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博士最新文章解析昆虫毒素研究

    生物通综合:来自昆明动物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牛虻唾液腺分泌物中蛋白质和多肽的结构和药理功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了多种的抗血栓、抗血液凝固的多肽和蛋白质,免疫调节多肽以及抗菌多肽。从寄主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了牛虻成功从其宿主获得血液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分子细胞蛋白质组学》(Molecular cellular proteomics)上,两名审稿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研究工作是一项杰作”。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昆明动物所”****”赖仞博士,其早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其实验室主要研究兴趣在于昆虫初级免疫系统成分(主要是昆虫抗菌多肽)的研究以及它对包括人类在内高级动物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2-24

  • 中俄09-10年度合作研究项目开始征集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中俄(NSFC-RFBR) 2009-2010年度合作研究项目征集通知》,全文如下: 根据双方协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将继续支持合作研究项目,征集新一轮项目(2009年至2010年)的要求和说明如下: 一、要求 1.中方申请人应是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时间晚于2008年12月31日)的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并在该研究项目的依托下进行合作(即俄方征集项目通知中所指的”on-going project”)。 2.中俄双方须就合作进行充分沟通协商,在此基础上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07-12-24

  • 国内首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完成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首次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取得成功,并为一些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找到全新的治疗方法。日前,患有罕见的克隆氏病的20岁女孩小李接受这种治疗后康复出院,成为国内首位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克隆氏病患者。    小李16岁时出现大便约1000毫升的血便,之后周期性出现局部皮肤溃烂,半年后又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并且皮肤溃烂面积逐渐增大,经多次诊治不见好转。新桥医院的专家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后诊断,小李患的是罕见的克隆氏病。    新桥医院血液科主任陈幸华教授介绍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2-24

  • 973计划召开第三届领域专家咨询组成立大会

     2007年12月17日,973计划第三届领域专家咨询组成立会议在京召开。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程津培同志出席会议作重要讲话,并为第三届领域专家咨询组代表颁发聘书。   程津培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领域专家咨询组为973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跟踪了解项目执行情况、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主持项目中期评估工作等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勤劳动,促进了973计划组织实施中专家咨询与政府决策相结合机制的建立,领域专家咨询组科学、严谨、公正的作风得到了科技界的肯定和高度评价。程津培副部长对前两届973计划领域专家咨询组全体成员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新一届领域专家咨询组在在前两届专家咨询组工作的基础上,努

    来源:科技部

    时间:2007-12-24

  • 973计划“微纳生物医学传感器及超敏感探测相关基础研究”项目启动

     据中国科学院网2007年12月18日报道:12月15至16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微纳生物医学传感器及超敏感探测相关基础研究”启动大会在湖南大学举行。该项目由湖南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力学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6个单位承担。来自科技部、教育部、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大学的相关领导,以及李家明院士、范滇元院士、侯云德院士等出席了启动大会。    作为该“973计划”的第四课题“微纳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系统集成与优化”(2007CB310504)负责人,力学所赵亚溥研究员与其课题组部分成员应邀

    来源:力学研究所

    时间:2007-12-24

  • 台湾研究发现会“吃”二恶英细菌

    台湾中山大学及高雄正修科技大学合作从台南安顺厂遭二恶英污染的土壤样本中,发现一种细菌会“吃”有毒的二恶英,且吃得快又多,这项发现将是最经济且有效的二恶英污染土地整治方法。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公司”位于台南市安南区的安顺厂虽已在1982年关闭,但附近的土地、河川都受到严重的二恶英与汞污染,被环保团体视为全球最毒的区块。高浓度的二恶英会影响人体健康。 安顺厂遭二恶英污染的土壤以太空包封存了五、六年,至今尚无有效、经济的根本整治方法。高雄正修科技大学从污染土壤中检测出数百种细菌,近一年来与中山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合作研究,在土壤样本的数百种菌种筛选出以二恶英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7-12-24

  • 07博士点基金批准项目名单(生物类)

    生物通综合: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日前公布,2007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评审工作结束,并公布了批准项目名单。其中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750项,资助经费各6万元;博士点基金新教师项目资助课题961项,资助经费各3.6万元;博士点基金联合资助课题152项,资助经费各6万元。在750项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中,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课题占到大约300个,即约占全部资助经费的40%。其中有关功能基因的研究约54项,所占比例约18%;癌症相关研究约30项,所占比例为10%。另外,干细胞研究项目约11项。 以下列出生物类详细“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名单”: 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名单(生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2-21

  • 上海交大: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将产业化     本报讯 记者12月17日从无锡市科技局获悉,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在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评审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设备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良好的组织内聚焦性、方向性和能量的可渗透性、通过聚焦方式,将超声源发出的超声能量聚焦于人体组织,从而达到安全有效治疗肿瘤的目的,其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是上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项超声外科治疗技术,它通过一定的聚焦方式,将超声波发出的超声能量聚焦于人体组织,在组织内形成一个声强较高的区域———焦域,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7-12-21

  • 生命学子誉满天下 克隆传奇少不了东农的名字

        1996年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绵羊多利诞生,它的缔造者是一个英国人——生物遗传学家维尔穆。多利的诞生勾起了人们对克隆动物的好奇、幻想和期待。     1998年世界首例克隆猴在美国俄勒冈州比弗顿的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诞生,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的孟励是这项研究的主要完成者。而此前,克隆界一直认为,克隆灵长类动物胚胎干细胞在技术上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      2003年,东北农大毕业的年轻科学家周琪力克难关,成功获得了世界首例克隆大鼠。这个公认的动物克隆领域难题终于在中国人的手中实现突破。 &

    来源:黑龙江日报

    时间:2007-12-21

  • 质疑中国艾滋携带者自愈病例

    吉林艾滋携带者自愈缺乏证据 病例尚存疑点 杨章怀     “我也不知道为啥现在成阴性了。”2001年和2003年曾两度被诊断为    HIV抗体阳性的温丛成面对突如其来的诊断结果,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身体仍然乏力。     12月2日,在吉林市船营区关爱医院,记者看到温丛成出示的今年7月北华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出具的报告单,其诊断结果显示:HIV抗体阴性。在去这家医院检测前后,温丛成到包括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内的其他4家医院做过检测,HIV抗体也均为阴性。  

    来源:法制晚报

    时间:2007-12-21

  • 抗精子抗体阳性症发病机理被揭示

       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症的出现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生育相关基因在睾丸及附睾中的表达降低密切相关。细胞因子IL-2、肿瘤坏死因子-ɑ及高剂量一氧化氮均能显著增加AsAb精子的损伤。最近,哈医大基础医学院倪江教授的一项研究,系统地阐述了AsAb阳性病的致病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靶点。该研究获得2007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AsAb是针对精子抗原产生的自身或同种异体免疫反应产物,所致免疫性不育占男性不育患者总数的10%~30%。课题组利用精子培养、透射电镜、蛋白质活性测定、流式细胞检测、放射免疫分析、原位杂交等先进技术,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了AsAb产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07-12-21

  • 12月我国艾滋病研究获重大进展

    生物通报道: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艾滋病已经在全世界蔓延,从而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黑手”。 2007年11月20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2007年度世界艾滋病报告显示,全球目前有33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这一数字比2006年估计的近4000万人少得多。在这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成年人约为3080万,15岁以下的约为250万。从各地区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依然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达2250万,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68%。2007年全球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预计为250万,相当于感染者每天增加680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2-20

  • 华东师大生科院最新发现登上国际期刊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广东昆虫研究所,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等处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个哺乳动物纲翼手目(蝙蝠)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北京宽耳蝠(Barbastella beijingensis)。该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哺乳动物学杂志》(Journal of Mammalogy)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树义,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张劲硕,参与研究还有韩乃坚等人。宽耳蝠是翼手目蝙蝠科中一个很小的属,以前被认为只有两个种,即欧洲宽耳蝠和亚洲宽耳蝠。张树义带领的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2-20

  • 国家林业局要求陕西如实公布华南虎照鉴定结果

    国家林业局12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卓榕生在谈到华南虎照片事件进展时表示,国家林业局已要求陕西省林业厅委托国家专业鉴定机构对周正龙所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等原始材料依法进行鉴定,并如实公布鉴定结果。 10月12号,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镇坪县的周正龙拍摄到野生华南虎的信息,公众对该地区是否存在野生华南虎和所拍摄的照片的真伪提出了质疑。卓榕生表示,国家林业局听取了陕西省林业厅的汇报,组织专家进行了分析、研讨,并派出由多部门、跨学科的专家组成的调查组,到陕西镇坪开展野生华南虎等珍稀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调查。依据信访条例对公民的举报给予了回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07-12-20

  • 最新发现与创新:新型抗菌不锈钢抑菌率达96%

      本报北京12月17日电 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们手中的不锈钢牛奶杯有了“免疫功能”,甚至不用清洗也不必担心细菌的滋扰?现在,科学家已经替我们实现了这个梦想。   上周末,我国自主创新研制开发的新型抗菌不锈钢———抗菌氧化膜不锈钢及其加工技术,在北京正式通过专家鉴定。该产品在江苏省常州市大平新型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抗菌不锈钢是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交叉而来的一种新型材料。目前市场广泛应用的抗菌不锈钢有涂层型抗菌不锈钢、合金型抗菌不锈钢和复合型抗菌不锈钢三种。   据该项目负责人周国桢教授介绍,抗菌氧化膜不锈钢采用了与上述三种抗菌不锈钢完全不同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将不锈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7-12-20

  • 武大教授权威期刊发现新致病基因

    生物通综合:来自楚天都市报的消息,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遗传疾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个新的遗传性牙龈纤维瘤致病基因座,这一新的致病基因座,经人类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GINGF3。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临床遗传学》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的边专教授,其早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口腔系,现任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龋病病因及预防方面的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连续资助下,他与课题组专家们一起成功地构建了变链菌葡糖基转移缺陷株,并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变链菌葡糖基转移酶高表达株,已成功将该株免疫奶牛,所获含高效价抗体的防龋牛奶能显著地减少致龋菌在人口腔中的定居,为免疫防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2-19

  • 人造皮肤在西安正式问世

    我国组织工程第一个产业化产品——人造皮肤正式问世;预计明年初广泛用于临床,价格低廉,老百姓也能用得起     一个即将成为现实的假想     小孩哭叫着:“妈妈,我的手被烧伤了,疼死了!”     妈妈不慌不忙地说:“宝贝,别怕,妈妈马上给你贴块人造皮肤就行了,也不会留疤。”     这只是假设的一种情景,或许大家会觉得荒唐,但相信在指日可待的未来,随着组织工程的不断进步,随着人造皮肤的产业化生产,有一天,它就像我们家庭小药箱里的创可贴一样,成为一种使用简单方便的常备用品。     昨日,第四军

    来源:华商报

    时间:2007-12-19

  • 生殖与发育研究正处关键期

    以“干细胞生物学与克隆”为主题的第313次香山科学会议11月20日~22日在北京举行。同济大学教授裴钢、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裴雪涛、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周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重要进展令人振奋 裴钢在题为《生殖与发育研究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战略部署》的主题评述报告中指出:生殖与发育是各物种个体形成与进化的基础,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的关键科学问题。生殖与发育研究既是经典生物学的重点,也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中心之一。生殖与发育和干细胞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和突破,1997年多利羊克隆成功,1998年实现了人类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7-12-19

  • 第四军医大学陈志南小组:成功肝癌靶向药物

    记者12月17日从第四军医大学了解到,该校自主研发成功了专门用于治疗肝癌的特异性抗体靶向药物——碘[131Ⅰ]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 该药由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南教授率课题组历经20年研制而成。据临床专家介绍,利卡汀首次解决了片段抗体制备技术,使靶向载体易于穿透,进入癌组织,同时又解决了引起抗体免疫反应的弊端。可以用做各期肝癌的一线治疗药物或放疗、化疗药物的联合用药。 据世界卫生组织年度健康报告,全球每年有62万人死于肝癌。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2-19

  • 韩忠朝:多能干细胞带来健康福音

    本期话题:多能干细胞研究新进展  12月5日~8日,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大会在巴黎举行。会议期间,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韩忠朝教授应邀在法国巴黎血管与血液研究所作了《多能干细胞研究新进展》的学术报告。韩忠朝在报告中介绍了全能胚胎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以及我国科学家在利用造血干细胞治疗血管疾病等研究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已可望获取各种多能干细胞 干细胞技术作为生命科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和应用近年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掀起了一波又一波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7-12-19


页次:1267/1640  共32800篇文章  
分页:[<<][1261][1262][1263][1264][1265][1266][1267][1268][1269][12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