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政策与科学基金
  • 袁隆平院士写给经济日报编辑部的一封稿件

    这是袁隆平院士写给经济日报编辑部的一封稿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谈到农业和农村问题,我的心里难以平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2006年的“一号文件”,也是“十一五”起步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实践证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    当年,我们的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06-07-20

  • 研究生不满导师可投诉

        记者昨日获悉,针对不正常的导师和研究生关系,北京市教委在回复人大代表建议中表示,北京将建立教育信访投诉处理服务中心以解决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纠纷。  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建民在建议中表示,在现实中,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经常被扭曲成“支配”与“被支配”、“老板”与“雇员”的关系。有些导师把研究生当成廉价劳动力,  以很低的报酬为代价,或者根本就不支付报酬,要求研究生为其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项目、横向课题、编撰书稿等“打工”;有些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学业、论文和就业并不关心。  在有的学校,已经有研究生提出公开抗议,要求换导师。  王建民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明确定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06-07-20

  • 校长们的忧思:中国的大学繁荣表象背后隐藏空虚

     两年前,在北京钓鱼台举办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问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北大什么时候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当时,在古色古香的国宾馆里,中国的校长们对世界一流大学满怀憧憬。  两年过去了,人们没有看到北大、清华拉近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本次论坛上,校长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满怀忧思。就像这次论坛的举办地浦东干部学院一样,中国的大学在奢华、繁荣的表象背后,隐藏着种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干瘪、空虚。  本次论坛,北大校长许智宏缺席。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接受北京某报记者采访时潸然泪下。这位女记者在其采访手记中写道,“一个大学校长在记者面前流泪,在我这几年的记者生涯中,

    来源:中新社

    时间:2006-07-20

  • 国家发展靠基础 三世同堂话基金

      编者按:1986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诞生,科学基金制在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对我国的科技基础研究,尤其是投身国家科研事业的科技工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年来,科学基金不仅自身实现了从单一项目管理向与国家创新体系相适应的综合功能管理的转变,而且为我国基础研究管理和地方、行业科学基金组织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科学基金经费从1986年的8000万元发展到2006年的34亿元,增长了41.5倍,已经成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和主要资助渠道。  2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运用国家投入的180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7-20

  • 百余高校购书回扣案调查:一个账本揭开"潜规则"

     近日,北京检方公布一批高校商业贿赂案,其中,一家名叫“人天书店”的图书企业引起关注。  人天书店,中国内地最大的民营图书中转商,经营网络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而这家企业的一个帐本,引发了全国范围内一系列高校商业贿赂案件,至少有上百所高校人员涉案。  在北京,人天书店涉及到的案件由房山、顺义、海淀等各区检察院联合侦办,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对此做过批示。  目前,系列案件仍在侦查之中。但是,该案已经撕开了图书行业“潜规则”,并揭露了高校商业贿赂的部分内幕。  6月28日,海淀区“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治理商业贿赂”大型图片展上,一家名叫“人天书店”的企业因涉及到高校商业贿赂引起关注。  检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6-07-20

  • 科学研究到底有多危险?

    生物通报道:科学是把双刃剑,生物化学研究人员如何辨别他们的工作是否会被恐怖分子所利用呢?日前,美国政府指定的一个委员会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广泛的指导纲要,并且暗示在一些情况下,科学家应该不公布这些“双重功能”的研究结果。这个有25个成员的委员会——美国科学科学生物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dvisory Board for Biosecurity)由美国HHS(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部门在两年前成立,旨在帮助政府防范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用于坏的方面。作为达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该委员会于上周五公布了确定研究释放可能被坏人利用的标志,并将其定义为: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19

  • “高薪跳蚤”与“大树进城”

    “今天这个高校年薪100万元聘请了一位知名教授,明天另一个学校开价150万元,这位教授便立即奔开价更高的那家而去。”在近日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与会校长们一致建议,应关注“高薪跳蚤”现象,全员实行聘用合同制,合理清退教研能力差的人员,留住有价值的人才。(《东方早报》7月18日)     笔者认为,“高薪跳蚤”现象的出现,是国内人才市场无序化、政府行政助推、社会舆论鼓噪的必然结果。较长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一方面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向若干所重点大学集中配置资源,一方面又在全国范围内倡导教育市场化原则,单纯鼓励市场竞争,而缺乏宏观调控和引导。结果使得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6-07-19

  • 上海各高校研究生将全面收费 要求导师资助学生

      从明年开始,复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招收的全日制研究生将不再区分公费、自费,而是全部交费,而在入学后则全都可以申请高额奖学金和助学金。    近日有报道称,北京大学已确定明年招收的全日制研究生将全面收费,所有研究生入学时都可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    对此,昨天参加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几所上海高校校长都表示出了相当的关注。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上海交通大学谢绳武、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则分别透露,他们学校也将于2007年实行此项改革。    复旦大学:变“暗补”为“明补”更显公平 

    来源:新闻晨报

    时间:2006-07-19

  • 第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选启动

    作为旨在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学家的奖项,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共同设立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近日开始第三届的推荐和评选工作。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面向全国,每年评选一次。本届获奖者为5名,其中一名“西部特别贡献奖”将被授予在西部地区工作并作出卓越成绩和贡献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每人奖金为人民币10万元;同时设立5个提名奖。与前两届不同的是,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学科领域为基础科学(包括数学、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推荐评选细则可查询中国科协网站www.cast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6-07-19

  • 众大学校长呼吁:科研经费“提成”改革

      本报上海7月15日电(记者原春琳)在很多人眼里,科研项目已经成了“圈钱项目”:只要有了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就可以从中提成,甚至有媒体报道说,有人用科研经费买车买房。近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不止一位参会的大学校长发出这样的呼声:现行的科研经费提成合法不合理,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说,关于科研经费的使用问题,国家从来就没有下过正式文件,只是在一些具体的行业有一些行业规定。如今,一个科研项目动辄就要几十万元,教授能够提成的数目多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这并不合理。教师的知识获取、科研设备的使用都是国家配备的资源。结果造成公私不分,不能体现国家和学校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06-07-19

  • 学者怒斥中国无真正大学

     随着香港高校进军内地招生市场和“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说”争论的深入探讨,抨击北大清华等内地高等学府的言论网上盛行,但发泄式的指责毕竟是义气用事,图一时口舌之快。更为重要的是,在学者、博主等狂轰乱炸的背后,是他们对北大清华等著名高等学府大学精神流失与削弱的遗憾与惋惜,是想让他们明白“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让他们能够重新反思,寻回削弱流失的大学精神、缺失的人文情怀和干净的学术氛围……   国际竞争警醒名高校   其实,北大清华不是没有辉煌的历史,但不合理的教育模式、过多官僚习气等弊病已经把两所王牌高等学府“毁”得不轻,曾经拥有的光荣传统正在丧失,

    来源:信息时报

    时间:2006-07-19

  • 大学校长不能成为创新的“光杆司令”

      赫冀成1995年当选东北大学校长时,研究型大学在世界高教界是个流行的名词。他建议老师们一起研讨这个最新的动态,没人搭理他。  第二年,他又提出相同的建议。结果这次引来一片骂声:你懂不懂办学?东北大学不是研究院,搞什么研究型大学?直到近几年,研究型大学的概念才被同事逐渐接受。  有记者采访赫冀成,当校长最痛苦的是什么?他说,痛苦的事情很多。但是最痛苦的莫过于提出一个正确的理念,却不被多数人理解。  而我们是教育的操作者,只有理念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怎样让更多的人理解这个理念,并一起行动。  如今,一个更实际的“痛苦”又找上了他:一所大学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这也是困扰很多大学校长的问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06-07-19

  • 高福当选第七届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期间,经科协“七大”代表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高福研究员当选。 

    来源: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06-07-19

  • 中国7所大学取消"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要求

    7月16日电 据《北京晨报》报道,昨天,记者从大学校长论坛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大学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学生即使没能发表论文,也能毕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现在许多学校的“论文指标”都是自行规定的,当时是为了督促学生学习,避免“混文凭”。此外,因为有评估中心统计各校每年论文发表数量,所以,高校逐渐开始功利性地重视论文发表情况。在人民大学,硕士生是没有论文发表要求的,对博士生论文要求也有很大弹性,每年都有未发表论文的博士生通过答辩拿到学位。因为宽松的教育氛围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

    来源:北京晨报

    时间:2006-07-18

  • 科学时评:警惕“候鸟型”学者对国内科技资源的瓜分

    近日一些媒体十分关注科技经费的使用情况,而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某知名大学“40%的引进人才大部分是假的”这一判断,也引发了笔者对如何管理和引导好“候鸟型”学者的一些思考。     “候鸟型”学者是指那些大多时间在国外高校与科研院所生活与工作的华人学者,他们经常定期往返于国内外。每到重大学术会议以及重大项目评审的时候,总能见到这些学者的身影或者名字。身处国外的学者积极参与国内科技活动,对推动中国科技与国际接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海外华人学者则完全另有所图,他们回国的目的不是帮助我们提高科技发展水平,而是瓜分国内科技资源。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6-07-18

  • 清华酝酿减招学术型硕士生 把硕士变成过渡学位

    7月17日电 据北京晨报报道,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昨天透露说,清华大学将逐渐改变对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战略,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规模将会缩小,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招学生硕博连读。在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将逐渐变成过渡学位。  在这几天的大学校长论坛中,美国几所大学校长提出了这样的概念,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学位,真正做学术的是博士,研究性大学主要把精力放在对博士的培养上。因此,有学者提出,中国规模逐渐扩招的硕士研究生们还“做不做研究”?  顾秉林说,在美国,硕士确实只是一个过渡学位,这与美国大众化的教育程度有关。在美国真正的研究人员是博士,硕士只是作为读博的一个阶段,并不是研究人员。但在中国刚刚开始实行研究生教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6-07-18

  • 中科大副校长:警惕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本科化

      “目前,国内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已经出现。”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四次工作会议上,中科大常务副校长侯建国这样说。    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让这些高学历人才也开始饱受争议,对研究生教育的负面评价层出不穷。  侯建国认为,我国目前高校的教育方式还是书本式的灌输教育,尤其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读研究生往往成了就业的捷径。“我很担心年轻人20多岁毕业之后只会读书,其他的什么都不会,而且现在已经出现这种苗头了。”  侯建国的观点得到了中科大校长朱清时的认同。朱清时认为,这几年研究生扩招速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06-07-18

  • 中国酝酿研究生教育系统改革 最敏感环节是收费

    上海七月十三日电 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要抓住招生制度、课程设置、科学研究、论文答辩等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系统的改革。     周济是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进行主题演讲时作上述表示的。他坦言,中国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种种局限与问题,在研究生教育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最敏感的环节是收费改革。近日,有关北大、清华等十所高校将试点研究生收费改革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周济在演讲中并未直接提到收费改革,但他强调,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     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所谓导师资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6-07-17

  • 张改生:挑战杂交小麦育种世界难题的人

    20世纪40至80年代,杂交玉米、高粱等作物相继培育成功,并大面积投入生产,特别是七八十年代我国杂交水稻和杂交油菜的研制成功,充分证明了利用杂交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已成为现代农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小麦因其自身遗传特性的原因,杂交优势利用要比其他作物更难。虽然世界各国科学家都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但杂交小麦研究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           我国一位研究人员用30多年的心血和智慧改写了杂交小麦育种研究的历史,使传统的小麦育种方法产生了新的技术变革,并使这项研究走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6-07-17

  • 我国大学科技创新亟待解决四大问题

    科研力量较分散,科研规划与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科学研究缺乏核心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13日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了大学科技创新迫切需要解决的四大问题。   我国大学科技创新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周济说,大学的科研力量还比较分散,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科研规划与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还时有所见;大学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缺乏核心竞争能力。此外,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7-17


页次:314/395  共7898篇文章  
分页:[<<][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