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香港博士生抗流感药特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杨英洋最近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合成方法,解决抗禽流感药“特敏福”因生产原料不足及增产困难的问题,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并有效提高生产量。   杨英洋表示,目前制造特敏福需要用莽草酸作起始化合物。莽草酸是由木兰科植物八角中提炼出来,但这种化合物供应不足,而且十分昂贵;此外,整个生产过程步骤也很繁复。现在,使用新合成方法,利用石油副产品的化合物做原料,减少生产步骤,特敏福的产量可提高三成。   杨英洋表示,他与他的研究伙伴花了三个月时间完成这项研究,对成果感到非常难得。   不过,他表示不准备为这次研究成果申请专利。虽然特敏福供应正在增加,但价格仍然很高,他希望引发其它相关研究,增加供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6-06-02

  • 国内最大生物诊断技术中心及产业基地落户崂山

    昨天上午,崂山区与青岛科技大学校地合作签约暨青岛生物诊断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化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崂山区举行。这是全市科技大会之后,我市科技自主创新“招大引大”、“做大做强”的又一新动作,也是崂山区继与海大、青大、中科院海洋所等驻青高校院所实施“院地校地合作”后,与青岛科技大学展开全面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性举措。     昨天启动的青岛生物诊断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化基地项目,由我国最大的临床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企业3V集团投资兴建,计划总投资2.1亿元,将实现三大系列100多种试剂与生物医药产品的产业化,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过亿元。作为我市重点支持的高科技项目,崂山区、市科技

    来源:青岛日报

    时间:2006-06-0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十周年校庆

       我创新故我在,科教报国五十年。   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将迎来五秩华诞。根据广大海内外校友和师生员工的意愿,届时中国科大将隆重举行系列庆典活动。在此,谨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大的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和各界朋友,致以诚挚感谢和崇高敬意!   中国科大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自主创办的新型理工科大学。经过在北京初建时期的创新立校和迁址合肥以后的一系列敢为人先,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科大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东风,内涵发展,创新跨越,走出一条创建精品大学、实施英才教育的成功之路。

    来源:中科大

    时间:2006-06-02

  • 观察吸烟者肺脏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在一种强大的成像技术的帮助下,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研究人员能够检测到哪些没有任何烟草使用的征兆的健康吸烟者的与吸烟有关的肺损伤。研究人员能够通过跟踪呼吸器官中一种无害气体(氦)的运动来对吸烟者的肺部进行深入检测。氦可以被吸入人体并且能通过核磁共振(MRI)技术来进行可视化检测。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Radiology杂志上。研究表明,通过与现有成像方法进行比较,以氦为基础的方法能够使医生更加精确地评估肺部健康以及更快地检测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导致的肺部斑点。这种方法使研究人员能够在小余一毫米的尺度上看到肺部的微结构。吸烟能够促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肺气肿、支气管炎和哮喘。尤其患肺气肿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1

  • 法国制药公司利用逆向方法研制新药

     一种逆向方法将扭转发现潜在的活性新药物化合物的传统筛选过程。这种新方法检测单个的靶标分子而不是成千上万的候选分子,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药物发现的效率。 到目前为止,具有开发出药物潜力的新分子是利用筛选成千上万的候选新分子获得的。但是,这种过程及其昂贵和浪费。现在一种全新的观点将这种独特的方法与生物信息学资源联系在了一起。 来自法国的一个制药公司Greentech的Jean-Yves Berthon博士介绍了这种“逆向方法”的开发过程。由于该公司已经拥有了一个包括了30000种植物的的数据库和另外一个包含300000个植物天然分子的数据库,因此研究人员推测如果知道什么样的分子具有一种特殊

    来源:搜药在线

    时间:2006-05-31

  • 药物研究警示:发现RNAi技术致命性缺陷

    生物通报道:RNA干涉技术(RNAi)不仅己经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而且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小儿科与遗传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作为RNAi技术要点的shRNA(短发夹状RNA)的长期使用对于实验小鼠具有极大的危害,这为RNAi技术应用提出了严重的警示。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本期(5月25日)Nature杂志上。研究概述:RNA干扰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它能够定向关闭生物体内的某一基因,使其不发挥作用。虽然尚处在初期阶段,但是这一技术已经被看作是一种用来沉默基因的具有潜在重要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将shRNA序列转染入细胞,或者通过病毒介导(腺病毒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5-30

  • 一种改良的神经元培养技术

    生物通报道:美国NIST(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发明的一种经过改良的细胞培养技术将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神经元细胞行为的重要新信息。隔离培养特种类型细胞是分析它们对不同刺激如何反应、检测新药和完成类似的细胞生物学任务所必须的一种基础性技术。构成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细胞的培养既重要又困难。它们高度特化并对环境十分挑剔——通常它们只有在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层中才能存活和发育。而且,在这种培养物中,神经胶质细胞比神经元细胞要多的多,这使得人们很难成像神经元细胞并分析它们的活动。在美国化学学会的杂志La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5-30

  • 国家多肽规模制备技术示范工程建成验收

    深圳市翰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多肽规模制备技术及新型多肽药物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国家发改委2004年批复的生物技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2006年4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该项目采用企业自主开发的多重替代法生产氨基酸树脂、相转移法生产保护氨基酸以及定序小分子多肽分离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多肽药物原料的国产化,使产品成本降低至国外同类产品的1/5~1/10,质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水平。通过产业化示范工程的实施,企业建成了多肽药物研发中心及符合GMP标准的产业化生产基地,形成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时间:2006-05-30

  • 美英科学家完成视觉隐身技术的原理研究

        新华网洛杉矶5月27日电(记者  陈勇)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最近完成了视觉隐身技术的原理研究。科学家称,只要制造出性能合适的材料,实用的“隐身衣”完全可能在近期问世。     美国杜克大学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科学家的这一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科学》杂志网络版上。他们说,视觉隐身的原理实际上是引导光波等“转向”,如果能在现实中实现,它将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通过。如果有一种材料敷在物体表面,能引着被物体阻挡的光波“绕着走”,那么光线就似乎没有受到任何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5-29

  • 乳腺癌的新遗传化验方法

    生物通报道:Montefiore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进行一项确定一种新的遗传化验方法是否能用于初期乳腺癌的个性化治疗的临床试验。通过一种分子水平的诊断检测来评估化疗是否都患者乳腺肿瘤有效,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更精确地确定出哪些病人只适用激素治疗、哪些病人还能进行化疗。通过进行更好地个性化治疗,从而使一些妇女免除不必要的化疗副作用。这项叫做TAILORx的临床实验的领导者是Sparano博士。这项研究由美国癌症研究院资助,并将招募10000名乳腺癌妇女进行试验。乳腺癌是妇女最常发生的一种癌症类型。标准的治疗方法是外科切除手术加放射治疗和激素治疗。这种方法能够治愈80%到85%的病患者。如果增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5-25

  • 治疗糖尿病的“泡泡技术”

    生物通报道:Baylor大学医学中心和Baylo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能够将胰岛素基因传递到胰腺中的新技术。这种方法的发明是人类向着治疗I型糖尿病前进的重要一步。I型糖尿病的患者胰腺不能制造足够自身使用的胰岛素。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5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胰岛素是一种使血糖能进入身体细胞以充当能量物种的激素。研究人员发明的这种叫做超声波打靶微泡毁灭(UTMD,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的技术能够将胰岛素基因通过微小的“泡泡”传递到胰腺中。一旦这些泡泡到达了它们的靶标位置,它们就会因超声波而突然破裂,从而将胰岛素基因释放到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5-24

  • 新技术解开蛋白质运送长期争论之谜

    生物通报道:真核细胞高尔基体对于蛋白识别和搬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这种作用的机理是什么并不为人所知,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中野明彦与其他研究人员通过发明了一种新型激光显微镜,发现了细胞高尔基体运送蛋白的奥秘,为细胞生物学研究以及蛋白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14日Nature杂志上。高尔基体是一种由成摞的扁囊和小泡组成,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和溶酶体的形成有关的亚细胞结构,这种结构起着区分蛋白质和搬运蛋白质的作用,但是自其于1898年被发现以来引起很大争论。最初的争论是这种结构是否根本就不存在,但现在这场争论已经转向持两种不同观点的人们之间的论战:一种观点认为,高尔基体是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5-22

  • 路甬祥:引进了技术为何消化吸收不良?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顾钱江 姜雪丽)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19日在这里呼吁解决中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良的“顽症”。  路甬祥在2006机械制造业发展论坛上说,大幅度地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刻不容缓,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扭转长期没有解决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不力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引进国外技术作为提升工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取得明显成效。但专家也指出,由于重引进、轻吸收,中国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也出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路甬祥建议加大对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宏观管理;通过国家资金的投入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增加消化吸收的资金投入,改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06-05-22

  • 德国实用技术集锦

         世界最小的心肺机   德国雷根斯堡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小的心肺机,这种小型仪器可以安装在急救直升机上,对重伤和病危患者进行抢救。心肺机是抢救心跳和呼吸困难病人必须使用的仪器,目前通常使用的心肺机长1米多,重达200公斤。而雷根斯堡大学附属医院研制的心肺机大小仅为20乘30厘米,重约10公斤,可以很方便地携带。该大学附属医院利用安装在急救直升机上的这种心肺机,已成功地将1名脑出血濒临死亡的病人从一家小医院转移到医学院抢救。   巨轮专用风帆   由德国不来梅白鲸造船厂制造的“天帆”号货轮明年将首次远航,这艘140米长的货轮安装了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5-19

  • 一项遏制肺结核传播的新技术

    北亚利桑那大学一研究小组日前获得一项技术专利。该专利有助于遏制肺结核(TB)的传播。 该研究小组发明出一种新型的鉴定TB结核分枝杆菌不同遗传菌株技术的体系。该技术为鉴定这类菌株提供更快更经济更准确的检测手段。这种新型基因分型体系的快速及高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TB感染发生源检出效率,且能够跟踪检测患者是如何感染的。患者“DNA指纹图”与国家数据库其它感染标本进行比较来追查感染菌株的发生源头,从而在源头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这种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的方法学与  “9.11”之后美国炭疽恐怖事件期间区分炭疽热标本的方法学如出一辙。 这项新技术具有成为商业生产试剂盒的潜力

    来源: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时间:2006-05-18

  • 肿瘤生态学第三讲:肿瘤治疗新方法及靶标

    生物通编者按:没有任何一种肿瘤是孤岛,在肿瘤周边细胞群体中存在的化学或者物理外力,即肿瘤微环境,对于肿瘤的生长与转移有非常大的影响。利用这种所谓的“生态学”因素作为癌症治疗的靶位点实际上已经比科学家们所意识到的应用得更广泛了。传统观点认为,体细胞遭遇突变后会比邻近的细胞增殖更快,导致了癌症的发生。这使得癌细胞易受裂解细胞的靶标介质如:放射性疗法,细胞毒性化学疗法(cytotoxic chemotherapies)和最近的靶标治疗法攻击。不过这种关于癌症的观点总体上过度简单化了。肿瘤细胞与其余的身体部分紧密共生,并且能指导几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为加速它们的生长与转移服务。因此应当认识到癌症扩散不仅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5-17

  • PNAS:蛋白质结构分析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蛋白质生命活动的真正执行者,对其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利用价值。而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确定为蛋白质功能的确定提供重要线索。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花费大量的心血来分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虽然这些复合体结构可以显露出蛋白质功能的丰富信息,但是这些分析工作相当困难和费时。 来自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David Eisenberg表示,新的结构性基因组学方法可以加速个别蛋白质的研究,但是对于许多复合体蛋白质却无能为力。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方法,以分析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在发表在2006 年5月8 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5-17

  • 默克4.8亿美元收购美两家生物技术公司

    默克公司将出资总额4.8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Glycofi以及Abmaxis这两家公司,来强化其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实力。           默克在声明中称,GlycoFi是一家专长于酵母糖基化的生物技术公司,对其的收购价为4亿美元,而Abmaxis是一家以开发和优化用于药物及诊断试剂的单克隆抗体为主营业务的私有化公司,对其的收购价为8000万美元。           默克公司负责研发的相关

    来源:科讯网

    时间:2006-05-17

  • 技术结合发现在DNA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

    生物通报道:DNA有两个最厉害的“敌人”——紫外线和化学致癌物质,这两种元素可以通过突变单个核苷酸或者改变它的物理结构进行对DNA的严重破坏。在许多情况下,生物体由特定的一批蛋白对特定类型的损伤进行修复来保证基因组的完整性。来自MIT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毛发硫营养不良症状组分A(trichothiodystrophy group A,TTDA)在DNA修复和转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PLoS Biology杂志上。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的机制聚集和调控了大概25种蛋白对损伤结构进行识别和切除,其中包括针对紫外线诱发的损伤。这一修复机制的中心成员是一种由10个亚基的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5-16

  •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背后的创新秘密

    编者按: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难拿,难就难在它有几个“硬指标”:必须是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经济指标必须达到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必须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正是由于这样的“高门槛”,1998年至2003年,这个奖项曾经连续6年空缺。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凭借“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技术”,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顺利获得2005年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尽管当时本报曾经作过介绍性报道,但是,大奖背后的故事依然为许多读者所关注。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人们希望从中得到启迪。  本报记者近日专门走访了这项技术的“总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06-05-15


页次:399/491  共9808篇文章  
分页:[<<][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