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杂志发表刘民教授团队论文 早产是全球性健康问题 中国早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处全球低水平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刘民教授团队5月31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990-2019年全球、地区和国家层面的早产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提示了早产问题仍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研究结果为不同国家制定有针对性的早产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刘民介绍,早产是指妊娠不足37周娩出活婴儿的分娩,此时娩出的婴儿称为早产儿。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容易发生严重的疾病或死亡,幸存下来的早产儿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将会面临更高的低生活质量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2-07-01

  • 棉花团队成果获第十二届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许炎生)6月28日下午,第十二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暨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颁发了第十二届大北农科技奖,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4项科技成果获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创新奖2项。 第十二届大北农科技奖共授予特等奖3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8项、创新奖31项。其中,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4项科技成果获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创新奖2项。这是大北农科技奖改革以后,我校获奖数量最多的一次。 据了解,大北农科技奖自1999年设立以来,每两年一届,迄今已办奖23年,评选十二届。累计邀请96位院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2-07-01

  • Science Advances | 趋化因子受体CX3CR1结构揭示胆固醇分子调控受体信号转导机制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调控细胞的定向迁移,在炎症反应、细胞和器官的发育、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趋化因子根据其N端半胱氨酸数量和分布的差异可分为CC、CXC、CX3C和XC四个亚家族。不同亚家族内的趋化因子与受体间的互相作用存在交叉混杂性,即单一受体可识别多种趋化因子,一种趋化因子也可结合多种受体,其识别复杂性增加了药物研发难度,为靶向该家族受体的药物开发带来巨大挑战。而CX3CR1作为CX3C家族的唯一成员,可特异性地与其唯一内源性配体CX3CL1结合,介导免疫细胞趋化或粘附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密切相关,是治疗相关疾病的热门靶点。虽然CX3CR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2-07-01

  • 周斌研究组揭示心脏驻留型巨噬细胞的发育起源

      6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ell Bi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研究组研究成果“Lineage tracing clarifies the cellular origin of tissue resident macrophages in the developing heart”。该研究利用多种遗传谱系示踪系统,在小鼠体内分别实现对心脏心内膜、卵黄囊(yolk sac, YS)内皮细胞、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orta-gonads-mesonephros, AGM)内皮细胞高效率、特异性的标记,揭示了在胚胎发育期心脏驻留型巨噬细胞主要起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2-07-01

  • Cell Research:人类胆汁酸外排蛋白ABCB11的一种新颖底物结合和转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陈宇星教授和周丛照教授课题组,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一系列人类胆汁酸外排蛋白ABCB11与其生理底物—牛磺胆酸钠的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发现该蛋白内部存在两个串联的底物结合口袋,借助一系列生化实验阐明了ABCB11特异性外排胆汁酸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以“Structures of human bile acid exporter ABCB11 reveal a transport mechanism facilitated by two tandem substrate-binding pockets”为题于2022年1月18日在线发表在《Cell R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时间:2022-06-30

  • PNAS:相分离蛋白预测工具PhaSePred

    近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信息学系李婷婷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丕龙研究组在PNAS杂志上在线发表文章Screening Membraneless Organelle Participants with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that Integrate Multimodal Features,开发了相分离蛋白预测工具PhaSePred(http://predict.phasep.pro/)。相分离(phase separation, PS)是调控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在细胞中区室化分布的重要机制之一。根据参与相分离过程的不同机制可以将相分离蛋白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2-06-30

  • 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在毒杂草种群扩张影响及机制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了高寒草地的退化,其中毒杂草入侵是草地退化的重要指示因子。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以甘肃马先蒿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群扩张不同阶段展开研究。结果发现,甘肃马先蒿种群扩张显著增加了群落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比例(p<0.05),而群落总生物量,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未见显著降低(p>0.05);土壤水分、AOC和NO3-·N显著降低(p<0.05),而土壤pH和土壤全量养分变化不显著,有效磷(AP)先降低后升高(p<0.05)。SEM模型表明甘肃马先蒿

    来源:中科院高原生物所

    时间:2022-06-30

  • 傣药倒心盾翅藤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研究取得新进展

      倒心盾翅藤(Aspidopterys obcordata),傣名嘿盖贯,为金虎尾科多年生大型木质藤本。傣医以藤茎入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疗效确切,但因其药效物质和治疗机理不明,长期以来只能以西双版纳傣医医院院内制剂形式使用。    通过对倒心盾翅藤药用部分炎症、氧化损伤、细胞修复和抑制晶体形成多个角度研究,发现一种高效成分,经色谱、核磁共振、凝胶色谱等方法分离和确定了该高效物质为一个葡萄糖残基以beta键连接13个果糖的长链菊粉型果聚糖Aspidopterys obcordata fructosan(AOFOS),分子量为2.3 kD。经化学、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确定A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6-30

  • 武汉植物园在野生番茄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多毛番茄(S. habrochaites)和加拉帕戈斯番茄(S. galapagense)是栽培番茄的两种重要野生近缘种,具有多种优良的抗病抗逆性状,在现代番茄育种中应用广泛。解析多毛番茄和加拉帕戈斯番茄基因组,对充分挖掘其育种潜力和价值,促进番茄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近日,Horticulture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康奈尔大学、浙江大学合作完成的题为“Chromosome-scale genome assemblies of wild tomato relatives Solanum habrochaites a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时间:2022-06-30

  • 武汉植物园“控制苹果果实山梨醇含量的糖转运体基因及其应用”等2件专利获国...

      6月27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果树分子育种学科组的2件专利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一、控制苹果果实中柠檬酸含量的二羧酸转运体基因及其应用    专利号:ZL202110102663.4    发明人:韩月彭;廖燎;张巍瀚;王鲁;郑蓓蓓;张若西    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授权日:2022-06-2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苹果果实中柠檬酸含量的二羧酸转运体基因及其应用,涉及苹果分子遗传育种领域。控制苹果果实柠檬酸含量的二羧酸转运体基因MdTDT:基因序列如SEQ ID N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时间:2022-06-30

  • 武汉病毒所/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解析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加帽过程共价中间体结构

           在真核细胞中,信使RNA加帽现象较为普遍,帽子结构对维持RNA的稳定性以及促进蛋白质翻译至关重要。一些RNA病毒的基因组也具有帽子结构,由于多数RNA病毒在细胞质中复制,而宿主的加帽体系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某些病毒需要编码加帽酶,拥有自身的加帽体系。如登革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黄病毒编码的NS3和NS5蛋白都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加帽过程(图1A)。与宿主加帽过程类似,黄病毒加帽涉及鸟苷酰转移反应,该反应可将鸟苷三磷酸(GTP)中的鸟苷单磷酸(GMP)模块连接到RNA的5'-端。研究表明该反应过程中可形成GMP-蛋白质共价中间体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时间:2022-06-30

  • 河南省脑靶向生物纳米药物重点实验室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进展

      近日,河南省脑靶向生物纳米药物重点实验室关于脑胶质瘤联合化疗的最新研究进展“Brain Codelivery of Temozolomide and Cisplatin for Combinatorial Glioblastoma Chemotherapy”被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顺利接收(DOI: 10.1002/adma. 202203958, 影响因子32.085)。    脑胶质瘤(GBM)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

    来源: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6-30

  • Angewandte Chemie:王晶团队通过发展比例型荧光生物传感器揭示线粒体内GTP/GDP Ratio的动态调控

    近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晶团队在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题为“Monitoring the Dynamic Regul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GTP-to-GDP Ratio with a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Biosensor”(开发遗传编码的生物荧光探针监测线粒体中GTP与GDP比值的动态变化)的研究工作。 GTP和GDP的代谢和转化在广泛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能够为

    来源:北京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2-06-30

  • 北大深研院潘锋团队基于弹性晶格实现超高可逆容量的层状锰基锂电池材料

    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储能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巨大需求,开发廉价同时兼顾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大意义。相比传统的依赖过渡金属变价的正极材料来说,具有阴离子可逆变价的层状富锂锰基正极在资源、价格和能量密度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在有限的晶体结构框架里存储更多的Li+,获得更高比容量的同时还能实现可逆循环,这一直是一个很有挑战的科学难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潘锋教授团队基于跨尺度结构表征发现了富锂层状氧化物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退化和氧流失的原始驱动力是微观晶格应变(“Origin of structural degradation in Li-rich layered ox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6-30

  • 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谢心澄院士课题组及合作者在反对称磁电耦合相关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一百多年前,人们发现在特殊体系做电磁测量时,电场能够产生磁化的同时磁场能产生电极化,这种现象被称为磁电耦合。2008年,斯坦福大学祁晓亮等人提出了拓扑磁电耦合,相应体系中可观测到半整数量子化的霍尔效应(Physical review B 78, 195424,2008)。随后,在具有磁电耦合的拓扑体系中,发现了许多新奇效应,例如负磁阻效应、手征磁效应、磁光效应等。磁电耦合可以通过P=αB,M=αE来描述,其中P是电极化强度,B是磁场,M是磁化强度,E是电场,α是磁电耦合系数。进一步,我们可以得到极化电流jp与束缚电流jb:jp=∂tP=(∂tα)B+α(∂tB)jb= ∇× M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6-30

  • 《新植物学家》封面首次出现汉字形象——中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植物生态地理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封面:中国汉字中栎树为“橡”,意思为强壮、值得信赖、大象般的树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1060)的资助下,北京林业大学杜芳教授等科研人员与法国科学家合作,揭示了植物生态地理特征替代的新机制。研究成果以“混合栎类中的非对称特征替代(Asymmetric character displacement in mixed oak stands)”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6-30

  • 曾艺研究组合作揭示胚胎血管内皮祖细胞的身份

      6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Developmen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曾艺与景乃禾研究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Embryonic vascular establishment requires protein C receptor-express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s”。该研究成果发现胚胎发育中血管内皮祖细胞的身份属性,更新了血管形成以及循环系统建立的现有认知,同时也更正了先前报道的蛋白C受体(Procr)在胚胎表达的起始时间。同时,该研究提供体内证据来支持内皮祖细胞产生造血干细胞(生血内皮细胞)的假设。这些发现为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探究提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2-06-30

  • 生理学和代谢组学分析揭示Fe3O4和ZnO纳米提高烟草对重金属镉的耐受性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区经常受到各种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影响。重金属镉不仅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和质量,还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纳米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可持续农业生产,但纳米颗粒参与烟草响应重金属镉胁迫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版纳植物园万金鹏副研究员与合作者以云南烟区主栽品种“云烟87”为材料,结合生理学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开展纳米介导植物对镉胁迫响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镉胁迫影响烟草初级代谢、次生代谢、能量代谢和离子平衡,进而严重抑制烟草幼苗的生长。外源喷施Fe3O4和ZnO 纳米颗粒,改善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6-29

  • 邓兴旺等人揭示植物协调生长和抗病的分子机制

         当受到病原菌攻击时,植物需要将生长的能量重新分配到防御上,以抵御入侵者,这常常会导致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这种现象被称为生长-抗性平衡现象。如何打破这种平衡以实现生长-抗性双优在农作物育种上具有重要的应用的价值。     2022年6月26日,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邓兴旺实验室何光明课题组题为“Natural variation in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Replumless contributes to both disease resistance and

    来源: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时间:2022-06-29

  • 昆明植物所在PPAP类天然产物抗结肠癌活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结直肠癌由三种癌症 (结肠癌、直肠癌和肛门癌) 组成,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高发肿瘤,其中,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分别高达59.5%和61.7%。重要的是,结肠癌患者的死亡与癌细胞的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FAT1 (脂肪非典型钙粘蛋白1) 是促进癌细胞迁移和生长的关键基因,与正常结肠组织相比,FAT1在结肠癌细胞的质膜上会高表达。因此,研发能够抑制FAT1表达和下游信号通路的先导分子是开发新的抗结肠癌药物的重要突破口。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刚专题组长期从事藤黄科植物中PPAP类天然产物的研究,先后报到了高活性Cav3.1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06-29


页次:327/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