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医院成功切除两种世界罕见肿瘤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南方医院胸心外科成功为一名老年患者实施食管近端腔内脂肪肉瘤合并食管远端管壁淋巴管瘤切除、食管重建手术,今天患者康复出院。这一世界首例病例的成功诊治,不仅为我国乃至世界食管罕见肿瘤的症状、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又为医学工作者研究食管肿瘤的病理分型及免疫组化特征,留下了珍贵的医学资料。 患者刘某,73岁,两年进食因吞咽不畅,有明显紧张憋闷感。近半年症状加重,只能进食流食维持生命。南方医院胸心外科吴旭教授接诊后,意识到这是疑难杂症患者。该科主任王武军教授组织全科三次讨论患者病情后认为:虽然患者年龄较大,有手术风险,但患者胸腔内生长肿瘤较肯定,进食困难症状越来越重,不手术
-
叶克穷博士再发《PNAS》文章解析未知蛋白功能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中心生物国家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National Laboratory of Biomacromolecules)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NIBS)的研究人员通过揭示存在于线粒体膜上未知功能的蛋白MitoNEET的结晶结构,分析认为mitoNEET等具有CCCH结构域的蛋白具有电子传递功能。这一文章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北京生科院的叶克穷博士,以及生物物理所的王金风研究员。原文摘要:Published online before
-
高校在线发表论文最新排名
序 号 单 位 数 量(按作者所在单位) 1 河海大学 749 2 北京邮电大学 680 3 中南大学 398 4 武汉理工大学 391 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388 6 大连理工大学 316 7 东南大学 304 8 天津大学 269 9 吉林大学 255 10 四川大学 23
-
中国首次发现早期哺乳动物“准噶尔兽”化石
来自中国和德国的古生物学家9月2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德合作中国北方地质与环境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共同宣布,他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首次发现了早期哺乳动物的新属“准噶尔兽”化石。 据德国波恩大学古生物研究所教授、古哺乳动物学家马丁介绍,这种哺乳动物化石在世界上属于首次发现,命名为“左氏准噶尔兽”新种。 化石是中德古生物学家于2003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以西硫磺沟地区的一个距今约1.6亿年的侏罗纪晚期地层里发现的。在那里,科学家们找到了17颗哺乳动物的牙齿化石。经过研究确认,这些牙齿化石属于柱齿兽类的一个新属“准噶尔兽”—— 一种带有明显亚洲特点的早期哺乳动物化石。 马丁
-
中科院植物所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综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日前发表中科院植物所关于水稻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水稻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途径新的调节因子14-3-3蛋白,并揭示了一种新的OsBZR1蛋白活性调控机制,为油菜素内酯在水稻中的应用,提高水稻产量和增加植物抗逆性提示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手段。油菜素内酯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控制水稻株型等重要农艺性状。王志勇和种康研究组的博士生白明义等人利用反向遗传学研究了水稻OsBZR1蛋白的功能。研究发现通过RNAi技术抑制水稻体内OsBZR1的表达会导致水稻植株矮小、叶片直立、育性下降等与水稻油菜素内酯合成及不敏感突变体类似的表型。同时抑制OsBZR1的
-
第一张人类器官蛋白质组图谱
生物通综合: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暨首届粤港蛋白质组学学术交流会上,中国科学家表示“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有望实现肝癌诊治突破性进展。 据了解,该计划实施3年来,围绕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的表达谱等九大科研任务,我国科学家成功测定出6788个高可信度的中国成人肝脏蛋白质,系统构建了国际上第一张人类器官蛋白质组“蓝图”;发现了包含1000余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络图;建立了2000余株蛋白质抗体,并将有望用一种与电脑连接的生物芯片,通过验血方式,准确地找出各类肝炎及肝癌的致病原因,既减轻诊断痛苦,又能做到对症下药。 该计划还全面完成了人胎肝蛋白质表达
-
2007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07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共145 位,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关于公布2007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2007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院士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投票,经中国科学院各学部常委会审议,确认初步候选人145 位。 现予公布。中国科学院 二○○七年八月二十九日数学物理学部(共21位)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恩哥 50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 邓学蓥 66 空气动力学 北京航空
-
云南建立三种野生稻基因文库
本报讯 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目前已为该省分布的三种野生稻建立了基因文库。 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程在全博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优异种质基因发掘研究方面,研究所首次构建了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cDNA文库,并从中发现和分离获得一大批野生稻重要功能基因cDNA。 此外,该所大规模分离出野生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首次从云南普通野生稻中分离克隆抗稻瘟病Pi-ta同源基因2个、抗白叶枯病Xa21同源基因4个,并开展了相关基因结构与功能、比较基因组学和亲缘演化关系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野生稻基因组学研究的内涵
-
发现抗癌新途径 丘小庆:用成绩平息造假风波
生物分子都是通过遗传产生的,如果能用人工方式改变其特性,就能攻克包括癌症在内的难题。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教授丘小庆就在做着这样的梦,并逐渐“美梦成真”。美国一家专做生物技术专利申报的律师事务所律师这样评价:丘小庆的发明价值20亿美金。 “原理很简单,但只有我想到了” 在丘小庆的实验室,他给记者上了一堂课,说的就是怎样改造生物
-
《内科学年报》发布14项最新进展 我国学者侯凡凡榜上有名
今年7月,美国《内科学年报》(Ann Intern Med)发表报告《内科学最新进展》,列举了2006年内科学领域最重要的14项研究成果,我国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侯凡凡等完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延缓晚期肾功能不全进展”研究,成为其中唯一由中国人完成的课题。该报告称,这些研究为解决内科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对当前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侯凡凡等完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延缓晚期肾功能不全进展”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治疗,能有效减少晚期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终末期肾衰竭的危险性,改变了晚期肾脏病禁用肾素、
-
从水母中分离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蛋白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鹏程研究员等完成的“从水母中分离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蛋白及其应用”,7月4日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涉及海洋生物,具体讲是两类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水母蛋白。其分离步骤为:将水母绞碎细胞破碎后,加入磷酸缓冲溶液中,2-6℃浸泡 0.5-2h;转速10000-20000rpm,离心10-30min,取上清液;磷酸缓冲溶液二次浸取,转速10000-20000rpm,离心10-30min;合并两次离心的上清液;用凝胶过滤层析法,将合并
-
上海生科院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研究组发现了一个新的Raf-1调控蛋白,第一次揭示了Raf-1的空间调控方式,并提示了一种在高尔基体上遏制ERK信号通路的新机制,为未来研究肿瘤细胞过度增生的分子机理进而治疗癌症提示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新的靶点。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这一研究受到中科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上海市科委的资助。 原文摘要: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August 27, 2007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073/pnas.0
-
冯玉龙研究员发表最新《生态学》杂志文章
生物通报道:在新一期的《生态学》((Oecologia(2007)153:501-510))杂志上,发表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冯玉龙研究人员等人的一篇研究论文。他们在增强竞争力的进化(EICA)假说基础上,首次提出在入侵地氮在入侵植物光合机构和天敌防御系统中的分配的权衡关系可以对天敌的缺乏做出进化响应,即减少向防御系统的分配比例,增加向光合机构的分配比例。 生物入侵是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侵种的扩散严重威胁着全球生物多样性安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农林牧业生产。研究外来植物的入侵性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助于对外来种进行风险评估,对入侵种进行早期预测、
-
****人才最新文章解析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新机制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个新的gp78结合蛋白Ufd1,并发现:Ufd1蛋白与gp78蛋白结合,增强了gp78的泛素连接酶活性,加速胆固醇合成代谢的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的降解,进而增强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生科院的宋保亮研究员,李伯良研究院,参予研究的还有曹剑和王江等人,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资
-
吴雪琼课题组结核抗体蛋白诊断芯片即将投入临床
生物通综合:早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古代医学还只是认识到该病可能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慢性传染病,“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转旁人,乃至灭门”。8月25日,北京日报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原309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吴雪琼课题组了解到,这项历经10年研制出的结核抗体蛋白诊断芯片超越传统结核病诊断“金标准”,目前该成果已转让生产。不久后,这项科研成果将被应用到临床诊断、病症筛查、健康体检和进出口检疫等方面。 据了解,目前结核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细菌学诊断技术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被沿用至今,但由于它临
-
制药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立项建设
根据《教育部关于2007年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的通知》(教技函【2007】46号),浙江工业大学制药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被正式批准立项建设。这是我校继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后,在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个研究平台。据悉,此次全国共有47个实验室入选,其中浙江省入选的实验室为2个。 我校“制药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药物化学学科、生物化工学科、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多年学术积淀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依托浙江省制药重中之重学科,浙江省生物化工重中之重学科,浙江
-
我国建立世界“植物环肽”化学研究坐标系
生物通综合:新华网消息,经过15年的系统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俊院士和谭宁华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团组,共发现植物环肽79个,为世界植物环肽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化学研究体系,树立了该领域的研究标杆和坐标系。 1991年,谭宁华在昆明植物研究所利用从江苏带回的中药太子参进行实验时,偶然获得了两个任何对照图谱上都没有记载的结晶体。 在周俊院士的指导下,谭宁
-
我国生化药物五大领域潜力可挖
据预测,未来十年世界范围内的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的开发热点主要集中在单克隆抗体、反义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可溶性蛋白质类药物和疫苗的几大类。根据我国实际国情,生化药物五大领域具有极大潜力,可以深入挖掘,需要特别重视和加强。 借助蛋白质工程研制新药 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现有蛋白质类药物进行改造,使其具有较好性能,是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生物技术药物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研发蛋白质工程药物方面,我国目前已成功完成许多工作。如,为降低IL-2副作用,将125位的Cys残基用Ser取代,使之成为一种
-
清华大学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对于果蝇嗅觉长时程记忆形成必需的突变:AKAP Yu,这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果蝇神经传递记忆形成过程中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的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周海梦教授,以及冷泉港实验室,清华大学****钟毅教授(简介见后)。原文摘要: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August 9, 2007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073/pnas.0700439104The AKAP Yu is r
-
中国农科院李奎教授《基因组生物学》发表新文章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国农科院的消息,8月6日出版的英国《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期刊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奎教授课题组唐中林博士、李勇硕士等关于中外猪种骨骼肌生长发育生长差异分子机制的重要研究成果。 猪肉是人类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世界上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的第一大国。我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西方猪种虽生长快和瘦肉率高,但口感风味较差。该问题已经引起普遍关注。我国地方猪种具有肉质优良的特点,以“鲜嫩多汁”驰名中外。解析中外猪种骨骼肌生长发育差异分子机制是培育优良猪种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