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华大基因助力丹麦国家精准医学发展

    2017年7月26日,来自华大基因、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和丹麦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各方紧密合作下,共同完成了丹麦人泛基因组项目,其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主刊上。 丹麦人泛基因组项目起始于2012年初,旨在建立基于丹麦人的基因组序列与变异图谱,为丹麦国家基因组二期项目作铺垫。由丹麦国家政府、各院校、国家基金会与华大基因共同投资支持该项目的设立,并搭建起了以丹麦国家为重心,辐射欧洲的大型测序平台。该平台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紧邻哥本哈根大学和丹麦国立医院,欧洲华大基因总部也设立于此。基于该平台,中丹双方在过往的几年中,不断推动人才、产业、教育等多方面的紧密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7-07-27

  • 邓兴旺/陈浩东团队发现植物光信号转导及泛素连接酶激活新机制

    光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作为核心环境信号因子调控着植物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此前,通过筛选与光受体相互作用的因子,人们鉴定到光信号通路的核心转录因子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 3 (PIF3)。在暗中,PIF3稳定存在,利于植物在土壤等暗环境中的生长;见光后,PIF3迅速降解,伴随着启动植物的光形态建成等生命过程。PIF3在暗中的积累以及见光后的迅速降解对于植物在不同光环境中的生存具有决定意义,它的稳定性如何受调控一直是植物光信号转导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CRL3LRBs是已报道的促进PIF3降解的E3连接酶,然而遗传学分析表明CRL3LRBs是光形态建

    来源: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17-07-25

  • 深大学者捕获细胞核中最短特异DNA图像

    生物通报道: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用于发现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的分子诊断技术,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它包括使用结合染色体特定部位的荧光探针来检测特定DNA序列是否存在。来自清华大学和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的共同通讯作者张奇伟教授介绍,传统的FISH方法受限于各种因素(包括标记能力和光学分辨率)而难以获得基因组中特定短片段的清晰微观图像。2015年,哈佛大学Wu Chao-ting教授和庄小威教授实验室联合建立了寡核苷酸探针FISH(Oligopaint-FISH)与STORM相结合的新方法,能够对最短为4900碱基的非重复基因组区域进行超分辨率成像。“虽然这种技术在染色质结构域精细组织方式

    来源:深圳大学

    时间:2017-07-25

  • 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发表《PNAS》

    7月1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鹏研究组和姜卫红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解析梭菌质膜上负责感应木糖信号的双组分调控复合体XylFII-LytS的晶体结构,结合生理生化与遗传学分析,揭示了细菌感受重要五碳糖—木糖并调控其吸收利用的分子机制。 木糖是秸秆等木质纤维原料中除葡萄糖外最主要的糖组分,是自然界中储量最丰富的五碳糖。如何使之为微生物高效利用并合成有用的化学品,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产溶剂梭菌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它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丁醇、乙醇和丙酮等大宗化学品及生物燃料。尽管该菌可以利用一定量的木糖,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7-07-25

  • 周斌研究员发表《Cell Research》点评促进心脏再生的机制

    7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员受邀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 发表了题为“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 remove brakes and push accelerators ”的评论文章,点评了近期同时发表于Nature上的题为“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Agrin promotes heart regeneration in mice”和“Dystrophin glycoprotein complex sequesters Yap to inhibit cardiomyocyte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17-07-24

  • 清华大学祁海教授发表Nature综述文章

    生物通报道:一般认为,神经递质是大脑中的神经元用于传输信号的作用分子,因此才有了神经递质这一名称,然而最新一项研究指出被称为T细胞的免疫细胞也含有神经递质,这不禁令人称奇。这项研究是由人类前沿科学计划联盟(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consortium)组成成员完成,发表于7月13日的Nature杂志上,同期清华大学祁海教授也对此进行了点评,祁海教授研究组致力于研究免疫系统的单细胞体内动态生物学,今年4月在Science上发文,发现了一种维持抗体免疫应答正常运转的新机制,有助于为抗艾滋病和针对其它病毒的抗体疫苗研发开拓思路。神经元依靠突触相互作用和神经递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7-24

  • 颜宁研究组在《Cell》发文报道Nav1.4与β1复合物三维结构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以下简称“钠通道”)位于细胞膜上,能够引发和传导动作电位,参与神经信号传递、肌肉收缩等重要生理过程。顾名思义,钠通道感受膜电势的变化而激活或失活。对于可激发的细胞,细胞膜两侧由于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等离子的不对称分布,产生跨膜电势差。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电势低,膜外电势高,3-5纳米厚的细胞膜两侧电势差大概为-70毫伏左右。通常情况下,钠通道在细胞膜去极化状态,也就是细胞内相对电势升高时激活(即钠通道中心通透孔道打开,钠离子由高浓度的胞外侧流向胞内),从而引发动作电位的起始;而其又具备特殊的结构特征,使之在激活的几毫秒内迅速失活,从而保证通过与钾离子通道的协同作

    来源:清华

    时间:2017-07-24

  • Cell Res重要新发现: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来自清华大学,美国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nhibition of the B7-H3 immune checkpoint limitstumor growth by enhancing cytotoxic lymphocyte function”的文章,揭示了免疫检查点B7-H3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负调控作用,并指出B7-H3抗体与PD-1抗体的联合用药有望进一步改善目前用于临床的PD-1抗体治疗的疗效,尤其是对于晚期肿瘤。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7月7日的Cell Research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著名华人科学家董晨教授,董晨研究组前博士后Young-hee Lee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7-24

  • 清华大学第一单位完成Nature论文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科罗拉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ysteine protease cathepsin B mediates radiation-induced bystander effects”的文章,利用秀丽线虫作为研究放射旁观者效应RIBE的模型,发现了第一个RIBE作用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CPR-4,为了解放射旁观者效应RIBE提供了重要的新见解,也有助于阐明了癌症放疗过程中产生副作用的生物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7月20日的Nature杂志上,清华大学生科院的薛定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薛定教授研究组以秀丽线虫为主要动物模型,研究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磷酸脂在生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7-21

  • 中国科学家Cell子刊发文
    系统解析我国H7N9流感病毒流行和进化特点

        7月19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联合扬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在微生物领域顶级期刊《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发表论文“Epidemiology, Evolution and Pathogenesis of H7N9 influenza viruses in five epidemic waves since 2013 in China”。    《Trends in Microbiology》是CELL系列子刊,创刊于1993年,该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1.02,近5年平均影响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时间:2017-07-21

  • 周波研究组合作揭示脂肪细胞对造血干细胞放化疗后再生的正调控作用

    7月17日,《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波研究组和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Sean J. Morrison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Bone marrow adipocytes promote the regeneration of stem cells and haematopoiesis by secreting SCF”(骨髓脂肪细胞通过分泌干细胞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再生)。该工作揭示了骨髓脂肪细胞对造血干细胞放化疗后再生的正调控作用,颠覆了过去脂肪细胞作为造血抑制物的经典认识。成年人腿骨中50%以上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17-07-21

  • Nature子刊:表观调控因子在造血干细胞功能维持中的抑癌作用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美国迈阿密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Loss of Asxl2 leads to myeloid malignancies in mice”的文章,揭示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重现性突变基因ASXL2在正常造血干细胞功能维持中的抑癌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为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杨逢春教授和许明江教授,以及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王前飞研究员。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是具有自我更新和所有造血谱系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7-21

  • 厦门大学最新发表Nature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厦门大学生科院,英国邓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Fructose-1,6-bisphosphate and aldolase mediate glucose sensing by AMPK”的文章,发现了AMPK响应葡萄糖的分子机制,揭示了机体感受葡萄糖水平并调节代谢模式的机制。这一葡萄糖感知通路的发现对开发用于治疗肥胖症,乃至延长寿命的药物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今日Natur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厦门大学林圣彩教授,以及邓迪大学的D. Grahame Hardie。林圣彩教授研究组主要从事与细胞生长、死亡,个体发育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葡萄糖是生物中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7-20

  • 同济大学发表Nature子刊文章:微管解聚型驱动蛋白的结构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I2BC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nsight into microtubule disassembly by kinesin-13s from the structure of Kif2C bound to tubulin”的文章,阐明了中间型驱动蛋白解聚微管的结构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同济大学王春光研究员,以及法国国家科研中心I2BC研究所Benoît Gigant。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王伟毅。中间型驱动蛋白(internal kinesins o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7-20

  • 北大教授应邀在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发表综述

       近日,中西医结合学系韩晶岩教授团队应邀在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发表了“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and major ingredients on microcirculatory dysfunction and organ injury induc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的综述。  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发生于冠心病患者溶栓或介入、缺血性中风患者溶栓、手术、移植术后、休克复苏等治疗后。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7-07-20

  • 武汉大学两位教授联合发表Cell Host & Microbe封面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武汉大学生科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nduction of INKIT by viral infection negatively regulates antiviralresponses through inhibiting phosphorylation of p65 and IRF3”的文章,阐述了INKIT蛋白通过抑制转录因子IRF3和p65的磷酸化,从而负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的过程。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7月12日Cell子刊Cell Host & Microbe杂志封面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武汉大学生科院钟波教授和黄赞教授,第一作者为博士生鲁斌,孙雪琴,任玉洁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7-19

  • Science:首次证实DNA三维结构改变来自X染色体沉默

    生物通报道:在X失活过程中发生了DNA结构改变,但科学家们不知道是这些改变引起了X染色体沉默,还是它们仅仅是X染色体沉默的结果。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第一次证实了细胞核中DNA三维结构的改变是X染色体沉默,也就是说Xist导致了染色体沉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Xist属于一类称作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RNA分子。常规的RNA分子:信使RNA充当了生成蛋白质的模板,诸如Xist一类的lncRNAs则可直接结合DNA开启和关闭基因。在过去的十年里,已发现了成千上万的lncRNAs。之前的研究表明Xist结合了沉默X染色体(而非活化X染色体)的DNA链,D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7-18

  • 邓兴旺教授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生科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omic architecture of biomass heterosis in Arabidopsis”的文章,采用来自全球各地不同拟南芥生态型配制了大量杂交组合,并利用其中200个杂交组合进行苗期生长和生物量杂种优势的研究,从中通过GWAS分析,研究人员指出了拟南芥生物量杂种优势来源的两个方面综合效应。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7月11日的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邓兴旺教授和何光明副研究员,第一作者为博士后杨玫和王训。杂种优势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生物学现象,指杂交子代在生长势、产量和抗性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7-18

  • 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最新文章:导致天疱疮发生的致病性抗体

      皮肤病会危及生命的吗?很多人会说,皮肤病即便难以治愈,也不至于危及生命。然而,确实有十分凶险的皮肤病,天疱疮就是其中之一。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潘萌教授领衔的瑞金医院皮肤科天疱疮课题组取得重要收获——他们首次发现天疱疮患者真皮内B淋巴细胞可以在皮肤内产生导致天疱疮发生的致病性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该研究为外用药物治疗天疱疮及今后开发针对性的治疗药物提供了“靶点”。  天疱疮是一种系统免疫性疾病,治疗难度很大,普通治疗往往很难深入治疗、彻底治愈。拿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来看,该类治疗往往只能对患者的病情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而不能彻底治愈该病,停药反弹、愈后复发的现象时有发生

    来源:瑞金医院

    时间:2017-07-18

  • 福建农林大学最新发表PLoS Genet封面文章

    近日,国际遗传学知名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了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林学中心林德书课题组有关花瓣锥形细胞发育的研究论文:“Spatio-temporal orientation of microtubules controls conical cell shap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petals ”。该研究被《PLoS Genetics》杂志选为2017年第6期的封面图片,封面标注图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该研究在林德书的指导下完成,福建农林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PLoS Genetics》2017年第6期封面图片自然界中约80%被子植物的花器官中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时间:2017-07-18


页次:602/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60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