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人参开发研究获重大创新成果
生物通综合:来自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消息,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领衔,集合9家科研单位和企业、80余名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人参标准化及系列产品开发研究”,经过5年多的攻关取得了系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3月26日,该项目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人参被称为药材之王,东北三宝之首。吉林省人工栽培人参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40%左右,占全国的70%以上,是吉林省极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参的种植方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炮制加工和产品开发水平还较落后、应用基础研究较弱、人
-
诺和诺德公司与中科院共设专项研究经费
生物通综合:据国际合作局消息,3月4日,丹麦诺和诺德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在中国设立“丹麦诺和诺德-中科院专项研究经费”。将主要用于资助或者联合资助生物制药和糖尿病相关的学科领域和技术研究,包括蛋白质化学、免疫学、炎症、毒理学、肿瘤学、内分泌学以及给药系统等方向。 “我们希望与诺和诺德的合作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在代表中方签约时表达了对这一合作的期望,他同时担任丹麦诺和诺德-中科院专项研究经费的管理委员会主任,“专项研究经费的设立将会使中国和丹麦的科学家业已建立
-
中科院首席研究员最新《MCP》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Photosynthesis and Environmental Molecular Physiology)分子与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以及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和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针对花粉发育过程提出了一种能获得大量体外发育水稻花粉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并揭示了其中蛋白的一些特征,这些研究成果为花粉功能特异性提出了新颖的见解。这一研究结果公
-
《自然》重点评述中国科学家文章
生物通报道: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之一,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着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是研究人员了解和掌握本领域研究动态的一种重要手段。近期《Nature》网站推出了《Nature China》子刊栏目,主要目的就是将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地区的优秀研究成果介绍给全球的科学家们,并提供一个更好更方便的了解窗口。目前这一网站(http://www.nature.com/nchina/index.html)以beta form的形式提供了自2000年起的《Nature》杂志,以及其它顶级科学刊物中出版的中国科学家的一些优秀研究成果的简短评述摘
-
高校研究进展综合新闻
山东大学有毒有机污染物降解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近期,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许平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连续支持下,通过创新性探索,在环境中含有S,N,O-杂环的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性成果。 孤对电子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如化石燃料中的有机硫和有机氮、二恶英、农药、染料等)引起的环境污染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大问题。用现有的化学和物理方法较难处理这类污染物,因此研究新的有效控制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已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利用微生物技术降解这些有机污染物已成为最有应用潜力、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许平教授
-
抗肝癌NY-ESO-1b多肽疫苗获准临床试验
在近日召开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年会上,该院肝病研究所陈红松报告称,经过9年的临床前研究,肿瘤抗原NY-ESO-1b 多肽疫苗终于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陈红松介绍说,肿瘤-睾丸(CT)抗原是目前鉴定的肿瘤抗原中数目最多的一类。研究发现,肿瘤抗原NY-ESO-1b 多肽疫苗能够成功诱导部分中国肝癌病人特异的、显著的抗肝癌免疫应答,有效杀伤手术后残留的癌细胞,降低手术后肝癌的转移和复发,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肝癌辅助治疗手段。其I
-
2006国家科技奖综合新闻
上海42个项目喜获国家科技奖 27日,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等出席大会。全国共有326个项目获得各项奖励。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上海喜获42枚“奖牌”。 2006年,由上海牵头和完成的42个项目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国获奖项目的12.88%,获奖比例连续5年保持2位数。其中4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占全国29项的13.7%;5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占全国获奖项目56项的8.92%;33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国获奖项目241项
-
浙大“浙江省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
日前获悉,浙大申报的浙江省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获批正式立项建设。该实验室将建成生物治疗基础研究和临床相结合的科研平台,从而提升我省生物治疗和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 据了解,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治疗在肿瘤中的临床基础应用研究和软骨、肌腱再生医学的研究等,它涉及了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蛋白质组学、组织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 &
-
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首个国际合作基地落户天津
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国国际合作基地3月1日落户天津。基地将致力于研究癌症的预防、早期诊断、新疗法和新药的研发。 据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总裁弗朗克林·塞利斯贝瑞介绍,这是该基金会在全球建立的第一个国际合作基地。 国际合作基地设在天津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中心实验室,由双方联合管理。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预计在5年内投入100万美元,建立世界一流的癌症分子诊断基地,筛选新的抗癌药物,开发癌症早期诊断方法
-
周光召院士视察博奥生物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图)
2007年1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主席周光召院士在国家科技部原秘书长林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强伯勤院士、清华大学康克军副校长、中科院办公厅戴明华副主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王常勇主任等的陪同下,来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视察工作。博奥生物总裁兼技术总监、中心主任程京博士、高级副总裁孙英豪先生、生产副总裁兼中心副主任周玉祥教授、法律事务副总裁夏朝阳博士、蛋白质组学领域首席科学家杨卫平博士、化学领域首席科学家黄明贤先生和中心常务副主任邢婉丽博士代表全体员工热烈欢迎周光召院士和各位领导莅
-
钟南山:3-5月份或有禽流感高峰
生物通综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出席国际SOS救援中心的一个健康讲座接受采访时说,广州这个春节的气温暖和,可能在2月后出现流感高峰,他提醒市民注射疫苗或者准备一些感冒的治疗药品,以备不时之需。钟南山院士说,今年广州春节的气温平均比起往年高了3℃—4℃,按照北方10月到3月流感高峰、广州2到5月流感高峰的规律,可能广州今年的流感和感冒高峰会适当推迟,在2月份之后广州要“做好准备”,有可能出现一轮高峰。他说,最可怕的是人禽流感如果发生交叉,即人流感碰上禽流感,两种病毒交叉突变,结合成可以人传人的病毒,就会相当危险。所以市民必须提早注射流感疫苗,保持室内通风,并适当准备防治流感和感冒的药品
-
中科院抗肿瘤复杂天然化合物的全合成研究结硕果
生物通综合:来自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以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俞飚研究员为负责人、由姚祝军研究员和浙江大学戴伟民教授组成的项目组,两年来开展了4个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复杂大环天然产物(复杂环肽Chlorofusin、大环海星皂甙Sepositoside A、大环内酯抗生素CSN3和Amphidinolide Y)的全合成研究。其中Chlorofusin分子中含有由非常见氨基酸组成的环肽部分和一个未见报道的发色团;Sepositoside A分子中含一个由三糖片断通过在甾体的3-位糖苷键和6-位醚键形成的独特的大环结构;Amph
-
南开大学****席真教授绿色农药分子基础研究获进展
生物通综合:来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以南开大学席真教授为负责人、由李正名院士、曹淑桂教授和杨光富教授组成的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两年来围绕着“生物合理设计绿色农药的分子基础研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性成果。主要成果介绍:1.在农药靶酶的生物学研究及农药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建立了多种农药靶标如AHAS和ACCase等的蛋白表达体系并对这些靶标蛋白开展了酶学性质研究,较为系统地开展了乙酰乳酸合成酶的商品化除草剂抗性评价。首次发现了娃儿藤碱B的抗病毒机制主要是阻碍了烟草花叶病毒的颗粒组装。2.在农药活性分子与靶酶的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获得了单取代磺酰脲类
-
陈竺院士2007年发表新文章3篇
生物通报道:陈竺院士是我国科学院副院长,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其主要的研究方面之一是人类白血病研究,对阐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的白血病“靶向治疗”观点,为肿瘤的选择性分化、凋亡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国立癌症研究院杂志(JNCI)》等杂志曾多次予以报道。2007年在各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了三篇与此相关的文章:陈竺院士与陈赛娟院士最新发表《Blood》文章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
-
中国学者公布十几年研究成果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所以及植物所的研究人员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在我国辽宁省中侏罗纪(大约1.6亿年前)的海房沟组发现了一种新的植物化石中华史氏果,这一化石的发现不仅为人们研究被子植物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而且还将为人们探讨被子植物的起源、谱系、演化趋势及其与其他种子植物之间的关系提供全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演化生物学》杂志上。中华史氏果是一个植物年幼的雌性花序,大约一厘米宽,至少六厘米长,其上长有至少二十几个成对着生的雌性器官。每一个器官外面包裹着具有纵肋的被套,中心长有一个雌性单位,该单位顶端封闭并且被一个纵向隔壁分成两个腔,腔的上部是中空的,底部很可能长
-
上海生科院陈正军文章入选Cell选粹专栏
生物通综合:来自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消息,2007年2月7日我国科学杂志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在线出版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正军组的原创性论文“Cell polarity protein Par3 complexes with DNA-PK via Ku70 and regulates &nbs
-
中国医科大学等最新《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下属的国家癌症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以及韩国大学Anam医院(Korea University Anam Hospital)的研究人员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Bin(一种促凋亡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中的作用,从中也说明了不同的化疗药物可以诱导不同的细胞死亡途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新一期的《Cell Death and Diff
-
发95篇SCI文章:06年我皮肤病基因研究硕果累累
生物通综合:健康报消息,从日前于江苏泰州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2007年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在皮肤性病学领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皮肤遗传学研究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6年我国皮肤性病学界共发表SCI论文95篇,数量和质量均较上年有较大提高。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将汉族人银屑病易感基因定位于染色体4q31-q32上,被国际权威遗传学数据库(OMIM)收录并命名为PSORS9;首次将汉族人白癜风易感基因定位于染色体4q13-q21上,命名为AIS4,该成果全文刊登在国际遗传学权威杂志《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 我国学者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两种单基因皮肤遗传病的致
-
上海女生登上《自然》杂志
生物通综合:上海女生发明的OLED发光器 登上《自然》 身材娇小的孙轶如在实验室里。 孙轶如,一名复旦大学毕业的女生,如今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日前,以她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刊登在国际权威科学刊物———《自然》。英国BBC对此作了报道,称她发明的OLED发光器“使传统的照明器件黯然失色”。昨天记者越洋连线了这名“聪明的中国女孩”。 孙轶如是复旦大学98级理科基地班学生,2002年被美国赖斯大学录取,攻读应用物理。2003年,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作为电子工程系的博士生,孙轶如还进入了美国工程院院士弗里斯特
-
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广州中山大学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cology in Southern China)癌症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各种重要生化及其生理特征实验证明了核仁磷酸化蛋白Nucleophosmin (NPM, B23, numatrin, NO38) 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可以作为一种HCC标记物的可能性。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Nature出版社出版的期刊之一)最新一期上。这一研究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是中山大学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云径平,参予这一研究的还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