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神经科学
  • 北大,清华最新文章:记忆的动态变化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生物通报道:人类对记忆的研究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之久. 海马是记忆形成的重要脑结构, 新形成的记忆在海马中编码后, 经过巩固而得以保持. 经典记忆模型认为记忆在巩固后愈发稳定, 但近期研究发现, 巩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1-22

  • iPS细胞究竟有没有前世记忆?

    生物通报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相信,源自不同组织的多能干细胞对自己身世有一种“表观遗传学记忆”,这种记忆会显著影响诱导多能细胞(iPSC)的分化。不过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此提出了挑战。这项研究表明,来源于不同组织的iPSC对重编程同样敏感。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开发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iPS),可以将成熟细胞重编程为多能细胞,使其回到类似干细胞的状态。这些iPSC可以在体外大量增殖,还能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比如心脏、肝脏或神经细胞),在疾病模拟、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被人们视为细胞疗法的新希望。皮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1-18

  • Nature颠覆百年神经学理论

    生物通报道  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可能会改变人们对运动神经元作用的认识。从脊髓延伸至肌肉和其他器官处,运动神经元一直被认为是神经元间回路信号的被动接收者。现在,来自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员证实,运动神经元通过一条新的直接的信号通路影响了生成节律性运动的运动回路(延伸阅读:复旦特聘教授Nature子刊发表突破性干细胞成果 )。运动对于所有动物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建立在肌肉与大脑之间精细平衡的互作基础之上。神经细胞通常能够接收及生成电脉冲,转而传递给其他的神经细胞。与肌肉接触的神经细胞被称作为运动神经元,近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1-14

  • 一种公认的神经发育原理受到质疑

    生物通报道: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将两种相对较新的成像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对一个广为接受的神经发育模型提出了质疑。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在出生后不久就经受了大量的活动依赖性修剪。但是最近研究人员发现,有比以前认为的更多的神经元连接,仍然完整地带入成年期。在《Cell Reports》发表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结合Brainbow技术和串行块面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优势,来挑战这个被广为接受的神经发育原理。延伸阅读:两篇Cell文章:解密神经发育的关键所在。本文资深作者、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Carilion研究所的Michael Andrew Fox说:“这项研究很重要,因为它提出了关于‘视觉皮层下电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1-11

  • 人工智能会拥有意识吗? 想拥有意识要“学学”大脑结构

    人在地毯上溜冰、奶牛变得透明,连六岁小孩都知道荒谬的事情,电脑能做出正确判断吗?尽管处理数据速度极快,但计算机对外界的感知与人类的意识一样吗?如何判断一台机器是否具备了这种难以言传的意识知觉?在前不久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种能跑会跳、能说会道、能与人沟通互动的智能机器人纷纷亮相,它们的聪明劲儿让媒体惊呼“机器人时代离我们有多远”。计算机技术正节节逼近拥有高级智慧的人类。几年前,IBM的机器人沃森在美国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中力挫该节目史上最出色的两位选手而夺冠便是明证。然而,绝大多数人至今仍怀疑电脑是否真的“看清”了摄像头前形形色色的真实世界,或者通过麦克风“听懂”了一个问题,尽管计算机处理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6-01-08

  • 华人教授陈功PNAS:自闭症治疗新靶标

    生物通报道:近期,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的药物靶点,可成功修复来自Rett综合征(一种严重形式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神经细胞中的功能性缺陷。这项研究是由宾州州立大学生物学教授陈功(Gong Chen)带领完成的,可能为Rett综合征和其他形式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带来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1月4日的《PNAS》杂志。陈功教授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在上海生理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是宾州州立大学生命科学Verne M. Willaman冠名主任,他带领一个研究小组,致力于大脑和脊髓疾病相关的几个研究项目。这些疾病包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1-06

  • Science:表观遗传学实现行为重编程

    生物通报道:在佛罗里达木蚁中,大工蚁(majors)和小工蚁(minors)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阶级,它们的社会性行为存在很大差异。宾夕法尼亚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 这些阶级特异性的社会行为并非一成不变,可以人为地进行表观遗传学重编程。这一重要成果发表在本期的Science杂志上。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的活性。这种调控机制影响着动物的体型、衰老和行为,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在此之前,研究人员曾构建了首个蚂蚁全基因组表观遗传学图谱。研究显示,强壮大工蚁和聪明小工蚁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表观遗传学调控。大工蚁头大、上颚发达,能与敌人战斗,也能处理和运输大块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1-05

  • 华大基因参与发表抑郁症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线粒体DNA(mtDNA)分子的数量似乎是受到严格监管的,当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线粒体数目存在显著差异时,从不同细胞中每个线粒体的mtDNA恒定数量可以推断。但是,所涉及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近期,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台湾长庚大学、华大基因和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发表题为“Genetic Control over mtDN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探讨了线粒体DNA的遗传控制机制,及其与重度抑郁症之间的关联。延伸阅读:我科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2-29

  • 中南大学国家项目JBC神经学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帕金森症(PD)是最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和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症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帕金森症病因中,环境和遗传学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难以捉摸的。延伸阅读:丙肝会增加帕金森症风险?!。最近,美国Sanford-Burnham医学研究所和中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题为“Regulation of Histone Acetylation by Autophagy in Parkinson Disease”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表明,帕金森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2-29

  • 丙肝会增加帕金森症风险?!

    生物通报道:2015年12月23日,在美国神经病学会医学杂志《Neur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可能会增加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帕金森氏病被认为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种最常见的退行性脑疾病。丙型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肝脏感染。延伸阅读:首次证明帕金森症在人脑的传播机制。本文研究作者、中国医药大学(台湾)的Chia-Hung Kao博士表示:“许多因素在帕金森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包括环境因素。这项全国性的研究,使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的数据库,表明由丙型肝炎病毒特别引起的肝炎,可能会增加罹患帕金森疾病的风险。当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调查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据世界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2-28

  • Cell子刊:大脑发育中的表观遗传学

    生物通报道:建立神经元连接是一个关键的发育过程,对大脑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然而,人们对这一过程中的遗传学控制还知之甚少。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在Neuron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阐明了小脑发育背后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我们这项研究展示了小脑神经回路形成时表观遗传学通路基因的关键变化,”领导这项研究的Mary E. Hatten教授说。小脑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大脑结构,但它的功能一点也不简单。这部分大脑控制着我们的行动能力,负责学习新运动机能,感知身体位置、动作和平衡。小脑神经元诞生之后需要迁移到正确位置。不成熟神经元到达目的地之后,会伸出树突与来自大脑其他部分的纤维相连,并且建立传递信号的离子通道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2-24

  • Nature子刊:可增强记忆力的神奇蛋白

    生物通报道:最近,由德国海德堡大学神经科学中心Hilmar Bading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提高大脑中某些基因修饰酶的水平,能显著提高认知能力。小鼠实验表明,Dnmt3a2蛋白可以提高动物的记忆力表现。因为这种蛋白质也会影响恐惧记忆以及清除坏记忆的能力,因此研究人员希望,这些发现可以用于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形式的焦虑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延伸阅读:光遗传学突破:用光提高记忆力。在一项早期的研究中,海德堡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在老年小鼠的大脑中,Dnmt3a2蛋白的水平降低。当给老年小鼠注射产生这种蛋白质的病毒时,它们的记忆能力提高。B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2-23

  • 新研究发现两性大脑并无明显区别

    我们一贯认为男性和女性思维不一样,并将之形象地比喻为“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水星”。但是最新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并没有明显区别,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混合体”。这一研究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据英国《卫报》报道,科学家对1400位男性和女性大脑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有些特征在某个性别的大脑中更为常见,每个人的大脑其实都是这些特征的“马赛克”拼图。负责该研究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心理学教授达芙娜·乔尔说: “男性和女性大脑都有多种具体的组成方式,而不是一种,而且大多种方式是重合的。”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扫描来观察大脑的一系列特征,包括灰质和白质的量、大脑不同功能区的连接强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5-12-21

  •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行为问题或源于脑灰质缺乏

    新华社伦敦12月9日电 (记者张家伟)英国伯明翰大学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出现行为问题的青少年与同年龄段正常人相比,前者脑部的一些重要区域缺乏灰质。未来,医生可考虑通过治疗、缩小这种脑部差异来改善“问题青少年”的行为。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此前多个研究项目收集的青少年脑部扫描图像。在这些青少年中,394人存在反社会表现、言行具有攻击性等行为问题,其余350人正常。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其脑部3个区域都缺乏灰质。这3个区域是杏仁核、脑岛和前额皮层,它们分别负责完成“判断”“情感控制”和“理解他人脸部表情”等功能。由于灰质对大脑信息处理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减少会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5-12-14

  • Cell破解记忆持久的秘密

    生物通报道  在假期里,我们常常能记住过去的经历,生成新的记忆。但为什么有些记忆会消失,而另一些记忆却可以永久留存?来自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鉴别出了一个可能的生化机制,揭示了神经元是如何由短暂的经历创造出及维持长期记忆的。这项由Stowers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Kausik Si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完成的研究发布在当前的《细胞》(Cell)杂志上。新研究是建立在Si和哥伦比亚大学Eric Kandel博士及其他科学家以往的研究基础之上。这些研究揭示出短期及长期记忆都是在神经元之间的微小连接——突触中生成。Si说,一段短暂的经历(我们记忆的来源)能够造成突触连接强度发生持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2-07

  • 华裔诺奖得主颠覆性发现:记忆究竟在哪里

    生物通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记忆储存在突触中。然而,著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Tsien)教授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此提出了挑战。卡米洛·高尔基(Camillo Golgi)是神经学领域的伟大先行者,他创立的银染方法使人们能够观察到神经组织(包括神经细胞及其分支),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卡米洛·高尔基通过自己的银染技术详细描述了一个神经元周围网络(perineuronal net,PNN)。这是一种由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组成的细胞外基质,包裹着成体大脑中的神经元。在最初的研究之后,PNN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最近钱永健实验室发现,PNN很可能是长时记忆的储存地。钱永健教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2-03

  • 上海交大刘军副教授Nature Medicine发布帕金森病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帕金森病相关突变VPS35通过回收利用DLP1复合物导致了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11月30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神经内科的张军(Jun Liu)副教授,及凯斯西储大学的Zhu Xiongwei教授和Xinglong Wang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张军副教授目前主要进行着帕金森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生物学标记物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以期对相关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生于中老年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2-02

  • 《科学》:迄今为止最详细的大脑连接图

    生物通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将近2000个成体小鼠视觉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和电生理特征,同时也描述了超过11000对细胞间连接。这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大脑连接图谱,相关成果公布在11月26日的Science杂志上,从中科学家们了解了大量新型神经细胞类型,以及目前尚未清楚的本地连接模式。 “我十分想知道这些作者做了些什么?”来自弗吉尼亚Krasnow先进科学研究所的Giorgio Ascoli(未参与该项研究)表示,“这里每个实验数据和分析内容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杰作。”来自洛杉矶神经影像实验室的主任 Arthur Toga(未参与该项研究)也表示,“这项研究的工作量令人惊叹,他们采用了一种非常详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2-01

  • 华人博士Science发现多种新型神经元

    生物通报道:来自贝勒医学院,德国蒂宾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绘制了一副成体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图谱,并从中找到了15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其中有一些是首次被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26日的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贝勒医学院的江小龙(Xiaolong Jiang)博士。早在19世纪,科学家就意识到大脑皮层是一个分层结构,六个层次中每一层的神经细胞类型和连接方式都不尽相同。而一旦了解了整个大脑皮层,科学家就有可能更精确地将大脑解剖学、遗传学和相关疾病联系起来研究,意义十分重大。然而时至今日,绘制大脑皮层的神经图谱依然只停留在幼鼠阶段,由于技术上的问题,科学家们很难获取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1-27

  • Science关注中国的学术欺诈行为

    生物通报道  中国主要的基础研究机构正在严打那些利用假同行评审来发表论文的科学家们,要求严重违规者返还研究经费。11月12日国家媒体首次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学会(CAST)发布了一项声明:其已调查了数十名涉及同行评审欺诈的科学家。调查结果凸显了中国许多肆无忌惮的论文代理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它们负责兜售代写或欺诈性的论文。英语编辑公司Edanz中国区负责人Benjamin Shaw说:“如果以往不明显,现在则很难否认中国的科研界有着严重的潜在伦理问题。”其他一些人则警告说,仅制裁名誉扫地的作者还不足以遏制住学术欺诈行为。但基金资助机构与CAST协调行动表明了,中国正在严肃对待这些出版事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1-24


页次:170/353  共7048篇文章  
分页:[<<][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