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理的新解释
[AD340X300][生物通讯]《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为揭示一种引起溃疡和胃癌的细菌是如何在肠胃中大行破坏之道的提供了新解释。由美国和意大利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可能是通过破坏胃保护性粘膜细胞之间的连接引起疾病的。细胞之间的这些连接含有辅助机体无数生理过程的重要物质,如修复胃细胞损伤等,研究作者、斯坦福大学的Manuel Amieva 博士说。这些连接遭破坏会阻止机体修复胃部损伤,使本来较小的问题最终发展为严重问题,如溃疡或胃癌等,Amieva解释说。科学家集中研究了一个携带CagA基因的H. pylori类型。在各种不同的H.
-
发现最早的现代人头骨化石(图)
[生物通讯]一个多世纪来,科学家一直在苦苦探索现代人起源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它们到底长得什么样等这些问题。现在,考古学家从埃塞俄比亚挖掘出的3块头骨,这3块头骨可以拼凑成最早的现代人头颅。现代人祖先来自非洲,它们脑容量大,面目硬朗,喜欢吃河马和野牛肉。遗传证据已经表明,现代人200,000多年前起源于非洲,但支持这一论断的化石证据却很少。这3块头骨化石填补了这个空白。这些化石是1997年11月被发现的,当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小的 古人类学家Tim White在距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230公里远的赫尔图山村附近挖掘出一块河马化石。当他的研究小组重返当地挖掘时,他们一天之内找到了两块头骨,第三块
-
科学家构建早老症动物模型
[AD340X300][生物通讯]根据《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报道,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的研究人员培养出一种早老综合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HGPS)的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希望这个小鼠模型会加强对这种致命性综合症的了解,并为研究正常的衰老过程提供新线索。目前还没有治疗早老症的方法,患上这种罕见疾病的儿童通常在10多岁时死于心脏病。虽然早老症儿童出生时完全正常,但他们在18个月时就出现发育延迟、皮肤稀松和骨骼脆弱等症状。“这个突变小鼠模型与早老症患者的症状极为相似。”研究的高级作者、NC
-
一种抗白血病药物可使患者存活六年
[AD340X300]研究人员表示,Gleevec作为一种抵抗某种类型白血病的特效药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使用这种药物进行治疗的病人的生存时间平均达到6年,这比使用其他化学疗法进行治疗的生存时间要长。 但是,这些病人也许还能够生存更长时间。这项研究是以理论为基础的,因为Gleevec (imatinib mesylate)是一种新药,还缺乏针对其疗效进行足量病例的长期跟踪。 研究人员了解到,那些患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人,在使用Gleevec作为首要的治疗方法后,可以显著地减轻症状。Gleevec获得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另一项批准,对于那些经最新诊断患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儿童使用Glee
-
研究发现母爱可改变婴儿的基因活动
[AD340X300]据新华网8日自英国布赖顿报道,在老鼠身上进行的最新实验表明,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方式能决定他们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程度,因为母亲的爱抚能永久改变婴儿的基因活动。这一结果是在8日举行的一个研究成人疾病的胎儿和婴儿起因的会议上提出的。研究人员发现,和没怎么受到母鼠关爱的小鼠相比,经常受到母鼠爱抚的小鼠长大后没有那么焦虑和胆小,分泌的紧张激素也较低。 科学家发现,母鼠的爱舔能刺激小鼠大脑产生一种在受到压力时安慰身体的基因。虽然对人类的一些研究已经发现母亲的关怀和子女日后心理健康的联系,但由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医学
-
中国与欧洲古人类可能有过基因交流
[AD340X300] 我国科学家对南京直立人(猿人)头骨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可能曾经少量地接受过外来基因。这一重要发现,为中外学者近年提出的“现代人起源多地区进化”学说、“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 学说,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1993年在南京东郊汤山葫芦洞发现的两具早期人类头骨化石,是我国继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和县人之后,又一举世瞩目的重大发现。近年来,由吴汝康、李星学、吴新智3位中科院院士带领29位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地质学专家,对南京早期人类头骨进行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取
-
科学家新发现两种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化合物
[AD340X300][生物通讯]科学家认为,他们找到了诱使癌细胞自杀的新途径,这一发现最终将导致疗效更好的抗癌药物产生。加州圣地亚哥Sunesis Pharmaceuticals医药公司的研究人员James A. Wells 和 Jack T. Nguyen博士发现两种诱导癌细胞程序性死亡即凋亡的合成化合物。正常的人类细胞只能存活一段时间,直到一个化学程序启动、杀死细胞。这个程序防止了细胞的失控生长,维护机体正常的工作秩序。但在癌细胞中,这个机制常常出错,细胞不会死亡。“我们正在寻找能够诱导细胞凋亡的物质。”Wells说。“我们取出一个细胞--一个完整细胞,彻底穿透细胞膜,然后抽出细胞中的粘
-
日本科学家发现能溶解血栓的低分子化合物
[AD340X300]青霉素曾经将许多肺炎、脑膜炎等患者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来,而这种神奇的抗生素却来自霉菌。最近日本科学家又找到了同样能有效溶解血栓的物质,它就是穗霉菌产生的低分子化合物“SMTP-7”。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血栓会使人面临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威胁。为了找到能有效溶解血栓的新物质,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农学系莲见惠司教授的研究小组对霉菌、放线菌产生的约8000种化合物进行了研究。 他们人为地使实验鼠肺动脉中生成血栓,之后再将
-
调控前列腺细胞生长的蛋白
[AD340X300][生物通讯]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一种正常情况下在机体中产生的蛋白对于前列腺的正常调控至为重要,因为缺失该蛋白的小鼠会出现前列腺增大。小鼠前列腺的过度生长与人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类似。在发表在6月期《自然医学》杂志上的文章中,领导作者Jennifer Doll 和 Veronica Stellmach以及他们在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和瑞典Umea大学的同事描述了他们对一种叫做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的蛋白。研究人员观察到PEDF缺失小鼠的前列腺中有太多细胞,这促使他们检查人体前列腺和前列腺癌以
-
抑制乳腺癌转移的蛋白
[AD340X300][生物通讯]许多癌症--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如果没有转移到其它生命攸关的器官的能力,几乎没有致命性。但科学家还未完全了解癌症转移的途径,以及如何阻止癌症的转移。现在,旧金山VA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用一个改造的人体天然蛋白有效降低了人体乳腺癌细胞植入小鼠后,向其它器官的转移。“利用这种蛋白,我们能够显著降低乳腺癌的转移,减缓肿瘤的生长,而同时又未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研究的高级作者、VA医学中心的微生物学家、同时也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实验医学副教授的Gary Jarvis博士说。这篇研究发表在6月期的《临床癌症研究》上。Jarvis说,通过干扰癌细胞彼此黏附的能力来阻止癌细胞
-
中国非典科研为何败北
[AD340X300]6月2日,“非典”在中国首次出现零病例。然而就在此之前,国外学者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关于“非典的重要论文,中国科学家在同领域的研究中宣告整体败北。研究“非典”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疾呼,中国科学家要奋起直追。 记者在发病最早的广东采访时发现,中国卫生科技界败北,科研实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体系上拖了后腿。 寻找冠状病毒:中国科学家的“36小时与10天” 4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 当时国内科学家遗憾的说,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也于36个小时后,从样本中测出了4株冠状病毒
-
精子染色体缺陷与习惯性流产有关
[AD340X300]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随着男性精子中染色体缺陷发生率的增加,其配偶发生习惯性流产的危险性也会随之增加。研究人员在今年六月份出版的《妇产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上述研究结果,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导致女性发生习惯性流产的又一原因。所谓习惯性流产是指女性发生三次以上的流产。大约有1%左右的夫妇存在习惯性流产现象,其中半数以上病因不明。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了24名配偶发生过三次以上流产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精子的质量进行了评价,并研究了其中5条染色体。此外研究人员还从一般人群中选择了42名男性作为对照,对照组围过去两年时间内做了爸爸的捐精者。研究人员发现,其配偶存在习惯性流产的男性的精
-
金属镉致癌的新机制:抑制突变修复
[AD340X300][生物通讯]根据一项新发现,常用于衣料、电池和塑料中的重金属--镉,是通过破坏细胞用来防止失控增殖的DNA配对系统,产生致癌作用。这一发现发表在6月8日期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揭示了毒素致癌的一个新机制。许多人由于食用被工业垃圾或废旧电池中的液体流出物污染的食物和水或吸入工业废气或香烟中的含镉粒子而暴露于镉污染中。金属工人的风险尤其大。但虽然研究人员已经查明镉与肺癌以及其它类型癌症有关,但对于其确切的致癌机制还不太清楚。许多毒素都是通过直接引起遗传突变致癌的。但镉的致癌机制更为阴险。除了引起突变外,镉还阻止细胞中遗传突变的修复机器运行。为了增殖,细胞必需复制DNA,这个
-
研究发现水稻通过基因重组对抗不断进化的病原体
[AD340X300][生物通讯]当植物的抗性基因--即识别并决定如何与疾病和病原体作战的基因--簇集到一起时,它们携手合作战胜病原体的机会就会达到最大。显然,基因的簇集使抗性基因得以重组以对付不断进化的病原体的入侵,研究的作者之一、北卡罗莱纳大学真菌研究综合中心主任、植物病理学家Ralph Dean博士说。这篇新研究描述了水稻10号染色体的DNA序列,有关结果发表在6月6日期的《科学》杂志上。对植物的防御机制--即它们如何识别并抵御不断突变的病原体有更多的了解,有助于保护作物如水稻等免受病原体入侵。水稻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以水稻为主食。Dean和他的同事、生物信息学科学家Hu
-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一类新人类干细胞
[AD340X300][生物通讯]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类新人类干细胞,这类干细胞移植到小鼠骨髓中时可快速生长。这一发现发表在6月9日期《自然医学》杂志的网络版上,标志着人类干细胞研究朝着临床应用的目标又前进了一大步。“这是一个十分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这是首次发现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快速重建血液系统。”研究的领导人、多伦多大学分子与医学遗传学系教授John Dick博士说。“这个发现有望用于使病人迅速重新获得血液细胞,血液细胞的恢复对免疫系统至为关键。”不是采用传统的静脉注射到血液系统中的方法,科学家是在将一组干细胞直接注入小鼠骨髓后发现这类新干细胞的。他们发现这个新干细胞亚群快迅速融入小鼠
-
削弱HIV致命性的基因突变
[AD340X300][生物通讯]根据Mayo诊所的一项新研究,一些HIV携带者含有的一个天然发生的保护性的基因突变通过抑制HIV病毒,起着保护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小鼠实验也表明,叫做Vpr的基因是否存在这个突变对于决定HIV携带者是否会罹患艾滋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该突变的作用得到进一步证实,这个被成为“好人”的基因突变将可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基于Vpr基因的艾滋病新疗法来减少HIV携带者免疫细胞的死亡。如果能够保护免疫细胞不被病毒破坏,就会大大加强HIV感染者抗感染的防御系统。这项研究发表在5月15日期的《临床研究杂志》上。“7年来,我们的实验室一直在研究HIV感染是如何引起T细胞死亡的。我
-
科学家研究发现:电池中的镉可能引发癌变
[AD340X300]美国东部时间6月9日(北京时间6月10日)消息,最新一项研究表明,长期在金属——镉的低剂量的辐射下,也可能会引起癌症。电池与其它电器产品中,镉是一种常见的金属。 众所周知,镉是一种致癌物质。大多数致癌物质是直接作用在细胞中的DNA上面,引起遗传代码变化,并引发细胞不可控制的增生。但是镉的作用与常规不太一样。它作用的机理是针对遗传物质中的失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科学家称,如果这个修复系统被抑制的话,就会引发
-
我国率先克隆出水稻功能基因
[AD340X300]北京6月9日电 中国在水稻分蘖分子遗传学机理研究和功能基因克隆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青年科学家钱前博士领导的课题组,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分离鉴定出水稻分蘖控制基因MOC1,它能调节水稻分蘖芽的形成及正常生长发育。 这项研究以水稻育种发现的分蘖极端突变体为材料,通过遗传图谱定位克隆技术,分离鉴定了水稻分蘖控制基因MOCl。 科学家分析说,MOC1是由单基因隐性突变造成的。MOC1编码一个转录因子,属于植物基
-
细菌伴护蛋白用于折叠半导体纳米颗粒
[AD340X300]伴护蛋白是所有活生物体中存在的环状分子,它们在稳定蛋白和帮助蛋白折叠中起重要作用。在一项引人注目的跨学科研究中,细菌伴护蛋白被用来折叠硫化镉半导体的纳米颗粒。包括GroEL在内的伴护蛋白表现出惊人的多面手特点:它们不仅能结合、而且能保护纳米颗粒不受热和化学物质的影响,而当被ATP激发时,还能轻易将纳米颗粒释放出来。纳米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这一结合,可能会导致新型生物响应电子纳米装置和生物传感器的问世,它们与现有的人工分子体系很不相同。摘自 科学时报
-
台湾科学家发现与患乳腺癌有关的基因
[AD340X300]台北消息:台湾地区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共20个荷尔蒙代谢机转基因和DNA(脱氧核糖核酸)修补基因对乳腺癌的发生产生关键影响,DNA损坏随乳腺癌的进展逐渐增加,晚期病人的DNA修补蛋白异常非常显著。 这项结果让研究小组提出了“乳腺癌的发生是由荷尔蒙暴露造成DNA伤害”的假说,使之成为全球第一个探讨这两种基因和乳腺癌发生率相关的研究团队。 乳腺癌列台湾地区女性好发癌症的第二名,而且发病率正逐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