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中南大学陈军获亚太国际肝病年会主席奖

    陈军获亚太国际肝病年会主席奖 来源:中南大学     日前,  2500余名来自世界各国的肝病学专家、学者齐聚风景如画的日本京都,出席第17届亚太国际肝病年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传染科陈军副教授,作为本年度4位在病毒性肝炎研究领域有杰出表现的研究人员之一(中国大陆唯一),在大会开幕式上做特别演讲,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获得了最高荣誉——主席奖(Presidential  Award)。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乙肝病毒的开放读码区中,  HBx所编码的X蛋白作为转录因子,对癌基因的活化、细胞周期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7-02

  • 上海孙伯民小组权威期刊发表肌张力障碍研究成果

    生物通综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消息,近日,上海市瑞金医院神经外科的研究成果——丘脑底核慢性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的论文在《欧洲神经外科杂志》上发表。这是一种采用微创外科手术的方法植入慢性刺激电极,刺激丘脑底核神经核团调节神经环路,改善症状甚至彻底治愈疾病。 由中国医生发明、并为全世界功能神经外科界承认并接受的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新方法,也标志著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在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02年,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孙伯民医生率先在世界上采用了丘脑底核慢性电刺激的手术方法治疗难治性肌张力障碍。该方法比较原有的手术方法,具有疗效好、起效快、治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9

  • 中国科学家6月生命科学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自然》解析中国科学家本期新发表文章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的研究人员挖掘出了一种巨型似鸟恐龙——二连巨盗龙的骨骼化石,确定了其亲缘关系,并进行了鸟类特征演化分析,这将极大丰富人类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理解,6月14日出版的《Nature》杂志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并配以新闻解析。 这一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博士。[Na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9

  • 华东理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发《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在6月26日的《PNAS》上,来自中国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弋、哈佛医学院的宋艳丽(Yanli Song,音译)和Joseph Loscalzo(文章的通讯作者)公布了他们有关蛋白质二硫键形成研究的最新发现。 文章检索信息: PNAS | June 26, 2007 | vol. 104 | no. 26 | 10813-10817BIOLOGICAL SCIENCES / BIOCHEMISTRYRegulation of the protein disulfide proteome by mitochondria in mammalia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8

  • 将用于癌研究:台湾中大发现10种新海蛞蝓

    生物通综合:中国台湾网消息,台湾中山大学特别成立“亚太海洋研究中心”,在台湾本岛和离岛海域,记录超过150种海蛞蝓,更发现有10种新种海蛞蝓。负责这项研究的台湾中山大学教授莫显荞表示,未来将进一步研究海蛞蝓不怕毒的特性,分析其用于生物医疗领域的可行性。 海蛞蝓是海中的无壳蜗牛,由于缺乏外壳保护,多彩的海蛞蝓躯体演化出含有剧毒性的物质和鲜艳色彩,有“海底宝石”之称;而全球大约有2700到3000种海蛞蝓;台湾中山大学的亚太海洋研究中心,则是在澎湖西南海岸发现了丰富的海蛞蝓,一年来共累计记录了61种,占台湾及离岛种数的4成。     莫教授指出,海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7

  • 首个宫颈癌防治最先进检测法诞生

    生物通综合:光明网消息,据了解,目前全球每年得宫颈癌的人数有50万,占女性癌症的第二位,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有宫颈癌新发病例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2%。     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教授赵健指出:“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已证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而且不同HPV亚型的感染其致病性和后果也有差异。HPV的检测已成为筛查和预防宫颈癌的关键问题之一”。对HPV病毒感染进行准确的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性,同时改善妇女宫颈癌的防治。宫颈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筛查预警对早期发现宫颈癌,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7

  • 《生态学应用》封面文章报道西高所研究成果

       近日出版的《生态学应用》(Ecological Applications)第17卷第2期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中科院西高所研究员赵新全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自然资源生态实验室Julia A. Klein博士合作的文章《在非放牧条件下模拟增温对青藏高原草场的消极影响》,该刊封面同时还采用了西高所所属中科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站实验样地照片。    西高所与Julia A. Klein在“全球变化及土地利用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领域已经合作十年。赵新全和Julia A. Klein的合作研究表明,对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场及其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07-06-27

  • 广西医科大学等最新《JVI》首发性发现

    生物通报道:来自广西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系,广西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一种基因组成与其它种群不一样的冠状病毒新种类,为了解具有感染潜在威胁的病毒的进化及出现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也说明了系统病毒侦测(systematic virological surveillance)的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香港大学管轶副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禽流感和SARS,见之前报道:生物通专访:管轶教授回应《PNAS》文章事件为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6

  • 武汉大学生科院最新文章解析信号传导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MOE for Plant),德国波茨坦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AtIpk2可以通过生长素信号途径介导腋芽发芽分枝。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ant Physiology》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来自武汉大学生科院植物发育生物学教授夏惠君,她的主要研究兴趣是三磷酸肌醇激酶(IP3K)在植物信号通路的作用和分子机理,从高等植物中克隆IP3K 基因并研究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基因表达调控,逆境反应等过程中的作用。原文摘要:Plant Physiology 144:942-951 (2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5

  • 广州发现罕见血型抗体“抗Jk3”

        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博士6月22日向记者证实,广州首次发现罕见血型抗体——“抗Jk3”,这种血型抗体在国内未见公开报道。     6月初,广州血液中心在研究广州市妇婴医院送来的一份血液标本时,发现并鉴定了这一稀有血型抗体。广州市妇婴医院准备为一名来自广西的孕妇行引产术,需要术前备血。医院血库在进行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时发现,这一A型血液孕妇与医院库存所有同型血液均配血不合,遂把她的血液标本送到广州血液中心作进一步试验。     据广州血液中心血型研究室主任罗广平介绍说:“经我们反复试验,最后确认配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06-25

  • 昆明植物所进一步揭示杜鹃属植物天然杂交机制

    昆明植物所进一步揭示杜鹃属植物天然杂交机制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孙航指导的博士后查红光近来以杜鹃属常绿杜鹃亚属植物中的天然杂交现象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形态学证据与分子生物学证据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R.  delavayi与R.  decorum,以及R.  delavayi与R.  irroratum形成的天然杂交带,并探讨了杜鹃属植物天然杂交形成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第一,在天然状况下,R.&

    来源: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07-06-25

  • 上海交大病毒研究成果登上国际知名刊物

    生物通综合:来自新民晚报的消息,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人兽共患病与比较医学团队最近在冠状病毒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率先从患胰腺炎的鸽子身上分离出冠状病毒并加以鉴定。 由该团队学科带头人华修国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周俊芳、硕士生钱华冬在冠状病毒方面的研究论文相继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Antiviral Research(抗病毒研究)》和《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美国兽医研究)》上,其中《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coronavirus from pigeons with pancr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2

  • 中国《细胞研究》影响因子达3.4

    《细胞研究》影响因子达3.4 来源:科学时报            6月20日,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公布《期刊引用报告》,在我国约5000种科技期刊中,有75种期刊入选SCI。《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2006年度影响因子(IF)达到3.426,综合评估位居SCI收录的细胞生物学领域156种期刊的第62名,比上一年88/154上升26位,已超过一些国际知名的老牌生物学杂志,实现了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新的历史性突破。同时,《细胞研究》影响因子再度位居我国入选S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2

  • 打开生命的“万花筒”——访“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项目组

    访“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项目组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刘莉 ■编者按     如果在六七年前提到蛋白质组学,恐怕知之者甚少。但是,2001年《科学》杂志已把蛋白质组学列为六大研究热点之一,其“热度”仅次于干细胞研究,名列第二。如今蛋白质组学的受关注程度已令人刮目相看。      因为蛋白质与人类生命、疾病的密切关系,近些年来,在国际上兴起了蛋白质组学研究和蛋白质科学研究的“热潮”。我国也在2002年启动了“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973计划,组织全国有关的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探索这个“万花筒”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2

  • 上海交大女生:让"一枝黄花"为抑癌出把力

    上海交大女生:让"一枝黄花"为抑癌出把力   本报讯  (实习生  吴洁宇  本报记者  钱滢瓅)它有让人过耳不忘的名字——“一枝黄花”,更有骇人的繁殖力——一株可繁殖两万余株,3年内让“领地”中其他作物一律消亡。面对这一凶猛的入侵生物,上海交通大学大一女生陈礼彬提出治理新思路:提取花中多糖,让它为抑癌出力。    换一个思路        读机械专业的陈礼彬早在高中时就对来自加拿大的“一枝黄花”产生了兴趣。“妈妈的工作单位在机场附近,那里‘一枝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07-06-22

  • 中美科学家最新《PNAS》文章发表生物进化重要发现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爱荷华州大学人类学系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侏儒型(pygmy-sized)”的大熊猫的头骨,这种大熊猫被认为是大熊猫的祖先,200万年前主要生活在中国的南方。这一发现进一步帮助确定了上新世和更新世时代(大约300万年前)该区域的气候环境的变化情况,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这个新发现是由中国科学院的金长竹( Changzhu Jin,音译) 和刘金义(Jinyi Liu,音译)历时18个月在中国南部的喀斯特山洞里发现的,本文的第一作者是金长竹,通讯作者是来自爱荷华州的Russell L.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1

  • 南京农业大学重点实验室发表《Plant Physiology》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Jiangsu Plant Gen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National Key Laboratory for Crop Genetic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中科院水稻研究院,镇江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分离获得了一种水稻(Oryza Sativa L.)叶绿素缺陷突变:黄绿叶1(yellow-green leaf 1 ,ygl1),这在之前并未得到过报道,这种突变体具有较高光合效率和较强的耐受光抑制能力,因此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同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0

  • 首席研究员最新文章发现多种特异蛋白

    生物通综合:来自科学时报的消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昆虫特有蛋白的鉴定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通过分析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基因组信息,并与其他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信息进行比较,鉴定出51种昆虫特有蛋白,包括与环境胁迫和感受刺激相关的蛋白、表皮蛋白和气味结合蛋白等,揭示了昆虫在环境适应与信息交流方面的独特特征。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基因组学杂志《英国医学委员会·基因组学》(BMC Genomics)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康乐研究员,早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现任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20

  • 上海自主研发型糖尿病新药“谊生泰”进入二期临床b阶段

    上海自主研发型糖尿病新药“谊生泰”进入二期临床b阶段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18日宣布,完全自主创新的型糖尿病新型治疗药物“谊生泰”进入二期临床b阶段试验,试验将在京津沪宁四地的7家医院进行。     “谊生泰”是上海华谊自主研发的基因工程产品,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是国际糖尿病药物治疗热点“肠促胰岛素分泌肽药物”的一种,长期使用不易产生抗体。此前,“谊生泰”已完成一期和二期临床a阶段试验,试验初步证明“谊生泰”对型糖尿病有多种治疗效果。     肠促胰岛素分泌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后,一直是全球糖尿病药物治疗领域的研究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时间:2007-06-20

  • 吉林大学RNAi研究登上《Cancer Research》

    生物通报道:来自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殖病理生理研究室,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马里兰食品药品管理局生物进化与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实验证明RNA干扰方法减弱S. typhimurium也许是一种治疗初级和转移企癌症中最有效的方法,这为肿瘤生长抑制,Stat3信号转导物和转录激活物的研究提出了新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出版的,癌症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刊物《Cancer Research》(简介见后)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吉林大学医学院的赵雪俭教授,以及马里兰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许徳齐(De-Qi Xu,音译)。原文摘要:Cancer Research 67, 5859-586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06-19


页次:1289/1640  共32800篇文章  
分页:[<<][1281][1282][1283][1284][1285][1286][1287][1288][1289][12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