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艾滋病疫苗有望长在玉米中

    [AD340X300]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生产一种便宜、有效而且可以食用的艾滋病病毒疫苗的前景正变得明朗。         目前,美国得克萨斯州的ProdiGene公司生产出一种经过基因改良的玉米,这种玉米含有一种至关重要的蛋白质,与猴子携带的艾滋病毒中的蛋白质(SIVgp120)相同。这家公司将拿这种含有SIVgp120基因的玉米喂老鼠,测量它们的免疫反应。         美国马里兰州的国家过敏及传染病研究所的斯图亚特·沙彼罗说:“接下来我们会在实验室里喂猴子,观察猴

    来源:

    时间:2002-06-21

  • 美国科学家培育出“抗癌西红柿”

    [AD340X300]美国科学家近日成功培育出一种含有大量抗癌物质的西红柿,为人类有效预防癌症带来了新的希望。据悉,美国印第安纳州珀杜大学的研究人员原本希望能培养出一种成熟期比较晚的高质量西红柿,没想到竟然“意外培育出”这样一个更有价值的新品种来。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把一种从酵母中获得的基因注射到西红柿体内,并成功培育出番茄红素含量大增的西红柿新品。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西红柿含有多种可防人体细胞受损的抗氧化物,其中包括一种令成熟西红柿变成红色的物质。这种名为“番茄红素”的东西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科研人员通过对一千个男

    来源:

    时间:2002-06-21

  • 德国研究人员识别出番茄热敏感度的主要调控因子

    [AD340X300]    [生物通讯]德国Goethe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番茄热敏感度的主要遗传调控因子,该因子的活性对于番茄在高温下的成熟至为关键。    热对于活生物体而言是一个危险因素,因为温度过高会降解进行正常生物反应的蛋白质和酶,从而严重影响蛋白质行使正常功能。    从细菌到人类,所有生物体都进化出一个共同的应答周围环境温度急剧上升时的生物学反应机制--热胁迫反应机制。    热胁迫反应承担着迅速生产热胁迫蛋白的使命。热胁迫蛋白作为陪伴分子保护新合成的蛋白正确

    来源:

    时间:2002-06-21

  • 研究表明皮肤癌基因受地域影响

    [AD340X300]    [生物通讯]研究人员早就知道有一个基因的突变能够导致对最致命形式的皮肤癌--黑素瘤--的遗传易感性。但并非所有携带该基因突变的人都会罹患黑素瘤,一项新研究表明,该基因突变携带者罹患黑素瘤的风险因其居住地区而异。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调查了黑素瘤患病风险升高的CDKN2A基因突变携带者实际罹患黑素瘤的频率。    这支由英国圣吉姆斯大学医院的D. Timothy Bishop 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调查了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三个地区,他们发现,80岁前来自澳大利亚地区的突变携带者

    来源:

    时间:2002-06-21

  •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与红细胞疾病有关的蛋白质

    [AD340X300]好医生网6月19日报道 据路透社健康新闻纽约讯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正常红细胞发育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根据发表于今年6月1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他们怀疑这种被称为血色素稳定蛋白(AHSP)的物质在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疾病有时是致命性的。红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血色素,这种物质能够将氧气从肺运输到身体的其他组织,同时它还能够将身体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转运到肺部,排出体外。来自Philadelphia儿童医院的Mitchell J. Weiss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每一个血色素颗粒是由两种蛋白质成份构成的,这两种成份被称作α血红蛋白和β血红蛋

    来源:

    时间:2002-06-21

  • 新识别两个与心脏病有关的基因

    [AD340X300]    [生物通讯]多伦多大学和健康网络大学的研究人员识别出两个对于心脏能否发挥正常功能起着关键作用的基因:其中一个导致心力衰竭;另一个则是防止心力衰竭。    “这一发现的确令人惊异,因为它为心血管疾病和心力衰竭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研究的领导人、多伦多大学医学生物物理和免疫学系的教授Josef Penninger 说。他和他的同事--多伦多大学心脏与休克中心的生理学和医学教授Peter Backx博士,发现当两个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

    来源:

    时间:2002-06-21

  • 俄科学家培育出人体“永生细胞”

    [AD340X300]莫斯科6月18日电(记者王江)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在由俄科学院生化物理学研究所举行的老年学研讨会上宣布说,采用植入基因法,他们成功地在人体结缔组织中获得了可持续进行分裂的细胞———“永生细胞”。有关成果当即引起轰动。         一般说来,人体衰老是由于人体细胞分裂更新速度变慢造成的,简而言之,是“细胞发生老化”而导致生命里程缩短。那么,自然界是否存在长生不老的细胞,即能不断发生分裂的“永生细胞”呢?         事实上,科学家早就发现,“

    来源:

    时间:2002-06-21

  • 基因表达的新调控机制:毗邻基因共同表达

    [AD340X300]    [生物通讯]根据我们目前对于基因表达--即DNA密码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的理解,这应该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以使每一种蛋白质适时适地适量产生的过程。    但由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Paul Spellman 和 Gerald Rubin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些由15个左右在染色体上相邻排列的基因组成的基因群,却总是“例行公事”地集体表达。    新研究作为新杂志《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y)的封面文章

    来源:

    时间:2002-06-20

  • 角蛋白17基因是造成脱发症的重要原因

    [AD340X300]新华社信息  美国《科学日报》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老鼠试验中发现,在老鼠体内20多种类似基因中,只要阻止一种基因的活动便可导致暂时性脱发。         但令人惊奇的是,缺乏角蛋白17基因所造成的影响取决于老鼠的遗传基因。缺少这种基因对某类老鼠可能毫无影响,而另一类老鼠的毛发却完全脱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库隆布说:“众所周知,一种遗传变异可在不同的人身上引起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能了解老鼠对缺少角蛋白17基因的反应,这或许有助于我们了解人体中角蛋白

    来源:

    时间:2002-06-20

  • 首张“基因型身份证明”在汉问世

    [AD340X300]    湖北省第一张“基因型身份证明”日前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基因诊断中心诞生。这张能将持有者与世界上其他60亿人区别开来的身份证明也是迄今为止我国首张具有18位点的基因型身份证明。    这张彩色的基因型身份证明约比普通身份证大一倍,上有照片、出生日期、民族、性别等资料,特别是标有18个国际通用的基因位点,它们是在人体细胞的遗传信息携带者DNA分子的长链上选取的。这18个基因位点的组合,除一卵双生的双胞胎外,在100亿人中也难以出现两个人完全一样的情形。    该

    来源:

    时间:2002-06-20

  • 挑战“共同起源”学说的细胞进化新理论

    [AD340X300]    [生物通讯]生命并非以原始细胞开始。相反,生命伊始之际,至少存在3种简单的结构松散的细胞组织形式。它们在基因池种游泳,以共同的方式进化,通过共享彼此的进化发明而相互协助纳入3种截然不同的细胞类型。伊利诺斯大学的微生物学家Carl Woese认为,地球上细胞进化的驱动力来自基因的水平转移,即获得外来细胞的组成成分--包括基因和蛋白质等--来促进自身细胞实体的进化。     Woese将其这篇大胆挑战生物学家长期坚持的信仰的新理论,发表在6月18日期的美国《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nb

    来源:

    时间:2002-06-20

  • 能与注射胰岛素的效果相匹敌的吸入胰岛素

    [AD340X300]吸入Exubera控制血糖的效果优于口服药BUSINESS WIRE加州圣卡洛斯2002年6月17日消息:今天Inhale Therapeutic Systems公司公布了辉瑞公司和Aventis Pharma公司吸入性胰岛素Exubera® III临床试验的最新资料,Exubera®是用Inhale公司先进的可吸入性技术制造的吸入性胰岛素产品。资料表明,Exubera®对口服药联合疗法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明显。此外,研究还发现Exubera®对1型患者的血糖的控制等同于注射胰岛素。这个资料已经在6月14日至18日旧金山美国糖尿病协

    来源:

    时间:2002-06-20

  • 利用干细胞重建免疫系统

    [AD340X300]    [生物通讯]澳大利亚科学家用干细胞在小鼠中培养出一个对免疫系统至为重要的器官,这项新技术有望用于重建艾滋和癌症病人的人体免疫体统。    “我们对于这项研究在3到5年内步入人体临床试验充满信心。”墨尔本大学Monash大学的Jason Gill表示。     Gill和他的同事Richard Boyd 于周二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能够产生完整且有功能胸腺的小细胞群”。    胸腺是颈部的一个小淋巴器官,对于抵抗感染的T细胞等关键免疫细胞

    来源:

    时间:2002-06-20

  • “BIO 2002”为世界制订发展规范

    [AD340X300]“BIO 2002”为所有涉足生物技术领域的人士提供了一次绝无仅有的机会,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对彼此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的主题是:生物技术。这也为该行业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广大的舞台,使人们有机会聆听一些行业巨头的精彩讲演。         在开幕之前进行的早餐会上,美国卫生和公共事业部部长汤普逊将生物技术产业协会举办的这次2002年度国际大会及展览称作是“该领域在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会议”,他利用这个舞台向人们介绍了布什政府在几个热点问题上的立场。      &nbs

    来源:

    时间:2002-06-19

  • 科学家发现由人体脑部治疗酗酒法

    [AD340X300]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已找到一条治愈酗酒的可能途径,循此途径可阻止人们饮酒过量。纽约邮报今天报导,研究人员透露,他们已在人脑中找到一种鼓励人继续饮酒的细胞。他们相信,隔阻此一细胞即可避免饮酒的冲动。专家指出,此一发现可被用来研发药物,帮助酗酒者停止喝酒。科学家们发现,在脑部被称为「依核(nucleusaccumbens)」的一种分子,可能助长瘾君子对酒精的欲望。众所周知的是,酒精及其它令人上瘾的物质可触动脑部的此一区域,透过触动一种名叫「多巴胺(dopamine)」的化学物质,注入对酒精的欲望。但科学家们同时发现,酒精也可触动另一种名叫「腺甘(adenosine)」的化学物质。

    来源:

    时间:2002-06-19

  • “生物导弹”准确射杀动物癌细胞

    [AD340X300]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细胞与分子免疫研究室日前披露:他们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一种“靶向生物导弹”,静脉注入后,会“直扑”小细胞肺癌病灶,使其携带的肿瘤化疗药物能“集中火力”抑制、剿灭肿瘤细胞。这预示着化疗药物有望弥补“良莠不分”、损害全身免疫力的缺陷。 肺癌在全国的发病率高居肿瘤之首,小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这枚“生物导弹”名叫“2F7”,是一种专门对小细胞肺癌产生特定靶向性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动物对照实验表明,接种小细胞肺癌的荷瘤裸鼠若无药物治疗,生存期一般只有20多天,接受常规化疗后,肿瘤细胞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延缓,生存期延长至43天。而另一组接受2F7携带化疗药物或同位

    来源:

    时间:2002-06-19

  • 克隆牛的使命

    [AD340X300]科学界对波娃克隆成功的消息是在其出生一个月之后才对外公布的。5月27日,在克隆牛波娃满月的时候,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基因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波娃正式亮相。         据此间专家预计,从6月中旬起,还将有20余头克隆奶牛陆续出世。不过,现已获悉,原本在6月11日、17日出生的两头克隆牛业已流产。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863生物工程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李宁教授认为,这是由于从被克隆的牛身上取下来的核共体细胞不正常所致,他表示,在25日、28日、30日出生的克隆牛应该不存

    来源:

    时间:2002-06-19

  • 澳大利亚科研人员从干细胞培育出完整的人体器官

    [AD340X300]    据外电援引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电台18日的报道,该国科研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已经从干细胞培育出一个完整的人体器官。    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的科研人员说,他们培育出了功能完备的胸腺。胸腺是心脏附近的器官,它在人体进入青春期后处于休眠状态。    据悉,澳大利亚科研人员从干细胞培育出完整器官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研究小组负责人理查德·博伊德认为,关于胸腺的研究工作可能有助于找出癌症、艾滋病、多种硬化症和糖尿病的治疗

    来源:

    时间:2002-06-19

  • 德研究人员研制出治疗黑热病的高效新药

    [AD340X300]    [生物通讯]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研制出发展中国家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的高效新药。    利什曼病是一种通过白蛉叮咬传播的人体寄生虫疾病。而内脏利什曼病--即著名的黑热病--是利什曼病四种形式中最为致命的一种,导致的年死亡人数达60,000人。寄生虫攻击脾细胞、肝细胞和淋巴结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受损,病人一到两年内死亡。    此次研制出的新药名为miltefosine,对利什曼病的治愈率达到95%,而其副作用却“易

    来源:

    时间:2002-06-19

  • 研究人员识别出关闭机体天然肿瘤抑制机制的基因

    [AD340X300]    [生物通讯]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有美国某地的一位妇女正被告知她患上了美国妇女的第二大致死癌症--乳腺癌。但现在,研究人员识别出关闭机体天然肿瘤抑制机制的基因,这一发现有助于加深对乳腺癌细胞发育途径的了解。    当一个叫做RB1的基因停止工作时,就有一些乳腺癌肿瘤开始生长。正常情况下,RB1起着帮助调节细胞生长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所以一旦RB1的遗传密码发生突变,引起肿瘤肆虐就不足为奇了。但有时该基因即使在遗传密码完好无损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停工”。研究人员怀疑另一基因RB1CC1可能起着控制R

    来源:

    时间:2002-06-19


页次:1475/1558  共31154篇文章  
分页:[<<][1471][1472][1473][1474][1475][1476][1477][1478][1479][148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