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NAR:DNA修复的新调控机制

    DNA双链断裂(DSBs)是危害性最大的DNA损伤形式,DSBs的错误修复与基因组不稳定及其相关疾病(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衰老)直接相关。深圳大学医学部许兴智教授团队发表了题为“PLK1 targets CtIP to promote microhomology-mediated end joining”的文章,诠释了PLK1等有丝分裂激酶在多种恶性肿瘤高表达的生物学基础,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和新策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深圳大学医学部许兴智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海龙副教授。DSBs的修复途径主要包括高保

    来源:深圳大学

    时间:2018-09-13

  • 北大学者Nature子刊发布新型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作用机制

    来自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the mechanosensitive OSCA channels”的文章,解析了对机械力敏感的OSCA通道的结构,并报导了新型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OSCA的鉴定、结构解析与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6日的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陈雷、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宋晨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闫志强,第一作者为章明锋。这项研究鉴定并解析了机械力敏感的非选择性离子通道OSCA的原子分辨率(3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9-12

  • Nature Genetics:染色质修饰沉默植物基因表达新机制

    shl ebs lhp1三突变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何跃辉课题组在染色质修饰沉默植物基因表达领域获重要突破,发现了植物特有的染色质凝缩蛋白EMF1与含BAH结构域的蛋白形成BAH-EMF1蛋白复合体,以介导高等植物基因沉默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以“Polycomb-mediated Gene Silencing by the BAH-EMF1 Complex in Plants”(多梳蛋白介导的依赖于BAH-EMF1复合体的植物基因表达沉默)为题, 于2018年8月6日在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学》)上发表。多梳蛋白家族(PcG)广泛存在于多细胞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09-11

  • eLife:微丝骨架调控胞间物质运输的作用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善金实验室在《eLife》杂志发表了题为“拟南芥形成素2通过加帽和稳定胞间连丝处的微丝调控细胞间运输”(Arabidopsis Formin 2 Regulates Cell-to-Cell Trafficking by Capping and Stabilizing Actin Filaments at Plasmodesmata)的研究成果。该工作证明了拟南芥形成素2(AtFormin2,AtFH2)和其它几个形成素(formin)家族成员定位于胞间连丝处,通过调控胞间连丝处微丝骨架的动态组装特性进而控制植物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物质运输。AtFH2定位于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8-09-11

  • 南方科技大学发表多篇文章:乙烯如何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南方科技大学植物与食品研究所郭红卫教授团队在植物学顶级期刊《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Regulation of Apical Hook Development by Transcriptional Coupling of EIN3/EIL1 and PIF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南方科技大学访问学者张兴博士(现杜克大学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郭红卫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固着生长的植物必须通过调整自身发育形态以适应外界多变环境。顶端分生组织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是地上组织发育壮大的重要细胞来源。为避免出土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双子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

    时间:2018-09-11

  • 《Nano LIFE 》征稿启事

        9月10日---12日,2018年国际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在上海举办。会议期间,《Nano LIFE》(纳米生命)杂志针对参会人员征稿。   《Nano LIFE》杂志是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旗下的英文杂志,是国内医学领域极少数的国际期刊之一。2010年创刊至今7年多来,一直侧重于纳米科学材料论文的发表,包括纳米影像学、纳米送药、细胞靶向等领域的文章,曾收录哈佛大学著名生物工程与转化领域专家Martin L. Yarmush教授的标志性论文。 经多年耕耘,该期刊已被 Pubmed 和  ESCI收录。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

    时间:2018-09-11

  • 首次发现癌细胞中RNA异常剪接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活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直接影响肿瘤微环境塑造及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是决定肿瘤免疫治疗敏感性与耐受性的重要因素。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杨雪瑞研究组在The EMBO Journal发表文章,首次报道调控RNA剪接的关键蛋白HNRNPC是抑制乳腺癌细胞干扰素信号通路并维持肿瘤细胞快速增殖的核心蛋白。抑制HNRNPC表达量导致乳腺癌细胞内源双链RNA(endogenous dsRNA)的大量积聚,进而激活一系列下游免疫反应,产生显著的抑癌效果。这项研究工作首次将RNA异常剪接与双链RNA激活的干扰素信号通路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内源RNA调控肿瘤细胞免疫反应活性的新机制。核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8-09-10

  • 颜宁研究组Science报道首个人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结构

    当地时间2018年9月6日,颜宁研究组在《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4与β1复合物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human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Nav1.4 in complex with β1)的研究长文,揭示了首个人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下简称钠通道)Nav1.4与它的特异性调节亚基β1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分辨率高达3.2 埃(即0.32纳米),为深入理解其作用机制及疾病相关突变的机理提供了可靠模板。1945年,英国科学家霍奇金(Hodgkin)和赫胥黎(Huxley)第一次在枪乌贼的巨大神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8-09-07

  • 中科院水生所葛峰课题组完成模式硅藻的蛋白质组精细图谱

    蛋白基因组学方法构建模式硅藻的蛋白质组精细图谱硅藻是一类重要的单细胞光合真核生物, 分布广泛, 提供了地球上约20%的初级生产力,对整个地球生物圈意义重大,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是海洋硅藻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组序列于2008年公布,但目前基因组的注释仍很不完善。蛋白基因组学(Proteogenomics)是利用蛋白质组学数据,尤其是高精度的串联质谱数据, 结合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基因组进行深度注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课题组前期采用蛋白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完成了模式蓝细菌的基因组深度解析 (PNAS,2014,111(52):E5633-E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09-07

  • 重庆大学Nature子刊发表耐药研究首发性成果

    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otal Synthesis and Antimicrobial Evaluation of Natural Albomycins against Clinical Pathogens”的文章,报道了阿波霉素δ1, δ2和ε的首次全合成,并分别对这三个天然产物进行了活性测试,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发有效抗击病菌耐药性的药物。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重庆大学药学院贺耘教授,林子华、徐小波和赵胜为并列第一作者,重庆大学为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单位。所有实验工作由重庆大学团队完成。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9-07

  • 北京大学、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合作提出有关生命本质和起源的新假说

    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生命与非生命的边界在哪里?生命大分子为什么都是链式结构, 与之有关的化学反应为什么都是循环式的?什么是生命系统的“可演化性”?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白书农教授、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葛颢教授和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应用数学系钱纮教授合作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上发文,对上述问题给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全新看法。在这篇以Structure for energy cycle: a unique status of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for l

    来源:EurekAlert中文

    时间:2018-09-07

  • 中山大学学者联合发表Nature,Science:揭示血管研究新机制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Angiogenic Metabolism in Disease”的文章,对血管内皮细胞代谢在眼及肿瘤等新生血管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将血管内皮细胞代谢途径作为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的关键靶标的新策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中山大学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旭日教授为第一作者,中山大学为第一单位,比利时鲁汶大学血管生物学及代谢实验室主任Peter Carmeliet教授为通讯作者。据介绍,Peter Carmeliet教授是血管代谢,眼及肿瘤新生血管,再生医学(血管),眼部疾病,干细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9-05

  • 厦门大学研究团队发表阿尔茨海默病新成果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为老年痴呆症)是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的无形杀手。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虽然与AD密切相关,但以它们为靶点的药物效果却并不理想。因此,目前需要对AD的发病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找到新的药物靶点。近日,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张云武教授和许华曦教授领导的团队在国际精神病学领域排名第一的著名杂志《Biological Psychiatry》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揭示了RPS23RG1蛋白对神经突触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控以及其异常导致AD发生发展的全新机理。在前期研究中,张云武教授和许华曦教授团队鉴定出一种与AD相关的蛋白RPS23RG1,发现该基因及其家族的过表达可以同时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9-05

  • Genome Res:核糖体RNA基因拷贝数变异和表达调控新发现

    核糖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负责将细胞转录出来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简称“mRNA”)翻译成蛋白质。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主要由4种核糖体 RNA(rRNA)和80多种核糖体蛋白组成。其中,45S rRNA基因位点通过转录加工可以产生18S、5.8S和25S rRNA;而5SrRNA基因位点行使5S rRNA的转录。随后,25S、5.8S以及5S RNA结合核糖体蛋白形成核糖体大亚基,同时18S RNA与其他核糖体蛋白形成核糖体小亚基,最终组装成细胞中的“蛋白加工工厂”。 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内,不论45S rRNA基因还是5S rRNA基因都在染色体上以多拷贝串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9-05

  • JOC:中国学者发表食管鳞癌III期临床试验重要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刘孟忠教授牵头的NEOCRTEC5010研究——新辅助放化疗并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于2018年8月9日正式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临床肿瘤学杂志》,以下简称JCO)(IF26.3)。这也是JCO创刊以来,首次由中国医生主导完成食管癌临床研究成果在该杂志发表。 研究团队成员(全国多中心)食管癌MDT团队        开展该项研究工作的意义      &

    来源:中山大学

    时间:2018-09-05

  • 张宏研究员发表Cell文章:相变调节自噬降解的机制

    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TOR regulates phase separation of PGL granules to modulate their autophagic degradation”的文章,揭示了在线虫胚胎发育过程中,mTOR通过调节PGL颗粒的相变来控制它被自噬降解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30日的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研究员,第一作者为张刚明。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降解途径,指的是细胞通过形成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包裹自噬底物,并将其运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细胞自噬可以选择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09-03

  •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衰老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此次共接收项目申请214867项,经初步审查和复审后共受理211462项。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衰老研究项目包括:    项目批准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批准金额11872260 低强度全身振动靶向清除骨骼衰老细胞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李良 四川大学 63万31870268 拟南芥内质网蛋白AMP1调控蛋白稳态平衡和衰老的分子机制 郁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9-03

  • 西安交通大学最新Science发文:
    鸦片罂粟基因组及吗啡合成原理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英国约克大学,英国惠康基金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opium poppy genome and morphinan production”的文章,在国际上首次公布鸦片罂粟的高质量全基因组序列,揭示其进化历史上主要加倍和重排事件,阐明吗啡类生物碱、合成基因簇的进化历史,为进一步开发鸦片罂粟药用价值和揭示罂粟科乃至早期双子叶植物进化历史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31日的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叶凯和英国约克大学Ian Graham院士,第一作者为郭立与杨晓飞。叶凯教授团队(郭小龙摄/西安交通大学)罂粟常被称之为“恶之花”,外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8-31

  • Cell Rep:膜电位在NLRP3炎症小体激活过程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机制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这种作用因子作用重大,来自清华大学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题为“A membrane potential and calpain-dependent reversal of Caspase-1 inhibition regulates canonical NLRP3 inflammasome”的文章,报道了膜电位在NLRP3炎症小体激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及相关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28日Cell Report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免疫研究所石彦教授,第一作者为张艺扉和荣华。NLRP3炎症小体是由胞内固有免疫受体NL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8-31

  • 华中农业大学Nature Plant首次发现有工业价值特殊脂肪酸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iscontinuous Fatty Acid Elongation Yields Hydroxylated Seed Oil with Improved Function”的文章,发现脂肪酸不连续延长能触发诸葛菜高性能双羟基油脂的合成,这是首次在诸葛菜种子中发现了有工业价值的新型双羟基特殊脂肪酸,同时揭示了该特殊脂肪酸形成的代谢途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27日Nature Plant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华中农业大学张椿雨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长江讲座教授Edgar B. Cahoon与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的Robert E. Minto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时间:2018-08-30


页次:564/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561][562][563][564][565][566][567][568][569][5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