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广州健康院成功培育嵌入小分子药物调控基因剪刀的工具猪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课题组在Genome Biology(《基因组生物学》)发表了题为“Doxycycline-dependent Cas9-expressing pig resources for conditional in vivo gene nullification and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构建了可通过小分子药物灵活调控基因剪刀蛋白Cas9表达的工具猪,利用该工具模型,实现了成体大动物体内高效基因编辑,并首次构建了大动物原发性可转移的胰腺导管腺癌模型。  猪不仅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动物,也是重要的医学动物模型。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3-01-19

  • 新疆生地所在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地表水交互作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地下水资源对干旱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生态过程至关重要。近几十年,塔里木盆地经历大规模土地开垦和灌溉农业快速发展等显著的人为干扰,影响地下水过程与水环境,区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干旱区地下水动态、水质、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及其对农业活动响应等成为关注的热点。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研究员团队基于塔里木盆地典型荒漠-绿洲区地下水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数据,对比分析了灌区与非灌区之间的水化学特征差异,评价了灌溉水水质,解析了地下水-地表水交互作用,评估了农业活动对地下水位和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耕地面积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3-01-19

  • 史录文/管晓东团队在中国抗肿瘤药物创新性与临床获益评价中取得进展

    2023年1月16日,我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史录文/管晓东团队在肿瘤学权威期刊自然·综述系列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在线发表了题为“Newly approved cancer drugs in China — innovation and clinical benefit”的评论文章。该文从作用机制、治疗需求与临床获益三个维度系统评价了2005-2021年中国获批上市抗肿瘤新药的创新性及临床价值。 药物创新的核心目标是研发更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的药品,然而国内外上对于创新价值的评价尚较缺乏。随着我国药品审评审

    来源:北京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3-01-19

  • 付毅和孔炜课题组合作发现补体活化的新调控机制

    2023年1月17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付毅研究员和孔炜教授合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上发表了题为“ADAMTS7-Mediated Complement Factor H Degradation Potentiates Complement Activation to Contributing to Renal Injuri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补体调控因子CFH的降解酶-新型金属蛋白酶ADAMTS7及其在补体活化和组织损伤中的作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3-01-19

  • 高家红团队首次发布中国人脑连接组计划研究成果及其大数据资源

    人类生活在充满多样性的世界里。长久以来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脑与行为受到基因、环境和文化及其相互作用的塑造,然而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始终缺乏系统性探索与研究。近年来,前沿神经影像技术方法飞速进步,推动着多模态脑成像大数据集的产生和融合性探索,并让学界得以深入探究人脑宏观结构与功能连接组架构,为包括上述主题在内的许多有趣而重要的科学问题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路。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0日零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高家红教授团队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人脑连接组计划增加脑连接组多样性》(“Increasing d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1-19

  • 双清一号科学实验卫星(珞珈三号 01 星)成功发射

    图1 卫星发射现场留念 图2 卫星整装待发   2023年1月15日11时14分,双清一号科学实验卫星(珞珈三号01星互联网智能遥感科学实验卫星)在我国太原航天发射场搭载长征二号丁(Y71)成功发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批准号:91738302、91838303)等资助下,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王密教授团队在空间信息网络智能遥感卫星“快、准、灵”服务方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1-19

  • 我国学者在新型碳基晶体材料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图 面心立方结构C60分子晶体、C60聚合物晶体和LOPC晶体的形貌、结构特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972299、5200326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教授团队在新型碳基晶体材料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C60的长程有序多孔碳(Long-range ordered porous carbons produced from C60)”为题,于2023年1月12日发表在《自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1-19

  • 荧光靶向的冷冻原位结构分析样品减薄系统

      所谓眼见为实,在原位研究细胞内分子机器与超微结构,解析其复杂精密的组装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是生命科学的前沿热点。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成像(cryo-ET)是目前主要的原位研究技术,但受电子束穿透能力限制,需要将细胞和组织样品减薄成200纳米左右的薄片后成像。  低温聚焦离子束(cryo-focused ion beam, cryo-FIB)减薄是近年来发展出的主流冷冻生物样品制备技术,然而其存在一个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无法针对细胞内部的特定目标进行定点减薄,只能通过随机加工,保留约200纳米厚的切片样品。该技术对细胞内丰度较高的研究目标(如核糖体等)来说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丰度较低的研究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3-01-18

  • 果糖1,6-二磷酸酶1通过去磷酸化IκBα抑制结直肠癌发生的新功能

      1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杨巍维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国辉研究组、广州大学王雄军教授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全林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 “Fructose-1,6-bisphosphatase 1 dephosphorylates IκBα and suppresses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该研究揭示了糖异生关键代谢酶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能够行使蛋白磷酸酶的功能,并明确了FBP1介导的IκBα去磷酸化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关键作用。  新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3-01-18

  • 新疆生地所在内陆河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阈值估算方面取得新进展

      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是区域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问题。尽管许多研究开展了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评估工作,但目前仍缺乏对干旱内陆河流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阈值的定量研究。已有的相关研究尚未建立具有明确理论基础的、可用于评估维持植被系统稳定所需的最小和最佳生态需水量的有效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绿洲水土过程与机理研究团队(阿克苏站团队)基于遥感影像数据,估算了塔里木河流域平原地区近22年来天然植被的实际蒸散量。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研究中借鉴了“latitude (LAT)”的概念,提出了内陆干旱地区自然植被的最小和最佳生态需水量计算的新方法。在经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3-01-18

  • 新疆生地所在胡杨水分利用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在干旱地区,植物可以通过叶片直接吸收利用大气凝结水;同时,部分深根系植物也具有根系水分再分配的能力。因此,在干旱地区极有可能存在凝结水参与根系水分再分配过程的现象,即存在叶面吸收大气凝结水与根系水分再分配的耦合过程。然而,有关该方面的假设目前尚缺乏直接的证据支持。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绿洲水土过程与机理研究团队,依托新疆阿克苏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通过对胡杨液流、SPAC系统各界面水势观测以及重水示踪实验,系统研究了野外条件下胡杨成年植株根系水分再分配与冠层吸收大气凝结水的耦合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冠层(叶面)可直接吸收利用大气凝结水,且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3-01-18

  • 华南植物园承担的“优质高产多抗火龙果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1月16日,受广州市科技局委托,广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广东省农垦南亚热带作物科技中心联合承担的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优质高产多抗火龙果新品种选育研究”进行结题验收评审。 评审会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合作单位广东省农垦南亚热带作物科技中心在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会议室联合进行答辩,项目负责人禹玉华高级工程师作了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项目验收专家组审阅了项目验收材料,听取了项目执行情况报告,经质询与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1. 项目验收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验收要求。 2. 项目执行期间,培育火龙果新品种1个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间:2023-01-18

  • 人工智能研究院邓小铁教授、杨耀东助理教授在多人随机博弈的纳什均衡计算复杂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多智能体中心邓小铁教授团队与杨耀东助理教授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论文“On the Complexity of Computing Markov Perfect Equilibrium in General-Sum Stochastic Games”。该工作引入了近似马尔科夫完美纳什均衡(Markov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MPE)作为多人一般和随机博弈(Multi-player General-Sum Stochastic Games)计算问题的解概念,并证明了该解概念的PPAD-Co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1-18

  • 我国学者在光子张量处理芯片方面取得进展

    图1 光子张量处理芯片的原理架构 图2 光子张量处理芯片:(a)芯片封装照片;(b)芯片显微照片;(c)波分复用器的通道响应;(d)微环阵列的通道响应 图3 多通道图像卷积计算结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225023)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邹卫文教授团队提出了光子学与计算科学交叉的创新思路,研制了实现高速张量卷积运算的新型光子张量处理芯片,相关成果以“基于集成光子芯片的高阶张量流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1-18

  • 我国学者在太赫兹电子束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图 宽频域可调太赫兹电子束团串的实验原理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835004)资助下,清华大学颜立新课题组在太赫兹电子束研究领域取得进展,解决了1-10THz宽频域可调太赫兹电子束的产生这一难题,为新型高功率可调窄带太赫兹辐射光源的发展及应用提供了方案。研究成果以“可产生1-10THz高功率窄带太赫兹辐射的宽频域可调电子束团串(Widely tunable electron bunch 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1-18

  • 孙飞课题组揭示芳香烃受体AhR胞质复合物组装机制

      二噁英是一种具有较强生物毒性的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危害极大,可以诱发癌症并影响机体免疫。芳香烃受体AhR是生物体中特异性识别二噁英的分子。当二噁英进入细胞后,AhR便以高亲和力结合二噁英分子,进而激活相应的信号通路产生生物学效应。对AhR进行结构功能研究,有助于了解AhR信号通路的具体分子机制并开发靶向药物,同时还可以开发检测二噁英类环境污染物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2023年1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Struc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的研究成果"Cryo-EM structure of the cytosolic AhR complex"。该工作制备得到稳定的小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3-01-18

  • 生物物理研究所研制精准光电联用系统用于生物样品原位研究

      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cryo-ET)是研究生物大分子机器高分辨率原位结构的有力手段。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冷冻光电关联成像技术缺乏足够的准确率,实验效率低下,无法高效制备包含特定目标结构的冷冻含水切片用于冷冻电子断层数据收集,是制约生物大分子原位结构研究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   2023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季刚,朱赟作为共同通讯在《Nature Method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ELI trifocal microscope: a precise system to prepare target cryo-lamellae for in situ cryo-ET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3-01-18

  • 生物物理研究所在细胞原位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细胞内部的纳米机器与超微结构是参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它们通过彼此之间的紧密协作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所谓眼见为实,在细胞原位研究这些复杂精密的纳米结构的组装与功能一直是生命科学的前沿热点。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成像(cryo-ET)是目前主要的原位结构解析技术,但受电子束穿透能力限制,需要利用聚焦离子束将细胞和组织样品减薄成200纳米左右的薄片后成像,而这种随机减薄的技术,对细胞内丰度相对较低的目标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制备的样品往往无法保留感兴趣的目标。   为了解决上述样品减薄制备的技术瓶颈,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团队分别发展了两种冷冻细胞精准减薄技术路线, 1月16日,以背靠背的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3-01-18

  • 人参皂苷Rb1保护氧化应激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损伤机制

    2022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于洋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正式发表了题为《人参皂苷Rb1通过激活Akt-FoxO1相互作用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损伤》(“Ginsenoside Rb1 Inhibits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Ovarian Granulosa Cell Injury through Akt-FoxO1 Interaction”)的研究成果。论文截图高龄因素女性不孕及自然流产成为生殖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1-17

  • 衰老过程中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复活强化老化

       图 内源性古病毒复活驱动衰老的机制及干预策略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21006、82125011、92149301、92168201、91949209、92049116)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曲静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员团队合作在衰老机制与干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衰老过程中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复活强化老化(Resurrection of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during aging reinforces senescence)”为题,于2023年1月6日在线发表于《细胞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1-17


页次:247/1559  共31166篇文章  
分页:[<<][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