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水生所关于黑斑原鮡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形成了大量高山和河流,显著改变了欧亚地区的地貌和气候。与其他生物相比,鱼类更容易受到影响,因为它们主要生活于水中。面对青藏高原的激流环境,鰋鮡鱼类进化出了巨大的胸鳍和更多的鳍条,形成一个吸附器官。然而,这种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团队基于鰋鮡鱼类的代表物种黑斑原鮡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检测到大量进化速率显著加快的基因,特别是在涉及骨骼发育、能量代谢和低氧反应的基因中。研究发现,Hoxd12a在黑斑原鮡中发生了加速进化,在斑马鱼中进行基因敲除后发现,该基因在塑造鱼类的胸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2-17

  • 上海交大李晓波课题组发表天然产物羟基酪醇的脑区药代动力学特征及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Phytomedicine正式发表了上海交大李晓波教授课题组“Brain regional pharmacokinetics of hydroxytyrosol and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against depression assessed by multi-omics approache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详细阐释了天然产物羟基酪醇的脑区药代动力学特征及抗抑郁作用机制,为相关天然物,包括中药的深入生物活性研究及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典型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类疾病,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2-17

  • 上海交大董瑞蛟团队在Chem. Soc. Rev.发表数码合成高分子的数据储存应用及展望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国际权威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IF = 60.615)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董瑞蛟研究团队撰写的综述论文,题目为“Digital synthetic polymers for information storage”(DOI: https://doi.org/10.1039/D2CS01022D)。该综述论文系统性评述了近十年数码合成高分子在信息储存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根据聚合物的种类对数码合成高分子进行分类,并从编码、解码、编辑、擦除、加密和修复等方面概述了这类高分子材料的显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2-17

  • 环境学院陆克定团队在Nature Geoscience上发文揭示全球夜间大气氧化性的演变及其调控机制

    氮氧化物(NOx)是调节地球大气氧化性组成的关键活性气体。NO3自由基作为NOx转化过程中的关键活泼中间态物种,是主导夜间反应的关键氧化剂,可显著影响NOx大气寿命、臭氧和细颗粒物污染水平。因此探究夜间大气氧化性演变趋势对制订区域空气污染防控策略和减污降碳的协同应对至关重要。迄今,全球夜间大气氧化过程的演变规律和调控机制还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陆克定研究员团队收集和分析了全球NOx和O3监测数据,系统评估了2014年至2021年全球近地面NO3的生成速率和趋势(如图1),揭示了我国和印度是全球夜间NO3自由基氧化反应的热点区域,且我国夜间NO3氧化性呈现持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2-17

  • 傅廷栋院士主笔的少儿科普图书《农田里的科学魔法》出版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文娟 张晨)近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担任主编的“院士解锁中国科技”丛书,由中国少儿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包括18卷,每卷均由一位院士主笔。《农田里的科学魔法》是该书的“农业卷”,由我校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主笔、校内各学科的青年教师历时10个月共同编写完成。 《农田里的科学魔法》一书 创作团队成员包括学校植科院的李合生教授、李霞教授、边银丙教授、金双侠教授、王旭彤教授、黄求应教授,文静副教授、王幼宁副教授、江洋副教授、汪波副教授、宋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3-02-17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期货或远期合约市场作为专业的风险管理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的职能。面临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适当参与期货或远期合约市场能起到一定的风险对冲作用。然而如何分配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交易量?对于一些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由于其自身受气候等不确定因素和外部的动荡环境影响,产量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的生产决策带来挑战。从国家角度而言,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建立一些农产品的期货市场或远期合约市场,希望能够稳定市场价格。然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2-17

  • 我国学者抗衰老药物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图 前药分子KSL0608-Se单细胞分辨清除衰老细胞原理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37002、21977082)等资助下,华东理工大学李剑教授及西北大学郭媛教授团队合作在靶向抗衰老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具有单细胞分辨率的光激活抗衰老药物延缓衰老(Photoactivatable senolysis with single-cell resolution delays a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2-17

  • 我国学者在基于分子组装的电子器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a)基于弱键相互作用的层层组装型单分子开关器件的制备过程和工作原理示意图;(b)电场调控下,由三苯胺作为功能分子的单分子组装体的结构变化示意图;(c)三苯胺单分子组装体的电子输运能力随外界电场的变化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222002、21973079、22032004、21991130、21905238)等资助下,厦门大学杨扬教授课题组基于弱键相互作用,发展了在单分子尺度实现层层组装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2-17

  • 我国学者在重塑炎症微环境治疗骨关节炎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抗炎药物设计与巨噬细胞表型转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73259、82072428)等资助下,北京大学药学院王坚成教授团队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江东教授团队在重塑炎症微环境治疗骨关节炎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纳米药物通过同时清除一氧化氮和沉默碳酸酐酶9促进进展期骨关节炎的滑膜巨噬细胞重编程(Nanomedicines Reprogram Synovial Macrophages by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2-17

  • 我国学者在人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生物材料与细胞共价偶联构建类脊髓组织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8910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教授团队在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生物材料与细胞共价偶联构建脊髓组织(Spinal cord tissue engineering via cova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biomaterials and cell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2-17

  • 四川大学Cancer Cell发表封面文章:循环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新机制

         2023年1月26日,我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石虎兵教授和马学磊副教授团队在顶级期刊Cancer Cell(IF:38.585)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题目为Immune checkpoint HLA-E:CD94-NKG2A mediates evas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from NK cell surveill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CTCs与NK细胞间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对HLA-E:CD94-NKG2A,阐明了CTCs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新机制,进而提出靶向免疫检查点HLA-E:CD94-NKG2A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3-02-16

  • Cell子刊解析分泌素受体调节饮水新机制,为解决水矿物质失衡症状提供新思路

            图像:在渗透性口渴和低容量口渴时,分泌素参与穹窿下器官兴奋性神经元的激活。    当动物感到口渴时,会本能地寻找并消耗水分,以恢复体液渗透压和血浆容量到它们的设定值。口渴的感觉受到穹窿下器官(SFO)的强烈影响,这是一种前脑结构,它整合了诸如渗透压和钠含量等循环信号来刺激口渴。而分泌素(SCT),一种经典的胃肠激素,已被认为是调节体液稳态的体液因子。众所周知,喝水的日常行为实际上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中复杂的SCT神经机制控制的,但信号是如何参与这一过程的尚不清楚。最近,香港大学(港大)生物科学学院(SBS)的一个研

    来源:Current Biology

    时间:2023-02-16

  • 一种高通量阵列探针可用于外泌体高效捕获和蛋白标志物的原位检测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胡良海教授与普渡大学癌症研究中心陶纬国教授合作,开发了一种高通量阵列探针用于外泌体高效捕获和蛋白标志物的原位检测。2023年2月7日以题为“Supramolecular Exosome Array for Efficient Capture and In Situ Detection of Protein Biomarkers”的封面文章发表于ACS出版社的Analytical Chemistry。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囊泡状结构小体,广泛存在于血浆、尿液等各种体液中,外泌体蛋白质组成及其翻译后修饰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受到磷脂双分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2-16

  • 生命科学学院邓文洪教授团队在鸟类巢寄生策略研究中取得进展

            鸟类巢寄生者和其宿主之间的军备竞赛是研究协同进化的经典模型。很多宿主会通过卵识别行为应对巢寄生,而为了应对宿主的卵识别行为,在同一宿主种群内,寄生者应该偏好于选择寄生卵色与自己的卵色更相似的巢(卵色匹配假说)。目前,虽有一些相关性的研究证据支持该假说,但仍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如八声杜鹃和其宿主长尾缝叶莺的都具有多态性,即某些个体可以产蓝色型卵,某些个体可以产白色型卵。实验表明,长尾缝叶莺会100%拒绝不同色型的外来卵,而100%接受同色型的外来卵。理论上,为了提高巢寄生的成功率,八声杜鹃应该选择寄生与自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2-16

  • 地空学院鲁安怀课题组与合作者在《自然·通讯》上发文报道地表矿物-微生物-有机质耦合作用新机制

    2023年1月2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鲁安怀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完成的题为“Mineral weathering is inked to microbial priming in the critical zone”的研究成果。矿物、微生物和有机质是陆地表层主要组成部分,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相互作用,并为所有陆地生物提供营养物质、代谢能量和稳定适宜的生存环境。在太阳光辐射下地表矿物常受到微生物、有机酸和水的影响而发生风化作用;有机质在矿物的保护下与微生物的攻击下,动态地进行着“土壤呼吸作用”。过去人们发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2-16

  • 四川大学联合发文Cell颠覆认知——骨中居然也有淋巴管

    四川大学联合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四川大学陈俊宇为共同第一作者)在《Cell》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结合高分辨率光片成像和细胞特异性小鼠遗传学,证明了小鼠和人类骨中淋巴管的存在。血液和淋巴管形成一个多功能的运输网络,并提供诱导信号来调节组织特异性功能。骨骼中的血管调节成骨和造血,但目前的教条统统表明骨骼缺乏淋巴管。本文作者通过结合高分辨率光片成像和细胞特异性小鼠遗传学,证明了小鼠和人类骨骼中存在淋巴管。发现骨骼中的淋巴管在遗传毒性压力下扩张。VEGF-C/VEGFR-3信号传导和遗传毒性应激诱导的IL6驱动骨骼中的淋巴管生成。在淋巴管生成过程中,增殖的淋巴内皮细胞分泌CXCL12对造血和骨

    来源:Cell

    时间:2023-02-15

  • 乙烯响应因子SbWRKY50通过表观遗传途径抑制叶绿素降解延迟高粱叶片衰老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植物的叶片衰老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这段时期内,植物在成熟叶片中积累的物质,将被分解并运送至植物其他生长旺盛的部位。对于大多数农作物,叶片衰老引起光合作用减退,将极大程度地抑制作物产量潜力的发挥,对园艺植物和新选的饲料植物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本工作探寻和发掘五大农作物之一的高粱的叶片衰老相关基因,并对其调控机制做了进一步研究。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乙烯合成通路关键成员ETHYLENE-INSENSITIVE 3 (EIN3) 的下游靶基因SbWRKY50。在黑暗诱导以及自然衰老的叶片中,SbWRKY50表达量急

    来源: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2-15

  • 炎症信号通过诱导肝细胞去分化促进肝脏再生

      2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虹研究组和李亦学研究组合作的研究文章:“Kupffer cell-derived IL-6 is repurposed for hepatocyte dedifferentiation via activating progenitor genes from injury-specific enhancers”。 这项机制研究揭示肝脏损伤下,驻留Kupffer细胞分泌的炎症信号IL-6诱导了肝细胞的去分化并表达前体基因。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3-02-15

  • 生科院殷武教授课题组揭示非小细胞肺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的趋势,85%的NSCLC病理分型属于肺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NSCLC治疗带来曙光,靶向PD-1/PD-L1的抗体药物pembrolizumab是获批治疗晚期与转移性NSCLC的一线药物。虽然这些药物在治疗转移性或局部晚期NSCLC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仅15%-30%晚期NSCLC患者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得持续缓解和长期生存,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IME)其主要原因。因此

    来源: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2-15

  • 生科院殷武教授课题组揭示胆固醇限速酶作为肝癌治疗新靶标的作用机制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已成为全球第六大常见肿瘤,并已发展成为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2020年全球新增肝癌患者约90.6万人,新增肝癌死亡83万人。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酒精和脂肪生成是HCC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作为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HCC在发展过程中常伴有静脉侵袭、肝内及远处转移,这是其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新的肝癌治疗和诊断靶点具有重要意义。代谢异常是肿瘤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与正常细胞不同。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许多其他肿瘤中,患者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与癌症风险呈正相关。有30多种不同的酶参与胆固

    来源: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2-15


页次:238/1559  共31166篇文章  
分页:[<<][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