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农业部长讨论未来食品
欧洲未来食品应该遵循什么模式?如何保证未来食品的质量、安全及多样性?欧洲能否发展转基因产品生产?在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的倡议下,欧盟15国农业部长9月3日至5日聚会法国西南部城市比亚里茨,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此次会议为欧盟农业部长非正式会议。会议期间,部长们争论的焦点是能否发展转 基因产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未来食品的模式与安全。法国农业部长格拉瓦尼建议欧洲继续加强对转基因产品的研究,但在未取得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前不要轻易发展转基因产品。然而,一些国家认为法国的建议太过谨慎,荷兰农业部长劳伦斯-扬·布林克霍斯特表示,对转基因产品保持谨慎的原则是对是,但他对欧洲人只考虑风险而美国人只考虑利益的
-
科学家找到阻遏炎症的新途径
2000年9月1日消息:哈佛Hughes医学研究所(HHMI)的研究者们发现了一条关闭细胞中免疫反应的一条路,这些免疫反应同样发生在为了正确发挥功能的相关细胞机制中。他们的实验证明这种处理方法以令人吃惊的效果缓解小鼠中的炎症反应。在2000年9月1日出版的《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中,HHMI的研究人员Sankar Ghosh和他在耶鲁大学的同事们报告了他们发现了一条使细胞炎症反应中心协调因子NF-κB短路的途径。当NF-κB被外来的化学信号激活时,NF-κB启动炎症的基因表达机器。Ghosh说:“多年来,我们已经清楚,NF-κB在细胞清除病原体的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进化保守的作用。炎症反
-
不用工作的细菌
每个蚜虫体内有60到80个名为Buchnera的细菌。蚜虫和Buchnera不能独立复制:它们是真正的“共生体”,彼此完全相互依靠。现在东京大学的Yoshiyuki Sakaki和他的同事们,报告了Buchnera完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该细菌对宿主的依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缺少很多关键基因。加州大学Davis分校的Paul Baumann说:“完成Buchnera的基因组测序是我们了解蚜虫共生社会的主要一步。”这些结果证实了早些时候的研究——今年三月Baumann分析了大约五分之一Buchnera基因组后公布的结果。共生现象在自然界中并不少见。比如,有些细菌在豆类植物,如豌豆和菜豆,的根部生长
-
法证实转基因油菜可与野生植物自然杂交
法国农业专家经研究发现,转基因油菜可与野生萝卜自然杂交,从而证实种植转基因油菜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项研究是由法国国家农艺学研究所和法国油料作物跨行业技术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研究人员在三块面积为一公顷的转基因油菜地里同时种植了500株野生萝卜。这些转基因油菜的特性是具备抗除草剂的能力。为仿照田间的自然情况,他们特意将野生萝卜分别种在田间和田埂。研究人员又用这些野生萝卜的种子种出了19万株萝卜并发现,在这些子代野生萝卜中有一棵具备了抗除草剂的能力,而它是由一棵种在转基因油菜田田埂上的野生萝卜的种子长成的。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那棵种在转基因油菜田田埂上的野生萝卜曾由转基因油菜自然授粉。法国国家
-
线虫挑战自由基
两种可以清除氧自由基的合成化合物赋予了线虫(C. ele-gans)惊人的超长寿命。氧自由基是生物体内反应活性很高的分子。通过正常的细胞活动,生物体可以不断地产生出有害的自由基。但是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SODs)的帮助下,生物体可以实现自我保护。SODs能够将氧自由基这种活跃的分子转化为无害的氢分子或过氧化氢分子。有理论认为提高SODs的作用可以减少与老化相关的细胞损坏。Simon Melov和同事们将线虫暴露在两种模拟SODs作用的合成化合物中,以此来检验这一理论。实验表明,正常线虫的生存寿命平均提高了44%。这种处理方式还使某些因基因突变变得早熟的
-
农民、鸟类和转基因作物
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报告预测,转基因耐除草剂(GMHT)作物的播种可能会使一小部分农场中鸟类的数量急剧下降,但对其它大部分农场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总之,该研究的作者推断结果主要取决于农民将采用哪种类型的新作物。Andrew Watkinson和同事们利用一个数字模型,对可能与GMHT作物有联系的某些改造除草剂的使用后果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某些情况下,野草种子的数量预计至少可以减少90%。该研究还指出:这样一个下降比例将严重降低依靠这些农田为生的云雀的数量。在另一篇相关的研究评述论文中,Les Firband和Frank Forcella写到,这个模型提供了一个“受欢迎的概念性框架”,但
-
基因图谱表明———人类无种族之分
美国最早宣布破译人类基因密码的塞莱拉公司负责人万特博士最近指出:“种族是一种社会概念,而不是科学概念。基因图谱并未显示‘种族’之间有何差异。我们都是从非洲的少数原始部落迁移和进化而来。”万特博士与美国国家卫生总署的科学家们日前宣布,他们已经研究了人类全部基因排序的草图,他们一致认为,人类只有一个种族。科学家们认为,区别不同种族最常用的特征,如皮肤和眼睛的颜色、鼻子的宽度等,是由相对而言极少数的基因控制。在人类进化史上,这些基因的变化是为了适应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例如,赤道地区的人皮肤黝黑,是为了减少紫外线辐射的伤害;而北方地区的人皮肤白皙,是为了在较弱阳光下人体能产生较多的维生素D。纽约曼哈
-
人类染色体上潜在的敌人
Saarland大学医学院的Nikolaus Mueller-Lantzsch和他的同事们在《癌基因》杂志上报道,人类7号染色体上的一个病毒仍然有部分功能,并且可能引起癌症。已经发现大约1%的人类基因组是名为反转录病毒的病毒的残留物。反转录病毒,如HIV,将它们的基因插入被感染细胞的基因组中,并且从那里指导病毒的新病毒的组装与释放。在人类进化的进程中,这一过程似乎多次出错,导致在基因组上留下一些无用的,突变的反转录病毒基因。这些称为人类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元件或HERV。黑猩猩和大猩猩都有与人类HERV相同的HERV元件,这意味着肯定早在数百万年前最早的灵长类动物中就出现了HERV。但是最近研究者
-
英国科学进步协会年会最新报道
英国公众健康实验室中心(CPHL)的Peter Borriello今天在英国科学进步协会年会上说,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使得在传染病和流行病发生的国家意识到它们之前,可以鉴定到新的传染病和流行病。Borriello解释道,过去对有害细菌的鉴定通常来自于它们的“形态学”特征——这些细菌在显微镜下的外表。现在有一大类高技术方法鉴定这种生物,包括DNA指纹图谱和将激光照射到细胞壁上以鉴定它们的化学成分。这带来了一些令人吃惊的发现。比如,长期以来微生物学家一直认为一种引起内脏感染的微生物——Cryptosporidium是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但是Borriello和他的研究组鉴定到了只在人类之间传播的一株
-
恐怖的考古发现:史前印第安人的确吃人
正在对美国西南部一个12世纪村庄遗址进行探索的科学家有一个恐怖的发现:这个村庄曾经举行过一个吃人宴会,之后这个村庄被突然而神秘地遗弃了。这个发现第一次证实了多年的疑团: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北美印第安人有吃人肉的习惯。这个小村庄主要由3个石屋组成,坐落在科罗拉多州的西南部,是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四州接壤处的几个古印地安人遗址的一处。大约1150年,这个村庄的居民突然离开这里,食物吃了一半,锅、饰物及其他有价物(这些东西在部落转移时通常会被带走)仍留在那里。房屋的周围狼藉散落着几千块人类骨,七个成人的遗体,有男有女,年龄各异,在火堆的灰烬里还发现了烧焦了的牙齿和骨头。通过
-
脑细胞翻开新的一页
我们很多人可能会为我们逝去的青春而苦恼,但是我们也知道时钟是不可逆转的。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们一直认为发育中这点也成立,也就是说一旦一个细胞确定了其特定命运,它就不能逆转其生命轨道而成为其它类型细胞。然而,最近进行的大量工作似乎已经推翻了生物学家的这一信条。在9月8日出版的《Science》上的第1754页,研究者们介绍了新的发现,提供目前最有力的证据证明一定细胞可以调转方向朝向新的功能发展。以前有关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程序化的报道一直受到质疑——是否科学家们真正正确定位了年轻的细胞基础,或者是否在他们的培养碟中藏有非成熟细胞从而得到意料之外的细胞类型。在最近的研究工作中,伦敦大学的Toru Kon
-
发掘光合作用的根
我们对生命最基本的机制的起源所知不多,即在整个光合过程中利用太阳能的能力。但是在9月8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则通过对似乎是使用该机制的最早生物的鉴定,提供了新的起点。蓝藻细菌和紫色硫细菌细菌中的主要光合类型数十亿年以来,形成了稳定的生态联合会。不产氧光合作用细菌存在于蓝藻细菌之前的发现勾起了我们对远古世界的记忆,也许是35亿年以前的远古,当时所有的光合生态系统为了生存要求减少地热活动产生的气体和溶质。令人吃惊的是在光合竞争中的赢者是紫色细菌。印地安那大学的生物学家Carl Bauer对五组细菌的基因进行了研究,这种紫色细菌属于这五组细菌中的一种。Bauer希望知道哪些基因彼
-
科学家发现引起老年痴呆的新蛋白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袭击大脑引起进行性早老性痴呆症的新蛋白质。这种新蛋白帮助制备构成淀粉样斑块的物质之一。研究者们说对该蛋白的鉴定为阻止该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药物作用靶。 在美国大约有400万人口受到老年痴呆症的困扰,这种疾病使得他们失去判断能力,健忘并且逐渐失去自我料理能力。这种神经损伤似乎是由于大脑中名为淀粉样斑块的沉积引起的。这些斑块中的一个主要成分是一种名为β-淀粉样蛋白的肽,这种肽是由一种名为APP的蛋白被酶切产生的。一些剪出β-淀粉样蛋白的细胞剪刀是一组名为早老分子(presenilins)的酶(见1999年10月22日的《Science》第650页),但是科学家们知道另外存在因子帮助
-
研究发现:疯牛病和老年痴呆症的病变蛋白惊人相似
北京青年报9月9日报道: 南开大学的杨池明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疯牛病和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变蛋白惊人相似。这一发现对研究疯牛病的病因和开发抑制这类疾病的药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杨池明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疯牛病和老年性痴呆症在化学致病机制上的许多类似性。通过计算机模拟相结合,他发现疯牛病中的致病蛋白氨基酸序列和老年性痴呆症中的β蛋白氨基酸序列有化学性质方面的惊人类似性。认为这种序列的类似性显示了这两种疾病具有类似的化学病变机制。 疯牛病和老年性痴呆症一直以来是发病机制不明的绝症。目前北美有近300万老年性痴呆症患者,而且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北京青年报
-
以科学家发现I型糖尿病基因
以色列科学家6日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致病基因,这将有助于人们防治这种疾病。以色列海法“林氏”医院的内分泌和糖尿病科主任瓦尔迪介绍说,这一研究成果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以色列研究人员经过7年的艰苦工作完成的。他们的研究样本是生活在以色列北部的阿拉伯贝都因家族,这个家族30%的人都患有I型糖尿病,并且有关的基因资料可以追溯到三代以上。研究发现,这个家族中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在第10号染色体上有同样的可疑基因。据悉,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把这个基因命名为“IDDM17”。最近,研究小组发现这个家族的约旦亲戚也有同样高的糖尿病发生率,研究人员准备在近期内前往约旦进行进一步研
-
古生物学家对袭击陆地和海洋的最大物种灭绝的新解
两百五十万年前,在二叠纪时代的末期和三叠纪时代初,海洋中85%的物种在不到500年的地质时期中完全消失。现在从南部非洲得到的证据表明二叠纪—三叠纪交替时期,陆地植物的灭绝同样是残酷和迅速的。在9月8日出版的《Science》的1740页上,研究者报道了他们对两亿五千万年前,在南部非洲干燥台地草原盆地发生的沉降起始形成的岩石进行的研究,推测出一个以沉降形式发生的突发事件,就好像陆地上的所有有根植物都被永远地除去了一样。但是在缺少任何影响线索的情况下,研究者们正在努力寻找进一步的解释。——摘译自9月8日《Science》
-
含羞草含羞谜底揭晓
千龙新闻网 08日 10:13 含羞草受到刺激之后,小叶会闭合、叶柄会低垂,原因何在,日本学者有答案。 日本上智大学土屋隆英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进一步揭开含羞草闭合运动之谜。研究人员发现含羞草含羞带怯的原因在于,支撑含羞草细胞不致变形的蛋白质起了变化。这项研究成果刊登于7日出刊的英国《自然》科学期刊。 含羞草可以像动物一样动作,它产生动作的机制,自古以来一直是科学家深感兴趣的题目。土屋教授的研究小组,先前就已经确定含羞草的叶柄下垂时,根部内的水分会由下往上移。这一次,研究人员则以特殊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变化。 结果发现,含羞草细胞是由细小如网状的蛋白质“股动蛋白”(actin)所支撑
-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免疫分子
光明日报上海9月7日电: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华晨生物技术研究所曹雪涛教授和同事们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型免疫分子的全长新基因。该种新型免疫分子在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尤其是在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关研究论文刊登在9月1日于美国出版的国际著名免疫学杂志《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这是我国学者在世界上首次报道自己发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新型免疫分子。 此次发现的新型免疫分子被称为γ型巨噬细胞趋化蛋白2,是利用大规模DNA测序技术,从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基因文库中发现的,是一种新的趋化因子。研究表明,该基因高
-
支持克隆人的科学家被斥为唯利是图
北爱尔兰籍欧洲议会议员雷夫-伊安-派斯里公开指责人体克隆技术的倡导者们是一群唯利是图之辈。他在斯特拉斯堡参加欧洲议会举行讨论时指出,鼓吹人体克隆项目大干快上的科研人员缺乏良知。这些人关注的不是人类的健康和福祉,而是把克隆领域当成了又一座金矿,想趁机大捞一票,装满自己的荷包。具体表现在,这些人抢注人类基因研究成果专利,试图以后待价而沽。 英国首相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政府近来出台了几项措施,放宽对人体克隆技术的限制。英国下院的议员们现在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并投票决定是否完全解除对人体克隆技术的禁令,把它应用于临床。英国政府之所以出现了立场的松动,源于医学权威利姆-多纳德森做出的一番结论。多纳德森认
-
科学家利用树的基因防止土地沙漠化
凤凰网站9月7日消息:据路透社报导,以色列科学家在与沙漠化斗争中取得了重大成就。研究人员在幼发拉底白杨树中分离出一种名为BspA的基因,这种基因能使幼发拉底白杨树具有极强的抗旱能力以及耐盐碱特性,研究人员将这种BspA基因注入到其他品种的白杨树中,发现其他品种的白杨树都能接受这种基因,并表现出抗干旱、抗盐碱的特殊性能。研究人员认为利用这项转基因技术有望能开发出各种适宜建造防砂林的树木,在全球的抗沙漠化斗争中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