG-like genes)在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神经元形成调控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对于进一步了解其它神经元如何转化成多巴胺神经元,以及神经方面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1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2006年获得礼来-亚洲杰出科学奖的张宏博士(简介见后),第一作者为杨勇(在读博士生),孙银燕博士和罗昕
-
中科院一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
含有大鳞大马哈鱼生长因子的酵母菌获国家发明专利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培军、徐永立完成的“含有大鳞大马哈鱼生长因子的酵母菌”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是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在水产养殖产业技术中作为饲料应用的含有大马哈鱼生长因子的酵母菌。该酵母菌制品能够增强鱼、虾、贝类生物体免疫和抗病能力,成功解决了工程菌大规模发酵工艺问题和产物处理技术问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产率和功效,使之最终有效地应用于水产养殖产业中,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nbs
-
协和血栓基因芯片诊断课题获100万资助
生物通综合:日前,武汉协和医院对外宣布,这项名为“血栓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干预”课题已列入我省“十一五”攻关重大科研项目,并获得100万元科研经费。目前,血栓病靶向干预动物试验成功。据了解,全世界心血管疾病每年夺去1250万人的生命,我国此类患者每年新增300万人,而知晓率仅4%,治疗率不足2%,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如何早期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该课题负责人、协和医院副院长胡豫教授介绍,血栓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三百。其中,心肌梗塞和脑血栓是最为严重的两种。如何发现血栓病征兆,并找到合适疗法,是医学界研究重点。“基因芯片”的问世为早期发现血栓病找到路径。去年,协和医院与
-
中国高校两篇研究成果登上《细胞》子刊
生物通报道:在新鲜出炉(2007年1月)的《Cell Metabolism》(Cell Press出版的10中期刊之一)杂志上,分别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等,以及湖北郧阳医学院(Yunyang Medical College)等处的研究人员就下丘脑神经元网络中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与葡萄糖动态平衡GLUT4的新研究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原文摘要:Cell Metabolism, Vol 5, 47-57, January 2007Dissecting Multiple Steps of GLUT4 Trafficking and Identifying the Sites of I
-
复旦大学培育的转基因斑马鱼通过验收
生物通综合:东方网消息, 复旦大学培育成功一种神奇的可直观监测环境雌激素污染的“转基因斑马鱼”,该项目已于近日通过专家验收。宋后燕、钟涛教授领衔的复旦大学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组完成了此项工作。3年前,该课题组从美国引进并建成规模化、自动化模式生物斑马鱼养殖科技平台和遗传背景清晰的纯种斑马鱼种鱼。经过长期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克隆并鉴定了对雌激素类物质敏感的斑马鱼vtg基因启动子,构建了受此启动子调控的gf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通过显微注射gf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转入斑马鱼受精卵,经大量筛选,终于获得对雌激素类物质敏感的F1代转基因斑马鱼。这种鱼能直观、灵
-
2006中国科学家发表《Plant Cell》文章汇总
生物通综合:中国的植物生物学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和层次逐步扩展和深入,已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学会出版的生命科学领域著名学术刊物The Plant Cell (2006年18卷11期)发表了美国耶鲁大学分子与细胞发育生物学系教授、北大-耶鲁植物分子遗传学及农业生物技术联合中心主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邓兴旺博士等人的评述性文章“Plant Biology Research Comes of Age in China”。文章在追溯我国近代植物生物学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通过统计1991~2005年间我国植物生物学研究在The Plant Cell、The Plant J
-
中国农科院一重要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生物通综合:科技日报消息,中国农科院北京兽医研究所冯书堂研究员和陈继兰副研究员主持的“五指山猪近交系及油鸡资源保存和利用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验收。这一项目是在科技部、农业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经两年多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主持人冯书堂研究员向到会的领导和专家汇报了两年多的项目执行情况,汇报后冯书堂研究员和陈继兰副研究员对专家的质疑做了解答。验收专家组审核了有关材料,通过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五指山猪近交系资源保存和利用研究项目较好完成近交繁育任务,获得近交系F18,保存近交基础种群120头;进行了近交群体微生物状况调研和群体净化工作,初步实现保种核心群无10种疾病的任务目标;初步提出了近交系遗传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国家新药筛选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Drug Screening),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w Drug Research)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非肽类小分子(nonpeptidic agonist)可以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为研制口服或者注射用糖尿病药物带来了希望。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王明伟博士,王明伟博士早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和上海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成都生物所两成果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生物通综合:成都生物研究所传来消息,1月5日,四川省2006年度科技奖励大会召开,四川省委书记杜清林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向获得本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的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西部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研究与示范”成果,荣获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另外,该所与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水井坊酒的工艺传承与创新”项目也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研究与示
-
北京大学王克威课题组发表《Nature Neuroscience》文章(图)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克威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对辅助亚基调节钾通道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理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该研究描述了与神经元和心肌细胞电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类辅助亚基KChIP和其中一种钾离子通道Kv4α-亚基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以Article形式发表在12月24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2006,9(12),影响因子为15.456)。柴继杰实验室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modulation of Kv4 K+ channels by auxiliary KC
-
成都高中生“克隆”银杏基因
生物通综合:成都日报消息,成都市七中3名高二学生——杜玮、周陈晨、张典因撰写论文《银杏D1蛋白基因克隆与幼苗叶片发育时表达的研究》,已入选参加今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Intel ISEF),他们今天将启程赴京参加全国ISEF冬令营,为今年5月赴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参加第58届Intel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做准备。据悉,杜玮、周陈晨、张典在高一时就因获得全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而获得今后保送上大学的资格,去年底他们又获得了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005年9月,刚刚踏进七中大门的高一新生杜玮、周陈晨、张典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七中的校徽——那
-
南京工业大学获两项新成果
生物通综合:近日,南京工业大学的一项新技术项目获得了中国石化科技发明一等奖。另外,该校的另外一个研究组完成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PTA废水的高效组合工艺”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的鉴定和验收。 南工大一成果创利5.2亿 扬子晚报消息,日前,由南京工业大学应汉杰教授等完成的“基于高能磷酰化合物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石化科技发明一等奖。其研究的高能磷酰化合物中多个品种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制成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原料药以及辅助治疗药物制剂,包括胶囊、注射剂、口服液等种类,其中有一衍生物为新化合物,已与企业合作,有望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该项目实现产业化近三年来
-
台湾大学基因化验法在权威杂志公布
生物通报道:研究人员报道说,一种新的基因化验方法能够预测肺癌患者将来的遭遇,从而使有副作用的化疗能够只用在需要使用的患者身上。 通过检测揭示出基因活性高危标志的患者,其在手术后五年里癌症复发的奉献是其他患者的三倍。这种检测可能为那些因目前缺少预测患者癌症复发和扩散的工具而发愁的医生舒展眉头。这项研究成果公布在新一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为了开发这种化验方法,台湾大学医学院的杨泮池(Pan-Chyr Yang)和同事分析了从125名患者切除的肺肿瘤。这些患者术后的用药治疗情况都是已知的。这些患者中没有人在手术后接受过化疗。 基因分析 这个研究组利用D
-
昆明植物所近期连获两项新成果
生物通综合: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别在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和地衣真菌研究方面获得了重要进展。 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刚博士在对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又取得了新的进展,连续两篇文章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Organic Letters》上。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从甘西鼠尾草中发现的两个源于正常松香烷二萜的新骨架化合物。其中przewalskin A是一个高度氧化的骨架中含有23个碳原子的萜类化合物,其A,B环与常规松香烷二萜骨架一致,而其C环是一个新奇的7员环;p
-
北京推出转基因玫瑰
生物通综合:转基因产品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事物,但事实上人们也离不开它们。据中国花卉报消息,北京水木中天植物科学研究院正在全力推广的转基因玫瑰。 据了解,转基因玫瑰是用我国北方一个优良的观赏、产业两用型品种为受体,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盐碱、耐干旱转基因转移到新品种上选育而成的。毕琰玉说,公司2003年初就开始对转基因材料进行筛选,经过3年多的试种试验,发现转基因玫瑰在含盐量0.5%、pH值为9.5的盐碱地上能正常生长,而且耐干旱,耐寒,在-38℃地区无冻害。 水木中天选育转基因玫瑰,最初的目的是作为盐碱地地区玫瑰产业开发使用的,因其观赏效果好,又决定作为盐碱地地区城乡绿化品种推广。目前,
-
四川大学与约克大学联合进行生物研究
生物通报道:来自约克大学1月4日的消息,约克大学的生物学家计划与中国科学家们联合进行生物能源方面的研究。目前约克大学新型农业产品中心(Centre for Novel Agricultural Products,CNAP)的Ian Graham教授已领导一代表团到达四川大学,这一中英科学项目(UK-China Partners in Science Programme)组成之一的访问由英国驻重庆领事馆资助,主要是探讨有关生物柴油(biodiesel)这一相比于石油更干净环保的能源。英国驻重庆总领事Tim Summers表示,“可再生能源是两国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priority areas)之
-
韩忠朝又获干细胞首发性成果
生物通综合: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和争议热点。干细胞被认为是治疗人类多种疑难病患的众望所归。国内外在干细胞研究领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果。据新华网消息,我国科学家经过艰苦努力首次发现脐带中富含间充质干细胞。这为今后治疗一些疑难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这项成果是由我国干细胞研究专家、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博士等科研人员经过潜心研究发现的。 &nb
-
中科院2007年新发表4篇重要文章
生物通综合: 《Development》杂志即将发表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成果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单一的神经管如何被细分为不同的部分,进而发育成为不同的脑区。众所周知,在中脑和后脑交界处存在一个称为菱脑峡的区域,它分泌FGF8和Wnt1等诱导分子,并作为一个组织中心来控制中脑和后脑的发育。1月15日即将出版的《Development》杂志上将发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所科研人员关于胚胎早期中脑和后脑发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一种称为Lmx1b的转录因子在胚胎早期中脑、小脑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现Lmx1b基因缺失的小鼠中脑和小
-
中科院研究成果被美《发现》杂志评为年度热点科技新闻
生物通综合:据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所取得的大熊猫研究成果被美国《发现》杂志评为2006年12大生物科技新闻之一。在题为“DNA的方法提高了大熊猫种群数量的估计”一文中,该杂志强调动物所及其英国合作者所建立的从大熊猫粪便中提取DNA,进而鉴定个体的方法,更适合在不干扰大熊猫的前提下,准确地估计大熊猫种群数量。文章同时强调,虽然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得到了恢复,但是远没有到盲目乐观的地步,只有加以合理的保护,大熊猫种群才具有长期生存的希望。《发现》杂志每年主要根据新闻的科学意义、趣味性及对科技发展的贡献,从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杂志、报纸和网络新闻中评选100条科技新闻,其中生物学
-
北京农林科学院生防微生物制剂研究取得成果
生物通综合:科技日报消息,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获悉,为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生防微生物农药的产业化建设,在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承担的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植物病害生防微生物制剂研究与产品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 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每年因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粮食为35%%,蔬菜30%%,棉花33.8%%。在世界范围内,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高达20%%。在北京地区,随着近年来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栽培方式的变化,重大病害频繁发生,损失近20%%。 如何减少化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