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中国水科院:日本沼虾miRNAs缺氧下的应答如何?

    日本沼虾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是一种重要的商业水产养殖生物,对缺氧环境极为敏感。microRNAs(miRNAs)是一种非编码小RNAs,调控转录后基因表达,在应对缺氧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还没有日本沼虾miRNAs方面的研究报道。在这项研究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傅洪拓和戈贤平领衔的课题组运用小RNA测序,对日本沼虾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miRNA组进行了系统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BP上,孙盛明博士是本文章的第一作者。课题组对常氧和缺氧条件下日本沼虾四个组织(鳃、肝胰腺、肌肉、血细胞)混合物构建小RNA文库,测序共获得9,227,356条读数。其中4,29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6-07-22

  • 曹雪涛院士Cell子刊:当免疫遇上翻译后修饰

    生物通报道  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7月19日的《免疫》(Immunit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Control of Innate Immunity”的综述文章,探讨了翻译后修饰对于天然免疫的控制。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是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曹雪涛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和分子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曾在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21

  • 国家基因库最新研究成果揭示蚂蚁与真菌共生之谜

        2016年7月20日,中国深圳—来自哥本哈根大学、深圳国家基因库、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者在《自然通讯》发表真菌蚂蚁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蚂蚁与真菌共同适应性的分子基础。     农业作物驯化行为并非人类特有,动物界里比如蚂蚁中也存在高级的农业行为。其中,真菌培植蚂蚁(fungus-growing ants)通过种植真菌来获得可食用的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形成了蚂蚁-真菌共生系统。这种共生系统进化了几千万年,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人类大规模养殖的农业社会系统。这类拥有种植行为的蚂蚁起源于南美洲一类靠狩猎采集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6-07-21

  • 清华施一公院士Nature子刊发表重要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获得了26S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原子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7月18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施一公研究组主要致力于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集中于肿瘤抑制因子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回国后施一公在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20

  • 武汉大学舒红兵院士发表Nature Immunology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iRhom2通过介导接头蛋白STING转运和稳定性,对抗DNA病毒天然免疫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18日的《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舒红兵(Hong-Bing Sh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舒红兵主要从事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研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课题组的“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机制”研究项目获得了2015年度的国家科技奖。索取Alpha SureFire 技术资料,了解PerkinElmer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20

  • 天津医大韩佳锂教授Nature子刊发表癌症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印第安纳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11个新的皮肤鳞状细胞癌易感位点。研究结果发布在7月18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任职于天津医科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的韩佳锂(Jiali Han)教授,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Kavita Y. Sarin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韩佳锂教授主要从事肿瘤分子流行病学及队列研究,特别是针对癌症病因及预防、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做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科研成果。抢先索取SeqCap RNA序列捕获产品的资料 皮肤鳞状细胞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20

  • 中大首席专家PLOS解析肿瘤miRNA

    生物通报道:7月1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首席专家马骏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题为“Overexpression of Mitochondria Mediator Gene TRIAP1 by miR-320b Loss I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学术成果。这项研究新发现了一条miR-320b/TRIAP1途径,对于鼻咽癌的致癌机制以及较差的临床预后,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代表了鼻咽癌治疗的预后指标和潜在治疗靶标。点击了解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相关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20

  • 浙大郑树森院士连发癌症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浙江大学的郑树森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肝胆胰外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器官移植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他的夫人李兰娟院士则是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郑树森、李兰娟院士是我国学术界少见的院士夫妻。2014年,李兰娟、郑树森院士伉俪与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的S. Dusko Ehrlich教授合作,通过分析比较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揭示出了肝硬化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浙大李兰娟、郑树森院士伉俪Nature发表肝硬化研究新成果 )。近期,郑树森院士带领课题组在肝细胞癌(HCC)研究中连接取得突破,两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Onco Target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20

  • 复旦大学Nature子刊发表免疫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复旦大学、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锚定在内质网膜上的泛素连接酶Hrd1是T细胞免疫的一个正调控因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15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任职于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李华斌(Huabin Li)教授,与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的Deyu Fang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李华斌教授擅长鼻科疑难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药物治疗和鼻内镜微创鼻窦及前颅底手术。T细胞反应是获得性免疫反应的中心,在机体抗病原微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19

  • 范祖森研究组Cell子刊发表重要免疫发现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四川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自然杀伤细胞样B细胞(NKBs)能致敏先天淋巴细胞对抗微生物感染。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12日的《免疫》(Immunity)杂志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范祖森(Zusen Fan)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课题组主要从事免疫细胞发育分化、肿瘤干细胞、肿瘤靶标发现与肿瘤个体化治疗等领域的研究。迄今在Cell、Cell Stem Cell、Nature Immunology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索取Ion Torrent 下一代测序技术详细技术资料请填写联系方式>> >> 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19

  • 清华大学罗敏敏教授Cel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突触前兴奋通过内侧缰核胆碱能神经元中的GABAB受体调控了恐惧记忆表达。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14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任职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Minmin Luo)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罗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奖赏与惩罚驱使动物接近或逃避、产生快乐与痛苦、并指导学习与记忆形成。近年在Science、Neuron、Current Biology、Nature Method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了解Lipofectamin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18

  • 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Nature子刊发表光遗传学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人类是一种情绪化的生物,情绪状态对我们的行为影响很大。在面对同样的挑战时,不同情绪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行为。 情绪能够影响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但人们对其中的过程一直知之甚少。华中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团队七月十四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情绪影响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文章通讯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王建枝(Jian-Zhi Wang)教授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王立平(Liping Wang)研究员。 研究人员建立了习得性无助(LHL)和习得性乐观(LHF)的动物模型,LHL动物受到不可避免的足部电击,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18

  • 中国学者Cell子刊发表干细胞重要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为机体内任何类型的细胞,补充和更新在疾病中受损的细胞。正因如此,干细胞治疗被许多人视为医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用清醒的灵长动物证实,移植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能够整合到宿主的神经网络,共同执行特定的大脑功能。这项研究七月十四日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昆明动物研究所的胡新天(Xin-tian Hu)研究员和王正波(Zheng-bo Wang)。研究人员用自己开发的技术在猕猴大脑下丘(IC)制造一个小“洞”,并在那里移植了干细胞。研究显示,一些移植干细胞能够分化为成熟神经元,与宿主神经元形成突触输入/输出连接。研究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18

  • 清华大学Cell子刊发表免疫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清华大学、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蛋白质SUMO化修饰(SUMOylation)是调节性T细胞(Treg)扩增和发挥功能的必要条件。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17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清华大学医学院的董晨(Chen Dong)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董教授是全球免疫学界最顶尖的学者之一。其领导的团队在发现重要免疫耐受调节分子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被美国免疫学学会授予取得杰出成就的青年免疫学家奖,已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及专著100多篇。立即索取RBP siRNA文库的详细资料 免疫系统可以保护宿主免受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的侵害,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18

  • 王红艳研究组Cell子刊发布重要免疫发现

    生物通报道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证实,TET3不依赖于DNA去甲基化抑制了I型IFN生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14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王红艳(Hongyan Wang)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王红艳课题组主要从事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相关疾病研究。2014年3月,国际学术期刊IMMUNITY在线发表了王红艳研究组的论文。该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VEGFR-3形成负反馈环路,抑制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18

  • 浙大蔡新忠组:miRNA如何调控油菜和核盘菌的相互作用?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多功能非编码的短核苷酸分子。然而,miRNA在植物和死体营养性病原相互作用中所起到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在这项研究中,浙江大学蔡新忠课题组鉴定了重要经济油料作物油菜(甘蓝型油菜)的miRNA谱,以及参与甘蓝型油菜和核盘菌相互作用的miRNA谱。首先,研究人员分别对正常甘蓝型油菜叶和经核盘菌侵染的甘蓝型油菜叶进行小RNA测序,结果鉴定出280种甘蓝型油菜的miRNA基因,包括53种新miRNA,以及227种典型miRNA或已知的miRNA家族的变种;其次,对两种样本进行降解组测序进一步鉴定出15种新miRNA的靶基因和222个已知miRNA的靶基因。最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6-07-18

  • 杭州师范大学:植物类钙调素生理功能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生物通报道:钙调素(也称钙调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钙感受器, 参与各种生理活动的信号转导. 植物除了含有钙调素以外, 还含有一类与钙调素同源性很高, 但在结构上又不同于钙调素的蛋白,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15

  • 焦雨铃研究组PLOS Genetics植物发育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7月11日,国际著名遗传学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Two-Step Regulation of a Meristematic Cell Population Acting in Shoot Branching in Arabidopsis”。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焦雨铃及其实验室前博士后Ying Wang是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延伸阅读:焦雨铃研究组PNAS解析植物信号传导;遗传发育所器官边界区基因调控网络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获进展;遗传发育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15

  • 中科院张立新研究组Nature子刊发表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质体(plastid)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可以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叶绿体(chloroplast)含有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叶绿体的功能特性受到细胞核基因组的严密调控。而叶绿体逆向信号可调控质体和细胞核基因的表达,帮助植物应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正确生产叶绿体并维持其最佳功能。不过,人们对叶绿体的逆向信号传导还知之甚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团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质体与细胞核的交流涉及了钙调节的MAPK信号通路。这项研究发表在七月十一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中科院植物所的张立新(Lixin Zhang)研究员。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15

  • 我国免疫学者发现促炎症消退新通路

    生物通报道:我国免疫学者发现促炎症消退新通路: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免疫学研究所张志仁教授课题组相继在《Immunity》和《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炎症消退的作用和机制,为临床上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炎症是机体对内外环境有害刺激产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但过强以及持续时间过长的炎症均可导致非特异性组织损伤,因此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时间在机体需受到严密调控。炎症消退(inflammation resolution)是炎症反应主动诱导的多机制和多分子参与炎症生理阶段,是炎症自身反馈性调控机制,起着终止炎症反应作用;其功能不足导致炎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7-15


页次:649/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641][642][643][644][645][646][647][648][649][6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