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致癌基因引擎”:癌症治疗统一方法

    生物通报道:脑癌,肺癌,乳腺癌,皮肤癌,肝癌......,癌症的种类如此之多,虽然说机理有些相似,但各自治疗的方法却不大相同。然而来自Dana-Farber癌症学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些看起来不相关的癌症之间,存在一种共同的“oncogene engine”(一个恶性细胞生长开关家族)可以开启这些癌症,这也许说明了不同的癌症可以用一种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Cancer Cell上。这个小转录因子家族,由几个调控关键生长基因活性的蛋白组成,这些蛋白在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soft-tis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4

  • 我国生物技术取得三大突破

    生物技术是当今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我国本着“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加强创新、重视集成、推进产业、实现跨越”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三大突破。      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我国科学家自1999年在《NatureGenetics》上发表了第一篇分子生物学论文后,近年来已分别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国家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30余篇,特别是打破了我国连续20多年未在《Cell》上发表文章的沉默,2005年一年就连续发表了5篇。     与此同时,发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06-06-14

  • 合成生物技术把基因测序推向实用化

    多国科学家刚刚完成的人类“生命说明书”———人类基因组测序图谱,令人欢欣鼓舞。多年来,在破译这份“天书”的同时,科学家也一直在考虑如何读懂它,如何用好基因测序的成果。     曾是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幕后英雄”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乔治亚·焦奇,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开始了他的新研究课题———合成生物技术。     当今生物领域的热门课题     所谓合成生物技术,是指将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分离成基础“组件”(包括基因组等),再通过设计和利用这些生物组件成分,来构成新的生物。近年来,合成生物技术已成为生物领域继人类基因组研究之后生物的又一热门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6-14

  • 首个指纹图谱技术生产注射液在沪结硕果

    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凯宝药业近日宣布,由该公司生产的我国第一个按照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生产的现代化中药——痰热清注射液,上市3年来,每年销量增长300%以上,今年销量有望达到3亿元,形势喜人。             据悉,中药注射液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我国制药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潜在优势项目,然而,因为生产工艺落后,其安全性一直受到诟病。             

    来源:医药经济报

    时间:2006-06-14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肿瘤诊断技术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由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美国)、美国癌症研究院和另外10个研究机构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组已经成功确定出了Burkitt淋巴瘤的基因表达标签。这一发现公布在6月8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这些发现将使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Burkitt阿淋巴瘤、并更好地将这种淋巴瘤与其他更为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区别开来。 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侵略性B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是1958年Burkitt首先描述的发生于非洲儿童的一种淋巴瘤。 现在世界各地都发现类似的病例,我国也有少数病例报道。这种类型的淋巴瘤占儿童淋巴瘤病例的30%到50%,而成人淋巴瘤中只有1%是属于这种类型。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3

  • 霍普金斯大学发现了糖尿病的神奇治疗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令人惊讶的通过操纵肝脏细胞释放的糖量来降低小鼠血糖水平神奇方法。该研究成果在6月的《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将在治疗像糖尿病等疾病中具有应用前景。该研究项目由霍普金斯大学基础生物医学研究所和McKusick-Nathans遗传医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叫做GCN5的蛋白在控制多米诺骨牌效应分子事件导致肝脏中的糖类释放到血液中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理解GCN5在维持血糖水平中的作用将使得我们能够更清楚的了解身体是怎样利用糖类和其他的营养物质产生、储存和消耗能量。“理解能量的产生和利用是受调控的对开发新药和新的治疗方法是至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2

  • 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漏网之鱼,突破癌症的关键基因

    生物通报道:研究人员新发现的一种基因可能使得乳腺和前列腺癌以及糖尿病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这种叫做SLIRP的基因由澳大利亚WAIMR的Peter Leedman教授和美国Baylor医学院的Bert O’Malley研究组共同发现。在寻找乳腺癌基因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这个基因。这一发现令人惊讶的原因是该基因是已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漏网之鱼。研究人员发现SLIRP能够关闭乳腺癌细胞中的雌激素和前列腺癌细胞中的睾丸激素。这类癌症通常都依赖激素生活。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利用SLIRP来抑制这些激素,那么我们将可能抑制这种疾病的恶化。这一发现可能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靶标。如果研究人员能够解开SLI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2

  • 为科学实验提速的一种简单技术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员证明一种简捷的新技术能够合成多种复杂比表面,其灵活性使它能够用于从将蛋白质链接到细胞膜到开发优质油漆的各种表面科学实验中。这种所谓的“梯度接合面”(gradient composition surfaces,其化学组成在表面上逐渐变化)能够成为进行迅速的复杂表面特性的高通量检测的强大工具。这种新的技术在在近期的Advanced Materials上有描述。这种新技术将硅涂在一个如刷子一样的共聚物表面,并逐渐改变两种聚合成分(或两种聚合单体)在表面上的相对浓度。这种密集的聚合物刷子提供了一种受控制的反应表面。NIST的这种技术的核心是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2

  • 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现状与挑战

    5月24日上午,“狮子山讲坛”第41场——“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现状与挑战”在生科楼103报告厅举行。此次报告会邀请到了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曹竹安教授。         曹竹安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工业生物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也是解决当今世界能源、环境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国工业生物技术行业的领军人物,曹竹安教授以中国生物工程产业的几大主流产品为切入点,结合国际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与全球生物工程产业的市场概况给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的现状做出了精辟的分析。之后,他综合我国政府对生物工程产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时间:2006-06-12

  • 检测技术革命:康奈尔大学开发微型可移植血液疾病检测工具

    生物通报道: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就会为医生提供一种能够监控患者血流、血压和体温的微型可移植设备了!目前,康奈尔大学的Edwin Kan正在开发这种新技术。本月初,Kan的研究组获得来纽约州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办公室(NYSTAR)的25.5万美元的资助。NYSTAR的赞助用于帮助学术研究机构和商业机构将高新技术发明从实验室转移到市场。康奈尔大学开发的Transoni Systems(超声波系统)能够节省大量研究时间,并且将为这项新的研究计划做出巨大贡献。这项研究的成果将用于改善现今的患者监控工具。未来的外科监控装备将可能由微小的移植物或与目前工具相结合的传感器系统构成。Kan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9

  • 新方法增加胰脏癌病患存活率

    生物通综合:一项研究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辐射肿瘤学家于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上发表,指出胰脏癌手术后的标准疗法中,加入一项属于抗代谢药物(antimetabolites)的抗癌药吉西他汀(gemcitabine,GCB)共同治疗,能够提升病人的存活率。Gemcitabine(2‵,2‵–difluorodeoxycytidine)是一种新抗癌化学治疗药物,它拥有独特的作用机转以产生抗癌活性。从1990年这个药物开始进行人体外(in vitro)以及人体内(in vivo)的试验,并在实体瘤进行了一系列的第一相及第二相临床试验。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gemcitabine展现了优异的抗癌效果。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8

  • 欧美确定生物技术合作新重点

    欧盟委员会7日发表公报称,欧盟与美国将继续加强在生物技术科学领域的合作,并已确定了近期双边合作的新重点。           据欧盟委员会介绍,新的合作重点主要涉及综合基因组学、环境生物科学、植物科学、肥胖症,以及禽流感和非典型肺炎等新出现的感染性疾病。           欧盟负责科学和研究的委员波托奇尼克表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创造新价值带来了希望,不仅有助于提高医学诊断、治疗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6-08

  • 新技术:利用新型病毒校正患病细胞

    生物通报道:研究人员已经治愈了四条患有一种致死性遗传免疫疾病的狗。这项研究在近期举行的美国基因治疗协会年会上公布。研究可能为患有一种叫做白血球粘着缺乏症(LAD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的患者带了希望。而且,这种用于修理狗细胞的新型病毒还可能比目前用于基因治疗的病毒都要安全。患有LAD的婴儿的一个叫做CD18的功能性基因,这种基因能够制作白细胞寻找和粘着到感染位点所需的一种蛋白质。没有这种蛋白质,LAD儿童常常会在两岁时因为细菌感染而死亡。这种疾病的患者有时用骨髓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骨髓捐赠者。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报道的LAD病例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7

  • 麻省理工学院: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据technologyreview网站2006年5/6月报道,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类似于间谍机构的工作。研究人员将“纳米细胞”伪装成一种无害细胞,然后偷偷穿过人体的免疫系统,进入肿瘤内部并在其壁面上投放双倍剂量的毒素。“纳米细胞”首先会关闭肿瘤血管系统,然后打开一个含有杀死癌细胞药物的包裹。关闭肿瘤血管系统能使“纳米细胞”(释放的毒素)被有效吸收。  “纳米细胞”可能会在癌症治疗上富有成效,它杀死患病细胞不会伤害人体健康。该治疗方法将大大减少病人脱发、虚弱、呕吐和易受感染的机会。  目前,经常用于治疗癌症的2种主要药品是化学疗法

    来源:Chinainfo

    时间:2006-06-07

  • 新方法攻克白血病治疗的抗性

    生物通报道:美国圣地亚哥消息,德国研究人员在美国核医学学会(SNM)第53届年会上公布了一种克服白血病对传统的化疗和放射疗法产生抗性的新方法。他们发现用α发射体(alpha-emitter)Bi-213标记抗体CD45,能够克服因征服DNA修复而产生的白血病对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抗性。研究人员给出了克服这种抗性和发生α颗粒诱导的细胞死亡的分子必须条件。这项研究指出靶向α颗粒的放射免疫治疗会使白细胞的数量增加两个数量级并导致单一靶向白细胞的杀死。利用研究组的这种新方法,治疗的效率能够增加并且对正常器官和组织的非特异性的毒性大大地降低了。白血病从骨髓开始,并会迅速扩散到血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扩散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6

  • EST技术及其在基因全长cDNA克隆上的应用策略

    摘要: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行,ES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识别、绘制基因表达图谱、寻找新基因等研究领域。利用人类基因组研究不断产生的数据,从ESTs即cDNA的部分序列入手,通过同源筛选,获得基因部分乃至全长cDNA序列,避免或减轻了构建与筛选cDNA文库等繁锁实验室工作。本文从原理、应用及其在科学研究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对EST技术进行了概述。 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是指从不同组织来源的cDNA序列。这一概念首次由Adams等于1991年提出。近年来由此形成的技术路线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识别、绘制基因表达图谱、寻找新基因等研究领域,并且取得了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时间:2006-06-06

  • 美国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业

     美国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最近的调查报告说,人类正在进入生物制药时代。统计资料显示,过去3年,全球通过生物技术方法生产的药物和相关产品多达240种。仅2004年1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就批准了20种生物技术药物,其中有治疗失眠、多发性硬化症、剧烈疼痛、慢性肾脏疾病、失禁、口疮和癌症的药品。华盛顿药物发展研究中心估计,目前处于临床试验最后阶段的250种生物技术药物中,至少有50种应该可以得到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批准,这一通过比率几乎是制药行业标准比率的3倍。 统计资料显示:过去5年,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新药中,更多的是来自生物技术公司,而不是大型制药集团,这种趋势看来仍将继续下

    来源: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时间:2006-06-06

  • 如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改造内切酶酶切位点

    生物通综合:来自霍德华休斯医学院(HHMI)生物化学系以及华盛顿大学,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方法重新设计了内切酶 I-MsoI的内含子编码的切割特性,从而获得了一种改造酶蛋白的方法,并有可能用于基因治疗等方面。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1日Nature杂志上。 改变一种DNA解理酶的特异性,在很多医学或生物技术应用中可能会派上用场,但从计算蛋白设计的角度来讲,它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Ashwell等人用一种计算方法来重新设计“I-MsoI自引导核酸内切酶”,使其显示被改变的目标点的特异性,同时保持野生型的结合亲和力。重新设计的这种酶与其野生型相比,结合和解理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5

  • 昆明动物研究所线粒体DNA基因组研究获突破

    为了更为精细地构建东亚线粒体DNA世系树,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张亚平院士的领导下,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庆鹏博士等通过详尽分析一千余条线粒体DNA全基因组序列,对东亚线粒体DNA世系树进行了更新并对该区域内存在的命名冲突进行了协调。他们将该世系树应用于医学研究,对前人发表的一系列疾病研究结果重新作了细致的分析,发现这些研究中的数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或错误,尤其是部分线粒体DNA突变的“致病性”很值得怀疑。遵循本研究中基于系统发育知识提出的指导原则将有助于在将来的研究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并有效甄别致病性突变,因而表明线粒体DNA世系树在评估突变的致病性方面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及前景。该项研究成果目前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时间:2006-06-05

  • 首次揭示单胚胎转移技术成功关键

    生物通报道:芬兰的生殖学专家首次证明在许多情况下,转移一个胚胎到接受试管受精的妇女的子宫也同样能成功受孕,并且这些年届36到39岁的妇女也同样能够像比较年轻的妇女那样生出生龙活虎的婴儿来。他们的研究表明IVF(试管受精)的重要决定因素是胚胎本身的质量而不是妇女的年龄。这个发现可能会鼓励年届40的妇女广泛接受单胚胎转移。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同一时间转移两个胚胎比较稳妥。但这种作法会增加妇女生双胞胎的风险,进而增大对妇女生命的威胁。这项新研究的结果公布在6月1日的Human Reproduction上。这项研究分析了1224个新的IVF/ICSI(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和828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2


页次:398/491  共9808篇文章  
分页:[<<][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