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日本发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机理

    [AD340X300]    日本科学家最近发现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机理,从而有望找到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  目前,人们多用骨髓移植来治疗白血病或免疫不全症等,但植入的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往往会攻击患者的组织,导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半以上植入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提供的骨髓的患者会发生这种病症,严重的会出现肝功能障碍而死亡。  东京大学的松岛纲治教授和庆应大学的石川博通教授等发现了该病的发病机理。据日本《每日新闻》13日报道,研究人员把发光的淋巴球植入30只实验鼠体内。两天后,他们发现这些淋巴球都聚集到了小肠黏膜的派伊尔氏淋巴集结部位,并开始攻击小鼠的组织。14天

    来源:

    时间:2003-01-15

  • 纠正RNA剪接错误的人工设计分子

    [AD340X300]    [生物通讯]凭借高超的缺陷细胞过程的修复技术,冷泉港实验室的科学家在开发乳腺癌、肌营养不良、囊性纤维化等多种疾病的新疗法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许多人类疾病都与叫做前体信使RNA(mRNA)剪接的细胞编辑过程发生故障有关。冷泉港实验室的分子生物学家Adrian Krainer已花了几年时间研究这个从基因中获取信息,用来合成蛋白质的复杂编辑过程。在一项发表在《自然结构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的新研究中,Krainer的研究小组设计出一种聪明的方法来纠正与乳腺癌和脊

    来源:

    时间:2003-01-15

  • 意大利专家研究发现“啤酒肚”基因

    [AD340X300]意大利专家最近在研究中发现,对于某些超重及腹部脂肪特别丰富(即所谓的“啤酒肚”)的男人来说,实际上并不能仅仅指责他们吃得太多而运动过少,因为这很可能是由其双亲的遗传而造成的。有关研究报告日前发表在《内科年鉴》上。那不勒斯大学的Pasquale Strazzulo医学博士等在该项研究中测定了959位自愿者的ACE酶基因(该酶已被证实与脂肪细胞的生长有关),他们的年龄跨度为25-75岁。结果发现,尽管并非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如果一个男人从双亲遗传了该基因的一种特殊变型,则他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超重或腹部脂肪过量累计的可能性也将相应加大82%和76%。有关专家指出,虽然目前该发

    来源:

    时间:2003-01-15

  • 研究远古人类“迁移” DNA探寻人的地缘血统

    [AD340X300]鉴定一下基因就可以得知一个人所属的地域?是的,科学家最近就发现,DNA的细微差异所能提供的信息足够辨别出单个个体“地理意义上的祖先”———也就是能辨别出人的“地缘血统”。这对于研究远古人类的“迁移”很有借鉴意义。         我们知道,一个单个个体的DNA有99.9%是与另一个单个个体相同的,差异之处就在于皮肤颜色、体形和颅骨形状等。美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选择了世界范围内5个主要区域:非洲、欧亚大陆(包括欧洲、中东、中南亚)、东亚、大洋洲和美洲,挑选其中52个民族的1056人,试图通过单纯提取分析他们的DNA样

    来源:

    时间:2003-01-14

  • 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大敌

    [AD340X300]    [生物通讯]研究人员识别出一个蛋白片段至少可以阻止一种主要肿瘤抑制基因执行抑制癌症的任务。这个蛋白片段属于一类促进凋亡蛋白(apoptotic enhancers ,ASPP),即能够刺激由p53基因诱发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即凋亡的蛋白。    但一篇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的新研究发现这类蛋白的一个成员--iASPP,事实上抑制了p53杀死细胞的正常功能。当实验中iASPP水平在不同类型细胞中减少时,研究人员发现野生型的p53基因能够更好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这强烈暗示iASP

    来源:

    时间:2003-01-14

  • 吃米饭就可降血压 "治病稻米"有望端上餐桌

    [AD340X300]高血压患者每天都要服用降压药物,但药物降压的治疗方式不能彻底根治高血压,只能暂时性或短期内舒缓病情,而且吃药经常会忘记,什么时候吃药能和吃饭一样,每天都不会忘记更不会有什么副作用该多好呀,可能无数高血压患者曾有过这个想法。         中国水稻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使这句玩笑变成了可能。该所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水稻新品种,食用该大米能补充人体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缓解和预防血压上升的功能。         普通人也可放心食用 &

    来源:

    时间:2003-01-14

  • 我国第一例EG细胞嵌合体猪诞生

    [AD340X300]    1月9日20时30分,8头壮实的小猪仔在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五指山猪保种场呱呱落地,其中一头毛色黑白夹杂,另一头类似五指山猪,呈现出与双亲完全不同的性状。至此,我国第一例胚胎干细胞(EG细胞)嵌合体猪的培育初战告捷,这也标志着由中国科学院姚鑫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胚胎干细胞建系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为了今天的成果,中科院生化细胞研究所姚鑫院士课题组和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冯书堂研究员课题组进行了历时4年的合作研究。冯书堂研究员告诉记者,从毛

    来源:

    时间:2003-01-14

  • 日本学者发现形成精子的关键基因

    [AD340X300]日本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的矶部建一和武内章英最近通过老鼠实验发现了生成精子的关键基因,由于人类也有这种基因,因此该成果有可能帮助人们治疗精子异常导致的不孕症。         研究人员13日在《日本经济新闻》上介绍,这种基因叫“ZFP148”,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还影响其它基因。研究人员运用基因技术不让实验鼠的“ZFP148”基因发挥作用,然后研究它们的生理变化,结果发现,老鼠发育成熟之后虽然有睾丸,但无法合成形成精原细胞,进而不能产生精子。        

    来源:

    时间:2003-01-14

  • 一种生物钟蛋白的“两面性”

    [AD340X300]    [生物通讯]一种告诉细胞何时生长、何时休止的生物钟蛋白具有两面性,它同时也是大自然的时钟。    这种具有两面性的蛋白已被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合成和修改,以证实其功能。Purdue 大学的研究人员声称,该蛋白指导着生活细胞12分钟的生长和静止循环。    “该蛋白的‘一面’用来应付细胞生长。然后这个蛋白就摇身一变,露出‘另一面’在细胞生长停止时进行其它活动。”Purdue大学药学院的医学化学家James Morre描述道。James Morre40年前还是学生时就已开始从事生物钟

    来源:

    时间:2003-01-14

  • 美最新研究表明尼古丁及其衍生物能直接致癌

    [AD340X300]据新华网报道,《大学每日科学新闻网》网站1月7日报道,吸烟容易上瘾,还会导致肺癌。科学家最初认为,在香烟包装盒上列出的两种“有效成分”中,尼古丁是导致人们上瘾的成分,焦油是致癌物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尼古丁本身和它的衍生物也可能致癌和促进癌症扩散。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菲利普·丹尼斯及其同事研究了尼古丁和尼古丁的亚硝胺衍生物NKK对肺上皮细胞,如直接接触吸入的烟和开始产生肺癌的细胞的影响。他们在1月2日出版的一期《临床检查杂志》中报告说,用与吸烟摄入量相等的尼古丁和NKK刺激肺上皮细胞会激活一条分子路径,即所谓的Akt路径(Aktpathway),它会促

    来源:

    时间:2003-01-14

  • 一个与自体免疫疾病和过敏症有关的基因

    [AD340X300]为了寻找自体免疫疾病和过敏症的病因,科学家们发现了Foxp3,认为它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调节性T细胞能对付外来的入侵者对组织的侵袭。在人和啮齿动物的自体免疫和炎症病例中出现错误的一种转录因子,被认为是Foxp3编码的。Shohei Hori和同事们用缺少Foxp3的对比实验证实了这个结论。功能性T细胞(souped-up T cells)的作用与天然具有Foxp3的调节T细胞类似,也就是说,它们都能抑制其它T细胞的增殖,抑制T细胞导致的小鼠肠炎。作者说,这说明Foxp3对T细胞调节的影响作用。他们还注意到,在缺少Foxp

    来源:

    时间:2003-01-14

  • 瞳孔反射的“原始”指导

    [AD340X300]    [生物通讯]说道哺乳动物的眼睛,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这两种感光细胞通常是人们注意的焦点。但研究人员发现,另一类感光细胞也有着重要作用。这些神经元含有黑视蛋白(melanopsin),帮助瞳孔收缩到一个非常明亮的点上。    瞳孔反射性的收缩和扩张称为瞳孔反射,通过测量到达视网膜的光量帮助动物在多种光照条件下都能看到东西。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应是一种神经反射,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长久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这种反射是同样是由与视力有关的视杆和视锥光感受器细胞介导的。但当研究人员了解到经遗传

    来源:

    时间:2003-01-14

  • 低级的生物 高尚的精神

    [AD340X300]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惟有人类才具有为他人牺牲自己的高尚精神。但俄罗斯科学院普通遗传研究所微生物遗传研究室主任普罗佐落夫博士最近提出,自然界中的细菌也具有这种伟大精神,而利他主义是自然界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            科学家一直认为,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独立物质。但近来,科学研究的一些事实表明,细菌群体的发展过程有其特殊行为。组织中的细胞在不断相互交流,由此影响着整个群体的发展,有时,这种相互作用将导致部分细胞死亡。这种行为就是细菌的自我牺牲和利他主义的具体体现。     &

    来源:

    时间:2003-01-13

  • 导致一种罕见疾病的基因突变

    [AD340X300]    [生物通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ODD综合征(oculodentodigital dysplasia syndrome)产生的根源在于细胞通讯缺陷。OD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紊乱疾病,对机体的许多结构和系统,包括眼、面部、牙齿、手指和脚趾等都有影响。    通过研究来自17个ODD家族的遗传样本和医疗记录,科学家发现,一个叫做连接蛋白43的基因是导致该病的祸首,这种病还会引起听力丧失、心脏以及神经问题等。这次的发现已先期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的网络版上,随后将正式发表在印刷版上。&

    来源:

    时间:2003-01-13

  • 环状DNA抗辐射的“绝活”(图)

        [生物通讯]核辐射的微尘对恐兽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不会构成威胁。这种极具韧性的细菌对核辐射的耐受力比其它生物强1500倍。但恐兽球菌是如何抵御如此强的辐射的还是一个谜。现在,一组研究人员认为,损伤控制得到了恐兽球菌倾向于将基因组的多余拷贝压缩为密实的环状形式的帮助。    用高剂量辐射处理普通生物,其结果大都是非常悲惨的:组织增大,DNA链断裂,染色体破碎。所有生物都含有检测和修复断裂DNA的蛋白,但它们实际上能够修复的损伤很少。相反, D. radiodurans 的DNA修复机制异乎寻常地

    来源:

    时间:2003-01-13

  • 以色列科学家发现环状DNA结构能有效抵抗辐射

    [AD340X300]特拉维夫1月12日电(记者田学科)以色列魏茨曼研究院的科学家发现,被紧紧捆绑在一起成环状的微生物DNA结构,是绝大多数细菌能够抵抗辐射的根本原因。这个发现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科学家的一个谜团。            一种被称为红细菌的微生物能够抵挡150万拉德(辐射计量单位)的辐射量,其抵抗能力是地球上其它生命体的1000倍,是人体的3000倍。这使得这种微生物能够作为可靠的“工人”,在核辐射严重的地区清除核废料,并将核废料转变成可再生使用的其它物质。此外,由于能够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如脱水、低温等,这种微生物还是极

    来源:

    时间:2003-01-13

  • 中法发现导致心律不齐的第一个基因

    [AD340X300]巴黎1月10日电(记者李红)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新闻公告,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该中心与我国上海基因工程学家的共同研究成果―――经过3年多的努力,中法科学家联合发现第一个导致心房纤维性颤动的致病基因――― KCNQ1,位于人体第11号染色体。            心房纤维性颤动是心律不齐的一种表现形式,全世界1%的年轻人和5%的65岁以上的老人患有此病。它虽然不致命,但会导致疲劳、呼吸短促、心悸和各种心血管疾病,从而使人失去工作能力,由此带来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     &nb

    来源:

    时间:2003-01-13

  • deCODE发现一个骨质疏松基因

    [AD340X300]    [生物通讯]冰岛deCODE遗传公司昨日宣布,该公司识别出一个基因中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的多个变异,从而为骨易碎疾病的诊断检测铺平了道路。    这些基因变异的发现标志着该公司与瑞士罗氏医药公司签署的一项多种疾病研究合作协议取得了第一次实质性进展。    DeCODE因发现20号染色体上一个基因的7个单碱基变异将获得数目不祥的里程碑研究费用。携带这些基因变异的人产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是比未携带者高7倍。    该公司分析冰岛一组自斯堪的纳维亚人时代遗传

    来源:

    时间:2003-01-10

  • 某种基因变异可提高心肺功能

    [AD340X300]    日本东京老人综合研究所最近发现,人体内合成血红蛋白的某种基因发生变异后,血红蛋白运氧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人的心肺功能也因此会得到增强。这是研究人员经人和动物实验后得出的结论。         据《读卖新闻》报道,在人体实验中,研究人员观测到,一位具有这种变异基因的女性骑自行车上坡10分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为20次,与运动前没什么两样,而她基因正常的姐姐做同样的运动后,感到喘不过气来,呼吸频率则上升到每分钟35次。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实验后也发现,在低氧状态下,普通老鼠的呼吸次数

    来源:

    时间:2003-01-10

  • 亲免蛋白防止细胞过早死亡

    [AD340X300]生存或死亡并不是由细胞轻轻松松就可做出的抉择,而是许多系统各司其职,保证了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能够有效地除去过剩的、衰老的或受损的细胞。当机体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疾病加强了细胞凋亡的重要性。这些疾病包括多种由于无法清除带有受损DNA的细胞而产生的癌症。然而,保证健康细胞不会死亡也是同样重要的。细胞凋亡的一个关键步骤是线粒体释放出促死亡因子,我们现在知道,在正常细胞中,该过程受到了定位于该细胞器表面的两种“门分子”----Bcl-2和Bcl-xL的阻碍。但是,Bcl-2等蛋白质的定位是如何调节的?1月份出版的《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日本九州大学的Keiichi Nak

    来源:

    时间:2003-01-10


页次:1488/1638  共32758篇文章  
分页:[<<][1481][1482][1483][1484][1485][1486][1487][1488][1489][14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