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中科院PLOS发表RNA编辑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7月28日,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李轩研究组、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组以及密歇根州立大学王红兵教授,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一项合作研究,题为“The Landscape of A-to-I RNA Editome Is Shaped by Both Positive and Purifying Selection”。这项研究通过对多生物物种RNA编辑事件的系统发现和分析,首次揭示了RNA编辑表观遗传学位点的系统进化规律,以及其在动物神经功能和神经发育中发挥的主要作用。点击阅读RNA相关研究:中山大学等开发RNA编辑新工具;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4

  • 第三军医大学Nature发布免疫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第三军医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滤泡CXCR5+ CD8+ T细胞抑制了慢性病毒感染。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2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第三军医大学的叶丽林(Lilin Ye)教授、吴玉章(Yuzhang Wu)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祁海(Hai Q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叶丽林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吴玉章教授长期从事免疫识别、分子设计与抗原工程,率先将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免疫学,以“免疫识别、分子设计与抗原工程”为研究方向,是我国免疫学领域的知名青年专家、免疫识别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2015年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4

  •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JBC发表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8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刊登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苏州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Blunting autoantigen-induced FOXO3a phosphorylation and degradation is a novel pathway of glucocortico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这项研究表明,FOXO3a通过抑制促炎性反应,在红斑狼疮的GCs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靶定FOXO3a可能为对抗红斑狼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4

  • 清华大学最新文章发表致癌蛋白作用机制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洛克菲勒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组蛋白H3致癌点突变(oncogenicmutation)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SETD2的甲基转移活性导致癌症发生的结构基础,这为SETD2或致癌组蛋白靶向的药物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7月31日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的李海涛(Haitao Li)教授,第一作者为医学院2012级直博生杨爽,其他研究人员包括郑向东博士,李国民教授,洛克菲勒大学教授C.DavidAllis教授及其博士后路超。李海涛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结构表观遗传学,近年在Nature、Cell、Mo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4

  • 武大丁毅教授发表莲线粒体基因组图谱

    生物通报道:莲(Nelumbo nucifera)是白垩纪晚期的孑遗植物。测定莲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于阐明真双子叶植物的演化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丁毅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map of Nelumbo nucifera reveals ancient evolutionary features”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采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SMRT)测定了莲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在从头组装和注释之后构建了线粒体基因组图谱。点击阅读武大生科院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4

  • 吉林大学PNAS发表癌症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吉林大学、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研究人员证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癌基因E6通过提高O-GlcNAc糖基化修饰介导了病毒致癌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吉林大学的许志祥(Zhi-Xiang Xu)教授、李玉林( Yu-Lin Li)教授,以及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Louise T. Chow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人乳头瘤病毒(HPVs)是一种常见的小DNA双链病毒,主要感染上皮粘膜细胞,引起良性乳头瘤病变和恶性肿瘤。HPVs是肛门生殖器癌症和一部分头颈部癌的病原体。在致癌过程中, HPV E2基因通常整合到宿主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4

  • PLOS Genet:RNA编辑表观遗传位点的系统进化规律

     7月28日,PLOS Genetics 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李轩研究组题为The landscape of A-to-I RNA editome is shaped by both positive and purifying selection 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对多生物物种RNA编辑事件的系统发现和分析,首次揭示了RNA编辑表观遗传位点的系统进化规律,及其主要在动物神经功能和神经发育上的作用。  RNA编辑是转录后RNA分子发生碱基插入、删除或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编码序列改变的机制。目前研究最多的是A-to-I RNA编辑,即广泛存在于后生动物中RN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8-04

  • 苏大周平坤组:外泌体miR-7-5p介导旁自噬?

    研究背景辐射诱导的旁效应(RIBE)描述了一组非靶向细胞接收辐照细胞旁信号的生物学效应。在放射治疗中,RIBE会给癌旁正常组织带来潜在危害,具有比预想更高的风险。从辐照细胞到细胞外微环境,某些物质的过量释放会造成有害的影响。例如,细胞因子和活性氧已被证实通过细胞外介质或缝隙连接参与RIBE过程。然而,RIBE介导的信号和细胞间信息通路尚不完全清楚。研究结果在这项研究中,苏州大学医学部周平坤教授运用miRNA微流体芯片对外泌体miRNA进行了差异表达谱分析。研究人员首次从受2 Gy γ射线照射的人支气管上皮BEP2D细胞的外泌体中鉴定出一组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外泌体中的miR-7-5p被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6-08-04

  • 厦门大学特聘教授Nature子刊发表重要免疫成果

    生物通报道:MicroRNA(miRNA)是长约22nt的非编码RNA,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器官生成等重要过程中承担着关键性的调控功能。这些短RNA在天然细胞中大量存在,它们能与靶基因的mRNA配对并阻碍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Scripps研究所(TSRI)的研究人员对一个miRNA家族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个家族的两个成员在免疫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这些发现有望帮助人们找到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新方法。TSRI副教授肖昌春(Changchun Xiao)和David Nemazee领导的这项研究发表在八月二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3

  • 于黎:在极端环境下基因组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物通报道: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大多数人在那里会遇到问题,因为随着海拔升高,除气压外,氧分压也会随之降低,带来的后果就是呼吸困难和高原病。因此动物如何应对高海拔地区缺氧环境的快速适应机制也就成为了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期来自云南大学、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等10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成功破解了金丝猴适应高原的秘密,并揭示了其适应高海拔环境的遗传机制。(Nature Genetics最新封面)这一研究成果以Nature Genetics封面文章(见上图)发表(Yuet al. 2016. Genomic analysis of snub-nosed monk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3

  • 清华大学Nature文章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DWARF14是独角金内酯(strigolactone)的一种非经典激素受体。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清华大学的谢道昕(Daoxin Xie)教授、娄智勇(Zhiyong Lou)副教授及饶子和(Zihe Rao)院士是这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也形成了精确的激素转导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信号交流。激素通过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来调节植物的种子萌发、形态建成、成熟衰老和死亡等过程。随着植物生理学的发展,除传统的植物激素外,越来越多的生长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3

  • NIBS邵峰院士PNAS发表免疫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证实,位点特异性磷酸化和微管动力学控制了Pyrin炎症小体激活。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邵峰(Feng Shao)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邵峰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在病原细菌感染宿主和宿主先天性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曾发表多篇Nature,Science,Cell杂志文章。去年43岁的邵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了目前中国最年轻的院士。索取Alpha SureFire 技术资料,了解PerkinElmer如何对细胞水平的蛋白磷酸化作用进行快递定量检测>>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3

  • 厦大miRNA研究刊登国际权威期刊

    生物通报道:最近,厦门大学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合作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影响免疫系统的一条新途径,这对于提高疫苗的有效性以及对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将是非常有用的。这项研究结果发表于2016年8月1日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集中在一个称为microRNA-155(miR-155)的分子,对于免疫系统生产抵抗疾病的抗体,是十分关键的。TSRI副教授肖昌春(Changchun Xiao)和厦门大学的刘文贤(Wen Hsien Liu)教授共同带领了这项研究。肖昌春博士主要从事微小RNA在免疫系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3

  • 李海涛课题组Genes Dev解析致癌组蛋白突变引发癌症的分子机制

    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教授课题组7月31日在《基因与发育》(Genes&Development)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basis for oncohistone H3 recognition by SETD2 methyltransferase》(甲基转移酶SETD2识别致癌组蛋白的分子基础)的研究论文。这一工作首次揭示出组蛋白H3致癌点突变(oncogenicmutation)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SETD2的甲基转移活性导致癌症发生的结构基础,为SETD2或致癌组蛋白靶向的药物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表观遗传在从基因表达调控到细胞命运决定的众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3

  •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癌症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ATP酶hCINAP调控了18S rRNA加工,是胚胎发育和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郑晓峰(Xiaofeng Zheng)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鉴定新的调控肿瘤细胞生长、炎症和固有免疫性疾病的蛋白,研究这些蛋白发挥作用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探讨泛素化、类泛素化和磷酸化等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DNA 损伤应答、炎症、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明确蛋白质功能的失调与炎症、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3

  • 王秀杰、周琪发表EMBO Reports文章

      生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如何形成各自特异的调控网络进而获得特异的功能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一个基础并且重要的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细胞类型特异表达的基因,尤其是转录因子,是形成细胞类型特异的调控网络的主要原因。但不同类型细胞间含有大量共同表达的基因,这些不同类型细胞中普遍表达的基因如何参与细胞类型特异的调控网络尚属未知。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秀杰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课题组合作,通过系统比较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与多种体细胞的转录组数据,发现了104个可以利用mESC特异的选择性启动子调控其在mESC中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在mESC和不同类型体细胞中均普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8-03

  • 中国人群“生物年龄”标记物首次被发现

    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詹媛日前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糖基组学课题组获悉,该课题组近日发现一项可检测中国人群“生物年龄”的生物标记物,即免疫球蛋白G的糖基化水平,这是我国首次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该课题组在王嵬教授的带领下,收集了中国汉族人群的多项人口学信息、生化及血液学检查指标,利用国产的Clin-TOF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多次实验后,首次证实利用免疫球蛋白G的糖基化水平可分析中国人群的“生物年龄”,可为亚健康状态、炎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新策略。免疫球蛋白G作为血浆中参与多种免疫反应的糖蛋白,其糖基化水平与体内炎症反应的调控密切相关。该研究发现了多种这一糖蛋白糖基化水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6-08-03

  • 我国首次分离出裂谷热病毒

    科技日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林莉君)30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该局科研人员已成功从全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患者样本中分离出裂谷热病毒,与此同时,军事医学科学院也成功分离获得裂谷热病毒,这是我国首次分离得到裂谷热病毒。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最早于1931年在肯尼亚确定,在过去的15年,已有30多个国家发现裂谷热,绝大部分位于非洲。已有报道的裂谷热流行区位于北部非洲、东部非洲、南部非洲等多个国家,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裂谷热病毒。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22日,质检总局下属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P3实验室获取病人血液样本后,科研人员立刻接种VERO和BHK21细胞进行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6-08-03

  • 浙江中医药大学韩贤林教授发表Nature综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浙江中医药大学的韩贤林(Xianlin Han)教授在7月29日的《自然综述内分泌学》(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Lipidomics for studying metabolism”的综述文章,介绍了脂质组学(Lipidomics)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韩贤林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的教授,是浙江省****计划引进人才。其长期致力于脂质组学方法学的开发和应用,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索取赛默飞世尔有关代谢组学的质谱分析平台详细技术资料请填写联系方式 随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以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2

  • 曹雪涛院士权威期刊发布癌症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肿瘤衍生的CXCL1通过招募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促进了肺癌生长。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近期的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杂志上。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和第二军医大学的刘秋燕(Qiuyan Liu)副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曹雪涛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和分子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曾在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8-02


页次:646/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641][642][643][644][645][646][647][648][649][6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