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神经科学
  • Science子刊封面:埃博拉病毒可以隐藏在大脑中,治疗后甚至持续感染数年

            图片:埃博拉病毒(棕色)在一只恒河猴脑室系统和邻近神经系统中复发,这只恒河猴在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后存活下来。(细胞核反染成蓝色。)在一项突破性研究中,科学家描述了埃博拉病毒是如何在体内某些部位持续存在的,即使在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很长一段时间后,仍能重新出现并导致致命的疾病。他们的研究使用了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该研究发表在今天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的封面上。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Xiankun (Kevin) Zeng博士说,最近在非洲爆发的一

    来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时间:2022-02-11

  • 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新机制——“智障蛋白质”

            FMRP蛋白在海马记忆神经元的细胞体(黄色)和树突(红色)中执行不同的功能。资料来源:洛克菲勒大学分子神经肿瘤实验室当我们记住密码或学习大提琴时,神经元内部发生了什么?我们对学习和记忆的一些基本理解来自于对认知发展中断条件的研究。例如,FMRP,一种蛋白质的缺失会导致脆性X综合征、智力障碍和某些形式的自闭症,已经被证明在这些大脑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调节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现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比以前所知的更加复杂。通过观察小鼠大脑海马区的记忆神经元,洛克菲勒的科学家们发现FMRP有两个不同的功能。在神经元的延伸

    来源:eLife

    时间:2022-02-11

  • 大脑中的“星形”细胞显示出独特的活动模式

    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OIST)的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成像和分析技术,记录了清醒小鼠大脑中单个星形胶质细胞内的信号,其细节和速度前所未有。他们的发现,包括与神经元中看到的超快信号和不同行为对应的信号活动模式,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在我们大脑的许多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我们如何思考、移动和学习。“如果这些暗示是正确的,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神经科学和大脑工作方式的看法,”第一作者Leonidas Georgiou博士说,他是OIST光学神经成像单元的前博士生。当我们描绘我们的大脑时,我们通常会想象出一堆杂乱的长线状神经元,它们在大脑的不同区域相互发送电信号。但神经元只占我们大脑细胞的一半。在神经元之

    来源:Okinaw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IST) Graduate University

    时间:2022-02-11

  • Cell来自著名癌症科学家的灵感:免疫细胞在转移到大脑的肿瘤上留下痕迹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来自15个人类脑转移瘤的超过10万个恶性和非恶性细胞的数据,揭示了7种不同类型的脑肿瘤转移细胞的两种功能原型,每种都包含免疫和非免疫细胞类型。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月17日的《细胞》杂志上,为转移性肿瘤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路线图,可以用来设计改善转移性患者治疗的疗法。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由第一作者Hugo Gonzalez博士、资深作者Jeroen Roose博士和已故的Zena Werb博士领导,他们分析了转移性肿瘤细胞(mtc),并在7种转移性脑癌中确定了mtc表达的8个功能过程。他们发现这些特殊的和互补的过程在单个细胞内共同作用,形成两种复发的

    来源:Cell

    时间:2022-02-10

  • “孤独感”来自哪里?直接驱动社会接触行为的多肽

           隔离6天,与群体团聚6天。内侧视前区的胰淀素(蓝色斑点)在隔离后消失,与群体团聚后又恢复。正如我们在COVID - 19大流行期间所经历的那样,孤独或感知到的社会孤立对社会动物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压力,并增加了各种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的风险,如抑郁、药物滥用、肥胖和过早死亡。为了了解孤独的神经基础,日本理研脑科学中心(CBS)的Kansai Fukumitsu和其他人在雌性小鼠身上发现了一种社会隔离的分子指标和调节因素。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报告称,小鼠的社交寻求行为是由前脑内侧视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2-02-10

  • 华中科技大学Cell Rep报道胆囊收缩素信号调控本能逃避行为

    北京时间2022年2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高尚邦课题组在Cell Report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Escape Steering by Cholecystokinin Peptidergic Signaling” 的研究论文,发现了调控饱足感的胆囊收缩素受体信号在本能逃避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以线虫受到强伤害性刺激时表现出的快速后退、转向、再前进的逃避运动序列,为实验范式,通过对线虫逃避转向进行精确量化分析,发现线虫逃避伤害刺激时伴随的几乎180°的转向(robust steering)运动,需要激活胆囊收缩素信号通路。转向调节需要的神经肽NLP-18由味觉感受神经元ASI释放,激活下游头部运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2-02-10

  • 清除大脑中衰老干细胞可增强神经发生和认知功能

    由于长期的压力而受到长期抑制的衰老细胞,是导致衰老过程中组织衰退的部分原因。研究表明,衰老细胞在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起着负面作用。然而,在衰老过程中导致组织衰竭的细胞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一些研究指出,干细胞是衰老和衰老相关功能衰退的目标。成年哺乳动物的大脑中有干细胞,这些干细胞不断地生成对认知能力至关重要的新神经元。海马体中新生神经元的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减少,这一现象与干细胞活性下降有关。因此,与年龄相关的衰老细胞积累可能会使神经干细胞失调,从而对大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在《干细胞报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通过消融衰老干细胞龛中的衰老细胞恢复海

    来源:medicaltrend

    时间:2022-02-10

  • 社会隔离影响女性大脑中的胰淀粉酶信号

    在新冠病毒感染之前,这一点可能并不明显,但社会孤立是一个重要的压力源,可以加剧一系列疾病的风险,包括痴呆症、抑郁症、药物滥用、肥胖,甚至导致过早死亡。然而,协调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一项探索孤独的神经基础的新研究已经确定了一种调节雌性老鼠社交孤立的分子机制:它被称为amylin- calcr信号通路。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2月8日的《自然通讯》杂志上(“雌性老鼠的内侧视前区的amyin -降钙素受体信号传导调节其社会交往行为”)。关西福光博士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理研]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关西·福光博士和日本理研脑科学中心(CBS)的其他研究人员报告说,位于前脑内侧视前区(MPOA)的amyli

    来源:

    时间:2022-02-10

  • 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粪便植入物会影响行为和认知

    这项研究今天发表在《行为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杂志上,提出了使用益生菌治疗和潜在预防与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痴呆症状的新途径。这项研究是由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科学家们领导的。“我们发现,通过粪便植入物调节无菌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以诱发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的行为和认知变化,”资深作者、俄勒冈州立大学医学院行为神经科学教授Jacob Raber博士说。“据我所知,之前还没有人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证明过这一点。”这项工作是在去年发表的一项OHSU对老鼠的研究之后进行的,该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

    来源: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时间:2022-02-10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母乳记忆”

    NAFLD是一种与酒精摄入无关的原因导致肝脏组织中堆积过多脂肪的情况。如果不进行治疗,多余的脂肪会导致炎症、疤痕和增加肝癌的风险。NAFLD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正在上升,目前美国有10%的儿童受到影响。这一数字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增加。“我们知道,NAFLD的发展部分与饮食和缺乏锻炼有关,但环境因素也会促使婴儿的肝脏发展,”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北卡罗来纳州生物学副教授迈克尔·考利(Michael Cowley)说。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个包涵多种健康问题的术语,包括高血糖、肥胖和高血压。之前的研究表明,母亲体内的MetS与婴儿对NAFLD易感性的增加有关。考利说:“我们想特别关注患有Met

    来源: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时间:2022-02-09

  • Nature:不同的自闭症风险基因,相同的大脑发育变化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与数百个不同的基因有关,但这些不同基因突变如何在患者身上形成类似的病理仍然是个谜。现在,哈佛大学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三个不同的自闭症风险基因实际上对神经形成有着相似的影响。他们在被称为“大脑类器官”的人脑3D模型上测试了基因突变,发现每个风险基因产生了类似的整体缺陷,但各个基因是通过独特的潜在分子机制起作用。这些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让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自闭症,也向寻找治疗方法迈进了一步。共同通讯作者、哈佛大学干细胞和再生生物学系的教授Paola Arlotta称:“我们的数据显示,多个疾病突变确实是在影响相同的细胞和发育过程,但通过不同的机制

    来源:broad institute

    时间:2022-02-09

  • 遗传信息图谱揭示了大脑结构的新特点

    这项研究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放射学系副教授陈志华博士领导。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2月3日的《科学》在线期刊上。“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同样让科学家们迷惑了几个世纪,”第一作者Carolina Makowski博士说,她是和陈一起工作的博士后。“我们大脑的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缠绕在我们DNA中的东西。在过去的十年里,绘制大脑不同区域的独特遗传密码的研究蓬勃发展,这些遗传密码在人群中自然变化。然而,这些大脑区域的定义方式会对研究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这是我们在这项工作中强调的一点。”总的来说,人类大脑的构造是由遗传决定的,尽管环境暴露等因素也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在儿童时期神经发育的敏感时期。大

    来源: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Diego

    时间:2022-02-09

  • 跟踪地标的神经元可以帮助小鼠知道它们的位置

    视觉地标使动物能够根据环境知道自己的方位。达特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小鼠大脑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神经元,这种神经元似乎有助于促进这种视觉和空间处理。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在小鼠的大脑中,被称为“头部方向细胞”的神经元一直被认为在小鼠辨别它面对的方向的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神经元只有在小鼠面对特定方向时才会活跃。如果小鼠面向北方,一个指向北方的细胞就会被激活。每个头部方向细胞都与小鼠所面对的特定方向有关,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人员称之为“经典的头部方向细胞”。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这些细胞依靠一系列的线索,包括地标、运动和前庭信息(与你的平衡感有关)来被激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脑中越来越

    来源:Science Advances

    时间:2022-02-08

  •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在线发表姚翔研究员课题组提升大学新生主动性的行为干预研究

    2022年1月,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在线刊出姚翔研究员课题组的研究成果“Intervening to enhance proactivity for socialization: A longitudinal field experiment”。这个研究采用行为干预的手段来提升大学新生的主动性行为,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主动性的提升带来了更好的学业表现和心理适应。在提升个体心理与行为健康领域中,这项研究是近10年内为数不多的行为干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为发挥、提升和改善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新思路。 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提升个体行为与心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时间:2022-02-08

  • RNA“英雄”可解除白血病中的坏行为蛋白

    这种蛋白质被称为METTL-3和METTL-14,可以改变DNA的化学结构。这是一种新的认识。自从发现METTL-3和-14以来的27年里,科学家们认为这些蛋白质只能改变RNA的单独分子,而不能改变DNA。漂浮在细胞内的RNA分子,要么读出DNA指令来制造蛋白质,要么间接影响这一过程,可以形成不同的形状,比如发夹。团队观察到,某种结构的RNA,比如发夹,可以像胶水一样结合METTL-3和METTL-14,阻止它改变DNA的化学结构。团队的下一步是了解DNA、RNA、METTL-3和-14的相互作用,以确定蛋白质上用于药物开发的区域。Shan Qi, Javier Mota, Siu-Hong

    来源: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San Antonio

    时间:2022-02-07

  • 王韵课题组揭示催产素受体翻译后修饰调控社交行为的新机制

    2022年2月1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韵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Signaling杂志发表题为“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positive feedback on the oxytocin receptor through the kinase PKD1 contributes to long-term social memory”的研究论文。文章使用了分子生物学、在体钙信号记录和行为学等多种实验方法,揭示了蛋白激酶D1(Protein kinase D1,PKD1)与催产素受体(Oxytocin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2-02-04

  • 王韵课题组揭示催产素受体翻译后修饰调控社交行为的新机制

            2022年2月1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韵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Signaling杂志发表题为“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positive feedback on the oxytocin receptor through the kinase PKD1 contributes to long-term social memory”的研究论文。文章使用了分子生物学、在体钙信号记录和行为学等多种实验方法,揭示了蛋白激酶D1(Protein kinase D1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2-02-04

  • 刘天罡教授团队破解男性抑郁症与睾酮降解的关联机制:肠道菌起关键作用

    睾酮是一种神经类固醇激素,它的降低是男性抑郁症的病因之一。正常情况下,睾酮被肝脏代谢并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后再次被重吸收入血,形成肝肠循环。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具有丰富的功能,科学家们也因此把它们称之为身体“器官”之一。睾酮的肝肠循环过程是否能被肠道菌群影响? 2022年2月1日,武汉大学药学院刘天罡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艳、王高华、刘忠纯联合团队(共同第一作者为李迪博士、刘然副研究员、汪明博士、彭锐博士)在Cell Host & Microbe在线发表题为“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expressed by gut microbes degrade

    来源:武汉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2-02-03

  • 神经外科徐建国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文:构建有效克服血脑屏障的仿生纳米治疗系统 为胶质母细胞瘤化疗...

    2022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徐建国教授团队和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张先正教授团队合作在Advanced Materials (影响因子 30.849)发表医工结合学科研究文章“Neisseria Meningitidis Opca Protein/MnO2 Hybrid Nanoparticles for Overcoming Blood Brain Barrier to Treat Glioblastoma”。该合作团队构建了能够使药物穿过血脑屏障并渗透到肿瘤组织中的仿生纳米治疗系统MTX@MnO2-Opca,为进一步提高胶质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2-01-30

  • 新冠灭活疫苗加强针可通过提升B细胞免疫记忆实现对奥密克戎突变株感染的...

      近期,由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突变株极高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特性,该突变株已经成为在世界范围大流行的主要毒株。Omicron突变株对国内外各类疫苗接种者均出现了高比例的突破性感染,但患者普遍症状较轻。已经在我国大规模接种的灭活疫苗是否对Omicron突变株也具有重症保护作用亟待研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研究员领衔,联合科兴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团队,对科兴灭活疫苗接种志愿者血清中的存量中和抗体滴度和记忆B淋巴细胞抗体谱系进行了系统分析。 Omicron变异株的病原学与免疫特性   该研究对60名接种过两剂次(0、1月程序)和60名接种过三剂次(0、1、7月程序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2-01-30


页次:88/353  共7048篇文章  
分页:[<<][81][82][83][84][85][86][87][88][89][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