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深圳大学最新Nature子刊文章颠覆传统观点

    生物通报道 来自深圳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 “Nitric oxide prevents a pathogen-permissive granulocytic inflammation during tuberculosis”的论文,颠覆了传统对一氧化氮抗结核作用的认识,这一针对一氧化氮在抗结核中创新机制的新发现为进一步精准定义宿主对结核的易感性提供了重要方向和潜在的靶点。这项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15日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深圳大学的陈心春教授和麻省大学医学院Christopher Sessatti教授。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6

  • NIBS张志远、王晓东连发多篇文章:解析细胞凋亡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张志远实验室和王晓东实验室合作在《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Highly Potent 2-ulfonyl-Pyrimidinyl Derivatives for Apoptosis Inhibition and Ischemia Treatment”的文章。该文章报道了一类具有2-磺酰嘧啶母核的高效的新型细胞凋亡抑制剂及系统性的构效关系研究,并展示了其中两个先导化合物(33和40)在大鼠的暂时性局部脑缺血模型上的明显的保护效果。 异常的细胞凋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和缺血性损伤

    来源:NIBS

    时间:2017-05-26

  • Nucleic Acids Res:tRNA修饰酶NSun6的底物识别和催化机制

    5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substrate binding an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a human RNA:m5C methyltransferase NSun6”的最新研究成果。5-甲基胞嘧啶(m5C)是广泛存在于DNA和RNA的一种核苷酸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标记物,m5C修饰在DNA中已经被研究得很透彻;而RNA中的m5C修饰的研究则相对滞后。NSun甲基转移酶家族是真核生物中主要的RNA:m5C修饰酶,由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7-05-26

  • 上海师范大学发表Nature子刊,解读菠菜遗传基因

    大力水手Popeye说:“我吃菠菜,我很强壮”。生物通报道:菠菜,原产于亚洲中部,现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自从被首次驯养以后,园丁和育种员们已经对它的许多农艺性状进行了优化改进,如叶片的质量和营养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改进工作重塑了菠菜最原始的基因组。反过来,当代的育种员们也可以再利用基因组信息加快菠菜的改进工作,特别是重大疾病的防治,如霜霉病等。不管你爱不爱吃,菠菜的营养价值就在那里。有两队科学团队正在致力于改善菠菜营养和口感的研究。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单位,今天上海师范大学和Boyce Thompson研究所(BTI)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一个新的菠菜基因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6

  • lncRNA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直被很多科学家认为是真核生物基因组进化中“垃圾”信息的非编码RNA(ncRNA),既不编码蛋白质,又缺乏生物学功能的遗传学证据,近几年得到了“平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cRNA 在剂量补偿效应(Dosage compensationeffect)、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分化调控等众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遗传学研究热点。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lncRNA被证明在睾丸和脑组织中呈现高度特异性表达,这暗示着在精子发生与神经调控两个基础生命学过程中,lncRNA的功能机制具有代表性。 清华大学高冠军实验室于2016年9月1号在Genome Research正

    来源:锐博生物

    时间:2017-05-26

  • 上海交大精准医学课题组连发两篇文章解析结直肠癌新靶点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人数已经超过美国,因此结直肠癌对我国人口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晚期结直肠癌的手术后生存率比较低,因此生物靶向和免疫治疗代表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同时精准化的分子分型和治疗方案可能促进肿瘤治疗效果的改善。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研究团队阐明了结直肠癌的两种潜在靶点及其干预策略,论文在线发表在癌症研究领域期刊《Oncogene》和《OncoImmunology》。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许杰研究员,第一作者分别是研究生章瑶(Yao Zhang)和王焕彬(Huanbin Wang),合作者是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5

  • 浙江大学最新PNAS文章

    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培菌白蚁转化木质纤维素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Lignocellulose pretreatment in a fungus-cultivating termite”(培菌白蚁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策略)为题于2017年4月19日在线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上。这项研究表明培菌白蚁系统具有惊人的木质素解聚效率和巨大开发潜力,得到了美国能源部等媒体的关注并进行了报道。李鸿杰博士和美国林业产物研究中心(USDA FPL)的Daniel J. Yelle博士为共同第

    来源:浙江大学

    时间:2017-05-24

  • Cell Res:泛素信号调节细胞自噬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胡荣贵研究组发表最新研究成果“Ubiquitylation of p62/Sequestosome1 Activates Its Autophagy Receptor Function and Controls Selective Autophagy Upon Ubiquitin Stress”,阐述了泛素信号在自噬受体水平调控细胞自噬的新机制,揭示了细胞内起核心作用的自噬受体蛋白p62作为感应泛素胁迫感应器调控细胞选择性自噬活性,应对药物、热激(heat shock)等生理病理相关胁迫的基本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自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4

  • 程功研究组:利用创新性传播循环模型解开寨卡病毒进化之谜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的程功研究组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UTMB)史佩勇(Pei-Yong Shi)教授研究组合作在Nature杂志上发文,指出进化导致了寨卡病毒在埃及伊蚊上感染力增强,由于病毒位点发生突变,引发亚洲系寨卡病毒感染埃及伊蚊的能力增强,为解释近年来寨卡病毒暴发流行提供了科学依据。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员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UTMB)史佩勇(Pei-Yong Shi)教授为本论文通讯作者,来自程功研究组的博士研究生刘洋、刘建英、杜森焱及史佩勇研究组的博士后单超(Chao Shan)为本文的并列第一作者。清华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来自南方科技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深圳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3

  • Nature子刊:量子点标记实现活细胞基因原位成像

    艾滋病毒基因组RNA逆转录为DNA整合入宿主基因组内,形成前病毒(HIV provirus)潜伏起来,是根除艾滋病毒的最大障碍。在活细胞内对单拷贝或低拷贝的整合态HIV基因标记与成像,对前病毒的识别和切除具有重要意义,但一直是个难题。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崔宗强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张先恩研究员合作,发表了题为“Live cell imaging of single genomic loci with quantum dot-labeled TALEs”的文章,利用量子点标记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TALEs)探针,在活细胞内单拷贝基因荧光标记与成像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单拷贝整合态H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7-05-23

  • 浙江大学百人学者张海涛:Nature文章解开二十年谜题

    生物通报道:科学家们的一大目标就是为一系列的致命疾病设计新型药物。但是这并不容易,不仅开发成本高,而且费时费力,甚至有时是徒劳的,其中一个关键挑战在于理解一类特殊的蛋白,这也就是大多数药物的靶标。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浙江大学,由张海涛(Haitao Zhang)研究员,Wei Liu以及Vadim Cherezov等人领导的研究组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selectivity and diversity in angiotensin II receptors”的文章,利用一种称为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ray free electron laser,XFEL)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2

  • 中外学者发表Science:胎儿生长的关键调节因子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台湾阳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称为ZFP568的蛋白能调控关键的胎儿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这项研究首次发现了用于沉默古老感染病毒基因的KRAB-锌指蛋白也在胎儿和胎盘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5月18日)的Science杂志上,由NIH的Todd S. Macfarlan研究员和台湾阳明大学的Che-Kun James Shen教授领导完成,同济大学生科院的Yixuan Wang也参与了该项研究。Igf2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在胎儿发育过程中高度活跃,其调控失常可导致例如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等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2

  • 浙大教授连发Nature子刊,EMBO文章解析TGF-β信号通路

    生物通报道: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信号通路很早被人们所发现,是一条从果蝇到人类都共有的重要的信号通路。TGF-β家族蛋白包括TGF-βs,激动素( activins),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在调控干细胞命运,胚胎发育和维持组织内稳态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来自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张龙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FAF1 phosphorylation by AKT accumulates TGF-β type II receptor and driv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的文章,该文章阐释了发挥肿瘤抑制功能的TGF-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2

  • Theranostics:脑肿瘤的靶向治疗新进展

    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成昱课题组在生物响应性自组装纳米金靶向脑肿瘤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相关研究以“Self-Assembly of Gold Nanoparticles Shows Microenvironment-Mediated Dynamic Switching and Enhanced Brain Tumor Targeting”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Theranostics》上(2017,7(7):1875-1889. Doi:10.7150/thno.18985, IF=8.854)。课题组科研助理冯其帅为本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成昱、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同济大学

    时间:2017-05-22

  • 中科院吕东平课题组在细菌中实现了植物泛素化途径的重建

    泛素化是一种重要的真核生物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它决定了被修饰蛋白的命运。泛素化修饰的作用可概括为两点:1.参与蛋白质降解;2.直接影响蛋白质的活性和定位。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去泛素化酶、蛋白酶体共同构成了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在细胞内,UPS能快速降解不正常的蛋白质以及一些瞬时调节蛋白。细胞通过给需要被降解的蛋白质贴上不同的泛素标签,高特异性地降解蛋白质。靶蛋白的泛素化涉及3个连续的酶促反应,分别由E1、E2、和E3来催化,最终使泛素共价地结合到了底物蛋白上。整个泛素化途径至少需要五个蛋白的参与:泛素单体、E1、E2、E3和底物蛋白。 为了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22

  • 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最新发表Nature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德州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volutionary enhancement of Zika virus infectivity in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的文章,发现寨卡病毒的NS1蛋白同样也具有辅助病毒感染蚊虫的功能,指出由于病毒位点发生突变,导致亚洲系寨卡病毒感染埃及伊蚊的能力增强,为解释近年来寨卡病毒暴发流行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5月17日)的Natur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员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UTMB)史佩勇(Pei-Yong Shi)教授,程功课题组主要关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19

  • 中科大生科院Nature子刊揭示肿瘤代谢基因调控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平课题组和张华凤课题组在肿瘤代谢基因调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enin enhances c-Myc-mediated transcription to promote cancer progression”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众所周知,肿瘤通过对自身细胞代谢的重编程而获得增殖优势。因此,探索肿瘤代谢异常的机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焦点。c-Myc是一个重要的癌基因,它的异常表达能够导致30-50%的人类恶性肿瘤发生。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 c-Myc能够调控谷氨酰胺代谢 (Nature, 2009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

    时间:2017-05-19

  • 中国农科院发表Nature子刊,解析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首次分析了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Ms2的基因结构,并注释了Ms2基因的结构功能。研究人员发现Ms2等位基因的ms2基因突变,使末端重复反转录转座子(TRIM)插入启动子中,激活了另一个Ms2等位基因,可导致雄性不育。Ms2基因分析结果不仅揭示了一个历史上重要的繁殖性状的遗传基础,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使用TRIM插入元件,构建新基因和塑造基因表型的方法。生物通报道: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我国科技人员高忠丽于1972年在山西太谷发现的一个显性核不育小麦材料,是由单显性核基因控制的自然突变体,其特点是雄性败育稳定彻底,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异交结实率高。它是进行小麦轮回选择的理想材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19

  • 华中科大最新文章:揭秘血吸虫感染肝纤维化的关键通路

    血吸虫病是一种蠕虫感染性疾病,据统计超过74个国家约2亿人受到该疾病的威胁。其中,肝纤维化是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最为严重的生理现象。近期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nhanced Wnt Signalling in Hepatocytes is Associated with Schistosoma japonicum Infection and Contributes to Liver Fibrosis”的文章,指出以前未知的肝细胞促纤维化作用:肝细胞中的Wnt信号可通过诱导TGF-β和CTGF的表达促进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肝纤维化。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tif

    来源:赛业生物科技

    时间:2017-05-19

  • 厦门大学发表Nature Immunology封面文章:Hippo信号通路新功能

    生物通报道 来自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信号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TAZ regulates reciprocal differentiation of TH17 cells and Treg cells”的文章,应用CyTOF2质谱流式细胞仪,针对Hippo信号通路关键成员在T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发现了Hippo信号通路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决定CD4+初始T细胞分化为促进炎症的TH17效应细胞,和抑制免疫反应的Treg调节性细胞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入选Nature Immunology封面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5-18


页次:608/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60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