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肌营养不良的新希望:酶疗法

                                     [生物通讯]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不懈地努力,试图找到治疗杜兴肌营养不良病症的有效方法。杜兴肌营养不良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遗传性疾病,病人大都在20 多岁时死亡。现在,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他们发现通过

    来源:

    时间:2002-04-18

  • 华裔基因学家徐立之获加拿大卡拉姆医学奖

        中新网多伦多4月15日消息:多伦多病童医院首席基因学家徐立之日前获得今年的卡拉姆纪念医学奖,此项奖由加拿大艺术理事会颁发,徐立之是今年5名得奖者中唯一的华人。       据当地华文媒体报道,徐立之出生于上海,在香港接受教育。在香港中文大学取得学士及硕士学位,并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从80年代起至今,他一直在多伦多病童医院工作,主要研究囊肿纤维肿瘤。       1985年,徐立之与另外一名科学家共同发现了与囊肿纤维肿瘤有

    来源:

    时间:2002-04-17

  • 鶷佳之:建立亚洲人SNP数据库

        鶷佳之简历:1942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现任东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日本基因科学项目负责人。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唐氏综合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它神经紊乱疾病。他曾在1997年发现了人体生物钟基因。       鶷佳之教授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组项目,并于最近完成了人类第21条染色体的测序。2002年4月起,出任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的总裁。       走路大步流星,背一个印有“HUGO”(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的双肩包,60岁的鶷佳之教授看上去不像记者心

    来源:

    时间:2002-04-17

  • 我国已经具备揭开水稻高产遗传密码的实力

        我国基因专家今天在此间进行的2002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透露,我国水稻基因研究已经进入关键阶段,距离攻克水稻高产、优质、抗虫害、抗干旱和抗盐碱等秘密只有一步之遥。    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副主任于军在这里说,我国水稻基因研究已经跃入新阶段,科学家正准备将不同种类水稻的基因分别进行对比研究,锁定控制水稻的高产、抗虫害等功能基因,就能实现人类大规模生产优质水稻的梦想。    科学家计划将6万个水稻基因放在基因芯片上进行基因分析研究,研究这些基因在产生水稻最主要两种营养来源蛋

    来源:

    时间:2002-04-17

  • 我国科学家呼吁加大基因基础研究投入

        全球获取基因测序原始资料的竞争时不我待,而资金短缺正在成为我国启动一批重要基因序列测序项目的瓶颈。率先完成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从而享誉国际的我国科学家于军呼吁:不要让经费短缺阻碍我国原创性基因研究水平的腾飞。    在今天召开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于军预测说:未来5年科学家将测出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物种的基因序列。随着基因测序成本逐年降低,各国在获取基因测序原始资料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虽然基因测序的基本信息都会根据公开、共享的原则,投放到数据库中供各国科学家自由采用;但

    来源:

    时间:2002-04-17

  • 跟踪弯曲菌的感染原(附图)

        [生物通讯]英国微生物学家运用一种新分子流行病学技术跟踪了弯曲菌感染农场小鸡的神秘感染原。弯曲菌是西方国家食物中毒的主要起因,但研究人员对于其究竟是如何进入食物链的却知之甚少。    对于其它病原体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而言,分子流行病学在跟踪它们的感染来源和线路上可谓取得了巨大成功--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感染。”英国兽医实验室服务局(Veterinary Laboratories Agency)的Diane Newett说道。“不幸的是,这一套对弯曲菌根本不管用,我们无法用同样的方法确定弯曲菌的感染原。”  

    来源:

    时间:2002-04-17

  • 美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控制基因沉默的新酶

        [生物通迅]尽管科学家估计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5,000 个基因,但正常条件下这些基因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在某一类型细胞中打开。精确控制基因的表达是必要的;许多癌症都与本应受到抑制或保持沉默的基因被非正常激活有关。    现在,来自Wistar 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识别出一种某些基因沉默所必需的酶。该酶通过将一个分子标记放置到基因上,引起基因沉默来行使功能。一旦这个分子标记丢失,基因就会被不正确激活,从而导致癌症。这个新酶的发现将导致癌症新疗法的产生。有关研究发表于4月15日期的《基因与发育》(Genes and Devel

    来源:

    时间:2002-04-17

  • 太空生物学:生命起源于淡水?(附图)

        [生物通讯]海水是今天生命温暖而舒适的家园,但对于世界上的第一个细胞而言却太严酷了--这是一项新实验室研究得出的惊人结论,研究发现淡水中更易形成原始的细胞膜。这项研究提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在大陆上的池塘而非潮池或深海中产生的。    大多数生命的起源都需要一个包被膜或称囊泡,来保护那条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化学链。最简单的囊泡是由亲水脂分子构成的。亲水脂分子是一类具有一个结合水分子的头部和一个排斥水分子的富含碳和油脂的尾部的长形分子。两层亲水脂分子能够组合形成囊泡壁;外层中,亲水的头部面朝外,而内层亲水脂分子的头部却向内面朝膜的

    来源:

    时间:2002-04-17

  • 日本用移植造血干细胞治疗胰腺癌

    新华网4月15日专电:日本东京一家医院日前利用移植造血干细胞治疗胰腺癌,在一名患者身上取得不错疗效。把别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胰腺癌患者体内,可以生成淋巴细胞,而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对癌症有抑制作用。去年年底,东京都立驹入医院在治疗一名晚期胰腺癌患者时,从其妹妹身上抽出含有造血干细胞的末梢血,注入患者体内,结果,肿瘤缩小了20%,从移植前的10厘米减到8厘米。现在,患者已经出院。但该医院表示,移植造血干细胞疗法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可能也有损害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移植造血干细胞的副作用。该院院长说:“作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只在一个人身上试验有效,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来源:

    时间:2002-04-17

  • 美发现除草剂导致青蛙阴阳失调(附图)

        [生物通讯]根据发表于4月16日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项研究,美国最常用的除草剂--莠去津(atrazine)渗入环境的普通浓度就能使雄性青蛙阴阳失调。专家预言,这项发现将有助于揭开两栖类动物缘何迅速消失之谜,并在美国掀起一场关于莠去津用弃问题的争论。    过去的十多年中,科学家惊恐地发现,两栖类动物正在神秘消失。一些物种已经完全灭绝。有人推测引起两栖类动物灭绝的一个可能原因就是杀虫剂污染。尽管美国莠去津的年均用量高达2700万千克,但独立学家们普遍认为这个用量还是相对良性的,莠去津只有在高浓度时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

    来源:

    时间:2002-04-17

  • 我国白血病基因研究进展令人振奋

        在今天举行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宣布:我国科学家已经证实全反式维甲酸和砒霜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过程中,对白血病致病基因的蛋白产物起到了靶向治疗的作用,从而可以有的放矢地调变蛋白或者使之降解。    目前,我国研究人员成功地建立了系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所调变的基因表达谱,分离到受维甲酸调控的靶基因。全反式维甲酸和砒霜已经成为国际血液学界公认的率先运用靶向治疗技术的药物。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新的基因靶点,为治疗其他种类的白血病找到了希望。  &

    来源:

    时间:2002-04-16

  • 减肥药的新靶点

        [生物通讯]肥胖是一种常见疾病,许多国家已将之归为流行病。有效的肥胖症疗法除了能够帮助病人减去多余的脂肪外,对于预防肥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中风、心脏病甚至癌症等也应该有很好的效果。现在,一项新研究显示,我们距离这种药物已经越来越近了。    Leptin激素是调节体重所必需的瘦身蛋白。当leptin 与其下丘脑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受体结合时,进食就会受到抑制,而能量的消耗却会增加。    虽然研究人员早就知道leptin 或leptin 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会引起肥胖,但尚未有证据证明leptin 自身可

    来源:

    时间:2002-04-16

  • 精神疾病离你多远

        科技日报4月15日报道 就在你享受着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时候,其实也在承受着更多的精神压力。由于工作生活节凑的加快,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卫生障碍以及自杀等现象的发生日益频繁。据卫生部提供的资料显示,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发病率由50年代的2.7%上升到90年代的13.4%,病人总数达1600万。根据预测,进入21世纪,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会愈加突出。    1999年12月6日在汕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伤害预防与控制会议提供的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20万人自杀,是全球自杀总数的1/5。 

    来源:

    时间:2002-04-16

  • 谁驯服了家畜--亚洲还是非洲?(附图)

        [生物通讯]人类和牲畜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但这种关系的源头在何处却一直是一个谜。现在,科学家的一项新发现为支持人类是在非洲而非如考古学家几十年来一直笃信的那样在近东亚地区驯化牲畜这一有争议的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项研究发表在4月12日期的《科学》杂志上,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其它牲畜是如何被引进非洲的,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究竟是如何学会生产食物的。    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非洲首个驯化牲畜来自近东亚地区,时间也许早在7800年前。但20世纪80年代,一些考古学家开始提出东北非居民约10,000年前就开始独立驯养牲畜的观点。许多研究

    来源:

    时间:2002-04-16

  • 李嘉诚基金会赞助第七届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

        香港李嘉诚基金会日前捐资56万港元,赞助今起在沪召开的第七届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    李嘉诚基金会今天对传媒说,这是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促进交流与合作。这次会议上,近900位人类基因组的国际知名科学家聚集一堂,交换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讨论未来研究的方向。世界第一流的基因组及有关项目的科学家,将在大会上作专题演讲,范畴包括肿瘤基因组学及白血病的临床应用等。    香港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一向热心有关医疗公益项目

    来源:

    时间:2002-04-15

  • 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HGM)和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介绍

    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Human Genome Meeting,简称HGM)是由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man Genome Organization,简称HUGO)主办的一年一度的著名全球性学术大会,此次将是第七次。这将是首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这一会议。前六届会议分别在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苏格兰等国举行。在此之前2001年10月曾在上海举行了第三届HUGO(Human Genome Organization)亚太地区会议。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成立于1989年,这个组织旨在促进和协调全球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工作,制定统一标准,促进交流与合作,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学术组

    来源:

    时间:2002-04-15

  • 全球人类基因组大会在沪设公开论坛

    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主席徐立之、东京大学教授沙佳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委员会委员克娜琶斯……这些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的“巨头”,昨天走进本市最著名的两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举办公开论坛,让公众“面对面”了解基因科技和生物技术,直接倾听东西方科学家的对话,以此作为2002年全球人类基因组大会的开场白。  “只有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科研的价值才能实现,科学事业才能更迅速地发展。”大会本地组委会主席、中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在解释全球学术会议走近公众的初衷时认为,人类基因组研究越来越深远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它涉及到人的尊严、权利、伦理等各种社会问题,已引起

    来源:

    时间:2002-04-15

  • 我国科学家倡议尽快建立亚洲人种基因组SNP数据库

    我国科学家日前向亚洲基因学者发出建立“亚洲人类SNP数据库”的建议,这一建议在前来上海参加第七届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的亚洲基因学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SNP”为“单核苷酸”的英文缩写,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人类基因组由30亿个单核苷酸组成。有关专家指出,单核苷酸的关联研究对研究多基因疾病发病原理意义重大,能阐明不同患者间药物代谢及药效差别的遗传基础,促进新药的发现,根据不同患者的遗传背景优化治疗方案。中国国家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陈竺介绍说,建立亚洲人类共同的SNP数据库,将对亚洲各国人民的疾病防治和疾病医疗发生

    来源:

    时间:2002-04-15

  • 造福人类 写在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开幕日

    昨天,当近千名全球科学家聚焦2002年全球人类基因组大会时,普通百姓也聚焦科学家:中外科学家正在关注哪些热点问题?正在哪些前沿领域攻关?哪些课题与我们的健康休戚相关?哪些技术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2002年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进行了“追踪”。  科学家最一致的认识  基因是人类共同财富,基因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捍卫人类尊严,为全人类谋幸福。基于这一共同目标,中外科学家达成共识:  反对基因歧视  “今年奥斯卡的大赢家《美丽心灵》,描写的正是患有精神病的数学家纳什。如果当时有基因测试,有精神病基因的他,早就被流产了,哪还

    来源:

    时间:2002-04-15

  • 伦理学家与科学家坚决反对“克隆人”实验

        出席今天在上海召开的2002年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的伦理学家与科学家就“克隆人”实验研究纷纷发表看法:坚决反对“克隆人”实验。为防止生命科学研究误入歧途,专家们形成了3点共同看法。    意大利医生安蒂诺里最近声称,他进行的“克隆人”实验中已有一名妇女怀孕8周。这一消息成了此次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关注的焦点。4月13日,大会组委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举行“21世纪基因科技和生物经济”、“基因组学和社会——东西方的对话”两个公开论坛。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主席徐立之、著名基因研究专家陈竺、复旦大学张乃根教授等数十位中外

    来源:

    时间:2002-04-15


页次:1497/1558  共31149篇文章  
分页:[<<][1491][1492][1493][1494][1495][1496][1497][1498][1499][15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