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唐丽/贺福初团队揭示炎症促进组织再生新机制

    提起炎症,人们通常会联想到炎症发生给机体带来的种种不适反应:“红,热,肿,痛”。然而,炎症给机体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人们看到的那些负面效应,而其本质上是使组织恢复稳态的一种自然、有益、至关重要的反应。炎性反应中的一类主要先天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即在组织稳态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机体受到炎性损伤刺激后,组织内会出现丰富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衍生的炎性巨噬细胞,这些巨噬细胞会受到损伤组织特定微环境的驱动,促进组织细胞的再生。同为巨噬细胞,身兼二职:既启动炎症反应,又促进组织再生与炎症修复。这看似一对矛盾的现象,其实质是由于从损伤到修复的不同阶段,组织内出现了巨噬细胞的“变脸”,也即从促炎性向促修复性转换。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0-11

  • PNAS:MRN复合物在染色体分离中的新功能

    在绝大多数生物体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在外界环境或生物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损伤,为了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真核细胞进化出多种DNA损伤应答机制(DNA damage response,DDR)以应对不同类型的DNA损伤。MRN复合体在DNA损伤应答途径中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感受因子,信号传递因子促进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时的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在有丝分裂期,由纺锤体来引导姐妹染色单体至两个子细胞中。高等动物细胞中纺锤体的主要元件包括微管(microtubules)、中心体(centro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0-11

  • 中山大学徐瑞华教授Gut发表液体活检重要成果:监测癌症药物耐药性

      HER2阳性胃癌是胃癌的一种亚型,该类患者预后差,接受单纯化疗方案后疾病控制时间不超过6个月。既往研究表明在单纯化疗基础上联合曲妥珠单抗这一靶向药物可显著延长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但是,曲妥珠单抗用于胃癌治疗存在疗效有限和快速耐药的问题,且胃癌具有高度复杂的异质性。因此,监测HER2阳性胃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揭示复发的分子机理、寻找克服耐药的治疗方案成为了胃癌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从2014年开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针对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曲妥珠单抗耐药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应用基于416个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技术,对78例胃癌患者的配对组织和

    来源:中山大学

    时间:2018-10-11

  • 福建农林大学发表Nature Genetics文章 全球首次破译甘蔗基因组

    甘蔗是基因组最为复杂的作物之一。根据全国糖业信息中心最新数据,2018/19年度全国种植甘蔗128万公顷,产量为7700万公吨,农业直接年产值约385亿人民币。由于甘蔗经济价值重大,近十多年来,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甘蔗基因组的研究,如巴西、法国、泰国,但由于受复杂的大基因组、高多倍体以及同源异源杂交品种等因素限制,均未获得突破性进展。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llele-defined genome of the autopolyploid sugarcane Saccharum spontaneum L.”的文章,在全球首次公布甘蔗基因组,攻克同源多倍体基因组拼接组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0-10

  • 中国学者Nature Biotechnology发文:植物基因组高效C-T单碱基编辑新系统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C-to-T base editing in plants using a fusion of nCas9 and human APOBEC3A”,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Cas9变体(nCas9-D10A)融合人类胞嘧啶脱氨酶APOBEC3A (A3A)和尿嘧啶糖基化酶(UGI),构成新的单碱基编辑系统A3A-PBE,成功在小麦、水稻及马铃薯中实现比PBE更加高效的C-T单碱基编辑。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1日的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由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组完成,第一作者为宗媛和宋倩娜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0-10

  • Nature子刊:首次实现蛋白质重要氨基酸的个体水平遗传筛选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利用Cas9核酸内切酶结合sgRNA对靶DNA进行切割,诱发DNA进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或同源重组(Homology-directed repair,HDR)损伤修复机制,进而实现靶基因序列突变。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RISPR–Cas9-mediated base-editing screening in mice identifies DND1 amino acids that are critical for primordial germ cell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10-10

  • 中山大学教授连发Cell,Nature子刊文章 获癌症免疫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在最新公布的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中,癌症免疫疗法因其重要的作用而摘取了科学界这一最令人瞩目的奖项。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并递呈给T细胞,T细胞特异地清除这些“非正常”细胞,抵御肿瘤的发生发展。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 Overcomes ADCP-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 by Macrophages”的文章,揭示了巨噬细胞在癌症免疫抑制中的有害作用,并表明治疗性抗体加免疫检查点阻断可能在癌症治疗中发挥协同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4日的Cel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0-09

  • 清华大学刘万里发表Science文章:调控B淋巴细胞活化和分化的新机制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和免疫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n autoimmune disease variant of IgG1 modulates B-cell activ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的文章,首次报道人类膜联免疫球蛋白IgG1重链胞内区存在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并揭示该SNP参与调控B细胞命运决定的新机制,为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的致病机制和精准诊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和理论支持。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4日的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研究员,北京大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8-10-09

  • Immunity:纳米颗粒抗原活化初始CD4T细胞新机制

    不同抗原活化CD4T细胞及参与GC反应的机制树突状细胞一直被认为是体内唯一能够将抗原提呈给初始状态CD4 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虽也能提呈抗原,但它们只能活化效应T细胞或者记忆T细胞。越来越多的证据暗示了在某些条件下树突状细胞对于初始状态的CD4 T细胞的活化并不是必需的,那体内还有哪些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活化初始状态CD4 T细胞呢?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与上海巴斯德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B cells are the dominan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that activate naive CD4+ T cells upon immuniza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0-09

  • 华大发布最大规模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4日,正当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以各种形式庆祝祖国母亲69岁生日之际,华大也献上一份“厚礼”。刚刚,华大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这是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历时两年,对14余万中国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数据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填补大规模中国人基因组学研究空白!构建约900万个多态性位点的中国人群基因频率数据库基因是生命的密码,国家级人群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应用是精准医学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美、英等多个国家已经发起国家级人群基因组学研究计划并取得初步成果,我国也已在精准医学规划中启动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8-10-08

  • Cyclin B2补偿Cyclin B1调控减数分裂新机制

    在哺乳动物中,卵母细胞被阻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具体时间取决于不同的物种。完全发育的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需要激活MPF因子(M期促进因子),而MPF是由Cyclin B1和CDK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1)所组成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Cyclin B1的合成和积累以及其与CDK1的相互作用是卵母细胞激活MPF的先决条件,从而恢复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以训课题组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缺失Cyclin B1的条件下,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仍旧可以恢复,并排出第一极体。Cyclin B1敲除后的雌性小鼠不能生育,主要是由于MPF活性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和减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10-02

  • 中科院学者最新PNAS文章:DNA去甲基化酶调控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黄朝锋研究组和朱健康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DNA demethylase ROS1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imprinting of DOGL4 and seed dormanc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拟南芥DNA去甲基化酶ROS1负调控DOGL4基因的印记和种子休眠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28日的PNAS杂志上。基因印记是指父母本来源等位基因之间发生显著表达差异的一种表观遗传现象。在植物中,基因的印记表达主要出现在胚乳中。拟南芥中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0-01

  • 上海交大学者最新Science发文:
    真核生物RNase P催化底物tRNA前体切割成熟的分子机制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precursor tRNA processing by yeast ribonuclease P”的文章,成功解析了酵母内源RNase P 全酶及其与底物pre-tRNA的复合物结构,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首次完整的提出了真核生物RNase P催化底物tRNA前体切割成熟的分子机制,为核酶及RNA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一研究成果以长文的形式公布在9月28日的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雷鸣研究员、武健研究员以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国辉研究员,第一作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9-30

  • 同济医学院最新成果入选Hepatology特别专栏

    协和医院胆道闭锁分子诊断原创成果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小儿外科汤绍涛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该行业顶尖杂志Hepatology正式上线,同时在“Rapid Communication” 栏目重点推出。Hepatology副主编认为,“Rapid Communication对审稿人和编辑人员是一个挑战,只有极少数高度选择的研究才有资格入选,由于所涉及的精力和重视程度,这一栏目被谨慎使用,并且仅用于具有突破性,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结果”。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但有一种疾病(胆道闭锁)夹杂在其间难以分辨,要将胆道闭锁从新生儿黄疸里面鉴别出来,需要做一系列复杂的检查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时间:2018-09-30

  • Nature子刊: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新靶标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与健康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Loss of Wwox drives metastasis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by JAK2/STAT3 axis”的文章,分析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转录组特征,发现经典的IL6/JAK2/STAT3通路以及下游信号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呈异常持续激活状态,发现并确认了乳腺癌中JAK2/STAT3信号的新抑制子Wwox蛋白,阐明Wwox的异常减弱和JAK2/STAT3的异常激活这样的负相关关系是高度恶性三阴性乳腺癌发生转移的重要原因。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09-30

  • 继H7N9之后,我国研究人员在鸭子体内发现新禽流感病毒

    2013年,禽流感爆发,2017年9月,我国推出新型禽流感疫苗,疫苗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疫情蔓延,但是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动物病毒学家Hualan Chen课题组在未接种疫苗的鸭子体内发现两种H7N9和H7N2病毒亚型的遗传变异版本,文章公布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我很惊讶,这些高度致病的新亚型已经出现了,并在鸭子体内发展出了适应性,在此之前,H7N9在鸭子身上的复制能力非常有限,”Hualan Chen说。他们共检验了37928只鸡和15956只鸭子的遗传样本(分别来自疫苗引进前8个月和后5个月)。疫苗释放前,检出304株H7N9病毒,疫苗释放后,只检出17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9-30

  • 清华大学药学院发表Cell文章:甲羟戊酸通路抑制剂作为疫苗佐剂的新机制

    甲羟戊酸通路是被广泛研究的代谢通路, 已有他汀类及双膦酸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降胆固醇及抗骨质疏松。来自清华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Mevalonate Pathway Is a Druggable Target for Vaccine Adjuvant Discovery”的文章,首次发现甲羟戊酸通路可作为新型疫苗佐剂的理性设计药物靶点, 并阐述了具体的分子作用机制。这一研究成公布在最新一期9月27日的Cell杂志在线版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药学院张永辉教授,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石彦教授和刘万里教授,第一作者为夏赟、谢永华和于正森。佐剂是疫苗的一部分,能帮助疫苗更快速、持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9-29

  • 重庆医科大学Journal of Hepatology发文:
    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关键机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在部分地区其患病率已经高达30%-40%,但是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缺乏相应有效的防治手段。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D36 palmitoylation disrupts free fatty acid metabolism and promotes tissue inflammation in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的文章,发现CD36转录后蛋白修饰,而不是单纯的蛋白表达,决定了该蛋白功能并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变的发生,揭示了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9-29

  • 于翔研究组《Neuron》发现PDGFRβ细胞释放CCL2的生理功能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翔研究组在《神经元》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PDGFRβ细胞通过趋化因子CCL2介导了外周感染信号向中枢神经系统的快速传递》的研究性论文。这项研究发现,在系统性感染早期,小鼠脑内的PDGFRβ细胞快速感应循环系统中的感染信号,并通过释放趋化因子CCL2增强多个脑区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与放电频率。PDGFRβ细胞是一种血管旁细胞,是大脑神经血管单元与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血脑屏障、调控血管血流量等功能。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与循环系统有着紧密的相互调节关系。近期的研究表明,免疫细胞与其分泌的各种因子在生理和病理条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09-29

  • Nature子刊:调控造血干细胞髓系分化潜能的分子机制

    造血干细胞通过调节自我更新和分化来维持造血系统的稳态。在应急情况下,处于静息状态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快速激活,分化产生所需要的各种血液细胞,这一过程是如何调控的并不清楚。来自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ed23 serves as a gatekeeper of the myeloid potential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的文章,揭示了Med23调控造血干细胞髓系分化潜能的分子机制,阐明了Med23介导的转录调控、造血干细胞的活化以及髓系分化潜能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09-29


页次:562/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561][562][563][564][565][566][567][568][569][5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