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广州健康院在靶向TRIM24溴结构域的抑制剂研究获新进展

      近期,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团队报道了一类具有N-乙酰吲哚啉结构的新颖TRIM24溴结构域抑制剂,为开发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提供了一种新型先导化合物。相关成果近日以Discovery, optim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1-(indolin-1-yl)ethan-1-ones as novel selective TRIM24/BRPF1 bromodomain inhibitors为题发表在药物化学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中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预计未来十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2-04-12

  • 标本系统发育基因组澄清列当科五齿萼属系统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3100多家标本馆保存了3亿9千万份标本。这些标本不仅代表了过去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同时也蕴藏着植物历史的基因组和遗传多样性信息。尤其是一些标本采自400多年以前,以及大量的稀有的、特有的、濒危的物种标本,现在可能再也无法采到。随着新的DNA提取和测序技术发展,科学家们已经可以从这些古老的标本中提取出高质量的DNA,并利用短片段的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细胞器基因组和大部分核基因组数据,所以这些珍贵稀有标本中的基因信息是澄清一些分类、系统发育和演化上未解之谜的关键材料。    列当科五齿萼属(Pseudobartsia D.Y.Hong)是洪德元院士于1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4-11

  • 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栗佳研究员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磁振子手性是一种本征的独立自由度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栗佳研究员课题组与合作者首次揭示了磁振子的手性是一种本征的独立自由度,并通过合成人工亚铁磁材料,成功实现了磁振子手性的调控与同步探测。2022年3月1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人工亚铁磁中磁振子手性的切换》(Switching magnon chirality in artificial ferrimagnet)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并且被编辑推荐为亮点文章(Featured articles)。铁磁材料中只存在右手手性的磁振子,因此在自旋电子学的研究中通常只考虑一个独立的本征自由度,即电子的自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4-11

  • 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情绪情感演化及与认知互作...

    4月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徐天乐教授牵头的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情绪情感演化及与认知互作的神经环路机制》项目启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处长王德平、副处长田金强、主管张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施建蓉教授,科技发展处处长傅启华、副处长顾奋勇,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邹强,项目咨询专家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生命健康学院王玉田院士、北京大学王韵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陈建国、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孙衍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智教授以及项目组PI(独立研究组长)、学术骨干以及研究生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该项目团队由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2-04-11

  • 药学院高祥团队揭示ADP核糖基化修饰调控基因转录的新机制

    近日,厦门大学药学院高祥副教授团队联合浙江大学陆华松研究员团队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周强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Poly(ADP-ribosylation) of P-TEFb by PARP1 disrupts phase separation to inhibit global transcription upon DNA damage”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ADP核糖基化修饰调控基因转录的新机制。研究发现DNA损伤后PARP1介导的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修饰(Poly-ADP-ribosylation,

    来源:厦门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2-04-10

  • 上海交大张杰院士、向导教授课题组在单分子的超快原子分辨成像上取得新进展

    过去100年里X射线晶体学在解析物质(尤其是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包括DNA双螺旋结构、核糖体、GPCR等。然而X射线晶体学一般要求高质量大尺寸的晶体;对于无法结晶的样品,尤其是孤立的单个分子(isolated single molecule),要获得其三维结构仍然面临极大的挑战。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张杰院士和向导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利用在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下研发的兆伏特超快电子衍射装置,结合多束超快激光相干地操控分子,证明了一种可在不结晶的条件下实现单分子结构解析的方法,并获得0.7埃的分辨率;该工作以“Ultrafast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4-10

  • 公卫学院刘民教授团队一项全国性纵向研究结论:风险管理可降低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

    2022年3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民教授团队在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BMC卫生服务研究》)发表论文“2008-2017年中国孕妇风险管理及其与孕产妇死亡率降低的关联:一项全国纵向研究”。该研究首次探索了中国生育政策开放后风险管理策略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效果。研究证实,在生育政策开放后,中国所实施的风险管理策略(即母婴安全五项制度)保障了孕产妇死亡率的稳步下降。中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所采取的风险策略也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刘民介绍,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和健康中国2030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为在二孩政策实施后,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4-10

  • Cell报道 | 西湖大学发现艰难梭菌毒素入侵人体“新大门”

    科学研究有时候就像福尔摩斯破案,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对手,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外加细致入微的观察。“艰难梭菌”就是陶亮博士的对手之一。这是一种造成医院和社区感染腹泻及肠炎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在全球各地造成了一系列爆发性感染,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为最高级别威胁的耐药病菌。陶亮对此跟踪研究了9年。从2013年在哈佛医学院做博士后至今,他一直在研究包括艰难梭菌在内的病原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简单说,就是解释艰难梭菌如何入侵人体并致病。现在,他们有了新的重要发现。北京时间2022年3月17日23点,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陶亮团队与施一公团队合作,在《细胞》(Cell)在线发表题为“TFPI i

    来源:西湖大学

    时间:2022-04-09

  • 昆明植物所在唇形科青兰属分类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亚洲内陆虽然气候干燥、环境严酷,但伊朗-安纳托利亚高原(Irano-Anatolian)及中亚山区(Mountains of Central Asia)却是重要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亚洲内陆的旱化过程及湿度变化,而在干旱环境对植物多样化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另外,中亚和西亚与青藏高原(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这一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在植物区系上联系广泛。一些植物类群起源于青藏高原并迁移至亚洲内陆(即“走出青藏高原Out-of-QTP”假说),而另一些植物类群则可能起源于中亚和西亚,再扩散至青藏高原并发生多样化,但却缺乏深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04-09

  •  成都生物所在手性1, 4-二氢吡啶的不对称合成研究中获得新进展

     1,4-二氢吡啶类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Ca2+通道拮抗剂。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有多种1,4-二氢吡啶类结构的药物可供大家选择,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拉西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在这些被广泛使用的药物中,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畅销的药物。由于生物利用度或组织选择性等不同性质,已经开发出三代此类药物。改变这些药物性质的简单方法就是改变取代基。同时,不同的对映体表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活性。仔细分析这些药物分子结构发现,这些药物分子大部分具有Hantzsch-type结构类型:即3,5位是酯基取代,2,6位是烷基取代,N-H游离,目前缺乏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04-09

  • 武汉植物园在解析兰科多穗兰属完整质体基因组和系统发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多穗兰属(Polystachya Hook.)是兰科中一个大的泛热带属,分布在非洲、亚洲南部和美洲,其多样性中心在热带非洲。前人对该属物种的研究还没有获得过完整的质体基因组,其整体结构与变异特点不清。此外,该属在兰科中的系统位置仍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   为确定多穗兰属在兰科中的系统位置,武汉植物园东非植物区系与分类学科组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对产自肯尼亚的6种多穗兰属植物的质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并重建了多穗兰属与兰科其他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1)6个多穗兰属物种质体基因组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LSC、SSC IR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时间:2022-04-09

  • 居民均衡膳食与畜禽甲烷减排助力畜牧业气候中性

      全球每年食品生产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约为1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57%来自于动物源食品。最新数据表明,中国人均较低的动物源食品消费量和以猪肉为主的消费习惯使得人均动物源食品碳排放量处于全球较低水平(145/168),这说明中国饮食习惯属于“绿色低碳”类型。   然而,中国动物源食品消费量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改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谭支良研究员团队在基准情景下预测2050年中国居民动物源食品消费量发现,中国居民动物源食品消费量将提升至2018年的159%,并且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至4.6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目前我国居民畜禽肉、蛋类和鱼肉人均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2-04-09

  • 华南植物园在菌根真菌缓解酸化引起的磷限制研究获进展

          酸雨仍然是一个广泛存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近几十年来,我国华南地区酸沉降持续升高,导致土壤酸化日益严重,这很可能会加剧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磷限制。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胡苑柳在邓琦研究员的指导下,基于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为期10年的模拟野外酸沉降实验发现:1)土壤酸化会增加交换态 Al3+和 Fe3+和铁氧化物的活化度,推动不稳定磷库转变为闭蓄态磷库,从而降低土壤磷的有效性;2)然而在雨季,土壤可溶性磷和不稳定有机磷库仍可以维持不变。这主要是由于酸沉降增加外生菌根真菌,可能促进了闭蓄态土壤磷的溶解,然后通过刺激磷酸酶活性,加快土壤有机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间:2022-04-09

  • 上海交大杨小康教授团队取得伪造人脸鉴别准确性与鲁棒性最佳结果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突飞猛进,随之也带来了AI技术可能被滥用的问题。当前AI图像合成技术可以创造逼真的虚拟人物,引发“眼见不一定为实”的普遍担忧。如果不法分子利用合成人脸进行诈骗、诽谤以及盗取机密信息等活动,将会给社会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杨小康团队的“End-to-End Reconstruction-Classification Learning for Face Forgery Detection”“Exploring Frequency Adversarial Attac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4-09

  • 附属仁济医院李敏团队发现细菌囊泡在抗菌分子介导的细菌竞争中发挥重要功能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李敏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外泌体杂志》(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F=25.841)上在线发表了人体共生菌囊泡与细菌竞争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囊泡在细菌分泌疏水性抗菌分子及活性发挥中的必要作用,囊泡不是细菌代谢的“垃圾”产物,而是必要的分泌手段。人体皮肤共生菌在维护宿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分泌抗菌分子提高竞争活性是共生菌常用的手段之一。但对于疏水性抗菌分子如何在机体水性环境中运输从而杀伤靶细菌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了解和借鉴这些天然机制对于挖掘和使用共生菌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4-09

  • 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多项科技成果发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围绕科技创新工作,通过平台搭建、资源配置、经费支持等多方面,为全院开展创新工作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创造了科技发展新生态。各研究团队积极探索,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各研究团队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下面向大家介绍3篇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成果。 毛凤彪研究员/乔杰院士团队建立首个实现eccDNA数据整合和表观遗传调控预测的分析平台    2022年1月7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毛凤彪研究员/乔杰院士团队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李明锟团队合作在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生物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2-04-09

  • 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俞妍研究员与合作者在全球野火长期趋势预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野火是发生在自然植被类型上的生物质燃烧现象,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扰动源和气溶胶的主要自然排放源之一,影响全球碳循环、气候和经济社会。近年来频发的极端野火事件引起热议:野火增加是否跟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常态?对于野火未来演化趋势的预测,需要借助地球系统模式,然而当前地球系统模式对野火的模拟仍然有较大不确定性,利用观测资料对模式进行误差矫正和约束是提高模式预测可信度的一种有效途径。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俞妍研究员与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毛嘉富研究员等合作,发展利用机器学习和13个CMIP6地球系统模式挖掘未来野火分布和当前野火及其驱动因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4-09

  • JMADE | 上海药物所张继稳团队合作揭示布洛芬缓释微丸的结构多样性

      高端制剂通常具有复杂和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决定其释放特征,并影响药物的体内吸收和生物等效性。此外,缓控释制剂在溶出介质中的动态结构十分重要,是其质量相关的重要属性,但尚未得到有效评估。对于高端制剂的仿制药,由于缺乏适当的结构表征方法,往往仅以生物等效性为评价终点,与原研药(RLD)相比的结构差异通常会被忽略。建立制剂体外结构-体内结构相关性、结构与释放相关性,为高端制剂的药品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高端制剂与RLD的结构特征研究,有助于形成基于制剂结构的评价新技术。   上海药物所张继稳团队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沈阳药科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等团队合作,承担了重大疾病治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2-04-09

  • 徐涛课题组和徐平勇课题组合作发展了新一代光电关联成像探针mEosEM-E和...

      光电关联成像可以将荧光显微镜对分子特异性定位以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特点结合起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精确观测。但目前大部分的荧光探针经过电镜制样之后均丧失了荧光,这大大制约了光电关联成像的发展。自从可以应用于Epon树脂包埋的光电关联探针--mEosEM发现以来,人们又陆续发现了可以应用于Epon树脂包埋的光电关联荧光蛋白,包括mKate2、mCherry2、mWasabi、GoGFP-v0等。虽然这些荧光蛋白都可以适用于光电关联成像,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却面临着荧光信号弱、树脂自发荧光强、信背比低、难以检测低丰度蛋白等问题。   3月2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课题组和徐平勇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2-04-09

  • 许瑞明团队揭示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1-Hat2与底物H3-H4作用的独特机制

      2022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研究团队在《Genes & Development》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Topography of histone H3-H4 interaction with the Hat1-Hat2 acetyltransferase complex"的文章,揭示了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1-Hat2与完整组蛋白底物和组蛋白伴侣Asf1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扩展了对组蛋白修饰酶与底物结合模式的认识,为理解组蛋白与多个组蛋白伴侣之间的动态结合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对于以染色质为基础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涉及核小体组装、染色质复制、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2-04-09


页次:363/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361][362][363][364][365][366][367][368][369][3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