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第三军医大历时四年 解析上市药物新功能

    生物通报道:来自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南澳大利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ntermittent PTH (1-34) injection rescues the retarded skeletal development and postnatal lethality of mice mimicking human achondroplasia and thanatophoric dysplasia”的文章,历时四年,利用基因敲入技术建立的小鼠模型,分析了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特里帕肽(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PTH1-34片段),发现这种药物可缓解侏儒类型的骨骼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14

  • 科学家从物理学角度审视生物进化动力问题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8日报道,最近,一个由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小组,从物理学角度审视了生物进化的动力问题,提出了一种“进化潜力与波动空间理论”,有助于解释物种是怎样以及为什么会随着时间而进化。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物理联合会期刊《化学物理》上。    人们广泛了解的进化理论,大多是对进化过程中生物行为和特征做定性描述。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定量理论来描述普遍的进化动力学。地球生命的故事里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生物界为什么如此普遍地把性作为生殖策略。研究小组的新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本自发“适应性”空间,二是与之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8-14

  • Science聚焦中国高校改革

    生物通报道  8月10日,最新一期的《科学》(Science)杂志以“With Eye to Innovation, China Revamps Its Universities”为题,探讨了中国的高校体制改革的问题。近20年来,杨福家院士一直梦想着在中国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他的幻想终于有可能触手可及。杨福家正在天津建立一所私立制文理学院,他希望能在2013年秋天招生入学。在建造他的新机构时,这位曾在1993-1999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现已76岁的核物理学家正在收集来自西方顶尖大学的信息。这所尚未命名大学的学生将住进牛津风格的住宅式高校中,参加小班教学,并参与自组织的活动。杨福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13

  • 国内影响因子最高期刊评点2011重点论文

    生物通报道:根据最新公布的SCI影响因子指数,在国内期刊方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Cell Research杂志最新影响因子达到了8.19,虽然相对于上一年有所降低,但是还是位居国内期刊的榜首,近期这一杂志总结了过去一年里有代表性的重点论文,这些由杂志编委选出的论文涉及细胞信号,炎症,癌症,表观遗传学,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等多个方面。Generation and replication-dependent dilution of 5fC and 5caC during mouse preimplantation development Azusa Inoue, Li Shen, Q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13

  • 同济大学Cell Res解析干细胞分化必需元素

    生物通报道:来自同济大学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需要一种在基因转录调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组蛋白修饰,这将有助于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进一步研究。相关内容以letter的形式投递给Cell Research杂志。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孙方霖教授,他2006年回国并入选清华大学"****",受聘于清华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博导,之后入选****特聘教授,并担任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表观遗传调控,尤其是细胞核内染色体高级组织形式,是目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包括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干细胞在内的多能干细胞能利用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13

  • 中科院客座教授Nature子刊发表里程碑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人员成功地构建出了第一个具有人类免疫系统和肝细胞的人源化丙型肝炎小鼠模型。这一研究成果将推动研究人员深入了解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诱导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出有效的治疗新策略。相关论文发布在8月9日的《自然-实验手册》(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来自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Moses T Bility和苏立山教授为这篇报告的共同通讯作者。苏立山现为北卡罗莱纳大学微生物与医学免疫学系教授,中科院感染与免疫中心客座教授,目前担任Current HIV Research、Stem Cells、Jou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13

  • 中国科技大学PLo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icroRNA-7 Inhibits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Cells via Targeting FAK Expression.”,揭示了乳腺癌中一个重要的抑癌小分子MicroRNA-7及其作用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朱涛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相关生长因子的致癌机理及分子靶向治疗,非编码RNA的肿瘤病理学,以及抗肿瘤纳米药物的分子机理。在PNAS、JB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13

  • 四川大学PNAS文章发表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四川大学、加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mplement factor H genotype impact risk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by interaction with oxidized phospholipid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补体因子H(CFH)基因型影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风险的分子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发布在8月8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四川大学的张康教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杨正林教授和沈阳医学院的冯虹教授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张康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10

  • 中科院最新Neuron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ctivity-Induced Long-Term Potentiation of Excitatory Synapses in Developing Zebrafish Retina In Vivo”的文章,通过运用在体研究方法,首次发现了视网膜突触功能在发育时期具有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的能力。相关成果公布在8月9日的Neuron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研究员,第一作者为博士生魏宏平,这项研究工作受到科技部“973”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10

  • 云南研发手足口病疫苗 有望明年下半年投用

    困扰许多年轻爸妈的儿童手足口病疫苗有望于明年下半年上市。经过近两年的艰辛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于2010年一次性拿到了疫苗的Ⅰ期、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研究批件,疫苗种类为灭活疫苗。    瓶装手足口病疫苗 龙宇丹 摄  困扰许多年轻爸妈的儿童手足口病疫苗有望于明年下半年上市。这或许是世界上第一支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上市后将能有效防止手足口病疫情的大规模扩散。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车艳春接受记者专访。该研究所位于昆明,车艳春介绍,目前,疫苗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最快在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而从Ⅰ期和Ⅱ期的临床试验结果来看,疫苗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都

    来源:云南网

    时间:2012-08-10

  • 特里帕肽被发现具有治疗侏儒症新功能

    本报讯 (邹争春 记者陈磊)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特里帕肽(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PTH1-34片段),经皮下注射可缓解侏儒类型的骨骼生长发育障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实验室暨骨代谢与修复中心主任陈林教授带领课题组经过4年基础研究,发现了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的又一功效,为临床治疗软骨发育不全、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等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日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人类分子遗传》上。 软骨发育不全、尤其是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除手术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生长激素也被用来治疗软骨发育不全,但需要在青春期以前给予生长激素,且长期效果不佳,副作用明显。 陈林课题组在国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8-10

  • 真菌将获得与动植物同等“身份”

    本报北京8月9日讯(记者王静)“真菌命名新纪元”2012国际研讨会8月9日在北京召开。作为一个独立的生物界——真菌界,将很快获得与植物、动物同等的“地位和身份”。 据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刘杏忠介绍,在2011年7月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8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已改为《国际藻类、真菌、植物命名法规》。该项命名法规的变革,要求全世界真菌学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以保证命名法规的完整、顺利修订,并在真菌命名问题上清晰、流畅过渡。因此,国际植物学大会真菌命名委员会、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和国际真菌协会的真菌分类国际委员会,决定在今年主办一系列会议进行充分研讨。本次会议即为此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2-08-10

  • 冬凌草甲素治白血病研究获得新进展

    本报讯 (记者唐闻佳)日前,上海交大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借助冬凌草甲素治疗白血病获得新突破,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转化医学权威杂志《科学转化医学》。 伴有t(8;21)(q22;q22)染色体易位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简称AML)中最常见的类型。研究人员发现,冬凌草甲素可以选择性地杀伤t(8;21)白血病细胞,还可以抑制白血病起始细胞的活性,在与其他白血病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后,可显著延长携带t(8;21)的AML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期。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冬凌草甲素对于伴t(8;21)的AML具有潜在的靶向治疗作用,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2-08-10

  • 类风湿关节炎可致残疾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可以导致畸形的严重慢性疾病,它的病程长,致残率高。但由于对这种常见病仍然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的“三低状况”,很多患者未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寻求到正规治疗。这不仅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也为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2%-0.4%。按13亿人口计算,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大概是500万左右。患者通常伴有关节疼痛。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将会行动受限,最终导致残疾。据统计,类风关患者2年致残率达50%,3年致残率达70%。  目前,我国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让患者痛不欲生。另外,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2-08-10

  • 2012杰青入选者小分子RNA新发现登权威期刊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oles of DICER-LIKE and ARGONAUTE proteins in TAS-derived siRNAs triggered DNA methylation”的文章,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小分子:反式作用干扰小RNA(ta-siRNAs)在mRNA和染色质水平上的新作用途径,这将有助于植物小分子RNA功能的深入探索,相关成果公布在Plant Physiology杂志上。这项研究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戚益军研究组完成,第一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武亮博士,戚益军研究员(专访戚益军:只有积累才能使偶然成为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09

  • 我学者揭示T淋巴细胞分化调控新机制

    本报讯(记者黄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刘小龙研究组在最新的研究中,揭示了T淋巴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CD8分子表达沉默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学杂志》上。同时,该刊还在“本期热点”板块将其工作作为“研究亮点”进行了点评。   据介绍,在DP胸腺细胞定向分化为T细胞过程中,伴随着CD4和CD8共受体分子相互排斥表达模式的逐步建立,具有辅助性功能的CD4 T淋巴细胞和具杀伤性功能的CD8 T淋巴细胞最终得以分化成熟并迁移到外周行使免疫功能。   CD4和CD8受体分子在这个过程中相互排斥的表达模式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直是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2-08-09

  • 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膜硝酸盐的转运通道

    本报讯 日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王松灵课题组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北京市肿瘤研究所课题组合作,首次发现哺乳类动物细胞膜的硝酸盐转运通道。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硝酸盐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无机物,上世纪80年代,学者们发现机体可以内源性产生硝酸盐。尽管硝酸盐与肿瘤的关系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要领域,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体可还原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及一氧化氮,从而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而机体是如何转运硝酸盐并发挥功能的机理尚不清楚。   体内循环的硝酸盐经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进而产生的一氧化氮在维持全身硝酸根离子和一氧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2-08-09

  • 美国年轻人中胆固醇浓度似乎正在改善

    芝加哥 – 据8月8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一个包括了1.6万多名美国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中,这些人的平均总胆固醇浓度在过去的20年中有所下降,尽管在2007-2010年间,几乎10人中就有1人的总胆固醇有所升高。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是在孩提时代开始的,并与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高浓度、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及甘油三酯的高浓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低等不良的血清脂质浓度有关。孩提时的血清脂蛋白与成年时的血清脂浓度有关。”在20多年中,对冠心病的初级预防包括了旨在改善年轻人的总体血清脂浓度的策略。在马里兰州海

    来源:EurekAlert中文

    时间:2012-08-09

  • 华中农大再发Plant Physiology文章

    生物通报道:继今年年初华中农业大学张忠明教授研究组在Plant Cell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克隆豆科植物固氮调控基因的研究成果之后,近期又再次发表文章,发现了新型的RING类别的E3泛素连接酶,正调控结瘤的一个关键基因SIE3,这将有助于揭示泛素化修饰在豆科植物共生信号转导及根瘤发育中作用和功能。相关成果公布在Plant Physiology杂志上。自2008年以来,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忠明研究组在The 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了豆科植物共生信号转导途经及调控机制研究方面的不少重要成果。空气成分中约有80%的氮,但一般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08

  • 中国医学科学院Hepatology发表肝癌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发表了题为“Loss of Immunity-supported senescence enhances susceptibility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in TLR2-deficient mouse”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TLR2缺陷小鼠中证实免疫支持衰老的丧失增加了对肝癌的易感性。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胡卓伟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组织纤维化的免疫生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08


页次:1486/2113  共42241篇文章  
分页:[<<][1481][1482][1483][1484][1485][1486][1487][1488][1489][149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