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高峰教授、于湘晖教授团队从恒河猴模型体内分离出抗HIV-1广谱中和抗体,并揭示这类抗体成熟进...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峰教授、于湘晖教授科研团队针对目前已知报道感染时间最长的恒河猴动物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内诱导产生的广谱中和活性。通过抗体分离获得针对特异表位的J038广谱中和抗体谱系。该工作研究抗体谱系以及体内病毒包膜蛋白的突变情况,追溯广谱中和抗体的进化过程以及与SHIV共同进化的过程,分析非人类灵长动物体内与人体内产生广谱中和抗体的类似性,为更好地应用恒河猴模型来评价HIV-1疫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该J038谱系抗体的发育细节和识别特征为今后V2靶向广谱中和抗体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该研究成果于2022年03月24日在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在线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3-28

  • 《天山维管植物名录》出版

      日前,新疆植物学会在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新疆植物学界的专家联合编撰的《天山维管植物名录》付梓出版。新疆生地所潘伯荣研究员担任该书主编。   《天山维管植物名录》摸清了天山山系植物“家底”,是继《泛喜马拉雅植物志》之后的又一次跨国界植物资源的研究,为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植物资源的本底资料。   《天山维管植物名录》整理收录天山地区(包括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三国)分布的野生维管植物共117科924属6784种(含亚种和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7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2-03-27

  • 材料学院占肖卫课题组及合作者通过螯合作用降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无序度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占肖卫课题组与合作者设计新型富勒烯衍生物FP-C8代替经典材料PCBM作为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FP-C8的分子间范德华相互作用及与钙钛矿表面的螯合作用有效降低了电子传输层及其与钙钛矿界面的能量无序度,提高了器件的效率与稳定性。2022年3月20日,相关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DOI: 10.1021/jacs.1c1273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其光电转换效率比肩晶硅电池,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尽管目前正式器件结构获得最高效率,但是反式器件结构规避使用锂盐掺杂的空穴传输材料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3-27

  • 基因编辑2.0升级版!中国学者Nature子刊开发“升级版”高效新型引导编辑器

     引导编辑系统(Prime Editor, PE)是能够在基因组的靶位点处实现任意碱基替换和小片段精准删除、插入的新型基因组编辑工具,是基因组编辑领域的重大变革。2020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通过探索融合不同的逆转录酶、工作温度、pegRNA表达形式、PBS和RT模板序列长度等条件,率先在水稻和小麦中成功建立并优化了适用于植物的引导编辑器(Plant Prime Editor, PPE)(Lin et al., Nature Biotechnology, 2020)。随后,团队建立了基于熔解温度值(Tm)指导的PBS序列设计方案,提出了dual-pegRNA策略,并进一

    来源:

    时间:2022-03-26

  • 姜科傣族药用植物研究取得进展

      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在我国有19属,150余种,5变种,产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该科植物包含有很多著名的药食两用的药材,如姜、草果和草豆蔻等,具有驱风、健胃,化瘀、止痛等功效。    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版纳植物园民族药研究组与合作者,采用基于表型药理活性研究策略,以活性筛选为导向,对药食两用姜科传统傣药海南山姜(Alpinia hainanensis)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和抗炎药理活性研究。研究发现,海南山姜根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体外抑制炎症介质(NO、IL-1β和TNF-α)和NF-κB信号通路活性,并确定乙酸乙酯馏分AHE活性最优;同时在体内活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3-26

  •  成都生物所探明我国樟科β多样性宏观分布格局及其气候驱动机制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召开再次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热点话题。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为避免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和合理保护现有生物多样性,生态学家们的首要任务是描绘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分布格局,探究其环境驱动机制。在空间上,生物多样性可划分为α、β和γ多样性。以物种多样性为例,α多样性侧重描述群落或生境内部的物种数量,γ多样性描述了区域或大陆尺度的物种总量,而β多样性则刻画了不同群落或生境间物种组成的差异,其对理解区域间生物多样性的差异性驱动机制及其演变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西班牙生态学家Andrés Baselga于20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03-26

  • 武汉病毒所/国家病毒资源库在蜱源启动子鉴定和蜱细胞系转染体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2年1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国家病毒资源库邓菲/沈姝团队与英国利物浦大学蜱细胞库合作,在Ticks and tick-borne diseases杂志发表题为“Differ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ammalian and tick-derived promoters to trigger protein expression in transfected tick cell lines” 的论文,解析了利用质粒转染方法在两种蜱细胞系表达外源蛋白的特性,比较分析了哺乳动物细胞系适用的商品化启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时间:2022-03-26

  • 我院夏宁邵教授团队揭示S蛋白变异对新冠病毒种属嗜性和中和逃逸的双重影响

    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大流行给全球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变异可能影响病毒传播、致病能力、潜在宿主范围以及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等的防治效力。其中,尤以刺突蛋白S的突变对病毒功能表型及疫苗应答中和抗体的影响最为显著,也是当前新冠病毒变异研究的关注重点。为解析发生于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的变异对宿主嗜性和抗原性造成的影响,进而绘制新冠病毒变异对ACE2种属嗜性和中和逃逸的全景式图谱,我院夏宁邵教授团队采用RBD点突变假病毒库(153种)以及11种曾经或正在流行的关切变异株(VOC,包括Omicron)与关注变异株(VOI)假病毒,模拟新冠病毒的入胞感染,比较表达不同

    来源:厦门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时间:2022-03-26

  • 夏宁邵教授团队揭示S蛋白变异对新冠病毒种属嗜性和中和逃逸的双重影响

    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大流行给全球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变异可能影响病毒传播、致病能力、潜在宿主范围以及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等的防治效力。其中,尤以刺突蛋白S的突变对病毒功能表型及疫苗应答中和抗体的影响最为显著,也是当前新冠病毒变异研究的关注重点。为解析发生于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的变异对宿主嗜性和抗原性造成的影响,进而绘制新冠病毒变异对ACE2种属嗜性和中和逃逸的全景式图谱,夏宁邵教授团队采用RBD点突变假病毒库(153种)以及11种曾经或正在流行的关切变异株(VOC,包括Omicron)与关注变异株(VOI)假病毒,模拟新冠病毒的入胞感染,比较表达不同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3-26

  • 转:【科技前沿】武汉大学宋质银等团队发现线粒体DNA释放的新机制

    Sam50 是分拣和组装机器 (SAM) 复合物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参与桥接线粒体外膜和内膜接触。然而,Sam50 的生理和病理功能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 2022年3月21日,武汉大学宋质银及孟庆涛共同通讯在 Hepatology (IF=17)在线发表题为 “Loss of Sam50 in hepatocytes induces cardiolipin-dependent mitochondrial membrane remodeling to trigger mtDNA release and liver injury” 的研究论文,

    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3-26

  • 上海交大魏冬青团队发现基于Transformer的多肽-HLA I类结合预测和疫苗的新生抗原序列设计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魏冬青团队的研究论文《A transformer-based model to predict peptide–HLA class I binding and optimize mutated peptides for vaccine design》。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褚晏伊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张艳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魏冬青教授和熊毅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人类白细胞抗原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3-26

  • 上海交大沈俊太团队以气体动力学模型揭示银河系物质分布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沈俊太教授团组在银河系结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在近期发表于国际天文权威期刊《天体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题为《银河系中的气体动力学:总质量分布及棒旋转速度》(Gas Dynamics in the Galaxy: Total Mass Distribution and the Bar Pattern Speed)。作为我们太阳系所在的星系,银河系在理解星系形成与演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长久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试图确定银河系在形态上隶属哪一类星系。但由于太阳系身处银河系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3-26

  • Science在线发表严建兵教授团队与中国农大合作研究成果

    论文在线截图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文康 杨宁)2022年3月25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我校严建兵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李建生和杨小红团队的研究论文“Convergent selection of a WD40 protein that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maize and rice”。研究发现玉米KRN2和水稻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并通过相似的途径调控玉米和水稻的产量,并通过全基因组选择分析解析了玉米和水稻趋同选择的遗传规律。该研究为作物驯化的机理解析和未来作物育种奠定了重要理论基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2-03-26

  • 动物研究所合作发现PCBP2调控cGAS-DNA相变的机制

      环状GMP-AMP合成酶(cGAS)作为一种细胞质内识别DNA的受体,在机体抗DNA病毒和细菌的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GAS结合DNA后,催化合成第二信使cGAMP。cGAMP进一步与定位于内质网的接头蛋白STING结合,分别通过TBK1和IKK复合体激活转录因子IRF3和NF-κB,诱导干扰素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同时,由于cGAS识别DNA的非特异性,它也可以识别宿主体内自身的DNA。大量研究发现cGAS功能的异常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衰老以及肿瘤的发生等密切相关。因此,cGAS活性必须受到严格的精准调控。   cGAS在体内和体外结合DNA后,都可以形成相分离,从而提高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2-03-26

  • 广州健康院在核苷类抗寨卡病毒药物研究取得进展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近年来,该病毒先后在非洲、美洲以及世界多个地区爆发,数百万人的健康受到影响。ZIKV的传播能够引起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严重的并发症,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ZIKV感染的特定治疗方法和疫苗。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张健存课题组和中山大学袁洁课题组合作,针对ZIKV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核苷类抑制剂,获得了可作为抑制ZIKV的候选药物。该成果以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2-03-26

  • 广州健康院在体外建立并解析人8细胞期胚胎样细胞

      3月22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Miguel A. Esteban研究组开发了一种非转基因、快速且可控的重编程方法,将人多能干细胞(PSC)诱导为全能性的8细胞期胚胎样细胞(8CLC),相关进展以Rolling back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to an 8-cell embryo-like stage”题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研究人员运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确定了8CLC与人8细胞期胚胎的高度相似性,描绘了转化过程的关键分子事件和基因调控网络,并进一步评估了8CLC的分化能力。    人类受精卵形成初期,自身基因不表达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2-03-26

  • Autophagy∣揭示围着床期动物胚胎细胞谱系分离调控的研究新进展

    无论受精胚胎还是克隆胚胎,其在围着床期易发生妊娠丢失,通常仅有30%的胚胎能够顺利发育成动物个体(1)。胚胎着床失败是早期妊娠丢失的重要因素,胚胎着床由精密复杂的信号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所决定,其分子机理的解析是动物繁殖学领域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胚胎发育至围着床期时,尚未植入子宫(pre-implantation)的囊胚中形成了数十个初始态(naive)的胚胎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分化成动物体内所有细胞的潜能,当胚胎植入子宫后(post-implantation),naive细胞将向特定细胞类型进行分化变为激发态(primed)胚胎细胞。在naive-primed态过渡期间,naive态细胞的染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时间:2022-03-25

  • 浙大学者PNAS等两篇文章:揭示细胞DNA聚合酶功能分工新机制

    2022年3月15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张珂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Global genomic instability caused by reduced expression of DNA polymerase ε in yeast。该研究揭示了DNA聚合酶epsion表达限制诱导的全局性基因组不稳定规律和遗传机制。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复制至少需要三种核心DNA聚合酶Polα、Polε和Polδ协同作用,一般认为Polε和Polδ分别负责前导链和滞后链的合成。当染色体上存在损伤位点时,细胞可借助多种易错DNA聚合酶进行跨损伤合成。张珂博士前期工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3-25

  • 上海交大熊丽琴课题组发表最新成果:通过饮食改造蚕丝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熊丽琴课题组,在高起点SCIE新刊《Advanced Fiber Materials》上,以“Dual-Performance Optimized Silks from Ultra-Low Dose Polymer Dots Feeding and Its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and Excretion in the Silkworms”为题,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饮食改造蚕丝。蚕丝作为一种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现代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强韧荧光蚕丝的研究,该种材料已被用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3-25

  • 水分可利用性决定了热带树木径向生长和木质部...

       热带森林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在全球碳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受到气候年际变化和极端气候的影响,热带森林的碳收支存在较大的年际波动。研究热带森林树木年内生长和木质部发育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热带森林生产力和碳汇功能的影响。树干径向生长是森林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热带树木径向生长的季节和年际动态及其环境因子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   版纳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组博士研究生Arisa Kaewmano在范泽鑫研究员和付培立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与德国、荷兰和泰国的研究者合作,选取热带树种红椿(Toona ciliata)为研究对象,结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3-25


页次:369/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361][362][363][364][365][366][367][368][369][3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