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复旦大学发表Lancet子刊文章:H7N9研究重要进展

    生物通报道:2013年中国首次发生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事件,2016—17的大规模流行病促使人们担心病毒的流行病学可能已经改变,增加了大流行的风险。近期来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pidemiology of avian influenza A H7N9 virus in human beings across five epidemics in mainland China. 2013–17: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laboratory-confirmed case series”的文章,指出人感染禽流感H7N9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6-08

  • 上海交大发表MCP文章:构建首个结核杆菌STPK蛋白互作网络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Ser/Thr Protein Kinas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Map of M. tuberculosis ”的文章,利用独有的肺结核分枝杆菌蛋白组芯片构建了首个肺结核分枝杆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STPK)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1日的蛋白质组学专业期刊Molecular &Cellular Proteomics(MCP)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的陶生策研究员,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6-07

  • GENE DEV封面文章:Wnt信号通路泛素化连接酶降解机制

    6月1日,《基因与发育》(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梁栋材课题组与美国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Feng Cong研究团队、华盛顿大学教授许文清关于Wnt信号通路泛素化连接酶降解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题为The SIAH E3 ubiquitin ligases promot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through mediating Wnt-induced Axin degradation。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胚胎早期发育、器官形成、组织再生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β-cat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7-06-07

  • 武汉大学生科院Nature子刊取得抗病毒感染免疫研究新发现

    2017年5月23日,武汉大学生科院钟波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3)上在线发表题为“USP13  negatively  regulates antiviral  responses by deubiquitinating  STING” (USP13通过去泛素化STING负调控抗病毒反应)的学术论文。这篇文章阐述了USP13通过去泛素化STING调控天然免疫应答的过程。武汉大学生科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孙赫和2015级硕士研究生张强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天然免疫是保护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

    来源:武汉大学

    时间:2017-06-06

  • 华中农业大学最新发表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hotoactivation mechanism of a carotenoid-based photoreceptor”的文章,从动态晶体学角度通过时间分辨技术与生物技术等方法对橙色胡萝卜素蛋白的光合作用光保护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研究蓝细菌高效光合作用机制,以及构建全波段光合作用奠定了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华中农业大学赵开弘教授,以及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杨晓静和任重博士。蓝细菌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大气环境变为有氧大气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适当强度的光照条件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6-06

  • 刘默芳、施惠娟发表Cell文章 发现人Piwi基因突变致男性不育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于5月26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默芳研究组与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施惠娟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Ubiquitination-deficient Mutations in Human Piwi Cause Male Infertility by Impairing Histone-to-Protamine Exchange during Spermiogenesis”,该项研究首次发现人类Piwi基因突变可导致男性不育,深入揭示了其致病机理,并为相关男性不育症的精准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策略。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出生率持续

    来源:中科院上海分院

    时间:2017-06-05

  • Cell子刊:一种新的基因组保护机制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UMO-Targeted DNA Translocase Rrp2 Protects the Genome from Top2-Induced DNA Damage”的文章,发现一个名为 Rrp2 的 DNA 移位酶通过阻止 DNA 拓扑异构酶Ⅱ(Top2)的降解来避免 Top2 毒剂(Top2 poisons)所造成的基因组损伤。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由杜立林实验室完成。Top2 毒剂通过稳定 Top2 反应过程中形成的 Top2 与 DNA 共价连接的中间体,对基因组稳定性造成影响。一些 Top2 毒剂如依托泊苷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6-05

  • 武汉大学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武汉大学药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nvergence of DNA methylation and phosphorothioation epigenetics in bacterial genomes”的文章,解析了细菌基因组上DNA甲基化和磷硫酰化表观遗传修饰如何汇集在一起,影响微生物细胞中的协同进化与互作。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杂志上,首次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观遗传修饰---DNA磷硫酰化修饰(简称硫修饰)和甲基化修饰在微生物细胞中的协同进化与互作。这是武汉大学药学院陈实教授研究组取得的微生物表观遗传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前这一研究组在DNA硫修饰及相关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6-02

  • 上海交大教授发表权威期刊文章获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国际代谢工程领域重要学术期刊《Metabolic engineering》在线发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冯雁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Biosynthesis of Plant-derived Ginsenoside Rh2 in Yeast via Repurposing a Key Promiscuous Microbial Enzyme”。博士生庄宇和杨广宇副研究员为并列第一作者。 人参皂苷Rh2是药用植物人参中的关键活性组分,具有良好的抗癌、抗氧化活性,在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人参栽培周期长(5-6年)以及Rh2含量低(0.001%),很难实现

    来源:上海交大

    时间:2017-06-02

  • 第二军医大学独家发表Nature Cell Biology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MBNL3 splicing factor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increasing PXN expression through the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lncRNA-PXN-AS1”的文章,发现一种剪接因子:MBNL3能促进癌症发生,导致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不良,表明了剪接因子和剪接事件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29日的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孙树汉教授,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6-01

  • 北大多位教授发表Nature子刊:新一代双光子荧光显微镜

    生物通报道:对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少,但似乎还不够。显微镜正在帮助我们不断扩大这方面的知识。来自北京大学,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Fast high-resolution miniature two-photon microscopy for brain imaging in freely behaving mice”的文章,研发出了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同时研究人员也获得了小鼠在自由行为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清晰、稳定的图像。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29日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6-01

  • Gene Dev:植物气孔发育的特异性调控机制

    来自清华大学,北大-清华生命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receptor-like protein acts as a specificity switch for the regulation of stomatal 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受体蛋白TMM通过与受体激酶ERECTA家族形成组成型复合物,特异性识别植物激素小肽EPFs家族,精细调控植物气孔发育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上,由清华大学柴继杰研究组完成。清华大学11级PTN项目博士生林光忠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柴继杰教授为通讯作者。美国田纳西大学Elena教授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7-06-01

  • 浙大教授Nature子刊:水稻基因组重测序及群体遗传学研究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omic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local adaptation of weedy rice during de-domestication” 的文章,以杂草稻群体为材料,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及其群体遗传学分析,揭示了水稻去驯化过程遗传变化及其杂草稻环境适应的进化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24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樊龙江团队的邱杰博士,通讯作者为樊龙江教授和中国水稻所陆永良研究员。去驯化(de-domestication)是栽培作物和家养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31

  • Cancer Cell:癌症表观遗传靶向治疗研究新发现

    国际顶尖肿瘤学杂志Cancer Cell上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唐玉杰课题组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Michelle Monje实验室合作完成的题为“Tranional Dependencies in 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 ”的儿童脑瘤研究论文。肿瘤是目前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中儿童脑瘤的发病率排第二,仅次于儿童白血病。儿童脑干胶质瘤DIPG(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是发病率第二高的恶性儿童脑瘤类型,其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为9个月左右,五年生存率低于百分之一,是造成儿童脑瘤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时间:2017-05-31

  • 中科院,复旦大学最新发表Cell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Ubiquitination-Deficient Mutations in Human Piwi Cause Male Infertility by Impairing Histone-to-Protamine Exchange during Spermiogenesis”的文章,指出Piwi是人类不育症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揭示了Piwi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对histone-to-protamine交换的调控作用。这一研究成果最新在线公布在5月25日的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为上海生命科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7

  • 张雁云研究组发表Blood封面文章:Hsp90参与移植物抗宿主病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美国天普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Hsp90 inhibition destabilizes Ezh2 protein in alloreactive T cells and reduces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in mice”的文章,首次发现Ezh2以H3K27me3不依赖的方式参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发生,并指出靶向Hsp90可抑制Ezh2蛋白表达而不影响其H3K27me3水平,从而选择性抑制异体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GVHD,并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7

  • 谢晓亮院士连发Nature,Genome Res文章获测序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谢晓亮教授在单分子生物物理和生物医学光学成像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在Science上发表单细胞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技术(MALBAC),使得单细胞精准测序变得可能,引人关注。去年谢晓亮教授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此前,谢晓亮曾于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近期其研究组与其它研究组合作,在Nature,Genome Research杂志上发表重要成果,分别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来改善malbac工具,以及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来自同一病人的循环肿瘤细胞和单个原发灶癌细胞的拷贝数变异进行分析。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脱落,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系统,其中一些具有高度转移潜能的肿瘤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7

  • 细胞凋亡与miRNA不得不说的秘密

    人神经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78%, 具很高的死亡率。活性氧(ROS)是一类不稳定并能产生自由基的物质,高水平的ROS对细胞有害,可导致突变或细胞死亡。目前已发现大多数癌细胞中存在过量ROS,这表明癌细胞已经发展出耐受氧化应激的能力。最近有研究表明miRNA可以调控细胞周期、凋亡、侵袭、迁移和胶质瘤化学疗法和放射治疗的抵抗力。miRNA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也参与了ROS调节。因此,研究miRNA调节ROS在癌症中的调控机制有助于开发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本研究中,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苏秀兰教授课题组以3个新鲜胶质瘤组织样本和3个正常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7-05-27

  • Nature特刊:2017年中国论文指数

    生物通报道:最新一期(5月24日)Nature杂志公布了“Nature Index 2017 China”,从除了研究论文数量之外的多个关键指标介绍了中国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方面,比如生态系统研究,数据和研究开放性,科学传播和健全的科学政策等。 总体情况在2014年之前,中国科学家在五分之一,落后于德国,美国和英国,但在2016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24%,同时从Natuer指数包含的杂志期刊来看,国际合作也已经占据论文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有14个领域增长的比较快(见下图):国内合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研究机构之间相互影响,其中城市合作最多的是北京(2016年):Na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6

  • 钱培元教授研究组:首次破译深海青口基因组

    生物通报道 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daptation to deep-sea chemosynthetic environments as revealed by mussel genomes”的文章,首次完成了总长为16.4亿碱基对的深海贻贝(俗称青口)基因组的测序和注释,这一基因组大学约为人类基因组的一半,这也是首次发表的深海海底大生物的基因组,结果将有助瞭解其他深海生物如管虫、蛤对深海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香港科技大学钱培元教授,以及香港浸会大学邱建文博士。对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6


页次:607/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60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