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早期诊断卵巢癌的新希望

    [AD340X300][生物通讯]西雅图西北太平洋研究所(Pacific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PNRI)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卵巢癌的一个新生物标记。这一发现有望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卵巢癌往往直到晚期才能诊断出来,而这时已很难进行有效治疗。在7月1日期的《癌症研究》上,研究人员描述了一个叫做HE4的分子与卵巢癌细胞有关。由于该分子被稳定分泌到血液中,因而简易而又费用低廉的临床血检应该就可以检测到它的存在。“许多癌症如果能够及早诊断出来,治愈的机会都很高。”研究的领导人、PNRI首席科学家Ingegerd Hellstrom博士说道。“但如果诊断太

    来源:

    时间:2003-07-01

  • 英研制新药 将六种治心脏病药品合为一片

    [AD340X300]据路透社报道,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药,将这6种治疗心脏病的药品(阿司匹林、降胆固醇药、3种降血压药和叶酸)合为一片。       此药的发明者是伦敦大学的尼古拉斯·瓦尔德和马尔科姆·劳两位教授。他们说,55岁以上的人和得过心血管病的年轻人都应吃这种药。《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主编理查德·史密斯说:“如果所有55岁以上的人都吃这一有6种成份的药片,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的可能性就减少80%。”对这种六合一药的研究基于750例临床试验的证据,这些试验证实了这几种药降低心脏病发作危险的功效,而且副作用很小。 &nb

    来源:

    时间:2003-07-01

  • 研究显示:适量饮酒可降低女性患糖尿病的危险

    [AD340X300]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健康的年轻女性适量饮酒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在这项研究中,伦敦的研究人员于1989年就开始对10万多名年龄在25至42岁之间参加护士健康调查的女性进行了研究,这项调查的本来目的是评价生活方式和营养因素与Ⅱ型糖尿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每隔一年这些女性需要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共随访观察10年,包括研究开始时的那一份问卷在内,受试者填写的多份调查问卷中都包括了对其饮酒情况的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女性每天喝酒一到两杯,则其患Ⅱ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就会降低58%;如果她每天喝一杯酒,则其患Ⅱ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就会降低33%。  研究人员说,少量或适量饮酒的这种作

    来源:

    时间:2003-07-01

  • 脱发新进展 发现近10种脱发基因

    [AD340X300]脱发一直是困扰人类的烦恼问题。正因如此,古人将头发喻为“三千烦恼丝”。如今,基因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望告别“顶上”烦恼。  脱发基因研究又有新发现  脱发的原因很多,遗传基因从中作祟是主要原因之一。近日,日本狮王日化公司和德岛大学医学系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宣布,通过基因分析,他们已经发现了与男性脱发密切相关的两种基因。日本《读卖新闻》对这项科学发现进行了详细报道:研究人员从患有脱发症的男性头发根部取出毛囊细胞,研究与细胞增殖相关的1185种基因的作用,然后与不脱发的男性比较,他们发现有106种基因的功能存在差异。患脱发症的男性体内编码合成“BMP”和“EPHRIN”生物淀粉

    来源:

    时间:2003-07-01

  • 日本专家认为人体的PADI4基因与关节炎有关

    [AD340X300]据新华网报道,日本理化研究所的专家山田亮认为,一种名为“PADI4”的人体基因与关节炎的发生关系密切。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研究人员解析了830名关节炎患者和736名正常人的基因,结果发现关节炎患者体内出现PADI4基因的比率高于正常人。此外,关节炎患者体内含桔霉素的蛋白质也比正常人多。日本专家指出,PADI4基因能够合成一种酶,把人体内的一种氨基酸——精氨酸变为桔霉素。当含桔霉素蛋白质的数量超过正常标准后,人体血液中便会出现攻击含桔霉素的蛋白质的抗体,这种机理是导致关节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来源:

    时间:2003-07-01

  • 日本科学家发现B淋巴细胞的发育机制

    [AD340X300]B淋巴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而来。日本科学家在6月30日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杂志上向我们描述了B淋巴细胞走向成熟的历程。       据报道,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黑崎知博、关西医科大学山崎哲男等使用缺少“BCAP”基因的实验鼠,研究干细胞分化成B淋巴细胞过程中的控制机制。       它们发现,失去“BCAP”基因的实验鼠生成的B淋巴细胞的细胞核中,一种叫做“c-Rel”的核内转录因子功能变得特别弱。如果重新向

    来源:

    时间:2003-07-01

  • 艾滋病研究新进展:有望建立小鼠模型

    [AD340X300][生物通讯]1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不懈地努力,试图开发出能够被HIV感染的小鼠,这样就可以在来源充足、繁殖迅速的动物模型中研究艾滋病了。现在一项新研究使研究人员距离这个目标近了一大步:科学家证明小鼠细胞经修饰后可允许HIV病毒穿透并在细胞内繁殖。有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一名未参与该研究的艾滋病研究人员称,虽然这项研究可能不会立即带来HIV小鼠模型,但这是建立HIV小鼠模型中至为关键的一步。“从一开始,人们就一直在寻找艾滋病小鼠模型。”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医学教授、宾夕法尼亚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James Hoxie博士说。“迄今为止,仅有的

    来源:

    时间:2003-07-01

  • 发现HIV新毒株,将为疫苗研究提供新线索

    [AD340X300][生物通讯]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新HIV株系,这一发现对艾滋病疫苗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线索。大学研究人员Grace McCormack是在研究一个来自马维拉(非洲国家)的血液样本时发现这个早先未知的新HIV毒株的,该样本可追溯至艾滋病刚开始流行的20世纪80年代初。“有趣的是,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发现已感染上这个毒株的人,但直到90年代还未发现任何该毒株样本。”McCormack说。McCormack是爱尔兰国立大学的讲师。“因此,该毒株可能是已经灭绝的一个株系。因此,这个发现会为我们提供如何消灭HIV的新信息。”迄今共发现9个HIV株系,这种引起艾滋病的病毒每天

    来源:

    时间:2003-07-01

  • 美发现干细胞移植能提高瘫痪鼠运动能力的机理

    [AD340X300]新华社华盛顿6月29日电瘫痪的实验鼠接受人体胚胎干细胞移植后,能够恢复部分运动功能。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意外发现,上述现象的主要机理不是干细胞分化成了新的神经细胞,而是在干细胞的作用下实验鼠原有神经细胞的机能得到了提高。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克尔领导的小组在研究中首先为实验鼠注入了一种病毒,这种病毒能有选择地破坏鼠体内控制后腿的神经细胞,使鼠表现出类似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瘫痪症状。科学家们随后向病鼠脊髓液中移植入人体胚胎干细胞,并利用另外一些未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实验鼠作为对照对象。   克尔等人在新一期《神经学杂志》上发表的报告说,他们在实验进行到12周后发

    来源:

    时间:2003-07-01

  • 韩发现抑制癌症的蛋白质 可能开发出克癌良药

    [AD340X300]中新网6月30日电 韩国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发现蛋白质“p38”对癌症具有抑制作用。  据科技日报报道,汉城大学药学院金成勋教授为首的蛋白质合成酶研究组发现,蛋白质p38能够抑制引发癌症的基因的活动。金教授发表谈话表示,由于p38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只作用于引发癌症的基因,所以利用p38很有可能开发成功癌症检测和治疗药品。  研究人员观察到,从实验鼠的肺部除去p38蛋白质之后,其体内的致癌基因c-myc会迅速增加,最终导致实验鼠患上肺癌。c-myc与癌症的关系已经得到证实,人体内的c-myc基因数量如果超过正常的标准,将导致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等各种癌症。  p38是

    来源:

    时间:2003-06-30

  • 非典病毒攻击人体细胞全过程图片首次公布

    [AD340X300]新华网斯德哥尔摩6月27日电(记者王洁明)最新一期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学报《医药科学》刊登了瑞典著名医学摄影师伦纳特·尼尔松拍摄的非典病毒侵袭人体细胞全过程图片。尼尔松的同事、医学专家哈马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图片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根据它了解人体被非典病毒侵袭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是非典病毒侵袭人体细胞过程图片首次在世界上公布。哈马林告诉新华社记者,尼尔松是通过放大25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拍摄了源源不断的非典病毒进攻及杀死人体细胞的全过程。她说:“我们看到了病毒如何在进入人体细胞时进行自我繁殖,细胞是如何在6个小时后死亡,以及数百万的病毒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去进

    来源:

    时间:2003-06-30

  • 科学家筛选出多种可能与遗传疾病相关的蛋白质

    [AD340X300]新华社柏林6月27日电 德国科学家与英国科学家合作,借助电脑软件和现有基因组数据库,以蛋白质分类进行跨物种筛选,得到了100种可能与遗传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科学家相信,这一成果将给人类寻找遗传疾病致病蛋白质的研究带来新突破。  据马普学会发布的新闻公告介绍,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在尝试用不同方法筛选出在多种疾病的产生中都扮演重要角色的蛋白质,但迄今未能充分了解那些蛋白质的具体致病机理。该学会科学家达里奥·莱斯特、埃里克·里查利与英国纽卡斯尔医学院的帕特里克·切内合作找到一种新方法,筛选出100种可能与一系列诸如囊性纤维化等人类遗传疾病有关的蛋白质,大大缩小了科学家的研究范围

    来源:

    时间:2003-06-30

  • 科学家破解艾滋抗体结构 为研制疫苗提供了线索

    [AD340X300]艾滋病病毒是病毒中的“伪装高手”,能够用一套“糖衣”来骗过人体免疫系统。但少数人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抗体,可识破艾滋病病毒伪装,进而对其发动攻击。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最近破解了这种特殊抗体的结构,为研制新型艾滋病疫苗提供了线索。        早在十年前,奥地利研究人员曾成功从人体中分离出一种名为“2G12”的抗体,它对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中和作用。“2G12”只在极少数人体内存在,这些人即使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也不会发病。        美国、英国和奥地利等国

    来源:

    时间:2003-06-30

  • 德科学家:人脑先天存在"语法知识"

    [AD340X300]德国科学家研究证实,人脑中先天存在一定的“普遍语法知识”,在此基础上,人类大脑的神经系统在学习各种不同语言时能作出相应积极反应。         来自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院的科尔内留斯·魏勒教授等人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早年曾提出,人类大脑中先天存在一种跨越不同语言的语法通则,语言获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普遍语法”向个体语法(即特定语言的语法)转化的过程。而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则证实了这一理论。         科

    来源:

    时间:2003-06-30

  • 日本发现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增殖物质

    [AD340X300]日本信州大学医学系研究小组最近首次发现在胃粘膜中存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增殖的物质,为开发副作用小的抗这种细菌的药物提供了可能。       据《朝日新闻》报道,信州大学病理组织学研究员川保雅友和临床检查医学教授胜山努组成的研究小组在研究中发现,在表层粘液和腺粘液两种胃粘液中,前者含有幽门螺旋杆菌,而后者基本上没有。于是研究人员对腺粘液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腺粘液中存在的“N-乙酰葡糖胺”能够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增殖并使之变形。       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

    来源:

    时间:2003-06-30

  • 医学新发现:糖尿病与乳腺癌有关联

    [AD340X300]美国东部时间6月29日(北京时间6月30日)消息,新的研究成果证明患糖尿病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比正常人要大的多,哈佛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研究专家卡利文·米歇尔(Karin B. Michels)博士表示,糖尿病与乳腺癌联系密切。       这项来自临床健康研究报告的结果显示那些患type 2糖尿病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未患糖尿病的妇女要高17%,type 2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情况下成年患者居多,但是近期儿童患者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卡利文·米歇尔和他的同事们在分析中列举了可能导致这种结果的多种因素,比如

    来源:

    时间:2003-06-30

  • 钟南山:非典发病原理与爱滋病相似

    [AD340X300]在《大公报》昨日(6、25)举行的“SARS疫后反思”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锺南山指SARS冠状病毒会抑制一种重要淋巴细胞,影响人体免疫力,与爱滋病毒的行为相似。钟南山表示,根据北京有关部门的测试,SARS冠状病毒对温度和紫外線都表现敏感,温度在摄氏67度以上,病毒存活少於1小时,而病毒暴露紫外線30分钟以上便会死亡。不过,若在室温内,病毒可以在血清、痰、尿液和粪便中都可以存活超过4天。他又指出,SARS冠状病毒似乎与爱滋病一样会令人体免疫力下降,研究人员发现病人体内其中一种重要的淋巴细胞———“辅助T淋巴细胞”较正常减少一半,因此病者的免疫功能

    来源:

    时间:2003-06-27

  • 中国中医研究院发现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中药

    [AD340X300]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六日电(记者曾利明)中国中医研究院在筛选出针对SARS不同病理环节有效的八种中成药后,又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中药。这种药物日前已经得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证实。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曹洪欣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喜军教授组成的课题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解毒透表法组方,经血清药物化学方法分离和制备,反复实验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制剂安替威胶囊对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        以往

    来源:

    时间:2003-06-27

  • 研究表明人类语言能力起源于灵长类祖先(图)

    [生物通讯]新研究表明,恒河猴能找到与声音对应的面部表情。这暗示我们人类类似的能力可能是从我们的灵长类祖先进化而来的。“一些人以为这种匹配声音与面部表情的能力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但对其它动物从来没有检查过。”德国Max Planck生物控制论研究所的Asif Ghazanfar 说。Ghazanfar 长期从事猿猴研究。无论是野生还是圈养恒河猴(Macaca mulatta)都能发出各种声音。“几乎所有声音都对应着独特的面部表情。”Ghazanfar说。在恒河猴最常发出的15种声音中,有两种最引人注目。当处于危险时,恒河猴会发出一种短促、尖锐、威胁式的叫声,同时眼睛睁大,耳朵下垂,嘴大张着

    来源:

    时间:2003-06-27

  •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在第六染色体中发现麻风病倾向基因

    [AD340X300]法国医学和健康研究所的专家与加拿大、越南的同行合作,最近在人类第六条染色体中发现了麻风病倾向基因,专家们认为,如通过倾向基因及早预测麻风病发作,就可以根据各人的情况,采取新的预防措施。据悉,三国科学家组成的“传染病人类基因工程”研究小组使用“基因型筛选”技术完成在第六条染色体中的基因定位。专家不仅通过对100多个家族中有多人患有麻风病的越南家族的DNA样品进行分析后,确认了倾向基因,而且在分析200多名麻风病患者的基因后证实了他们的发现。专家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具有倾向性的病人中,另一个位于第十条染色体中的基因对结核形式的麻风病的突现起着重要的重要。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

    来源:

    时间:2003-06-27


页次:1444/1639  共32775篇文章  
分页:[<<][1441][1442][1443][1444][1445][1446][1447][1448][1449][14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