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科院一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7年01月1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中科院一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
含有大鳞大马哈鱼生长因子的酵母菌获国家发明专利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培军、徐永立完成的“含有大鳞大马哈鱼生长因子的酵母菌”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是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在水产养殖产业技术中作为饲料应用的含有大马哈鱼生长因子的酵母菌。该酵母菌制品能够增强鱼、虾、贝类生物体免疫和抗病能力,成功解决了工程菌大规模发酵工艺问题和产物处理技术问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产率和功效,使之最终有效地应用于水产养殖产业中,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发明公开了含有大鳞大马哈鱼生长因子的酵母菌-GSll5/pAOnsGH,设计了P-GH1和P-GH2,插入质粒pA0815的EcoRl位点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AOsGH。再选择质粒pA0815进行同源重组,进而有效地将重组质粒pETnsGH转化接合插入GS115菌种中,使外源基因sGH正常表达。多拷贝基因酵母菌表达重组质粒pAOnsGH,经实验证明具有很高的表达活性,使本工程菌制品实现了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效果,经多次水产养殖试验及养鸡试验,使用添加本酵母菌制品的饲料饲喂养殖的动物可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抗病害能力,提高单位养殖产量20%以上,增产的收入大于本制品成本投入的五倍以上。
昆明动物所建立“抗HIV药物研发技术平台联合实验室”
昆明动物所郑永唐研究员领导的分子免疫药理学实验室是国内抗HIV药物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现已建立了抗艾滋病(AIDS)药物筛选及研究从分子、细胞到整体动物完整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技术平台,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日,昆明动物研究所与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建立“抗HIV药物研发技术平台联合实验室”的协议,双方旨在发挥各自优势,使该研发技术平台成为国内外评价抗HIV药物和疫苗研究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上海医药集团研发中心的重要有机部分。
我抗艾滋病创新药物可使病毒载量下降18倍
本报讯(记者 冯国梧) 我国抗艾滋病创新药物研究近期获得重大突破。经最新临床试验表明,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艾滋病创新药物西夫韦肽,可使病毒载量下降18倍,有的病人的病毒载量甚至检测不到,并且能重建病人的免疫系统。
西夫韦肽是由天津扶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根据艾滋病病毒的膜融合蛋白gp41的三维结构设计而成,是一个含有36个氨基酸的多肽药物,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新一代艾滋病治疗药物。西夫韦肽目前已经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是中国第一个获取美国专利的生物技术药物。此外,该项目还先后被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且获得了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资助。
2005年4月,西夫韦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I期临床试验。2006年6月,西夫韦肽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II期临床试验。目前,其临床前研究及Ia、Ib、IIa期临床,试验已顺利完成。其中细胞药效学试验表明,其抗艾滋病病毒的效价比美国同类药物T-20好20倍。Ia期临床试验的60例健康志愿者结果显示,西夫韦肽的安全性良好。Ib/IIa期临床试验的40例HIV感染者结果证明,西夫韦肽能够在较低的剂量(每天20毫克)下使平均病毒载量下降18倍(1.25log),并且在HIV感染者体内的半衰期长达39个小时,提示其给药频率将会有较大的降低,能够提高病人耐受性。
《美国化学会志》发表山西煤化所碳纳米管生长机理研究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朱珍平研究员及其课题组在碳纳米管生长机理研究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充分发挥在爆炸化学合成碳纳米管技术的独特优势,巧妙地通过反应系统的调控将碳纳米管快速“冷冻”至生长的前期或中期,成功地获得了有关纳米管生长的中间体,并详细研究了这些中间体的结构以及它们与碳纳米管生长过程的内在的本质联系。结合大量的理论分析,他们发现碳纳米管生长遵循一种“颗粒-线-管”逐级进化过程,并在此机理的指导下利用高温的热退火技术成功地将含金属的碳颗粒转化为碳纳米管。该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10, Nov 2006)上。
朱珍平研究员及其课题组在碳纳米管生长机理研究方面的另一重要进展是提出并实验验证了在金属催化剂存在的温和的碳纳米管生长环境下,碳纳米管一旦形成,其自身具有促进新的碳纳米管成核和生长的功能。此结果也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05, 127, 15698)。
碳纳米管独特结构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成为纳米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如何低成本、大规模合成高纯度碳纳米管及有意识控制和裁剪碳纳米管的结构、直径和长度,直接关系到碳纳米管规模化应用及结构和性质的选择性应用。为此现有合成技术的改进或新技术的开发有赖于对碳纳米管微观生长机理作清楚的认识,然而目前关于碳纳米管生长机理仍存在许多争议。
由于碳纳米管生长非常快速而且依赖于高温环境,这使得其机理性研究非常困难。尽管各国科学家在此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有关碳纳米管生长机理的总体认识仍然停留在英国科学家R. T. K. Baker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基于碳纤维生长所提出的“吸附-扩散-沉积”模型。但是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机理对许多实验现象和关键问题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因此,新的机理的认识和新的研究手段的开拓是本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