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昆明植物所近期连获两项新成果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7年01月0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别在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和地衣真菌研究方面获得了重要进展。
生物通综合: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别在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和地衣真菌研究方面获得了重要进展。
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刚博士在对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又取得了新的进展,连续两篇文章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Organic Letters》上。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从甘西鼠尾草中发现的两个源于正常松香烷二萜的新骨架化合物。其中przewalskin A是一个高度氧化的骨架中含有23个碳原子的萜类化合物,其A,B环与常规松香烷二萜骨架一致,而其C环是一个新奇的7员环;przewalskin B则具有一个十分新奇的6/6/5/5环体系的二萜骨架。迄今为止,许刚关于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已经在相关SCI杂志上发表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5。
目前,该研究已经获得了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经费的资助,专家将对云南省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的鼠尾草属植物展开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多种该属植物如丹参、红根草、云南鼠尾草以及甘西鼠尾草等都是我国民间长期广泛使用中草药。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也是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关鼠尾草二萜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构修饰与合成、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不断见诸于各种期刊杂志。
许刚博士自2001年开始,对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展开了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6种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并分离得到了100多个化合物,其中30多个新化合物。在这6种植物中,甘西鼠尾草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在我国多个地区都被作为丹参的代用品来使用。该研究表明,该植物与丹参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极为相似,为其作为丹参的代用品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宾鼠尾草是一种由南美洲传入我国的外来物种,在昆明植物园以及周围长势良好。对该种植物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结构多变的克罗登烷型二萜化合物,为对这一外来物种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首次成功分离了地衣型子囊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