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皮肤在西安正式问世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7年12月19日
来源:华商报
编辑推荐:
我国组织工程第一个产业化产品——人造皮肤正式问世;预计明年初广泛用于临床,价格低廉,老百姓也能用得起
我国组织工程第一个产业化产品——人造皮肤正式问世;预计明年初广泛用于临床,价格低廉,老百姓也能用得起
一个即将成为现实的假想
小孩哭叫着:“妈妈,我的手被烧伤了,疼死了!”
妈妈不慌不忙地说:“宝贝,别怕,妈妈马上给你贴块人造皮肤就行了,也不会留疤。”
这只是假设的一种情景,或许大家会觉得荒唐,但相信在指日可待的未来,随着组织工程的不断进步,随着人造皮肤的产业化生产,有一天,它就像我们家庭小药箱里的创可贴一样,成为一种使用简单方便的常备用品。
昨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发布了一项重要科研成果,宣布我国组织工程第一个产业化产品——人造皮肤正式问世,2008年初就可以批量生产,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届时,患者只需购买一块“人造皮肤”像“创可贴”一样贴在创面,就能够刺激人体皮肤再生长,半年后就会完全被人体自身皮肤替代,变成“真皮”。
过去“拆东墙补西墙”以后可使用人造皮肤
组织工程研究是继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之后,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重大热点之一,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可直接用于人体组织的替代品。皮肤作为覆盖和保护体表的重要组织器官,非常容易受到外伤、烧伤、炎症等因素的损害。
据资料统计,中国每年烧伤与溃疡患者1500万人,其中需进行皮肤移植的病例在350万人。由于没有可替代的皮肤来源,治疗上多采用自体皮肤移植,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不仅会造成新的创伤,同时还存在无“墙”可拆,无自体皮肤可用的情况。
据了解,人造皮肤也就是医学所称的组织工程皮肤,它是使用组织工程原理与方法在体外制造的一种皮肤替代物,通过获得自体或异体的极少量皮肤组织,将其在体外经过消化、分离、培养,获取表皮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大量扩增,按细胞类型及代数建立不同用途的细胞库,再将表皮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复合于牛胶原蛋白支架上,重新形成一定形态和功能,并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皮肤。
此前,各国科学家都致力于组织工程的研究,仅美国等少数国家掌握该项技术,国内很多科学家也都在实验室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在产业化产品领域仍是空白。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人造皮肤”课题负责人——44岁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金岩展示了一块放在容器中的人造皮肤。为了这块有些像刚蒸好出锅的凉皮一样的人造皮肤,金岩和他的团队为之奋斗了十几个年头。
据介绍,人造皮肤的厚度约为2到3毫米,它的制造源同样是人体皮肤。
金岩教授告诉记者:“我们选取了一些新生儿被割掉的、没有受过污染、最为纯净的包皮建立了皮肤细胞库。小指甲盖大小的人体皮肤组织,通过组织工程原理的应用,可以制造出一块足球场大的人造皮肤。”
金岩介绍说,作为目前我国组织工程研究的惟一成功产品,这种可由工厂批量生产、名为“安体肤”的人造皮肤,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和活细胞,不仅具有天然皮肤的双层结构——表皮层和真皮层,而且在色泽、质感、生物相容性上实现了以假乱真,具备接近自身皮肤、免疫排斥反应低、愈合时间快、使用操作方便、减少疤痕形成等特征,可直接用于各类皮肤创伤患者,如各种烧伤、各种溃疡、外科手术及皮肤整形等,一些老伤疤也能减轻,而且制造过程十分快捷,十天即可造成。
使用方便像“创可贴”较国外同类产品价格低
从2003年10月开始,人造皮肤先后在烧伤患者较为集中的解放军304医院、广州市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铁路中心医院进入临床试验,成功完成了300余例临床试验,均达到理想效果。为了确保该产品的安全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4次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并于今年11月13日,正式为人造皮肤颁发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这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个组织工程产业化产品的正式面世,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我国组织工程研究进入产业化时代。
那么,这种人造皮肤该如何应用呢?据介绍,几个月后,人造皮肤就会产业化批量生产,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批量生产的人造皮肤有内外包装,首先打开外包装,阅读产品说明书,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内包装,小心清洗皮片,去除残余液体,然后分清正反面揭除尼龙膜,贴在创面,之后用纱布包住。整个使用过程十分简单方便,酷似生活中大家常用的创可贴。
临床应用后,人造皮肤的价格会怎样呢?据了解,目前美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大约是每平方厘米200元,我国的产品价格将低于该价格,让普通老百姓也能用得起。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