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863计划: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大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召开
2006年7月12日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一五”863计划“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大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由来自中科院、军事医科院、中国医科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26位专家组成的论证专家组对该重大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大项目以替代、修复或再生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再生医学”为主线,以干细胞与克隆技术、组织工程技术与产品的研制、组织器官代用品研发和灵长类动物模型与安全性评价平台为研究重点,以治疗性克隆进入临床应用、建立胚胎和成体干细胞库、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细胞、组织工程产品及组织器官代用品为突破口,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干细胞与组织工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时间:2006-07-21
-
广西发现一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
据新华社南宁7月20日电 一例染色体异常核型日前在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实验室被发现,经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鉴定确认为世界首报。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2月,有一名2个多月大的婴儿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尿道下裂,到玉林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实验室进行染色体检查,医生检查发现,孩子的染色体为异常核型。玉林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实验室于是将有关资料传到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鉴定。 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鉴定后确认,玉林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实验室送检的核型为47,Xy,t(17;19)(
-
06上半年中国科学家Science文章归总
生物通综合:Science杂志创立于1880年,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反映其被引文量的影响因子始终高居《SCI》收录的5700种科学期刊的前十位。由于其独特的学术地位,国内许多科研院所为鼓励学术人员在该刊发表文章,都制定了优厚的奖励措施。链接:05,06年中国科学家Science文章归总(一)有关中国科学界的报道2006年5月19日:国产DSP芯片被宣布是骗局 2006年5月19日:科学扫描:请政府采取行动 2006年4月28日:四川大学澄清中国生物物理学家所受的学术不端指控 2006年4月14日:新闻人物:刘辉伪造履历被开除 2006年3月17日:新闻聚
-
博士比硕士多:中科院“大办”研究生教育
新华网北京7月18日电(记者 李斌) 近千门研究生基础教学课程、3.1万在读研究生……以“国家科技队”著称的中国科学院,正通过“大办”研究生教育,变成一所名副其实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的“大学校”。 “博士生超过了在读生的一半,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以培养博士生为主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在18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说。 “我们今年毕业的107位研究生中,仅有两名是硕士,其他全是博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负责人说,“这么多国际前沿项目,这么多的好设备,不培养
-
我国首例脑起搏器控制疼痛病例在沪完成
一次工伤事故,让他的手指疼痛了25年。昨天,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尝试开颅导航定位手术,把电极片和脑起搏器植入这名患者的大脑,以控制疼痛。这在国内系首次。 今年70岁的申传国,25年前右手卷进传送带,中指被切掉三分之二。从此,他被切掉的中指一直作痛,晚上靠安眠药入睡,白天则痛得坐立不安。申传国不能工作,生活也无法自理。他说,他的手每天像埋在雪地里一样疼。 患病后的申传国变得沉闷,与朋友断绝了来往,还经常无缘无故地对家人发脾气。妻子开始时无法理解,甚至想离开他。 夫妇俩几乎跑遍了大连所有的医院,历经30次手术,中指没了,掌骨没了,手臂上的神经也被抽掉了,但疼痛仍在继续……他
-
大多数肿瘤患者是被吓死的?
早年毕业于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的黄又彭博士,有着30多年从事免疫学与肿瘤研究的经验。目前在国内免疫学界,他是一位颇有影响的海归派专家。近日,他向记者谈到西方医学界关于肿瘤预防和治疗方面的认识,颇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黄教授曾在某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中,看到医院给一个80多岁的肿瘤病人做手术切除。他在北京一家著名医院和那里的专家交流,看见这里在给一个87岁的老干部做化疗。他问他们:“病人这么大年纪,怎么还要化疗?”他们说:“必须进行化疗。”黄教授感到非常不理解。他说,如果病人的肿瘤长在喷门,不能吃东西了,影响到生活的质量,那就只能做手术。如果我们把80岁前病故的人都做一遍尸解,就会发现100%的人体内
-
我国水稻等重要农作物基因组研究进展顺利
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水稻等重要农作物基因组研究进展顺利,继独立完成籼稻全基因组测序和粳稻第4号染色体测序,结果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后,抗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耐盐、抗旱、氮磷高效利用、分蘖、脆杆、茎杆伸长、不定根生长等一批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取得了突破,获得107个功能明确的基因,18个在优质、高产和抗逆品种改良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采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分离克隆分蘖控制基因MOC1是我国近20年来首次的克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农作物重要农艺形状的功能基因。 &nbs
-
核心刊物《遗传》7月精选
Sim2基因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投本文一票]目的 探讨位于Down综合征关键位点的Sim2基因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以pcDNA3-mSim2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PC12细胞,以倒置相差显微镜镜观察PC12细胞神经突起的变化;以RT-PCR方法检测神经元分化相关基因GAP43和Synapsin I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GAP43蛋白的表达。 结果 RT-PCR结果显示, pcDNA3-mSim2转染后,mSim2 mRNA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Sim2的PC12细胞突起数量显著减少,长度明显变短;GAP43和Synapsin I mRNA
-
植芯片解手指之痛 我国首例脑起搏器控制疼痛
一次工伤事故,让他的手指疼痛了25年。昨天,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尝试开颅导航定位手术,把电极片和脑起搏器植入这名患者的大脑,以控制疼痛。这在国内系首次。 今年70岁的申传国,25年前右手卷进传送带,中指被切掉三分之二。从此,他被切掉的中指一直作痛,晚上靠安眠药入睡,白天则痛得坐立不安。申传国不能工作,生活也无法自理。他说,他的手每天像埋在雪地里一样疼。 患病后的申传国变得沉闷,与朋友断绝了来往,还经常无缘无故地对家人发脾气。妻子开始时无法理解,甚至想离开他。  
-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实施10周年-铸就人才培养完整链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我们组织实施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不但是国家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一大举措,更是我国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战略前移的英明决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副局长孟宪平指出,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才资助体系中,从培养本科生科学素质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包括支持特殊学科点的研究生),到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再与青少年的科技活动——包括青少年创新大赛、科普活动、科技夏令营等——结合起来,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发展的人才培养链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实
-
上海交大医学院建数字医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数字医学研究院”近日成立。该院聘请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钱煦教授担任顾问委员会主任,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解剖学专家钟世镇教授担任顾问。据悉,该“数字医学研究院”将在医工结合的基础上,用3~5年时间建成三个数字化医学中心(工程中心、临床应用中心、教学中心),一个研发生产基地(数字化放射定向治疗和组织工程人工关节),一个数字化医院。
-
暨南大学获教育部立项 人工器官应用成立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人工器官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近日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这将成为今后中国医学界“人工器官”的研究与应用的重要科研力量。 据悉,“人工器官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暨南大学继“基因组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之后申报成功的第二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显示了暨南大学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雄厚的基础。
-
思维敏锐敢于质疑 中国少壮派大学校长崭露头角
中新网7月17日电 近两年来,十多位正处于当打之年的学者被任命为中国知名高校的“掌门人”。 在日前上海进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 一批年轻的中国大学校长集体亮相。新华网的报道说,这些少壮派的校长们思维敏锐,敢于质疑,能用英语与外国校长辩论,还不时抛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和看法。 有观察家认为,中国大学正在经历全方位创新和国际化的变革。一批年轻干练、学术有成且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少壮派”校长将有助于改革的推进。敢于让年轻人挑重担,也显示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魄力。 42岁上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的钱旭红直言,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把人“格式化”了,使得学生个性不突出,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潜能。这位
-
“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启动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七日电 (记者 邢利宇)“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今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大赛面向海内外中国留学人员征集科技项目和创意,并通过专家评审团的评审,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项目的评估、推介、孵化搭建新的平台。 此次大赛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组委会办公室、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投资处处戴争鸣今天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大赛本月正式启动,十月评审,十二月颁奖。要求参赛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易于形成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且是具有高技术、高附加
-
顾秉林校长流泪 清华没引进造假海归
“在今后5至10年的时间,我们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规模将会缩小,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招学生硕博连读。”在昨天的大学校长论坛中,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当谈到那些犯错误的年轻人,这位以理性、严厉著称的清华校长竟然流下了眼泪。 在这几天的大学校长论坛中,美国几所大学校长提出了这样的概念,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学位,真正做学术的是博士,研究性大学主要把精力放在对博士的培养上。因此,有学者提出,中国规模逐渐扩招的硕士研究生们还“做不做研究”?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昨天向记者透露,清华大学也将逐渐改变对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战略,将在今后5到10年间减少研究性的硕士招生,把硕士学位变成一个过渡学位。
-
中科院研制出蛋白质芯片生物传感器系统
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中科院力学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靳刚课题组经过多年努力,成功研制出“蛋白质芯片生物传感器系统”及其实用化样机。 该研究将多种蛋白质活性微列阵、生物分子特异结合性,与高分辨率椭偏光学成像技术相结合,提供了一种新型无标记蛋白质分析技术。蛋白质芯片生物传感器系统的特点在于,它使用单一非标记试剂检测靶分子,能够更好地保持生物分子的活性,减少非特异信号的影响,提高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检测的灵敏度,实时、直观地显示检测结果,并具有鉴别伪信号的功能。 “蛋白质芯片生物传感器系统”在同一微流道蛋白质芯片反应器系统内实现了蛋白质溶液输运、蛋白质芯片的制备和蛋白质
-
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调查报告
中国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者应用于生产的项目数仅为人均0.78件,其中成果转换为产品或者应用于生产项目数为零的占74.5%。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在创新成为经济、科技发展最强音的今天,这个曾经困扰中国科技界和产业界的难题已经成为最大掣肘之一。 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着,特别是作为科研国家队——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近期,记者跟随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高福、所长助理马延和、刘文军等科学家下了一次“江南”——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为了向企业推介项目,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现在国家的科技中介机构还不完善,我们这些人只能粉墨登场了!
-
四军医大首次构建成永生化胚胎肝细胞系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病中心李羽博士等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在国内首次构建成功一株“永生化胚胎肝细胞系”。该细胞系的建立,为生物人工肝及肝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材料和崭新的思路。 据介绍,原位肝移植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惟一有效手段,但由于技术复杂、价格昂贵,特别是供肝短缺等原因,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生物人工肝及肝细胞移植,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手段,却也因细胞材料量少的问题而受到影响。因此,加强肝细胞移植材料的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为探讨肝功能衰竭治疗材料来源的新方法,李羽博士等研究人员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V40T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转染至体外分离培
-
中国首次大规模运用“生物武器”防治美国白蛾
山东省东营市林业部门在黄河口地区防治危害严重的美国白蛾时,引用了一种特殊的“生物武器”——周氏啮小蜂,这是黄河口第一次采用生物防治虫害,同时也是中国首次大规模运用“生物武器”防治美国白蛾。 据介绍,美国白蛾破坏能力极强,一旦成长起来,可大片吞噬绿色植物叶片。在中国东北地区,美国白蛾一年发生二代。而到了黄河口地区,由于温度、湿度适宜,一年可发生三代。一只雌蛾最多可产卵二千粒,种群数量会以几何级数激增。 关于引进周氏啮小蜂能否引起新的生态灾害,山东省林科院研究员王西南说:“不会引起新的生态灾害。因为周氏啮小蜂是天敌的一种,专门寄生在害虫身上。” 目前,周氏啮小蜂已经开始在黄河口四千亩林
-
成都密造生物导弹 专轰肝癌细胞
一种长着“眼睛”的“生物导弹”,进入人体后直奔肝癌细胞,并使用放射性“武器”对肝癌细胞进行“大轰炸”,以延缓晚期肝癌患者两年左右时间的生命。昨(14)日,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透露,目前该项抗癌新药正在申报生产批文和GMP认证,未来这个肝癌“生物导弹”将在成都诞生。 “利眼”搜寻目标 一个袖珍玻璃瓶里装着一点点白色粉末,拿在手里轻得感觉不到重量,看起来平常无奇的样子,实在不敢想像眼前这瓶小小的药就是“传说”中,可以杀死肝癌细胞的“生物导弹”。 经过华神公司办公室主任何江南一番讲解,记者才明白:原来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导弹”,而只是“导弹”中必需一个抗体,这个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