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对称遗传的第三种机制
[AD340X300]定形细胞的非对称遗传是胚胎中决定细胞命运的一个重要因素。非对称遗传已知的机制有两种:一种是沿肌动蛋白微丝向一个后代细胞传输,另一种是分子在皮层中的非平衡分布。现在,研究人员在一种名叫Ilyanassa obsoleta的软体动物的胚胎中发现了第三种机制,该软体动物自19世纪以来一直用在胚胎学研究中。在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的mRNA与不同细胞中的中心体相联系,然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进行非对称分布。摘自 科学时报
-
蛋白质Noggin的结构及信号作用
[AD340X300]蛋白质Noggin是在发育中起关键作用的骨形态遗传蛋白(BMP)的一种由体内分泌出的抑制剂。为Noggin编码的基因发生的突变会引起严重的骨融合疾病。现在,与BMP-7结合在一起的Noggin的结构已被确定,从而发现了抑制BMP信号作用的机制。在Noggin中存在典型“胱氨酸结”结构的事实表明,它是从与其BMP目标同样的祖先基因演化而来的。摘自 科学时报
-
DNA分析表明,印度岛土著可能是非洲后裔
[AD340X300] [生物通讯]印度安达曼岛的土著居民,曾一度以其残暴和独特的外表而闻名。他们在遗传上确实是隔离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可能就是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直接后裔。 对最近和100年前的DNA样本的分析表明,包括一个Jarawa族在内的达曼岛居民,在遗传组成上与其它亚洲人不同。 安达曼人正处在灭绝的边缘,他们有着截然不同于南亚地区的语言和文化。他们在体格上与非洲的俾格米人类似,曾一度被称为矮小黑人。 安达曼人的遗传组成表明,他们可能是上一个冰河
-
致癌基因新发现
[AD340X300]与胃癌相关的物质德国研究人员说,在胃肠道癌症中,一种普通致癌物质―――二磷酸尿苷葡萄糖苷转移酶( U GT,是一种解毒酶)1A7基因具有多态性,其中 UGT1A7-3多态性与胃肠道癌症相关。 U GT1A7可催化一大批生物异生化合物(包括杂环和多环碳氢化合物以及杂环胺)的解毒,被视为导致肝癌发病的危险基因。 葡萄牙波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说,白介素( I L)-1B和IL-1RN基因多态性可增加胃癌发生危险,危险性大小因肿瘤组织学类型不同而异。幽门螺杆菌( H p)感染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它首先引起胃炎,进而
-
黑视蛋白:向生物钟传递光信息的关键
[AD340X300] [生物通讯]小鼠新研究证实了视网膜中一种叫做黑视蛋白(melanopsin)的光敏蛋白是哺乳动物设置“机体生物钟”所必需的。科学家表示,现在这种蛋白代表了治疗纠正混乱的昼夜行为规律的一个潜在目标靶。 早先的研究已经表明,存在于视网膜细胞中的一个特殊网络中的黑视蛋白可能是将光暗信息传递给大脑中的机体生物钟的主要递质。含有黑视蛋白的细胞似乎与赋予人们视觉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是分离的;相反,黑视蛋白细胞对光强变化的感知力不太专化。 正是视网膜感知的昼夜变化帮助设置机体生
-
帮助乳脂分泌的蛋白
[AD340X300] [生物通讯]母乳含有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生长和发育所需的一切营养。这个天然的完美食品仍然隐藏着许多秘密,但一项新研究显示了一种蛋白质是如何帮助乳腺将卡路里丰富的脂肪送到维持生命的液体--乳汁中的。 母乳中的大多数卡路里都来自脂肪。随着乳腺细胞产生脂肪,它们将这些脂肪包封到膜中,从乳腺细胞送到母乳中。早先的研究表明,脂膜中含有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anthine oxidoreductase ,XOR)。在探查XOR在与母乳产生无关的过程中的功能时,盐湖城犹他大学的遗传学家Claudia Vorbach和
-
杨焕明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科研领袖
[生物通综合报道]已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著名科普月刊《科学美国人》今天首次在纽约向对未来科技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人士和组织颁奖,中国基因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杨焕明,美国华盛顿大学基因组中心的于军、瑞士先正达公司的斯蒂芬·戈夫因“在水稻基因组测序研究中发挥的领导作用”被评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 今年四月五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和显著篇幅,刊登了中国
-
水稻基因“精确图”让中国农业吃了定心丸
[AD340X300]水稻肩负着中国生物技术“最有可能突破”的重任。“利用基因技术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和质量”一直是科技部等单位的重要课题。科技部“九五”期间对基因研发投入为2亿元,“十五”期间有望超过20亿元。 此“精细图”对我国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的重大意义在于:通过对籼稻和粳稻的基因比较,发现了一百多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这些标记可以用来鉴别基因的起源和进化,追踪它们在遗传群体中和杂交过程中的分布,进而指导遗传育种实践,为大规模分离抗病、高产、优质的相关基因奠定基础。 &n
-
日本科学家解析出海鞘基因
[AD340X300] 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佐藤矩行和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小原雄治教授近日宣布,与人等脊椎动物有着共同祖先的海鞘,其基因解析工作现已结束。这一成果除了刊登在1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之外,14日还将在日本横滨日本分子生物学会大会上发表。 据新华社报道,解析结果表明,海鞘约有1.55万亿碱基对,基因数量为15852个,其中与人和果蝇相同的基因占62%,除此之外,仅和人相同的基因有17%,有21%的基因为海鞘独有。海鞘有与甲状腺激素相关联的基因,但没有与性激素、肾上腺
-
HIV的能量障碍
[AD340X300]HIV的能量障碍 艾滋病病毒之所以顽固,是因为它能够逃脱寄主抗体的进攻。包裹HIV的糖蛋白gp120似乎是抗体的一个很好的目标,因为它是在功能上保存下来的,受体结合点是暴露的。对gp120的抗原性质所做的一项研究,为我们了解为什么该包裹蛋白不易被攻破提供了一个线索。当一个抗体识别出一个gp120结合点时,一个从能量方面讲不利的构象变化就会发生,将该结合点对中和抗体屏蔽起来。受体结合是治疗研究和疫苗开发的一个首要目标,用一个包含CD4表面抗原和免疫球蛋白成分的结构所做的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摘自 科学时报
-
研究发现蛋白质折叠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AD340X300] [生物通讯]马里兰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一些蛋白--即控制生活细胞中的每一个功能的氨基酸长链是如何一步步地集合到一起的。他们的发现可能彻底改变科学家对蛋白质的看法。 在12月13日期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马里兰的研究小组观察了一个蛋白是如何“成形”--即折叠的”,这个过程并非如长期认为的那样是突然发生的行为,而是在一系列步骤中逐渐发生的。 “一直认为蛋白只有两种状态,就像一个开关一样。”研究的领导人马里兰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Victor Muno
-
日首次将基因疗法作为治心脏病辅助手段
[AD340X300] 新华网东京12月13日电(记者 何德功)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医学系附属医院日前宣布,该院在世界上第一次对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基因疗法实验,以便将它作为治疗心脏病的辅助手段,其效果将于本月底左右得到确认。 据《日刊工业新闻》报道,对于心肌梗塞患者堵塞的冠状动脉,现在是用特制的探囊在内部将其撑大,但它易引起炎症,并有20%患者手术一个月后再次发病,究其原因是由于引起血管炎症的基因在作怪,这种基因名为“NF-kB”。研究人员用基因疗法把抑制“NF-kB”的基因放入患者的血
-
细胞降解蛋白的新机制
[AD340X300] [生物通讯]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识别出一类负责蛋白质降解的酶所利用的一个令人惊异的新机制。 细胞不再需要的蛋白质的降解过程是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调控所必需的,这项研究对于了解帕金森氏症以及几种类型的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疾病都与不需要或受损蛋白的不适当积聚有关。”研究的高级作者、生理学副教授Philip Thomas博士解释说。“细胞正常情况下利用一种叫做蛋白酶的酶将这些蛋白剪切成小片段,从而除去它们。 研究
-
美国科学家发现抗肥胖激素会引起骨质疏松
[AD340X300]新华社伦敦12月13日电: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名为莱普亭的激素虽然具有控制体重的抗肥胖作用,但它也会通过刺激交感神经而影响骨骼物质生成,引起骨质疏松。近年来,莱普亭已成为肥胖症研究的一个重点。它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在降低食欲的同时还能增加能量消耗,从而控制体重,因此被称为“瘦素”。但也有研究表明,肥胖症患者比较容易患骨质疏松,因此人们认为莱普亭可能对骨密度有着不利影响,但迄今还不清楚其中的机制。据1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贝洛医学院的科学家不久前公布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最新研究结果。他们通过遗传学、药理学和神经解剖学
-
生物芯片当“医生”自我体检不是梦
[AD340X300]身体不舒服了,人们大都会想着去医院检查。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后人们有可能不去医院,在家里给自己看病。 先来看看下面这条消息:最近,由中国科学家研制的丙型肝炎蛋白质芯片获国家药监局颁发的生物制品一类新药证书。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惟一得到政府药品监督管理机构颁发新药证书的蛋白质芯片。利用这种蛋白质芯片,只需要2微升(一滴血的1/10)血清或血浆,1小时后就能检测出结果。 这一消息,使我们真真切切感觉到:生物芯片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
-
日本制成能抑制细胞死亡的蛋白质
[AD340X300]新华网东京12月13日电(记者何德功)日本医科大学老人病研究所太田成男教授等人最近合成一种能抑制细胞死亡的新蛋白质,动物实验证明,将这种蛋白质直接注入细胞以后能有效防止细胞死亡,这对治疗脑缺血和帕金森氏症造成的脑细胞死亡大有帮助。 据《日刊工业新闻》报道,研究人员从抑制细胞自杀的蛋白质“Bcl-xL”入手,用基因技术对这种蛋白质加以改造,制成了新的蛋白质“FNK”,新蛋白质能将抑制细胞自杀功能提高20倍以上。然后让新蛋白质与肽的“PTD”氨基酸结合,形成蛋白质“PTD-FNK”。实验时先让实验鼠脑
-
《科学》:基因工程创造更健康食品
[AD340X300] [生物通讯]两名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声称,许多人担心可能使植物变得具有危险性的作物遗传改造,事实上只是使植物变得营养更丰富,更有益于癌症以及其它疾病的预防。 二人表示,植物用来抵御太阳辐射、干旱和其它环境胁迫的基因,同样也在人体中工作,防止导致癌症、失明和慢性疾病的损伤。 “许多保护植物细胞的化合物同样也为人体细胞提供保护。”科罗拉多大学的Barbara Demmig-Adams 和 William Adams 在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综述中写道。 &nbs
-
阻止染色体脆性位点断裂的蛋白
[AD340X300] [生物通讯]大多数人类细胞每次分裂时,都有46条染色体和6尺长的DNA需要复制,因此终产物中出现缺口和断裂也就不足为奇了--尤其是当细胞处在快速分裂的压力下时,如在癌症中。 但根据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家Thomas Glover博士,惊人之处在于断裂并不总是随机发生的。它们发生在染色体的一些特殊位点上--当细胞处于压力之下时,细胞周期中DNA复制的阶段,以及细胞分裂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时。 科学家称这些位点为脆性位点(fragile site),但造成这些位
-
院士专家激辩克隆人
[AD340X300]上海今天消息 两周前,意大利医生安蒂诺里声称全球首个克隆人将于明年1月诞生。正当世界一片哗然的时候,在中国科学界,一场关于“要不要克隆人”的公开论战也在媒体上进行,正方、反方一来一往已“交锋”了三个回合。 公开“谨慎支持”,何祚庥算得上第一人 据《文汇报》报道:引人注目的是,主张“谨慎支持克隆人研究”的是素以大胆、直率而著名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他连续两次在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科学时报》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表示:“我不怕引火烧
-
2名中国科学家领取年度科研领袖奖
[AD340X300]已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著名科普月刊《科学美国人》今天首次在纽约向对未来科技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人士和组织颁奖,中国基因研究专家杨焕明和于军同时获此殊荣,被评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 《科学美国人》今年的“年度科研领袖”授予三个人,另一位是瑞士先达正公司的科学家斯蒂芬·戈夫,他们三人都是因为研究水稻基因而获奖。 今年四月五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和显著篇幅,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