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塔里木河流域1990-2020年农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农业生产面临既保障粮食安全又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挑战。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不仅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灌溉、施肥和机械耕作也会消耗能源并产生碳排放。水-能源-粮食纽带旨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要素间的协同效应,确定农业水土资源的分配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塔里木河流域以往研究较少考虑CO2排放和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式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研究员团队基于水-能源-粮食关系指数(WEFNI)和CO2排放,构建了可持续农业管理的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以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塔里木河流域主要作物为研究案例,分析了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4-02-28

  • 新疆生地所在荒漠藓类植物死亡对土壤多功能性影响研究中获进展

      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和降水格局的剧烈变化使得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生物多样性丢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加剧。荒漠藓类植物作为维持荒漠稳定和提供重要生态功能的地被类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亡。然而,藓类植物的死亡将如何影响荒漠地表的土壤多功能性和微生物的互作关系尚不清楚。该问题的解决将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更好的维护荒漠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安全、预防荒漠土壤退化和沙漠化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元明研究员团队,以典型温带荒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藓类结皮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活藓类结皮与自然死亡藓类结皮两种不同状态下土壤样品的养分、碳氮磷相关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揭示荒漠藓类植物自然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4-02-28

  • 稻田和旱地土壤“新碳”微生物利用与残留物形成机制取得进展

      通常,旱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转化过程中分解代谢强于稻田。然而,稻田和旱地土壤微生物合成代谢和残留物形成强度尚不清楚。考虑到农田土壤微生物残体碳对有机碳积累的重要贡献,解析“新输入有机碳”的微生物合成代谢过程对理解两类农田土壤碳积累机制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流域农业环境研究中心吴金水研究员团队成员基于我国东部四个典型水稻分布区(中温带-黑土、暖温带-潮土、亚热带-红壤和热带-砖红壤)采集的240对稻田和旱地表层土壤,每个气候区随机选择10对配对土壤样品加入13C标记的根系分泌物,室内标准条件下培养50天,于3天、10天和50天测定13C标记的微生物活体和残体碳含量。结果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4-02-28

  • 梁君荣教授团队揭示海洋硅藻休眠细胞形成的新机制

    硅藻为光合自养生物,依赖光和温度进行光合作用以快速生长。然而,它们也常遭遇低温黑暗环境,如硅藻赤潮后期或遇不利环境,被迫沉入无光低温的海洋深处或海底沉积物中。研究发现,部分沉积物中的硅藻能长期存活,甚至在多年后恢复适宜环境时仍能重新生长。这可能与它们形成休眠细胞有关,但硅藻如何调整细胞进入休眠状态的具体分子机制仍不清楚。2024年2月25日,梁君荣教授团队在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题为Resting cell formation in the marine diatom 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的研究成果。研究揭示硅藻细胞通过调整细胞代谢,改变细胞质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2-28

  • 2023年度“创新奖”成果简介

      一、康复工程室青年团队在全球半机械人奥运会挑战赛(Cybathlon)中获得冠军    2023年3月29日,全球半机械人奥运会挑战赛(Cybathlon Challenge 2023)举行。作为中国的唯一参赛方,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设立线下分会场,与在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印尼等国家的线下分会场同步直播竞技。苏州医工所康复工程室青年团队在挑战赛中获上肢假肢组别冠军。    参加本次挑战赛的团队成员中,包含技术人员4人、比赛残疾人选手1人,负责人为博士后胡旭晖。在本次比赛中,康复工程室青年团队开发了具有手部与腕部双自由度的假肢手,其依靠精确的体驱控制系统实现了

    来源: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时间:2024-02-28

  • 2023年度“优秀基础研究贡献奖”成果简介

      为进一步引导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鼓励解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取得重要突破进展支撑研究所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于2023年首次设立年度“优秀基础研究贡献奖”。2023年经全所公开征集、全体课题组组长评选等程序,评选出了2023年度“优秀基础研究贡献奖”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苏州医工所“2023年度优秀基础研究贡献奖”成果简介    (按评选结果排序)    1.多重核酸定量检测方法与应用研究(周连群课题组)    突破单分子检测、微单元精准温控、蛋白-核酸多靶标联检、多重核酸定量检测等核

    来源: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时间:2024-02-28

  • 上海交大邱惠斌课题组最新研究进展为可控活性自组装研究提供新的组装基元与调控手段

    活性自组装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类精准自组装策略,该方法能够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在更大的尺度上精准控制最终产物的尺寸、形态、化学组成等,并构建出具有不同功能区块的嵌段纳米结构。大共轭有机分子是其中一类重要的活性自组装基元,但受限于“僵硬”而难以调控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已开发的大共轭有机分子(平面型为主)活性自组装体系还极为有限,精准性、灵活性、功能性等方面也不及结晶性嵌段共聚物体系。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邱惠斌课题组致力于合成具有动态构象的非平面稠环分子(J. Am. Chem. Soc. 2020, 142, 16167; Natu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2-28

  • 上海交大张万斌课题组成功开发双金属协同催化的立体发散性苄基取代反应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张万斌课题组成功开发了一例Pd/Cu双手性金属协同催化外消旋二级苄基醋酸酯的不对称苄基取代反应,解决了不对称苄基取代反应中二级苄基底物容易发生β-H消除和苄位手性中心立体控制难的问题,实现了相邻苄位-季碳手性中心的不对称构建。在相同起始原料与反应条件下,仅仅通过改变两个手性金属催化剂构型组合方式,首次实现了立体发散性的苄基取代反应。实验与理论计算研究揭示了反应的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转化过程与立体选择性来源。含苄位手性中心的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以及生物活性分子中。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又高效的方法实现苄位手性中心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引起了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2-28

  • 上海交大邱惠斌课题组发表研究成果:表面引发活性自组装构筑直立共轭嵌段共聚物胶束刷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邱惠斌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团队报道了一种构筑竖直共轭胶束刷的策略,实现了共轭嵌段共聚物胶束刷在基底上的可控生长,进一步以这类胶束刷为软模板导向负载功能粒子,制备了竖直的复合型功能纳米阵列,并探索了其在电催化析氢中的潜在应用,此外,基于两类嵌段共聚物完全独立的分区表面引发活性自组装,创制了图案化的双胶束阵列,为群落化纳米阵列的精准制备提供了崭新的途径。该工作以“Surface-initiated living self-assembly of polythiophene-based conjugated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2-28

  • 上海交大药学院研究团队联合浙二眼科团队在干眼病治疗上取得进展,成果获《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封面推荐

    干眼病(Dry eye diease, DED)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影响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其临床表现为泪膜缺乏和持续的眼表炎症,导致眼部不适甚至视力障碍。由于传统药物具有长期高频率给药的不足,开发合适的眼部药物载体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从而减少治疗周期和给药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肽材料具备易于合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等优点,在制备眼部药物递送载体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多肽可以通过序列编码形成纳米纤维、纳米带等不同的形貌,从而影响组装体在生物体内的活性。值得注意的是,氨基酸序列的细微变化如何影响肽或基于肽的纳米载体的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2-28

  • 上海交大深度学习基础理论团队在机器学习顶刊TPAMI发表最新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和数学科学学院的深度学习基础理论团队的许志钦及其学生张众望分析了神经网络中常用的Dropout(随机丢弃)方法的隐式正则化效应,发现其与该团队前期发现的参数凝聚现象有密切联系。深度神经网络常常被称为“黑箱”,该研究是理解深度神经网络的一个重要进展。研究成果Implicit Regularization of Dropout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TPAMI)(IF:23.6)发表。在神经网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2-28

  • 新材料学院郑家新课题组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助力探究掺杂对富镍层状正极中锂镍反位的影响

    近年来,富镍层状正极材料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备受关注。然而,锂镍反位缺陷在材料合成和循环工作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对锂离子电池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前人的大量研究工作通过引入掺杂元素来调节锂镍反位缺陷的程度,但由于实验方法和材料体系的复杂多样,即使对于相同的掺杂元素也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在一致条件下系统探究掺杂元素对锂镍反位缺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掺杂对体系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难以直接分析,适用于探索复杂高维信息机器学习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工具。期刊封面近日,北京大学郑家新课题组在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期刊上发表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2-28

  • 叶克穷研究组揭示古菌中假尿嘧啶分布和合成的全局图谱

      2024年2月2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研究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of RNA pseudouridylation in archaeon Sulfolobus islandicus"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一个古菌中RNA假尿嘧啶修饰分布和合成的全局图谱。  假尿嘧啶修饰是RNA中频率最高的修饰之一,存在于rRNA、tRNA、snRNA和mRNA等RNA中,能影响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假尿嘧啶是由属于六大家族的假尿嘧啶合成酶转化RNA上的尿嘧啶而来。其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4-02-28

  • 微生物所吴边团队在人工智能推动工业级废弃PET塑料的完全解聚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边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论文,题为Computational redesign of a hydrolase for nearly complete PET depolymerization at industrially relevant high-solids loading。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辅助PET解聚酶重设计,在推动工业级废弃PET塑料的完全解聚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酶促解聚回收PET已成为塑料循环经济中解决PET塑料污染危机的首要选择。2020年,法国团队利用生物酶法实现了工业规模下PET塑料90%的解聚回收。然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2-28

  • 用于检测帕金森病和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胞外囊泡miRNA生物标志物

      1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npj Parkinson’s Diseas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吴立刚研究员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军教授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Candidate biomarkers of EV-microRNA in detecting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and Parkinson’s disease”。该研究利用实验室前期开发的高灵敏度small RNA测序方法,绘制了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idiopathic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4-02-27

  • 关键带科学的新方法有助于保护地球生命保障系统

    专家警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计划必须要结合本地知识,以维护地球关键带。 关键带是地球表面从饮用水含水层的根部一直延伸到植物和树木顶端的薄层。它通过调节水、温室气体、养分和能量的流动,支持并维持着动物、微生物和植物的生命。 食物、饮用水和洁净空气的获取取决于关键带的良好运作,但是几十年的人类活动已使世界各地的关键带状况恶化。 在今天发表于美国地球物理联盟《Earth’s Future》期刊上的一篇新论文中,来自英国和中国的学者们讲述了他们与在人类活动显著改造过的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合作的经验表明如何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关键带。 他们的观点被总结在一张新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时间:2024-02-27

  • 根系微生物协助水稻耐酸抗铝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梁玉婷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国内外研究单位在合成菌群(SynComs)协助水稻耐酸抗铝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oot microbiota confers rice resistance to aluminum toxicity and phosphorus deficiency in acidic soils"为题,已在线发表在《自然食品》(Nature food)上。 酸性土壤占全球潜在耕地的40%至50%,而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的作物容易受到铝毒胁迫,这被认为是仅次于干旱的第二大非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时间:2024-02-27

  • 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合成微生物菌群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取得进展

    微生物修复是一种基于自然、可持续的绿色修复策略。氮的供应对于维持生物修复过程至关重要。我们知道,在受碳氢化合物污染的土壤中,通常情况下土壤中碳的可利用性增加,然而氮的可利用性却下降,从而限制了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自生固氮菌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可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氨,是生物可用氮的主要来源,在维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全球生态系统生产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氮限制的环境中。碳氢化合物降解细菌和固氮菌经常共享同一微生境并作为群落共存,这些群落可能是修复有机污染自然环境的最佳生物资源。然而,在缺氮的污染环境中,固氮菌与降解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仍然未知。 针对该科学问题,南京土壤研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时间:2024-02-27

  • 南京土壤研究所在稳定镉同位素示踪水稻叶片和根系吸收大气沉降镉方...

    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镉等重金属营养盐。在大的区域尺度上,大气沉降已然成为农田生态系统重金属Cd输入的重要来源。其沉降至农田生态系统后,既可以增加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含量,促进作物根系吸收,也可沉降至作物叶面被叶片直接吸收并在体内富集和转运至农作物可食部分。然而,有关这两种途径的相对贡献份额并没有量化,相应的关键的富集途径尚未明晰。Cd稳定同位素为追踪环境中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但由于Cd同位素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生明显的质量分馏,严重制约了直接利用Cd同位素的混合模型估算植物组织中Cd的来源。 针对该科学问题,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周静团队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时间:2024-02-27

  • 南京土壤所在细菌-病毒相互作用调控土壤有机碳方面取得进展

    氧化还原诱导的铁(Fe)转化是厌氧水稻土中至关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铁保护对水稻土有机碳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铁保护也可以通过调控铁还原相关微生物群落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在生物炭添加条件下,铁氧化物如何影响水稻土有机碳固存尚未明晰。此外,生物炭添加会刺激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病毒可通过直接裂解细菌或者调控养分供应间接影响细菌群落。然而,生物炭添加条件下细菌-病毒相互作用如何调控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并不明确,细菌-病毒相关作用与铁保护在土壤有机碳固存方面的相对贡献有待进一步揭示。 针对以上科学问题,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佳宝院士团队通过盆栽实验,在团聚体水平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生物炭条件下水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时间:2024-02-27


页次:79/1558  共31154篇文章  
分页:[<<][71][72][73][74][75][76][77][78][79][8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