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李梅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淬灭抑制蛋白SOQ1调节qH的作用机制

      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过量吸收的光能会对植物造成损伤。为了适应自然环境中光强不断变化的情况,植物进化出多种光保护机制,以耗散吸收的多余光能,称为非光化学淬灭(NPQ)。2013年,科学家在拟南芥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组成型弛豫较慢的NPQ机制,命名为qH,在类囊体腔侧的质体脂质运载蛋白(LCNP)是qH发生所必需的,而位于类囊体膜上的淬灭抑制蛋白 1(SOQ1)通过直接或间接修饰LCNP来负调控qH的形成。   SOQ1是一个包含1055个氨基酸的膜蛋白,之前的研究发现其位于类囊体腔侧的Trx-like结构域和NHL结构域具有qH抑制功能,而位于类囊体基质侧的HAD结构域与qH无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2-07-08

  • 朴世龙院士团队在《自然•通讯》撰文阐明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机制

    陆地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是一个重要碳汇。然而,陆地碳汇年际波动剧烈,很不稳定。阐明陆地碳汇年际变化规律,对准确预估未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至关重要。陆地碳汇受水分和温度等因子共同影响。但是,到底哪个因子主导了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学术界争论已久,尚无定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院士团队结合大气反演法、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等三种方法,系统探讨了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机制。研究发现,揭示年际尺度全球陆地碳汇变化规律,既要关注早期研究注重的热带地区,还要关注北半球地区,尤其是北半球陆地碳汇对温度变化响应的季节性差异。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春季变暖促进陆地碳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7-08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石墨/金刚石相变研究中取得进展

    图 (a)石墨-金刚石界面原子像;(b)石墨-金刚石共格界面及结构基元示意图;(c)Gradia样品图;(d)Gradia杂交碳的硬度;(e)Gradia杂交碳的电阻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090020、91963203)等资助下,燕山大学赵智胜教授与国内外学者合作,揭开了静高压下石墨到金刚石直接相变这一困扰学术界半个多世纪的科学之谜,同时发现了一类新型杂交碳材料。研究成果以“共格界面控制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7-08

  • 纳米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新机制

    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传统发生的三大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耕作制度等改变,该病害在浙江和我国主要稻区重新爆发流行并出现了新的流行规律,给该病害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浙江省内各稻区均有白叶枯病发生,纳米农药作为未来将改变世界的十大化学新兴技术之一目前正被应用于浙江省水稻白叶枯病害的防控上,因此,迫切需要搞清楚其田间的作用机制,为纳米材料今后用于水稻细菌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2022年7月6日,纳米领域权威期刊Nano Today(IF5y=20.24)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农学院李斌教授团队“Bioengineered chitosan-iron nanocomposit

    来源:浙江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

    时间:2022-07-07

  • Science Advances:微量元素铜增强水稻抗病毒分子机制

    近日,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毅教授课题组的“The key micronutrient copper orchestrates broad-spectrum virus resistance in rice”研究论文(2022,Vol.8, issue 26.DOI:10.1126/sciadv.abm0660),揭示了重要微量元素铜介导的水稻广谱抗病毒分子机制。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主食。由介体昆虫传播的水稻病毒病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中,由水稻条纹病毒(RSV)造成的水稻条纹叶枯病以及水稻矮缩病毒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7-07

  • 清华大学,郑州大学合作,在Science背靠背发表两篇研究长文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农业产量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是育种学家和科学家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寻找天然的,具有广谱抗性的免疫信号分子将为解决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病原菌在侵染植物的过程中会向植物细胞内分泌致病因子,植物为了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进化出了不同的受体蛋白识别这些致病因子,并进一步激发植物高效特异的免疫反应。TNLs是植物非常重要的一类受体蛋白,研究发现TNLs受体蛋白在识别致病因子后形成抗病小体,作为NAD+水解酶起始下游的免疫信号通路。目前,TNL抗病小体如何水解NAD+、产生什么信号分子并不明确,同时,信号分子如何调节不同下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2-07-07

  • 水生所等在鱼类黏膜免疫功能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脊椎动物气体填充器官(Air-filled organs)最早出现于4亿年前辐鳍鱼类中,被称为“原肺”。在泥盆纪时期,早期鱼类由水中向陆地过渡。为了适应外界环境,早期鱼类“原肺”逐渐演化形成了四足动物的肺,行使呼吸作用。然而,生存在水中的大部分硬骨鱼类则演化出鳔(Swim bladder),除了具有呼吸、发声和听觉等辅助功能外,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沉浮(Buoyancy control)。    继达尔文提出鳔和肺是同源器官的假说之后,许多科学家陆续从组织形态、器官发育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找到相关证据支持这一观点。研究表明四足动物肺具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其中效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07-07

  • 重点实验室在微藻生物能源研究中取得产氢耦合产油新进展

       近日,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刘建国团队在微藻生物能源研究中取得产氢耦合产油的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   微藻中的绿藻因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生长周期短、高产生物能源与二氧化碳减排相耦合等特点,被认为是生产可再生能源的理想生物资源。以往绿藻产能的研究重点关注于光合产氢和生物柴油两个不同侧面的单独研究,一方面,绿藻光合产氢和油脂积累的诱导模式不同,前者为硫限制而后者则为氮限制;另一方面,产氢与产油在需求能量物质NADPH上存在竞争,传统上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关系,此消彼长难以兼顾,因而鲜见同一藻株协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2-07-07

  • 重点实验室在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酯免疫调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日前,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刊登了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藻化学与海洋药物课题组关于海带来源不同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免疫调节作用及作为清道夫受体(SR-A)配体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6种海带来源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研究人员发现6种褐藻多糖硫酸酯刺激巨噬细胞表达NO、IL-6、IL-1β和TNF-α的情况不同,同时不同程度地影响膜表面模式识别受体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表明,其中的两个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表现出SR-A配体的特性。本研究结果与目前国外研究认为的主要含硫酸基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2-07-07

  • 间作植物复杂性对农林系统植物水分获取方式的影响

      土壤水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基础。然而,关于间作植物对土壤水分影响的报道莫衷一是,这使得农林复合系统内间作植物的选择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难以对农林复合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指导。因此,认知不同植物功能类群对土壤水分资源的影响是探索林下适宜间作植物的前提。    为此,版纳植物园生态水文研究组博士研究生曾欢欢,联合相关组员和德国哥廷根大学Holscher Dirk教授和Hahn Peter教授,以热带雨林、不同类型橡胶农林系统、橡胶纯林等不同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连续测量了相关群落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植物潜在水源和茎干水氢氧同位素及叶片碳同位素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7-07

  •  成都生物所揭示气候变化对棘腹蛙栖息地适宜性与连通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加剧物种栖息地的破碎化与丧失,并导致种群下降乃至局部灭绝。两栖动物的迁移能力弱,对环境依赖程度高,使其面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时显得更为脆弱。因此,理解气候变化和栖息地破碎化将如何影响两栖类物种在全球变化下的适应性及物种续存,能为物种生态适应性与保护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新的思路。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胡军华研究员团队针对上述科学问题与保护需求,以棘腹蛙(Quasipaa boulengeri)为指示物种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调查与研究。棘腹蛙是广泛分布在四川盆地周边山区和南部省份的中国特有种。因其求偶时发出的“梆、梆”声,常被称为“梆梆鱼”、“石梆”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07-07

  • 西南喀斯特关键带降雨-径流关系及植物水分利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南喀斯特地区,强烈的岩溶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地表、地下双重水文地质结构,该区域水文过程迅速且植物生长易受水分供给不足的限制。因此,深入了解喀斯特坡面关键带水文过程及其与植被的相互作用,对该区域旱涝灾害防控、植被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往基于模拟降雨(降雨强度为40至120mm h-1)的研究表明,喀斯特坡地壤中流符合“充填-溢出”理论,而地表径流满足“超渗-蓄满”产流机制且降雨强度阈值约为40mm h-1(Wang et al., 2020)。然而,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喀斯特坡地多界面径流路径及其产流阈值的关键带结构控制机制尚不明确。此外,喀斯特基岩出露生境植物根区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2-07-07

  • 武汉病毒所/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在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细胞死亡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年5月,国际学术期刊mBio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陈全姣团队的最新成果,论文题为“Sperm-Associated Antigen 9 Promotes Influenza A Virus-Induced Cell Death via the c-Jun N-Terminal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该研究发现宿主蛋白SPAG9可以通过调控PANoptosome组装而促进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细胞死亡。        每年感染流感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时间:2022-07-07

  • 陈苏仁课题组在Cell Reports发表文章揭示了精子核周层蛋白Calicin保护精子细胞核的生理功能

    精子核周层(Perinuclear theca, PT)是紧紧包裹精子细胞核的一层特殊细胞骨架,在结构上可划分为顶体下层板(Subacrosomal region, SAR)和顶体后区域(Postacrosomal region, PAR)两个连续的部分。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PT特异表达的蛋白,如Calicin、Cylicin-I、Cylicin-II、ACTRT1、CAPZA3、ACTL7A、PAWP、PLCζ等。但是,由于缺乏基因敲除动物模型,PT的生理功能尚不清楚。 2022年7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生科院陈苏仁研究组在Cell Press旗下细胞生物学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7-07

  • 研究揭示冠状病毒识别海洋哺乳动物ACE2受体的分子机制

      新冠病毒(SARS-CoV-2)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可以感染多种陆生哺乳动物。海鲜市场的三文鱼表面可以检测到新冠病毒,海豚和鲸鱼中也检测出其他类型冠状病毒。这提示需要关注海洋生物,尤其是海洋哺乳动物冠状病毒感染。人类的海上活动(海洋养殖、捕捞、航运和污水排放入海等)增加了海洋生物接触新冠病毒的概率,一旦发生感染,则可能在海洋生物中建立新的病毒库,并进一步发生适应性进化、回传给人,引发对人类健康新的威胁。因此,亟需评估海洋哺乳动物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    2022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07-07

  • 六倍体银鲫两个重复的gsdf部分同源基因协同调控雄性分化机制

      多倍化为基因组演化提供了额外染色体组,在物种遗传多样性增加、性状革新以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重要驱动力。尽管人们对多倍化后重复基因的表达模式和演化命运进行了广泛探索,但重复基因在多倍体中如何共同调控生物学过程还有待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团队,以六倍体银鲫为研究对象,鉴定了两个重复的gsdf(gonadal somatic cell-derived factor)部分同源基因:gsdf-A和gsdf-B,其中每个部分同源基因均包含三个高度保守的等位基因。他们发现gsdf-A和gsdf-B在雄性性腺的体细胞中大量表达,gsdf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07-06

  • 北大学者Nature Metabolism发文:PD-1信号调节肠道稳态的新机制

        2022年7月4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钟超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在线发表题为“PD-1 signaling facilitates activation of lymphoid tissue inducer cells by restraining fatty acid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PD-1信号调节肠道淋巴组织诱导细胞(Lymphoid tissue inducer,简称LTi)活化过程代谢重塑,从而促进肠道稳态维持、缓解肠道炎症。 PD-1/PD-L1抑制剂目前已被FDA批准应用于包括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肝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2-07-06

  • 中科院学者发现环形RNA调控小细胞肺癌的关键信号通路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林文楚课题组在环形RNA参与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Molecular Cancer上。该研究发现环形RNA作为分子海绵可以同时结合多个miRNA,进而调控单一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该研究成果有望为小细胞肺癌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环形RNA是一类呈封闭环状结构的新型非编码RNA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侵袭性神经内分泌肺部恶性肿瘤,占据肺癌中约13~15%的比例。相较于肺癌的其他亚型,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最高,其5年生存率不足7%。目前小细胞肺癌中

    来源:

    时间:2022-07-06

  • 武汉植物园在莲NAC转录因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NAC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界广泛存在,参与调节植物的各种生物学过程,例如器官发生、组织发育以及胁迫应答响应等。然而,莲中NAC转录因子家族尚未报道。   近日,Frontiers in genetics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莲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科组题为“Gen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in Nelumbo nucifera”的文章。该研究在亚洲莲的基因组中鉴定到82个NnNAC基因,并对这些NnNAC基因的序列特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时间:2022-07-06

  • 武汉植物园在莲心发育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莲心位于莲子的内部,其富含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此外,莲心可合成叶绿素,且具有光合系统,是莲子能长期保持生命力的一种适应性。目前,人们对莲心中生物碱和叶绿素的合成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近日,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题为“Transcript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of Alkaloids and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in Lotus Plumule”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莲心中生物碱和叶绿素合成的分子机制。   HPLC分析结果表明莲心中生物碱主要为莲心碱、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时间:2022-07-06


页次:324/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