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神经科学
  • 就寝时间影响儿童大脑发育及行为表现

    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显示,就寝时间较固定的儿童,行为表现较良好,而就寝时间不固定的儿童,较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像是多动、暴力问题或情绪困扰。如果孩子长期不定时就寝,影响可能更深。因为不固定时间就寝,会打乱自然生理运作,可能导致失眠,进而影响儿童大脑发育及行为表现。UCL记录3岁、5岁与7岁共1万多名儿童的就寝时间与行为表现,研究显示,3岁儿童就寝时间最不固定,到了7岁,有超过半数都固定在晚间7点30分至8点30分入睡。就寝时间不定的3岁与5岁孩童,如果之后上床时间转为较固定,则7岁时行为表现会改善;若不理会就寝时间不固定问题,行为可能逐步恶化。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3-10-16

  • 美医生获120万美元资金专门研究严重自闭症

    Greg Kapothanasis今年20岁,但其认知能力仅仅相当于学龄前儿童,并且他不会说话。两年前,Greg就读学校校车的接送范围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1小时的车程,此后,这位6英尺高的年轻人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时而对路人大吼大叫,时而不停地拍打自己的脑袋,而且走路时毫无规律,令人难以琢磨。他的母亲Irene回忆道:“校车的噪音让他感到不安,并开始尝试着从墙上跳出去。” Greg患有严重的自闭症。他的双亲带他去美国缅因州韦斯特布鲁克市的春港医院看病,他在那里被确诊为自闭症患者。春港医院专门医治患有急性行为障碍的儿童。儿科精神病医生Matthew Siegel确认Greg还患有焦虑症,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3-10-16

  • 《Cell》揭示神经发育关键基因

    生物通报道  我们能够感知热、触摸、挠痒和其他的感觉,有赖于我们的感觉神经。现在来自叶史瓦大学Albert Einstei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第一次确定了一种基因编排了发育过程中发生的极其重要的神经纤维分支过程。这些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该研究将焦点放在了感觉神经的树突上。“我们将树突分支称之为‘乔木’( arbors)。它们的形成对于感觉神经能够正确地收集信息,抽取环境样本至关重要。这些乔木在外形和复杂性上差异极大,反映出它们接收了不同类型的感觉输入信息。树突复杂性丧失与许多的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Buelow博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0-14

  • 美国企业发明遥控蟑螂软件 或可控其大脑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12日报道,美国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发明出可遥控蟑螂的应用程序。这个名叫“机器蟑螂”的软件包含一个电子装置,将其放在蟑螂背上,通过手机软件释放脉冲,就可以让蟑螂根据指令移动。根据说明,使用者必须先把蟑螂放入水中麻醉它,然后用快干胶把一片带有电极的装置,黏在蟑螂头上,把地线插入蟑螂胸腔,接着修剪蟑螂的触须,置入银电极,这么一来就可以控制蟑螂的大脑。业者宣称,这可以当成课堂上的教材。爱护动物团体则批评太残忍。不过这种软件的工具包即将上市,每套售价99美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3-10-14

  • 新科诺贝尔奖得主Neuron发表神经学新论文

    生物通报道  在发表于《神经元》(Neuron)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中,新科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Thomas C. Südhof向长期以来提出的关于神经元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机制提出了挑战。免费索取MP Biomedicals 支原体去除试剂Südhof的研究兴趣是神经元中的囊泡融合。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他便致力于确定对于这一过程至关重要的蛋白质。通过在神经元中寻找对钙离子敏感的蛋白质,最终他识别出一种分子机制,其会对注入的钙离子做出反应,并控制邻近的蛋白质迅速让囊泡与神经细胞的外部细胞膜相结合。于是“拉链”打开,信号物质被释放出去。Südhof的发现解释了这种细胞传输的时间精确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0-12

  • 研究揭示大脑如何建立新的事物联系

      当人面对一种新体验比如在不熟悉的食物之间作选择,他们会搜索大脑过去的相关经历来决定如何作出选择。本周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大脑是如何产生新的事物联系来决定新选择的——甚至在大脑没有经历过直接体验时。  Helen Barron, Timothy Behrens等人首次给受试者展示了一种他们熟悉并在实验前已经吃过的食物(比如甜菜根、蛋羹、鳄梨),然后紧接着让受试者看另一种他们不熟悉、之前也没有吃过的食物(比如加入甜菜根的蛋羹),但他们可通过回味之前吃过的食物来想象其味道如何。  研究人员结合“重复抑制效应”发现,受试者在面对新食物时,大脑会激活过去的相关记忆。而当相同的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3-10-11

  • Nature重要成果:发现去抑制神经元

    生物通报道  大脑皮层包含有两种主要的神经元类型:主神经元是兴奋性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为抑制性神经元,所有神经元均在同一网络中相互连接。现在来自冷泉港实验室(CSHL)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种叫做VIP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性神经元,在大脑皮层的多个区域内专门负责抑制其他的抑制性神经元,并且其是在特异的行为条件下发挥这一功能。 这项新研究发现当VIP中间神经元受到激活时,会解除对主神经元细胞的抑制,由此提高它们的反应。就像调光开关能够微调光强度,其对皮层处理提供了另一层的控制。领导这一神经科学家小组的是冷泉港实验室的副教授Adam Kepecs,相关研究在线发表在10月6日的《自然》(Natu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0-10

  • 大脑胼胝体厚度与智能或成正相关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生门卫伟在导师范明霞副教授的指导下,日前在最新一期国际神经科学刊物《大脑》杂志上发表论文《艾伯特·爱因斯坦的大脑胼胝体:他的高智能的另一条线索?》。专家认为,该研究揭示了爱因斯坦超凡的认知能力不仅与其独一无二的皮层结构和组织学有关,还与其大脑半球间的联系有关。 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逝世,其大脑被普林斯顿医院保存下来,并被切成240片进行研究。世界科学家一直认为,爱因斯坦之所以会成为科学天才,与他的大脑结构密切相关。 胼胝体是哺乳动物大脑中连接左右大脑半球最大的横向神经纤维束,左右大脑半球间联系越密切,通过胼胝体的神经纤维束也越多。门卫伟开发了一套分析大脑胼胝体厚度的数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10-10

  • 科学家揭开爱因斯坦大脑之谜

    聪明、成功、完美连接,这是人们通常对爱因斯坦及其大脑的评价。作为相对论的创立者,他未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现代脑成像技术,但是在爱因斯坦死后,他的大脑组织被切割成若干部分并且留下了照片。   目前,科学家已经用这些大脑横截面照片来揭示一个大于常人的脑胼胝体——用来连接大脑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研究人员已经测量了爱因斯坦头部的胼胝体在不同位置的厚度(每个大脑半球中心浅色、向下弯曲的区域),并将其与来自15名中老年男性和52名健康年轻人的核磁共振成像作了比较。相对于年老者和年轻人的数据,爱因斯坦脑胼胝体要比常人的脑胼胝体厚,该研究小组近日将结果在线发布于《大脑》期刊上。   研究者假设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3-10-10

  • 元素周期表将被打破?新元素奇异行为打破规律

    2010年,来自俄罗斯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经合成了117号元素。这种新原子还没有命名,因为科学界在为新元素命名之前,通常要先得到来自世界各地其他研究组的统一确认。不过,除非有意外出现,117号元素应该已经在元素周期表中永久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此之前,从氢元素到116号元素,加上118号元素,都相继被发现,而今117号元素的发现,填补了元素周期表中的最后一个空位。这一成就将被载入史册。19世纪60年代,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和其他研究人员创造了元素周期表,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第一次将所有已知元素进行组织分类。门捷列夫也是一位俄罗斯人,他在元素周期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3-10-10

  • Cell新文章:治疗免疫疾病,从神经细胞入手

    生物通报道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们,绘制出了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如何相互作用引起湿疹相关的瘙痒及炎症的一幅新图像,这有可能促成治疗这一慢性皮肤病的新方法。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3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大约有10%的人会在他们一生的某个时刻罹患湿疹(又称特应性皮炎),而目前尚没有治愈或是良好治疗这一疾病的方法。湿疹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干燥、片状皮肤、瘙痒及灼热丘疹等,在某些严重病例中,尤其是儿童,病情常会进展为鼻过敏和哮喘。目前尚不清楚湿疹的病因,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将焦点放在免疫系统对可引起瘙痒和炎症的化学物质做出反应的作用机制上。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科学家Dia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0-09

  • 白天小睡对幼儿有效学习至关重要

    父母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会一直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是否有足够的睡眠?很多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后代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尽可能多的睡眠。睡眠,尤其是白天的小睡在幼儿成长发育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个谜。睡眠有助于孩子记忆信息吗?9月23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首次证实,白天的小睡对于幼儿有效地学习至关重要。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心理学家Rebecca Spencer对于该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也很热衷于把研究目光投向公立幼儿园,在这里老师通常都忽视白天小睡的重要性。毕竟,目前能支持小睡有用性的证据少之又少——针对成人的研究显示,睡眠有助于巩固记忆和学习,但是否对学龄前儿童有同样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3-10-09

  • 科学家发现删除记忆基因 “后悔药”或成现实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一项科学发现,却有可能改变这一切。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一种可清除记忆的基因Tet1。科学家说,若能够找到扩大该基因活动能力的方法,将给患“恐惧症”的人带来福音,甚至改变人类的生命。基因活性可治“恐惧症”麻省理工的科学家称,他们已鉴定出一种在“记忆消除”过程扮演重要角色的基因,这个过程是由新记忆取代旧记忆。这种具有“删除记忆”功能的基因Tet1,让人想起了凯瑞和温丝莱特联合主演的《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的相关情节。这个在新记忆取代旧记忆时出现过程被视为达到一个控制甚至完全删除记忆阶段的关键,让影片中抹去记忆的情节变成现实 。作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13-10-09

  • 大脑刺激可以影响遵规行为

     苏黎世大学的神经经济学家现在已经确定了大脑中控制人类遵规行为的特定区域,并且还发现,遵规行为与对规则的理解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同时遵规行为还可以通过大脑刺激的方式获得增强。大脑如何控制人类对社会规范的遵从?这一生物学机制到目前为止人们还知之甚少。而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苏黎世大学的Christian Ruff,Giuseppe Ugazio和Ernest Fehr发现侧前额叶皮层在遵规行为中扮演了一个中心角色。在研究当中,63名被试接受一笔金钱,并让他们决定要拿出多少与匿名伙伴分享。在西方文化传统当中,广泛的公平规范要求这笔钱应该在两个参与者之间平分。然而,这又与人类尽可能独占的的

    来源:译言网

    时间:2013-10-08

  • Cell揭示影响大脑发育的重要激素

    生物通报道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UMC)的研究人员发现,骨骼通过骨源性的激素骨钙素(osteocalcin),对于成年小鼠出生前大脑发育以及诸如学习、记忆、焦虑和抑郁等认知功能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来自于这一小鼠研究的结果有可能促成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9月26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大脑通常被视作是一个可影响身体其他器官及部位的器官,但却很少有人将它视为是一个接受来自其他地方,尤其是来自骨骼的信号的接收器,”研究的领导者、哥伦比亚大学遗传学与发育系主任Gerard Karsenty博士说。“在早先的研究中,我们证实大脑是骨量增长的一个强大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9-30

  • 玩乐器抵御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

    •在测试中发现音乐家比非音乐家的反应快 •在不失精确性的情况下他们还可以纠正错误 •演奏乐器可以训练大脑的反应还可以抵御精神疾病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演奏乐器可以帮助防止因年龄或疾病的原因而导致智力下降。 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非音乐家相比,音乐家有敏锐的思维能够快速认识错误并纠正错误。 研究发现音乐家比那些很少或根本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人反应速度,而且又不失精确性。 研究人员测量了业余音乐家与非音乐家在执行简单的心理任务时的行为反应和大脑反应。 结果表明,演奏乐器,即使只达到中等的演奏水平,可以改善一个人检测错误的能力并作出更有效地反应调整。 在心

    来源:译言网

    时间:2013-09-30

  • Science:暴饮暴食的大脑作用机制

    这一发现表明,某些部位脑细胞可能在厌食,贪食,暴饮暴食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生物通报道:60年前,科学家们利用电刺激小鼠大脑区域,诱发这些无论饥饿与否的动物进食。近期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破解了这一关键的分子机制,发现了诱发此种行为的精确细胞连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27日的Science杂志上,将有助于解析肥胖的病因,并由此提出针对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饮暴食的新治疗方法。文章的通讯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副教授Garret Stuber说:“这项研究指出,肥胖和其它饮食性失调都具有其神经学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就可以弄清楚如何调控大脑特殊区域的活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9-29

  • 揭示引起过度进食的神经元

    研究人员已经确认了一种会引起小鼠即使在它们不饿时也会拼命吃食物及反之即使在它们挨饿时也会忍住不吃的大脑中的特定环路。他们说,这种神经回路——它作用于外侧下丘脑(LH),LH是一个已知可控制包括喂食等动机行为的脑区——可能最终会带来对人类饮食失调以及肥胖症的新的治疗方法。Joshua Jennings及其同事对脑中的一个叫做终纹床核(BNST)的大脑区域中的神经元进行了仔细的观察;BNST已知会在喂食时被激活并会抑制LH的活性。为了操控这些BNST神经元,研究人员在活体小鼠的脑中植入光纤并用光学与遗传学的一种被称为光遗传学的组合来逐个激活它们。他们发现,在被激活时,BNST神经元会抑制LH中的被

    来源:EurekAlert中文版

    时间:2013-09-29

  • 脑死亡者大脑 依然存在活动

    脑电图在至少30分钟内呈等电位,即可被视为脑死亡,之后重新活过来在医学上被认为已经不可能。但有证据表明即使脑电图平线时大脑也有活动,因此对一个人脑电波呈平线阶段即没有大脑的活动或生命复活的可能性提出争议。这个发现意味着对动物和人类大脑的运作的全新认识,将来可能导致重新定义脑死标准。在这项研究中,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小组观察一名服用较强力抗癫痫药物的“极度深缺氧昏迷”患者。观察病人时,研究人员看到无法解释的现象,病人大脑在活动。之后研究人员使用异氟醚麻醉使猫进入非常深度的但是可逆的昏迷中。猫被置于昏迷状态后,脑电图呈现平线,大脑皮质呈沉寂阶段。研究小组观察到通过海马振荡产生的100%的脑活动,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13-09-29

  • 麻省理工科学家发现可消除记忆基因

    新浪科技讯 据国外媒体25日报道,这听起来像好莱坞科幻片的情节,但神经学家认为他们离抹去那些萦绕心头的最痛苦记忆又近一步。一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识别了Tet1,该基因具有“消除记忆”的迷人功能。这同金-凯瑞和凯特-温丝莱特联合主演的2004年影片《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的情节类似。这个在新记忆取代旧记忆时出现的过程被视为达到一个控制甚至完全删除记忆的阶段的关键。进行这项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表示,如果找到一个增强Tet1基因活性的方法,就可能导致医学进步,例如治疗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患者,把他们的痛苦记忆删除。作为这项研究的一部分,他们对Tet1正常和这种基因遭到破坏的老鼠的学习行为作了比较。他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3-09-27


页次:205/353  共7049篇文章  
分页:[<<][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